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243503691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刘 天 林,呼和浩特,2012,年,7,月,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 31-03-2011,),目录,1,、总论,2,、采空区勘察,3,、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4,、采空区治理设计,5,、注浆法施工,6,、采空区处治监测与检测,一、总论,概念,采空区,是指地下矿产被采出后留下的空洞区,,按矿产被开采的时间,可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矿体被采出后,自顶板岩层向上形成三带”,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带。地表沉陷,产生连续或非连续变形,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如平地积水、道路裂缝、房屋倒塌、耕地减少、农田减产等,给矿区工程建设留下很大隐患。,煤层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采空区采空程度分类及其特征,根据采空程度分为,小型采空区,大面积,采空区,小型采空分类表,小型采空的地表变形类型及特征,地表变形类型为地表塌陷和开裂。小型采空范围狭窄,多呈巷道式,地表不会产生移动盆地,但由于开采深度浅,又任其自由坍落,地面变化剧烈。地表裂缝的分布常与开采工作面方向平行,,且随开采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向前发展。除极浅的采空外,裂缝一般上宽下窄,无显著位移。,大型采空变形和特征,大型采空区的变形主要是在地表形成移动盆地。即位于采空区上方,当地下采空后,随之产生地表变形,开始形成凹地 ,随着采空区不断扩大,凹地不断发展,形成凹陷盆地,此盆地称为移动盆地。,根据地表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特征,自移动盆地中心向边缘在水平上可分为三个区:,均匀,下沉区:(中间区)即移动盆地的中心平底部分。,移动,区:又称内边缘区或危险变形区,区内变形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作用较大。,轻微,变形区:外边缘区,地表变形值较小,一般对,建筑物不,起损坏作用,以地表下沉值,10mm,为标准,来划分其外围边界。,从垂直方向上讲,地下矿层大面积采空后,矿层上部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采空区上方岩体随之变形。采空区上方岩体的变形,总的过程是 自下而上逐渐发展的漏斗状沉落,其变形情况可分为三个带:,冒落带(崩落带),采空区顶板破碎坍落形成,其厚度一般为采矿厚度的,3,4,倍。, 裂隙带(破裂弯曲带)处于冒落带之上,并产生较大的弯曲和变形,其厚度一般取采矿厚度的,12,18,倍(从矿层顶板向上的厚度)。,弯曲带(不破裂弯曲带)裂隙带顶面至地面的厚度。,上述三个分带适于水平状岩层,根据采空区大小、采矿厚度和开采深度的不同,上述三个带不一定同时存在。,二、采空区勘察,采空区的勘察方法,采空区的探测,目前,国内外主要是以,资料收集、采矿情况调查、工程钻探、地球物理勘探,为主,辅以,变形观测,、,水文试验,等。,采空区勘察技术方法选择,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在多种多样的勘察技术中,,采矿资料的收集、,工程地质调查、采矿调查是采空区勘察工作的基础,已往的采空区勘察忽视这方面工作或对此重视不够,往往使物探和钻探工作陷入盲目状态。,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采矿调查,大概确定采空区部位及范围,然后根据测区地形、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结合高速公路勘察工作三个阶段的要求,有目的的选用几种物探方法进行探测;再根据调查及物探结果布设钻孔进行验证;最后综合分析地质、物探和钻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形态,经济准确地查清沿线的采空区分布及赋存状况。,采空区勘察范围及深度,采空区勘察范围,目前,国内采空区勘察工作中确定勘察范围主要以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分布范围为准。,采空区勘察深度一般要求至少深入采空区底板若干米,根据工程实践,一般深入采空区底板,2,米以上。,采空区勘察一般流程,1,、搜集资料,大面积采空区以资料为主。,(,1,)搜集各种地质图及区域地质资料,借以了解地层构成,产状和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2,)搜集矿床分布图,以了解矿床分布范围、层次、开采深度、厚度及埋藏特征和上覆岩层的岩性、构造等。,采空区勘察技术,(,3,)搜集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采区平面布置图、开采规划图,以了解采空区的位置、开采历史、计划、开采方法、开采边界、顶板处置管理方法、工作推进方向和速度、巷道平面展布方向、断面尺寸及相应的地表位置、顶板的稳定情况、塌落、支撑回填、积水清况、洞壁完整性和稳定程度以及远景开采规划等。,(,4,)搜集地表变形与有关变形的观测,计算资料,包括地表最大下沉值、最大倾斜值、最小曲率半径,陷坑、台阶、裂缝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2,、调查访问,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访问知情人或群访为主要手段,调查内容如下:,(,1,)矿区的分布范围,矿层的开采范围、深度、层数。,(,2,)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巷道宽度、高度、延伸方向,采空区的塌落情况。,(,3,)采空区开采历史及规划发展情况。,(,4,)采空区地下水发育情况,排水、抽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5,)建筑物变形情况和防治措施。,(,6,)有条件时,可进行实地测量。,采空区调查表,3,、地质调绘,(,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时代、成因、岩性、产状,矿层的分布范围、开采深度、厚度等。,(,2,)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分布位置与规模。,(,3,)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了解采空区附近工农业抽水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及其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及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及其腐蚀性。,(,4,)地表变形情况,塌陷、裂缝、台阶的分布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发生时间,发展速度以及它们与采空区、岩层产状主要节理、断层、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相互关系,移动盆地的特征、边界。,(,5,)建筑物变形情况,变形的类型(倾斜、下沉、开裂),发生的时间,发展速度,裂缝分布规律、延伸方向、形状大小,建筑物结构类型,所处位置及长轴方向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的相互关系及地基加固处理经验教训。,(,6,)有害气体的类型,分布特征,压力及危害程度。,4,、,勘察与测试,(,1,)综合物探。,采用电法、地震、地质雷达,必要时进行综合测井等综合物探手段,其方法可参考下表。,采空区物探测线布置应根据:线路纵、横断面方向,并结合工程性质,采空区的埋深、延伸方向进行布置,以查明采空区的范围、埋深、采空区的空间大小、上覆岩、土层厚度。,常用物探方法,常用物探方法,采用物探组合方法,地形情况,地形平坦、较平坦,地形起伏较大,采空区埋深(,m,),10,10-30,30-100,100,第一种方法,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瞬变电磁法,第二种方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第三种方法,瞬态面波法,瞬态面波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2,)触探。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如埋深较浅、覆盖层为土层等。,(,3,) 钻探与测试,钻探。,根据搜集的图纸资料、调查测绘以及物探的成果资料,综合分析,确定钻孔的数量及深度,以进一步验证物探结果,得以相互补充和验证,钻孔深度应钻至最低层洞底地层以下不少于,2,米。布孔应结合工程和坑洞展布情况以及物探异常点,经综合分析研究后进行布置。,测试,(a),对上覆不同性质的岩、土层,应分别取代表性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提供稳定性检算及工程设计所需参数。,(b),分别取地表水及地下水样作水质分析。,(c),对煤层或可能储气部位,必要时进行有害气体含量及压力的现场测试。,5,、,地表变形的观测,线路通过大面积采空区,当缺乏资料且勘探难以查明采空区的基本特征时,应进行定位观测,直接查明地表变化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1,)观测线宜平行或垂直矿层走向成直线布置,其长度应超过移动盆地的预计变形范围,走向观测线(即观测线平行矿层走向),应有一条测线通过预计最大下沉值的位置;倾向观测线(即观测线垂直矿层走向)不宜少于,2,条。,方法是先确定矿层走向,然后根据矿区已有的地表移动资料,确定走向观测线和倾向观测线。且观测线上的观测点间距应大致相等。,定位观测点间距,开采深度,H,(,m,),50,5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观测点间距,L,(,m,),10,1020,2030,3040,4050,50,(,2,)观测周期,t,可根据地表变形速度和开采深度公式,计算,或根据下表确定。,公式中,t,观测周期(月),k,系数(一般为,2,3,),n,水准测量平均误差(,mm,),S,地表变形的月下沉量(,mm/,月),观测周期表,开采深度,H,(,m,),50,50100,100150,150200,200,观测周期(,d,),1020,2030,3060,6090,90,(,3,)在观测地表变形的同时,应观测地表裂缝、陷坑、台阶的,发展和建筑物的变形情况。,(,4,)观测资料的整理:,绘制下沉曲线图,下沉等值线图,水平变形分布图。,根据有关变形值,划分地表变形区的范围。如根据建筑物对,地表变形区的容许极限值,确定移动区范围(内边缘区),根据地表下沉,10mm,的下沉值,确定轻微变形区,即移动盆地的范围。,计算盆地内有关地点的地表下沉值、倾斜值、曲率、水平移,动值和水平变形值。,对正在开采和将来开采的采空区,应预算其最大变形,(最,大下沉值、最大倾斜值、最大曲率、最大水平移动值和最大水平变形值)对缓倾岩层或地表变形平缓连续时,可按,2.2.7,条有关方法计算最大变形值。,原始测量记录。,6,、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测,地表变形分为:,两种移动,和,三种变形,。,两种移动,为,垂直移动(下沉),和,水平移动,。,三种变形,为,倾斜变形,弯曲(曲率)和水平变形(伸张或压缩),。,国内通用的预测计算方法为,概率积分法,。,(,1,)地表最大下沉值, 首次采动时,充分采动情况下的最大下沉值计算:,Wmax=,.,mCos,其中:,Wmax,最大下沉值,(mm),m,矿层的真厚度,(m),矿层倾角,(,),下沉系数,(mm/m) (,见下表,),下沉系数参数值表,(,2,)地表最大倾斜、最大曲率、最大水平移动和变形的预测,地表最大下沉速度按公式计算,采空区处理一般工程措施建议,(,1,)建筑选址时,以尽量避开采空区为宜,尤其是矿层急倾斜的矿区更应如此。,(,2,)在已有建筑物的地下开采,或建筑物要通过正开采的矿区时,常采取以下保护措施,防止地表和建筑物变形。,留,设保护,矿柱,改变,开采工艺,减小地表下沉量。如,:,(,a,)采取充填法处理顶板,及时全部充填或两次充填,以,减少,地表下沉量。,(,b,)减少开采厚度或采用条带法(房柱式)开采,使地表,变形,值不超过建筑物的容许极限值。,(,c,)增大采空区宽度,使地表移动充分和建筑物很快处于,盆地,中部的均匀下沉区。,(,d,)控制开采的推进速度均匀,合理进行协调开采,。,(,3,)加强建筑物基础刚度和上部结构强度。,(,4,)加强维修养护,在地表变形期,特别是变形活跃期,应加强巡道,对建筑物加强观测,发现变形及时维修。,(,5,) 松土坑洞已坍塌成陷坑,空洞小时,仅做地表夯实,可不做其它处理。,(,6.,)坑洞埋深较深,可用试坑和分段拉槽的方法,用普通土或卵石土灌注回填夯实。,(,7,)对建筑有影响且埋深较浅的采空,可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8,)埋深较深,面积较大的采空区可用钻孔压力注浆处理。,(,9,)根据洞穴变形的预测值,选择相应的和允许变形的建筑结构形式。,采空区两阶段勘察成果报告编制,三、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公路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1,)开采条件判别法,2,)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法(概率积分法),3,)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法,4,)极限平衡分析法,5,)数值模拟法,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1,)开采条件判别法,该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采空区专项调查、参照地区经验,掌握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相关资料,综合考虑采深采厚比、回采率、停采时间、开采方式及上覆岩层性质等因素进行评价。,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2,)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法(概率积分法),地表变形预计采用概率积分法,根据地质、采矿条件、合理选择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进行地表变形预计。,相关公式可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3,)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法,通过地表变形观测,对观测成果进行及时整理分析,计算各测点下沉、位移计相邻点间的倾斜、曲率值和水平变形值;绘制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变形曲线和最大沉降过程曲线;计算地表下沉速率,分析地表变形发展趋势和剩余移动变形量,以作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4,)极限平衡分析法,该方法适用于开采分为较小,上覆岩层可形成冒落拱的近水平单一巷道采空区。,计算在路堤自重荷载及行车荷载作用下,维持巷道顶板稳定的临界埋藏深度,Hcr,,判断采空区稳定性。,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5,)数值模拟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层采空区,以及桥梁基础、隧道等重要工程穿越或压覆采空区等复杂工况下。,采用的方法有:有限元法、离散元法、边界元法或两种以上方法耦合使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标准,公路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可分为,场地稳定性评价,和,公路工程地基稳定性评价,两部分。,(,1,)场地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地表剩余下沉量为依据。,(,2,)公路工程地基稳定性评价:各类工程地基容许变形值作为评价依据。,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标准,按照,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4.2,条规定,场地稳定性,。,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标准,按照,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4.2,条规定,场地稳定性,。,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标准,按照,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4.2,条规定,场地稳定性,。,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标准,按照,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4.2,条规定,场地稳定性,。,不规则柱式采空区,根据其采深采厚比确定。,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标准,按照,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4.2,条规定,场地稳定性,。,单一巷道式采空区,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计算顶板临界深度,Hcr,及稳定系数,Fs,,评价稳定性。,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公路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标准,采用公路工程地基容许变形值确定。,采空区稳定性分区,划分原则,根据采空区地表变形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1,)采空区自身顶板、煤柱及底板的稳定性;,(,2,)采矿地质条件等;,(,3,)特殊构筑物的要求,如桥梁等;,(,4,)地表变形计算分析成果。,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四个等级。,稳定性评价(以铁路工程为例),(,1,)下列地段不宜做为建筑场地,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地段(地表产生台阶、裂缝、塌陷坑等)。,H,/,m,25,30,(,H,/,m,为采深采厚比,以下同)或,H,/,m,25,30,,但地表覆盖层很薄且采用高落式等非正规开采方法或上覆岩层受地质构造破坏时,地表将出现大的裂缝或塌陷坑,易出现非连续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处于地表移动活跃地段。,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易造成矿层抽冒)。,由于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和山崖崩塌的地段。,地下水位深度小于建筑物可能下沉量与基础埋深之和的地段。,地表倾斜大于,10mm/m,、地表水平变形大于,6,mm/m,,或地表曲率大于,0.6mm/m,2,的地段。,(,2,)下列地段作为建筑场地时,其适应性应专门研究。,采空区采深采厚比,H/m,30,的地段。,采深小(,H,小于,50m,地段),上覆岩层极坚硬,并采用非正规开采方法的采空地段。,地表倾斜为,3,10mm/m,,地表曲率为,0.2,0.6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为,2,6mm,的地段。,老采空区可能活化或有较大残余影响的地段,(,3,)下列地段为相对稳定区,可以做为建筑场地,已达充分采动,无重复开采可能的地表移动盆地的中间区。,预计的地表变形值小于下列数值的地段:,地表倾斜,3mm/m,地表曲率,0.2mm/m,2,地表水平变形,2mm/m,四、采空区治理设计,采空区治理技术,构筑物下伏采空区处治方案主要有,3,类:,(1),地面构筑物抗变形结构设计措施,采用柔性设计原则、刚性设计原则或综合措施,以吸收和抵抗变形。,(2),采空区地基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种:, 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采用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的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的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采取措施释放老采空区的沉降潜力法,在采空区地表未利用前,采取强制措施加速老采空区活化和覆岩沉陷过程,消除对地表安全有较大威胁的地下空洞,在沉陷基本稳定后再开发利用地表土地,常用方法有堆载预压法、高能级强夯法和水诱导沉降法等。,(3),对公路,也可采取绕避方案或修筑过渡路段或营运后的维修方案。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自身特点与要求,如公路工程为线性工程;路堤属于柔性基础承受路面结构;不均匀沉降量容易造成路基、路面结构开裂等,其下伏采空区的治理,理论上可以采取上述各种方法,但基于技术及经济原因,某些方法应用较少或缺少试验,国内目前已处理公路下伏采空区治理情况见下表,国内公路下伏采空区治理情况一览表,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治理,主要以注浆全充填法为主,注浆材料以水泥粉煤灰为主,也有水泥粘土或水泥黄土浆材,因地而异。,具体治理措施的选择方法,1,、,采空区埋深较小时的处理,对于,埋深很小的采空区,可采用从地表开挖,一直挖至,采空区,,然后分层回填夯实。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施工,质量容易,检查和控制。,开挖,后用浆切片(或干切片)分层砌筑、填塞,上面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开挖,后,用碎石充填后灌注水泥砂浆。,高,能量强夯法处理采空区上方松散地基。当采空区埋,深较,浅,而上方为松散地基且厚度较大时,可采用高能量强夯,处理松散,破碎岩体,提高松散破碎岩体的地基承载力。,2,、,采空区埋深较大时的处理,充填,注浆法。,注浆,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工程技术。它的,实质是,在地面钻孔至老采空区,采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方法,将,采空区,所有空洞和覆岩裂隙用由水泥、粉煤灰、砂子等混合而成的,浆液,全部充填和加固,使整个采空区恢复为接近原始岩体状态,,彻底,消除采动破碎岩体的移动变形空间。为了避免浆液流至,地基控制,边界以外,需要在地基以外的控制边界处钻孔至采空区,,再灌,粗骨料填充,注浆固结,以封堵住采空区两端。,覆,岩结构加固补强法。,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对上覆岩层结构进行结构补强,增强覆,岩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其具体做法是从地面打钻孔,然后压力,灌浆,,使浆液渗入岩层裂隙,并胶结而使破碎岩体形成一强度高、,刚度,大,类似于“大板结构”的完整岩体,达到类似于跨越的目的,和避免,地表塌陷的发生。这种方法具有工程量小、工程费用低、,岩体结构,稳定、效果好等显著特点,实践表明效果良好,。,3,)灌注桩法。,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布置大直径钻孔,注入填料和浆液,用浆液固结填料和破碎岩体,在岩层中形成灌注柱,承受上方建筑荷载。,4,)设计高架桥跨越采空区。,当采空区分布面积过大,充填注浆法造价过高时,可考虑采用高架桥跨越采空区,或者采用处理与高架桥结合的方法处理采空区。,5,)综合治理方法。,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结合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处理采空区。,1,采空区注浆法,采空区的塌陷变形对,工程,的,处治,范围,的确定,处治宽度,采空区对,工程,横向的,处治,宽度,是以,工程,两侧为起点,向两侧第四系松散沉积层按移动角考虑,基岩走向方向移动角按考虑。,采空区处治宽度,B,由路基或桥隧宽度、维护带宽度、覆岩移动影响宽度三部分组成。,1,、对于水平矿层采空区,2,、对于倾斜矿层采空区,路线与矿层走向,平行,时,2,、对于倾斜矿层采空区,路线与矿层走向,斜交,时,2,、对于倾斜矿层采空区,采空区的塌陷变形对,工程,的,处治,范围,的确定,处治长度,采空区,处治工程,的长度,是以采空区范围和煤层上山、下山方向上影响范围为界。图中,为第四系松散层移动角,为基岩上山方向移动角,为基岩下山方向移动角。,采空区的塌陷变形对,工程,的,处治,范围,的确定,处治深度,当处治范围位于采空区边界以内,处治深度为地面至采空区底板以下,1m,处。,当处治范围位于采空区边界以外至岩层移动影响范围以内,处治深度可按下式计算:,注浆钻孔布设,采空区注浆钻孔分为帷幕钻孔,一般注浆钻孔以及特殊注浆钻孔,一般孔距,10m5m,。,帷幕孔:一般布设在采空区处理边缘部位,起防止浆液流失的作用。,一般注浆钻孔:一般采用梅花形布设,其钻孔间排距经现场试验确定,无法试验时,结合采矿方法、地层岩性、回采率等按经验确定。,特殊钻孔:主要对于特殊加强处理部位,如重要建(构)筑物基础部位等,根据需要进行布设,起加强支护作用。,钻孔孔径、变径位置、孔斜、注浆管,注浆材料选择,注浆材料大体分为无机系和有机系两大类,其中:无机系包括单液水泥类、水泥水玻璃类、粘土类、水玻璃类、水泥粘土类、水泥粉煤灰类等;有机系包括丙烯酰胺类、木质素类、脲醛树脂类等。粒状浆材主要以硅酸水泥、粘土、粉煤灰等构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操作工艺简单,广泛用于地基加固注浆中。但因其粒径大,可注性差,不宜用于防渗,堵水注浆工程中。化学浆材料呈溶液状态,可注性好,只要能注水的细小裂隙或孔隙,化学浆材一般都可注入,浆材主要用于防渗、堵漏加固工程,其价格昂贵,施工困难。,理想注浆材料,浆液粘度低、流动性好、可注性强,能进入细小裂隙。,浆液凝胶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意调节,并能准确地控制。,浆液的稳定性好,在常温常压下长期存放不改变性质、不发生其他化学反应。,浆液无毒、无嗅,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属非易燃易爆之物品。,浆液对注浆设备,管路,混凝土结构物及橡胶制品等无腐蚀性,并且容易清洗。,浆液固化时无收缩现象,固化后与岩石、砂子等有一定粘结性。,浆液结石体有一定抗压抗拉强度,不龟裂,抗渗性能好,防冲刷性能好。,结石体耐老化性能好,能长期耐酸、碱,盐、生物细菌等腐蚀,并且不受温度,湿度。,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浆液配制方便,容易掌握。,注浆材料,规格,工程实例,-,徐州西绕城采空区治理工程注浆材料选择,对于空巷和采空区为渗透充填注浆;对于采空区中的煤柱和裂隙带为劈裂注浆。注浆可以单独类型发生,也可能两种、三种类型同时发生。一般都是以渗透注浆和劈裂注浆为主,彼此相辅相成,从而构渗透劈裂固结的作用。,基于上述采空区注浆工程的特征,限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注浆材料必须是经济上合理、性能良好的材料。纯水泥浆其可灌性较好,初、终凝时间短,结石体抗压强度高,主要以加固为目的;而水泥粉煤灰浆其可灌性较好,初、终凝时间较长,结石体抗压强度低,主要以充填为目的。通常,在构筑物下或沉降量较大的路段下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在沉降量较小的路段下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注浆。,采空区治理工程位于徐州地区,该地区火力发电场较多,其排放的粉煤灰数量较大,价格便宜,且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而徐州地区粘土较少,无法大规模使用。因此,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粉煤灰作为注浆浆液的主要注浆材料。为保证注浆浆液在地下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且很好地起到充填与固结作用,在注浆材料中需要考虑一定量的水泥。综合徐州当地实际情况,对于该煤矿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选择,水泥、粉煤灰和水为注浆材料,。,注浆浆液,配比,在现场注浆施工前,,应,采用不同的注浆浆液配合比,对注浆浆液的配合比进行详细的研究。,注浆浆液,参数,注浆总量,单孔注浆量,注浆,施工顺序,先施工边缘帷幕孔,后施工中间注浆孔,形成有效帷幕,防止浆液外流。,钻孔应分次序间隔进行,宜分两至三个次序完成。钻孔应采用“分序次、间隔”的原则进行。分二序间隔施工,一序次孔对采空区可以起到补勘的作用,根据实际地层及采空区情况对后序孔的孔位、孔距、孔数进行适当调整,弥补均匀布孔的不足。,注浆应采用“间隔式、分次序”的原则进行,一次序孔浆液可能扩散范围较大,二序次将使前序次未充填的空洞得到再次充填,从而提高充填率。,若同一序孔之间串浆,则可取消相应之间的二序孔施工。同一次序钻孔施工应遵循先产状低后产状高的原则进行施工。不同次序的孔,在前一次序的孔全部注浆完成后,方可进行后一次序孔的钻孔施工。,五、注浆法施工,1,、注浆工艺流程,浇筑孔口管,测量,成孔,注浆(,骨料),观察注浆情况,终止注浆,备料,制浆,计量,注浆泵,计量,1,、注浆工艺流程,2,、制浆工艺流程,一级搅拌机(池),一级搅拌机(池),蓄水池,蓄水池,水表,水表,水泥,粉煤灰,水泥,粉煤灰,二级搅拌机(池),(混合搅拌),速凝剂,2,、制浆工艺流程,3,、施工技术要求,3,、施工技术要求,3,、施工技术要求,4,、特殊情况处理,在钻孔过程中,如遇有塌孔、卡钻或严重漏浆的孔段,无法进行钻探作业,难以达到设计深度的注浆孔,为保证注浆质量采用自上而下分段注浆处理,即:注浆,清孔,再注浆,再清孔,直至设计孔深,最后进行采空区注浆。,注浆过程中,如地表发生冒浆现象时,一般可采用低压、限流、限量、间歇灌注等方法处理,必要时应采取嵌缝、地表封堵力法处理。,注浆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注浆条件时,应一泵一孔同时注浆。否则,应塞住串浆孔,待注浆孔注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孔、冲洗至设计深度,而后进行注浆作业。,4,、特殊情况处理,注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尽快恢复注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再恢复注浆。若无法冲洗,则应进行扫孔,再恢复注浆。,如遇注入率大、注浆难以正常结束的孔段时,可采用低压、限流、限量、间歇注浆法灌注,(,帷幕注浆孔:每持续注浆,4h,,间歇,2h,充填、一般注浆孔:每持续注浆,8h,,间歇,4h),,达到设计终止注浆标准后,结束该段注浆。,当某浓度浆液的注入量已达到设计量的,20%,以上或注浆时间已达,2h,,而注浆压力和单位吸浆量均无明显变化时,应调浓一级或二级灌注。,六、采空区处治监测与检测,1,、处治监测,1,、处治监测,1,、处治监测,2,、处治检测,质量检测方法,(,1,)钻孔检测,在已处治的采空区范围内施工检查孔,孔径不应小于,91mm,,每回次岩芯采取率应大于,90%,。对钻孔取芯得到的浆液结石体,标准养护,72h,后送试验室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要求结石体抗压强度路基段,0.6MPa,,桥梁段,2.0MPa,。,(,2,)物探(弹性波法),在注浆前、后采用超声波或大功率声波仪进行综合测井。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钻孔中注浆处理段的平均剪切波(横波)速,Vsm,路基段,250m/s,,桥梁段,350m/s,。,质量检测时间,采空区治理工程质量检测时间应于采空区处治施工结束,6,个月后进行。,检测工程量布设,(,1,)布设原则,检查孔应沿线路方向均匀布设,位置应根据工程重要性选择在桥梁、路基等容许变形要求较高的重要部位;岩体破碎、塌孔、掉钻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注浆情况不正常以及分析认为注浆质量有问题的部位。,(,2,)检查孔数量,检查孔数量:路基每,200300m,布设,1,个检测孔,桥梁每墩台应有,1,个检测孔,隧道每,50100m,应有,1,个检测孔,且检测孔总数不得少于注浆孔总数的,2%,。,质量验收标准,1,项、,2,项为路基检测项目,,14,项为桥隧检测项目,,5,项为描述性参照评价项目。,序号,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标准,1,钻孔取芯,结石体无侧限抗压强度,Rc(MPa),桥梁,2.0MPa;路基0.6MPa,2,孔内波速测井,横波波速,V,S,(,m/s),路基,250m/s;桥梁350m/s,3,注浆检测,注浆量(,L/min),注浆结束条件为单位时间注入孔内浆液量小于,50L/min,注浆持续时间1520min,终孔压力23MPa。当浆液的注入量超过处治单孔平均注浆量的5%时,应查明原因。,4,变形检测,倾斜值,i(mm/m),3.0,水平变形值,(,mm/m),2.0,曲率值,K(mm/m,2,),0.2,5,充填率、岩芯描述、孔内电视,观测、描述,采空区冒落段岩芯采取率大于,90%,浆液结石体明显,钻进过程中循环液无漏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