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国民领导下的教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3860706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国民领导下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十一章;国民领导下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十一章;国民领导下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教育,1927-1949,第十一章,历史背景,宁汉合流与形式上统一全国(,1927-1928,),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基础,国民政府训政时期(,1928-1948,),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党派特征,抗日战争与国共战争(,1937-1949,),教育上采取多种战时应激性措施,第一节 教育政策,一、“党化教育”与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一)“党化教育”,1.,背景,壬戌学制有标准而无宗旨,教育界思想混乱,方向不明,实用主义消退,国家主义兴盛,国民党效仿苏联“以党治国”,2.,内容,国民政府教育方针草案,1926.6,韦悫:,民众教育与民众运动一并进行,应以最短的时间实行义务教育,教育应增进生活的效能,应指导学校毕业生到民间去,各学校应增设军事训练,各学科应注重体育训练,学生运动应统一在党的指挥之下,科学教育应特别注意,应努力收回教育权,教育权与宗教分离,教育经费应早日确定,政府应在国内重要的工商业及农业地点开设特别学校,中心思想:,新的教育方针应建立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国民党基本方针政策基础上,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代表各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心思想:,新的教育方针应建立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国民党基本方针政策基础上,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代表各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由于含义宽泛,不易理解,在实施过程中,教育的政治、社会功能被淡化,作为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工具作用被加强。,党化教育及训育,通过教育使中国未来国民党化,简单化为总理纪念周或三民主义课程,含义指代不明,非国民党员激烈反对,(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28.5,中华民国教育宗旨说明书,:,三民主义的教育,就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教育;就是以实现三民主义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各级行政机关的设施,各种教育机关的设备和各种教学科目,都是以实现三民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未阐明三民主义教育真谛,未建立教育与国民党的密切联系,1929.4,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施政方针,:,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主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以上宗旨,,1931,年被写入,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至,1949,年一直作为民国教育的指导方针。,二、“战时须作平时看”方针,1.,背景,全面抗战爆发,学术教育机构成为破坏的主要对象。,2.,内容,1937.8,总动员时期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1938.4,抗战救国纲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原则:除为应付战争所采取的必要应急措施外,一切须按教育部规定予以正常维持。,目的:教育应兼顾眼前的需要和长远的发展,仅仅考虑抗战需要而打破原有教育系统,甚至让所有师生都去参军打仗是得不偿失的。,3.,具体措施,高校内迁,学校国立,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11,月,1,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2,个专修科、,1,个选修班、,2,个分校。,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三校分别回迁复校。师范学院独立留在昆明,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著名教师,吴大猷、周培源、王竹溪、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吴有训、陈寅恪、沈从文、陈岱孙、闻一多、钱穆、钱钟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赵九章、李楷文、林徽因、吴晗、吴宓、潘光旦、冯至、卞之琳、李宪之、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杨武之 、冯景兰、袁复礼,著名校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谢玮、邓稼先、黄昆、彭佩云、汪曾祺、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王浩、杨凤、何兆武、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林景、吴庆恒、叶笃正,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4.,评价,未对教育进行实际改革,是消极抗战的表现。,强化思想、组织控制,是独裁统治的表现。,保存了文化知识,延续了人才培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保障,为国家重建奠定基础。,教育规模有所扩大,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三、,中华民国宪法,中的教育原则,人民有受国民教育之权利与义务,国民受教育之机会一律平等,学龄儿童、失学成年免纳学费,政府提供书籍,注重各地均衡发展,补助贫困地区,统筹教育经费,国家、省、县按比例分担,对教育、科学、文化工作者进行生活保障和奖励,第二节教育行政制度与学校管理,一、大学院与大学区制,1.,背景与过程,教育权力为军阀操控,教育经费严重匮乏,教育事业难于发展,1927,年,7,月起在江苏、浙江、京津冀热试行大学区制,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大学院,教育独立运动兴起,2.,特点,中央政府设立大学院,代替教育部,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宜,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由各学区大学校长、专家学者组成,为最高评议机关,拥有审议全国教育及学术重大方案的权力,全国依现有省份化为大学区,代替各省教育厅,每区设大学一所,校长一人,总理区内一切学术及教育行政事项,大学区设评议会为本区最高教育立法机构,由区内大、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团体成员、专家学者、热心教育者组成,3.,目的:,使教育学术化,摆脱政治影响,4.,效果:,教育机构官僚化,行政效能低下,中小学地位下降,经费萎缩,1928.11,大学院改为教育部,1929.7-9,废除大学区,恢复教育厅,二、训育与军训,强化对学生的管理,注重从思想上培养学生服从的意识,借以规范言论和行动。对违反者进行整饬。,三、毕业会考制度,目的:,设立统一标准,提高教育质量,难度偏高,强化对学校、学生的控制,第三节 学校教育,一、戊辰学制,1928.5,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主要变化:,改,6,年制师范学校为,6,年或,3,年,增设乡村师范学校,删减其他名目,初、高级职业学校可单独设立,小学增设职业科,大学采用多院制,取消单科大学,二、初等教育,(一)普及小学教育,1928,年,“使失学儿童未来每两年减少,20%”,。,1930,年,,“,普及,4,年义务教育的时限为,20,年,”,以简易小学、一年或两年制短期小学、改良之私塾等作为变通手段,并兼以二部制、巡回教学等方式以接纳更多的儿童入学。,1935,年,规划分三期以,10,年时间使全国儿童受教育年限由一至二年逐渐增至四年。,1940,年,提出以,5,年为限,分,3,期进行的普及国民教育计划 ,使,90%,以上学龄儿童和,60%,失学民众入学。,三、中等教育,1.,废止综合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单独设立,2.,废除高中文理分科,3.,取消选修制、学分制,4.,抗战时设国立中学,四、高等教育,1.,明确大专院校的办学目标(,1929,),大学: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学术性,大专: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应用性,2.,限制文科发展(,1931-1934,),3.,统一课程(,1938-1939,),原则:统一标准,注重基本训练,突出精要科目,主要内容,教育部规定课程范围,规定党义、军训、体育为共同必修科目,二年级开始分系,统一院系名称,意义:规范、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