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中医内科学总论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513453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爱医资源中医内科学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爱爱医资源中医内科学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爱爱医资源中医内科学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爱爱医资源中医内科学总论,学习指导,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含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内容,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2,中医内科学发展史,3,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4,中医内科学疾病发病学要点,5,中医内科学疾病症状学要点,6,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学要点,7,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定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性质:临床学科。,范围:,中医内科疾病,外感病,内伤病,伤寒,温病,脏腑病,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论,截止于是,1911,年,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殷商,清末,3000,多年,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成形阶段,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心病、头痛、肠胃病、蛊病等内科疾病的记载,,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1,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商时期),殷商时代已发明用汤液药洒治病,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以下几部医学著作:,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足臂十一月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2,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始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在内科方面已有对病因病机、病症诊断和治疗原则的记载。如,“,咳论篇,”,、,“,风论篇,”,、,“,痹论篇,”,、,“,痿论篇,”,、,“,厥论篇,”,等都从发病原因、病机、症状对内科病进行了论述。,后世(汉代)医家张仲景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在发病病因上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与发展,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1739,种证候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甲壮腺肿大)的发病与水土和情志有关。,南宋,.,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先提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隋代,.,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叙述了病候,784,条,如对胸痹病(冠心病)的发作疼痛的性质以及部位与预后已非常详细、准确。,唐朝,.,孙思邈,. ,千金要方,认识到消渴病容易并发疮痈。,唐朝,.,王焘,. ,外台秘要,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症状学:,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许多方剂是治疗内科病的。,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治疗学,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时期内科学术理论百家争鸣,出现了四大家名医:,刘完素:,倡火热学说,而主寒凉法。,张从正:,倡攻邪学说用,“,汗、吐、下,”,法治病。,李东垣:,重脾胃,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法。,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到了明,.,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明代,.,薛 己,.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明,.,王 纶,.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分为,杂病证治准绳,伤寒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疡医证治准绳,女科证治准绳,其中,杂病证治准绳,共八卷,,一至六卷为内科疾病。,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王肯堂,杂证谟九卷至三十七卷记述了内科杂病,70,余种的证治,每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其温补学说,在这部分结合病证充分地进行阐明。,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张介宾,.,景岳全书,在,证因脉治,中认为,众多医家多凭脉而寻求其病因与治疗,各人对脉的体会不一,主张以症为主,据症而寻因,参以脉象,定其治法,其观点是重视病人症状表现,脉象仅作参考,当时已有此认识,说明其看病是很客观的。,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秦景明,医宗必读,:此书是中医径书之一, 共十卷其中卷五至卷十以内科杂病、 伤寒为主, 论述了三十六种病证的诊治和医案, 是李氏的代表作之一。,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李中梓,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我国历代以来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全书内容包括医经注释、诊断、各科疾病的理论与经验。全书五百二十卷,其中(卷二百一十七至卷三百五十八)是介绍内科各种疾病的证治的,分风、寒、暑、湿、咳嗽、呕吐、泄泻、霍乱等五十二门。,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清代,.,陈梦雷等,医宗金鉴,:是以清政府组织编写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共九十卷,其中,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八至四十三)是内科杂病,有中风、虚劳、黄胆、失血、诸气等四十余种病证。,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吴 谦等,张 璐,.,张氏医通,:介绍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的证治。,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是清代名医,临床经验极为丰富,以介绍内、外、五官、妇科、儿科病证为主。,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注,:以杂病为主,每病证有源流一篇,是较有影响的杂病著作。,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王清任,.,医林改错,王清任是一个有求实精神的医学家,对古代一些解剖学有质疑,亲临刑场,观察尸体脏腑的解剖位置。纠正了关于脏腑记载的不少错误。对血瘀证,中风半身不遂的证治有独到之处,他的,“,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在中风病治疗上至今还在使用。,是一部论血证治疗的专著,论述的病证很全面,上有吐血、咯血,下有便血、尿血,还介绍血瘀证的治疗,如瘀血、蓄血、血臌等的治疗。他提出的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是通治血证的大纲。,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唐容川,.,血证论,叶天士,.,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辨证,至今仍在使用。,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清代温病学发展的成就,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三焦辨证,使内科热病学术进一步完善。,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三、中医内科学疾病分类及依据,(一)病因分类,1,外感疾病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2,内伤疾病 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及病理产物。,(二)病机分类,1,热病,2,杂病,(三)脏腑分类,.,脏病,.,腑病,.,脏腑同病,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病因、,条件及其发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一)体质因素,1,体质特殊性 对某些致病因素或疾病的易感性。,2,体质差异性 对某些疾病发展变化的多变性。,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二)病邪因素,1,影响病证属性 阳邪易致实热证。,2,影响发病形式 感受风燥暑热或疫毒之邪,或食,物中毒,或强烈精神剌激多发病较急;饮食失调,,情志抑郁或失精失血多发病较缓。,3,影响发病部位 六淫之邪致病多从皮毛而入,由,表及里;饮食所伤多从气血和脏腑开始。,(三)情志因素,1,突发性情志失调 可使气血及脏腑功能暴乱而,发病。,2,持续性情志失调 可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四)行为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方式可诱发许多疾病。,(五)时间因素,内科疾病的发病和演变与年、季节、月、日、,时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和五行生克规律有着一定内,在联系。,(六)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的自然环境可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病。,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体质、情志、行为”为发病的内部因素,“病邪、时间、地域”为发病的外部因素。,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症状学是描述疾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研究症状组合、鉴别及演变规律,为确定证候、分析病机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中医内科疾病有以下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喘、口渴、腹痛、胸痛、饮食异,常、汗出异常、头晕、乏力、呕吐、大便异常、小便,异常、水肿、神昏、抽搐、出血。,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一)发热 是机体正邪相争、阴阳失调的表现,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为外感表证的表现。,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为邪在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一般无汗,舌红降,为,邪热传营劫烁营阴的表现。,长期低热:发热,2,周以上,一般体温在,37,2,38,之,间,多为气血阴亏,脏腑功能失调。,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二)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证时应了解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伴随症状以及加重因素,还需注意痰的有无,痰量多,少和痰的色、质、味。,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三)气喘 主要与肺气上逆,肾气失纳有关。,病,史,实证:青壮年气喘;既往健康。,虚证:中老年气喘;既往常有气喘发作,遇劳遇寒,则发,重病、大病或产后失血而突发气喘,实证:喘而呼吸深长,面赤身热,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浮大滑数。,虚证:呼吸微弱浅表,呼多吸少,慌张气怯,面色苍,白或青灰,额有冷汗,舌淡无苔或苔白滑或黑,润,全身消瘦或浮肿,脉浮大中空 微弱。,症状体征,气喘之寒热当辨痰之色、质,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四)口渴 津伤之象。,分为口干、微渴、大渴引饮和数饮而不解渴,其性质应结,合口味之苦、淡、甜、粘、咸及喜热、喜冷等辨别,口干或微渴:津伤不甚。,口渴多饮:津伤较甚。,渴喜凉饮:热盛伤津。,大渴引饮:阳明热盛伤津。,口苦而渴:胆火内炽。,口酸而渴:肝火伤津。,夜间口渴:阴津不足。,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内阻,津不化气。,数饮而不解渴,小便不利:饮停阻津,气化不利。,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五)腹痛 与气机失调、湿阻、积滞、血瘀有关,胃气壅滞:脘腹胀满不舒,甚或胀满而痛。,肝气犯胃:脘胀连胁或痛。,肠有燥屎,腑气不通:腹胀或胀痛拒按,伴大便不通。,肝郁血瘀,脾虚不运:腹胀夜甚,大便稀溏。,湿热挟滞,阻于肠道:腹痛阵作,便溏不爽。,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六)胸痛,气滞血瘀所致,为心肺病、肝经病的共有症状。,肺病:胸部疼痛,伴有咳嗽咯痰,咳甚胸痛更甚。,胸痹:胸闷憋气,当胸而痛,或心前区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安卧。,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七)饮食异常 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兼见腹胀便溏,消瘦乏力,舌淡。,湿邪困脾:纳呆脘闷,头重身困,便溏苔腻。,肝胆湿热:纳少厌油腻,黄疸或胁胀胁痛,身热不扬。,宿食停滞:纳呆厌食,嗳气酸腐,脘腹胀痛,苔厚腐浊。,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八)汗出异常,与津液生成、输布失常有关,辨汗时要着重了解病人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多少、部位、及主要兼症,鉴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无汗:外感寒邪,玄腑闭塞;热伤营阴,化源不足。,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表证:外感风邪,玄腑疏松。,自汗:气虚、阳虚,盗汗:阴虚内热,战汗:正邪剧争,大汗不止兼面赤口渴脉洪大:里热亢盛,蒸津外泄,冷汗淋淋兼面色苍白肢厥脉数:亡阳证(阳气暴脱,,津随阳泄),头汗:上焦邪热循经上蒸;中焦湿热循经上蒸;,虚阳上越,津随阳泄。,半身汗: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手足心汗:脾胃运行失常,全身汗出,局部汗,里证,有汗,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有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面赤耳呜,口苦咽干。,痰浊中阻:头晕昏沉,胸闷呕恶痰多。,气血不足:过劳或突然起立则甚,面白舌淡,心悸失眠。,肾精亏虚:头晕耳呜,遗精健忘,腰膝酸软。,三阳脉阻:头晕目眩,头项活动时多发,颈僵肩沉甚则活,动转侧受限,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十)乏力 气虚或湿困所致,气虚:乏力伴汗出,气短,舌淡脉弱。,湿困:乏力身重头重,纳呆脘痞,苔腻脉濡。,肝肾阴虚:乏力,劳则加重,腰酸腿软。,(十一)呕吐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暴病呕吐多实证,有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之分。,久病呕吐多虚证,有脾胃阳虚,肺气上逆、胃阴不足、,胃阴大伤、胃虚气逆之分。,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十二)大便异常 与小肠泌别、大肠传导、胃气顺降失常有关,大便秘结为腑气不通的主要表现,又有热结腑实、阴虚肠燥、,气虚或阳虚通降无力而挟湿热之证。,大便次数增加、质稀为湿盛或脾虚所致之泄泻,又有湿热壅滞、,胃肠络伤,热伤肠络或瘀血、瘀热阻肠之证。,(十三)小便异常,反映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是观察体内津液盈亏,及病情顺逆指征。,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十四)水肿,肺脾肾三脏对水液代谢失调。,(十五)神昏,内科急症,外感高热、中风、厥脱、水肿、消渴、肺胀,等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的临床表现。病归心脑,在程度,上分为神识恍惚、神志迷蒙、昏迷、昏愦四个层 次。,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十六)抽搐,内科急症,多由风火痰引起,病位在心肝肾,以肝为,主。多由热极生风,阳亢化风,虚风内动,风毒内袭经脉,所致。,(十七)出血,内科急症由火热伤络或气不摄血所致,分为鼻衄、齿,衄、 呕血、咯血、尿血、便血、肌衄。,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治疗学是研究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实用学科。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疾病的治疗立法、处方用药有指导意义。治疗方,法则从属于治疗原则,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一)治疗原则,早期治疗,轻病防重,先证而治,既病防变,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1.,治病宜早,2.,标本缓急,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一)治疗原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扶正:补法,用于虚证。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祛邪:泻法,用于实证。有发表、功攻下、渗湿、利水、,消导、化瘀等,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正虚邪实,以邪实为急重,先扶正后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不耐攻伐,先祛邪后扶正:邪实而正不甚虚或扶正反会助邪,攻补兼施,扶正祛邪,3.,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一)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壮水制阳和益火消阴,泻表安里、开里通表和清里润表,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4.,脏腑补泻,5.,异法方宜,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解表法(汗法)。是通过发汗、开泄腠里,逐邪外出的治法,解表 (有辛温、辛凉之别),透疹,祛湿,消肿,注意:,(,1,)凡剧烈吐下之后、淋家、疮家、亡血家均禁汗。,(,2,)以汗出为度。,(,3,)因时(冬夏)、人(虚实)、地(南北)制宜。,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2.,清热法(清法) 寒凉泄热,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注意:,(,1,)辨明真假寒热。,(,2,)表邪未解、体虚脏寒、气虚禁此法。,(,3,)注意与滋阴益气法配合,(,4,)热邪炽盛、服药即吐者可少佐姜汁或凉药热服。,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3.,攻下法(下法)。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寒热及水饮。,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注意:,(,1,)邪在半表半里或邪恶在表,、阳明病腑未实,,不可下。,(,2,)以邪去为度。,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4.,和解法(和法)和解少阳,扶正达邪,协调内脏功能的,一种治法。,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理胃肠,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2,)根据邪之偏表与偏里,偏寒与偏热之不同,权变,用之。,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5.,温里法 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治法。,温中祛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注意:,(,1,)真热假寒、内热火炽、素体阴虚、阴液虚脱,不宜用此法。,(,2,)根据寒之轻重用此法。,(,3,)寒若兼虚用甘温之法。,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6.,补益法(补法)。补益人体气血不足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的治法。,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注意:(,1,)真实假虚者禁补。,(,2,)补气与补血、补阴与补阳相辅相成。,(,3,)五脏之中重点补脾肾。,(,4,)补以甘温、甘凉为佳。,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7.,消导法(消法、消散法)。通过消导和散结,使积聚之,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消食导滞 消石散结 消瘤软坚 利水消肿,注意:(,1,)分清虚实。,(,2,)脾虚食滞与健脾并用。,(,3,)肾虚之水肿与温补肾阳并用。,(,4,)脾虚之水肿与补土并用。,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8.,理气法 调理气机的一种治法。, 行气解郁 降气平逆 益气升阳,注意:(,1,)辨清虚实。,(,2,)兼阴液亏损者慎用。,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9.,理血法 分治疗瘀血和各种出血的治法。, 活血祛瘀 止血,注意:(,1,)活血化瘀与理气法同用。,(,2,)活血化瘀可与温经散寒法同用。,(,3,)活血化瘀对孕妇不宜。,(,4,)出血之证分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有凉血止血,和益气摄血之别。,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10.,固涩法(涩法)。是通过收敛固涩以消除滑脱之病证的,一种治法。, 固表敛汗 涩肠止泻 涩精止遗,注意:(,1,)热病汗出、痢疾初起、伤食泄泻、火动遗精不宜。,(,2,)本法非治本之法,应与补气、滋阴并施。,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11.,开窍法 开闭通窍以苏醒神志为主的治法。,凉开,温开,注意: (,1,)开窍法可选用清热、通便、凉肝、熄风、化,痰、辟秽等法。,(,2,)开窍药多含芳香挥发物,不宜加热煎服。,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二)常用治法,12.,镇痉法(熄风法)。通过平肝熄风、祛风通络以解除四,肢抽搐、眩晕、震颤、口眼歪斜等症的治法。, 清热熄风 镇肝熄风 养血熄风 活血熄风, 祛风解痉,注意:(,1,)风分内风、外风,临证当区别兼顾。,(,2,)津液不足、阴虚、阳亢有热者慎用。,七、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对病因和发展机理的研究,中风病:脑脉痹阻和血溢脑脉是中风病的主要病变,气血逆,乱、脑髓神机受损是中风病基本病机。,温病:病因为温热病毒和湿热病毒,在“热极生毒”之上,提,出“毒随邪来,热由毒生”的邪、毒、热相互关联的观,点。,胸痹心痛:气虚血为本。,七、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二)中医诊断和辨证的发展情况,中医内科急症诊疗常规。,中医内科,10,余个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有关病证的诊断、,证类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如中风病、胃脘痛、胸痹心痛、,血证、高热、厥脱等。,中医老年病如老年痴呆等。,中医病案书写规范。,七、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三)对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探讨,中风先兆的防治。,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中药剂型改革。,辨证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思路的更新。,八、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中医内科学?,2,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3,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是什么?,4,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5,中医内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6,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7,中医内科疾病常用治法有哪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