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课件登 革 热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499169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登 革 热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登 革 热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登 革 热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登 革 热,Dengue fever,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刁蔚欣,登革热,(dengue fever),登革病毒,伊蚊传播,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病 原 学,归属和结构:,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RNA-Virus,外膜含型、群特异性抗原(脂蛋白),抵抗力:,不耐热,,6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活,耐低温和干燥。,分型:,四个血清型: ,四型之间有交叉免疫反应。,型的出血、大出血及死亡率高于其他型,我国登革热流行情况,78年 佛山 4型,79年 广州、中山市 1型,80年 海南 、广东、 广西 3型,86年 海南 2型,88年 海南 2型,90年 广州、佛山 4型,91年 广州 1型,93年 广州、佛山 2、4型,96年 番禺 1型,99年 中山 2型,2002年 广州 1型,流 行 病 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性:病前6-18小时至病后3-6天,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的意义:,在流行期间,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其中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广东广西及太平洋岛屿- 白纹伊蚊,海南、东南亚-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孳生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中。,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易感性与免疫力,年龄:新流行区 地方性流行区,免疫力:,同型 多年,异型 一年以上,流行特征:,1.,地区性,登革热广泛分布于有媒介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加勒比地区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云南也曾发现病例。,2.,季节性,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一般流行于夏秋季。,我省流行季节为,511,月,3,.,周期性,地方性流行区,隔年发病率升高,近年来,流行周期不规则。,沿海或缺水地区家家户户有储水容器,易形成伊蚊孳生场所。此外,户内绿化盆栽,水养植物花卉坛,积水容器利于伊蚊孳生,引起登革热。,建筑工地积水是城市型登革热流行的危险因素。,常先流行于城镇,再向农村蔓延。,发 病 机 制,DFV,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第一次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LN、,外周血吞噬细胞,第二次病毒血症,(发热、疼痛),Ig,骨髓抑制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WBCPLT,血管通透性,出 血,皮 疹,病 理 解 剖,肝肾心脑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皮肤粘膜、肌肉、神经系统等组织不同程度出血。,皮疹活检见皮疹内小血管病变。,脑型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临 床 表 现,临床分型:,WHO,典型,DF DHF DSS,CHN,典型 轻型 重型,一、,典型登革热,1、发热(80% ,持续5-,8,天),所有病人几乎都有突起发热,高热占多数,热型以不规则热为主,其次以弛张热,稽留热,双峰热占,10%,以下,. 70%,病人热前先有畏寒感,.,。,疼痛:,严重的头痛以及背痛、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转动眼球时尤甚),极度疲乏,消化道反应,充血体征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相对缓脉,、,2,、皮疹:,36,天出现,充血性改变:表现为颜面、颈部、上胸 部潮红、结合膜充血,热退后消退。,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多有痒感,下肢及背部较多,维持,34,天,少数经,1,周消退,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有皮岛为本病皮疹的特点。,年龄越小,皮疹发生率越高。,3.,出血:出血约占住院病人,25%50%,,多见于发病后,58,天。出血部位可为鼻腔、牙龈、消化道、皮肤、子宫,以鼻出血居多,部分病人可有多个部位的出血。,二、轻型登革热,发热低、疼痛轻,不出疹或皮疹少,无出血,三、重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脑膜脑炎,/,大出血,/,休克,死因:中枢性呼衰和出血性休克,并 发 症,急性血管内溶血:多见于,G-6PD,缺乏者,其他:精神异常、心肌炎、尿毒症、肝肾综合症等。,诊 断,一、,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出现大量高热病人。,二、临床表现,三、实验室检查,1,WBC,、,N%,、,PLT ,2,血清学检查,单份 补体结合试验,1/32(+),红细胞凝集抑制,1/1280(+),双份 急性期 恢复期(4倍),3特异性,IgM,抗体:早期诊断。,4.,病毒抗原,NS1,5,PCR,测,DFV-RNA,鉴 别 诊 断,要 点,登革热,流行性出血 热,猩红热,麻 疹,传 单,流行季节,5-,1,月,4-5,、,1,-11,月,冬春季,冬春季,无,前驱期,不明显,明显,咽痛,上炎,上炎,皮 疹,多形态,充血、出血,弥漫性,充血,斑丘疹,多形态,出疹时间,-6,天,-,天,天,天,4-6,天,出疹顺序,四肢多见,四肢,一齐出,头面至躯干至四肢,躯干,疹退脱屑,大片,糠屑样,结膜充血,、 分泌物增多,球结膜 水 肿,+,咽 充 血,、有分泌物,下降,正常或升高,升高,下降或正常,正常或升高,下降,下降,正常,正常,下降,出 血,倾 向,休 克,重型有,有,肾 损 害,少,常见,抗生素治 疗,无效,无效,有效,无效,无效,预 后,一般病死率3/10000,一般常见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治 疗,一、一般治疗 隔离期,二、,对症治疗,退热及注意事项,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切忌过量补液,防止转变为脑型,止血或输血,休克的治疗,脑型的治疗,抗病毒治疗,:,不是主要的,预 防,重点:防治和消灭伊蚊,消灭和控制埃及伊 蚊和白纹伊蚊一般以消灭孽生地和幼虫为主。翻盆倒罐,填堵竹节、树 洞,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换水,加盖防蚊,也可采取水缸内放养食 蚊幼虫的鱼类或其他生物灭蚊方法消除蚊幼虫。,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概 述,登革热的严重类型,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为主要特征。,典型登革热 多器官出血或休克,病死率高。,病原学,-型均可,型常见,1985,年海南发生,型,流行病学,多发生于地方性流行区的当地居民中,我国以15-30岁(海南省)为主,发病机制,促进性抗体学说,二次感染学说,文献报告集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能产生两类功能不同的抗体,即中和抗体和促进性抗体。两者的相对活性对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起重要影响。当第二次登革病毒感染时,如病毒同型则中和抗体起作用,中和入侵病毒,病毒血症可迅速清除,临床上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轻微。如病毒不同型则促进性性抗体起作用,出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反应(,ADE,),导致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Ag+Ig,单核巨噬细胞,C3,蛋白酶,凝血活酶,血管通透因子,血管通透性 激活凝血系统,血液浓缩,DIC,plt,休 克 出 血,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典型登革热极期+加重症状,DHF:,仅有出血,DSS:,病程中或热退后,出血+休克,可,4,6,小时内死亡,化验:,WBCN%PLT,(HCT,凝血因子,C3C4 FDP CO2CPALBALTPTFI),诊 断,1,典型登革热的表现,2多器官较大量出血,3肝肿大,DHF:,具备2-3项,,PLT20%,DSS:,伴休克者,鉴别诊断,黄疸出血型钩体病,败血症,肾综合征出血热,预后,登革出血热:死亡率,1,5,,,登革休克综合症:预后不良,治疗,支持疗法为主,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抗休克,止血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DIC,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