第四章 空间地理规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3864190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空间地理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四章 空间地理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四章 空间地理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空间地理规律,李 林 立,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A.,纬度地带性因素(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能,B.,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 决定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和岩浆活动等,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地方性的分异因素,地域分异的尺度,大尺度:全球性、全大陆(海洋)或者区域大地构造(地貌)引起的,中尺度:区域大地构造(地貌)内部分异,地方气候差异,或者垂直带性分异,小尺度:主要是局部地形的差别引起的分异,大、中、小尺度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大尺度分异是在中小尺度分异的背景,而通过中小尺度分异的比较和概括,可以反映出高级大尺度分异规律,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海陆分异,葫芦体,海陆分异特点,A,:,海洋面积大,陆地小,B,:分布不均匀,C,:陆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面积,D:,海陆分异主要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经度从沿海到内陆发生变化,热力分带性,原因:太阳辐射角,特点:按纬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而地球内能是沿经线方向延伸,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海陆起伏分异,地表形态分为六类:山地和高原、平原和丘陵,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和深海沟,两个极端所占面积小,主要是两种地貌形态:大洋盆地和大陆,大陆外形格局,大陆和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概念:在太阳辐射按纬度方向呈带状分布,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东西延伸,南北更替),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纬向的地势构造带常常与气候生物,-,土壤地带结合,成为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经度省性,概念:又称干湿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经度省性主要与非地带性分异因素有关(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环流),大地构造,-,地势及古地理条件往往加强经度省性分异,经向方向延伸的大地构造,-,地势单元一般都成为海陆汇流的障碍,往往成为气候干湿的重要分界线,T,T,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区,特别是大陆内部的大平原,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干湿度占优势的地方那个,呈现“经度省性”,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且热量分异和干湿同时起作用时候,水平地带性可与纬线斜交,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概念:主要是气候地带性引起的大洋的温度、洋流、盐度和含氧量差异,以致海洋生物有相应的区别,从而引起大洋表层自然综合体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沿纬度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判定大洋纬向地带性的标志为大洋生物群,主要表现在浮游生物的多度上。,a:,北极带,B:,北温带,C:,北热带,D:,赤道带,E:,南热带,F:,南温带,G:,南极带,大洋底层自然区域,产生原因:海底地形,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概念:由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引起的景观分异,省性分异和带段性分异,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规律性),一定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势地貌分异,但相比大地构造而言,地势地貌分异对地表其他组成成分具有更直接的影响,更能形成景观的差异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可形成具有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省性分异,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即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并具有不同的等级规模,它主要通过干湿度差异对地然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综合体产生巨大影响,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又强化气候省的分异,带段性分异,概念:非地带行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带段性自然地带不能横跨整个大陆,仅成为自然地带的一段,是大陆内部区域性的地域分异,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分布模式图,1.,热带雨林,2.,热带稀树草原,2a.,热带荒漠草原,3.,热带、亚热带荒漠,4.,亚热带地中海硬叶,常绿林,5.,东岸亚热带常绿林,6.,温带阔叶落叶林,7.,温带草原,7a.,温带荒漠,8.,亚寒带针叶林,9.,苔原,10.,高山垂直植被带,世界植被图,资料来源:刘德生主编,世界自然地理,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带段性在温带维度上的表现最为典型,在大陆东西边缘和大陆内部有不同的表现,造成大陆东西两岸带段性差异主要是受大陆东西两侧洋流的不同性质(暖流和寒流)和流经路线不同所致,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中尺度地域分异包括大的地貌单元内部地势地貌分异所引起的区域分异,地方小气候差别和垂直地带性分异,A:,由高原、山地和平地内部地貌分异引起的区域分异,海滨平原,交接洼地,冲积平原,交接洼地,冲积洪积扇,B.,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影响也属于中尺度地域分异范畴,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城市气候,C.,垂直带性,垂直带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山地到达一定高度以后才可能有垂直带的表现,垂直带的划分: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垂直带形成的根本前提: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直接原因:山地气候条件(水热及其对比关系)随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垂直带谱:山体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形式,它既受纬度地带性的影响,又反映经度省性。不同的纬度地带,垂直带的数量及同一类型的垂直带出现的高度不同,在低纬度垂直自然带的数量多,而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高山冰雪带的出现是衡量垂直带发育完备的标志(雪线与树线),A:,雪线,B,:树线,海拔高度,/m,珠穆朗玛峰,8 000,7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000,1 000,8 848,5 500,4 800,北坡,南坡,积雪冰川,寒荒漠,积雪冰川,高山灌木林,针叶林,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4 500,常绿阔叶林,2 500,针阔混交林,南坡冰川属于海洋性,海拔较低,北坡冰川属于大陆性,海拔较高,3 900,寒,荒,漠,山,草,甸,高,草,甸,草,原,中国不同结构类型的特征,东部季风区垂直带结构类型特征,神农架海拔,3052,米,亚热带北缘,为南部高原与东部低山区的过渡区域,植物复杂,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成分,落叶常绿阔叶林混交带,1500m,落叶阔叶林带,1500-2600m,常绿针叶林带,2600m,山地针阔混交林 北侧,450-1100,南侧,450-1200,山地暗针叶林带 北侧,1100-2000,南侧,1200-2150,亚高山矮曲林带 北侧,1800-2100,南侧,1650-2150,高山苔原带,2100-2750,高山寒冻风化带,2750,长白山,西北干旱区垂直自然带,青藏高寒区垂直带结构类型特征,天山,隐域性,概念,:,地表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分布规律,把反映非地带性特征为主的某些低平地域称为隐域性地域,原因:地势相对高度的差异,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地方性: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地域分异。,因素:地貌部位,小气候引起的分异,岩性、土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分异,人类活动引起的分异,地方性分异规律,系列性,概念:由于地方地形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单元自然综合体按确定方向从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有规律的依次更替的现象,垂直分化系列,处境:该地段在地形中的位置(地形要素、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坡向、地表坡度)及地面组成物质所决定条件的总和,生境:指生物及其群体定居地段的所有生态因子的总体,这些因子对生物生活起直接作用,处境对生物生活起间接作用,但会通过改变大气圈低层的光、热、水及土壤而影响生境。,微域性,由于受小地形和成土母质的影响,在小范围内最简单的自然地理单元既重复出现又相互更替或斑点状相间分布的现象,其在半湿润或半干旱区,在没有切割的平原地形中表现最明显,景观,组合景观两种基本形式:递变阶梯式和递变环带式,重复性景观,-,复区性,微域性,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质的对比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土地类型组成,及土地类型之间的差别和关系,量的对比关系,:,每一种土地类型在该范围内所占的面积及其比例,坡向性,坡向分异不只是涉及到小气候,也改变水文状况、植被和土壤状况,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地域分异的五个等级: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大陆和大洋的地域分异,区域性分异,中尺度地域分异和地方性分异,见图,4.9,大陆地域分异的平面结构(即纬度地带性与经度省性的关系),A,、,B,、,C,、,D,、,E,规律,大陆水平地带更替是纬度地带性与经度省性综合作用的结果,纬度地带性主要决定了温度(热量),经度省性决定了干湿度,因此,水平地带更替与水热关系密切相关。,水平地带和垂直带性的关系,垂直带分异的基本前提是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且降低速度与由赤道向两级的变化要快得多。水平地带的宽度以百公里为单位来度量,而垂直带的幅度一般只有几百米。,不同纬度地带具有不同的垂直带谱,其中基带把垂直带与水平地带联系起来,其可分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带谱;海洋性带谱可以基本重复水平自然带系统,大陆带谱则不行,,在中纬度特殊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垂直带谱,基带从草原或者荒漠开始,向上由于降水增加,局部转变为森林带,因此称为草原荒漠垂直带谱,高原地带性分异规律,青藏高原景观要素,年均温、活动积温从南向北递降、年均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植被和土壤在同一方向出现地带性更替,雪线、森林带,高山草甸带垂直带界线高度从南向北降低,青藏高原自然带谱的特殊的认识,地域分异的实例研究(方法论),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组合规律,概念:不同低级自然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合并成高级自然单位,地域组合,由低级单位组合,合并成高级自然单位的客观规律,地域组合规律,地域分异是从全球水平开始逐渐分化成大陆(大洋)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地域组合是从局部水平的组合开始,经地带性水平的组合,到区域水平的组合,最后到全球性水平的组合,这种组合可分三个层次,局部水平的组合性,由于地方地形的影响,各单元景观发生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不同单元景观的有规律的组合,结果是形成一个比单元景观更为复杂的异质性单元,-,自然区,形成基础:各不同的景观单元空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景观单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以物质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推动力是太阳能作为动力基础,局部水平的组合,是由物质和能量交换连接起来的自成单元景观、水上单元景观和水下单元景观的特有组合,地带水平组合,概念:根据自然区划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把地带性部位上与大气候相互适应的植被与土壤一致的自然区合并成自然地带,在地带性部位上,植被与土壤与大气相互适应实质是大气候与植被和土壤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包括垂直联系(,SPAC,)和水平联系,自然地带是由不同自然区合并成的异质性更复杂的单位,而只在地带性部位上才具有同质性,区域水平的组合性,概念:由于大规模的热量交换和水分循环的影响,使各不同的地带段发生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形成地带段的特有组合,即自然地域,大地构造,-,地势单元往往加强这种组合,对界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