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精编版)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243488330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9.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贾福录,一、为什么要“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二、“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的现状调研,三、“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的实践与思考,1.,课标,要求,一、为什么要“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几何直观”的描述,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的“图形”在小学阶段不单指几何图形,可以是直观图形。,2.,儿童发展需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研究数学很重要,研究儿童更重要,。,儿童数学教育:尊重儿童,读懂儿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实施教学。,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什么?儿童喜欢用怎样的方式学习数学?儿童数学学习的最大困惑是什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故事情境中学习,在直观操作活动中学习。,以前数学教学给儿童留下的印象:内容多、变化多、抽象快、结论多,不好理解,只能记忆、模仿。,画图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喜欢用涂画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困惑与需求。,画图能为我们开启一扇读懂儿童的窗,画图能促进儿童的数学理解,吴正宪老师,问题解决,画图能沟通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探索,4/53,的计算方法时,画出了如下两幅图。,画图能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吴正宪老师,小数的意义,一课,认识,0.61,时画出了如下两幅图。,画图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方阵问题”,解决最外一圈有多少枚棋子的问题,学生画出了如下四幅图。,二、“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的现状调研,学生在画画,而非画图,图有童趣,对理解算理没有帮助,学生不会借助直观图思考,不理解运算的含义,对“先分给弟弟一半”理解错误,对“先分给弟弟一半”理解错误,不理解分数除法运算的含义,自己认为不会画图,直观形象的情境图,直观的符号图,不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在解决问题中没有发挥作用,图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不能把题目条件相关联,三、“让儿童在画图中学习数学”的实践与思考,1.,让学生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认识数学,很多重要的数学内容、概念都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又有“形的特征”,只有从两个角度认识,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意义。只有从两个角度认识,才能让这些内容、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变得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运用它们去思考问题。,案例:,因数和倍数,老师让学生找,12,的因数,学生画图寻找。,例,1,:借助,“,形,”,理解整数的意义,1215,是由,1,个千、,2,个百、,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例,2,:,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画图解读对,1323,的理解。,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画图解读对,1323,的理解。,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画图解读对,1323,的理解。,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画图解读对,1323,的理解。,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画图解读对,1323,的理解。,例,3,:借助“形”感知小数的含义,例,4,:借助“形”理解分数的意义,师,:,要想知道这张纸条的长度怎么办,?,生,:,用尺子来量,用“米” 做单位量,:1,米多,不到,2,米。,用“厘米” 做单位量,:177,厘米。,用“单位,1,” 量,:,恰好是“,2”,。,教师改变纸条长度,继续用“单位,1,”测量,学生思考,想办法,通过对折创造“单位”度量。,1,3/4,1,教师不断改变纸条的长度,学生通过对折不断创造出新的“分数单位”来完成测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感悟到的是:度量、单位累加、数分数单位认识分数。,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把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运算统一在“数位、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之下。,2.,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如何解决“儿童认知特点与数学的严谨、抽象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儿童的认知特点,:天真、活泼、好动,喜欢在多种感官都能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儿童喜欢富有故事情节、与自己生活相贴近的学习内容;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儿童认识存在片面性,他们往往关注自己最喜欢的“点”,不会全面考虑问题。,沟通“图”与“式”的联系,让学生明理。,例,5,:,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题:一盒巧克力,老师先拿走一半,又拿走,5,块,还剩,40,块。这盒巧克力一共有多少块?,(,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来,一盒巧克力?,( ),40,块,5,5,2,2,第一次变化,现在,第二次变化,(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例,6,:借助“直观”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3,)学生汇报交流。,生,1,:,40+5=45,(块),452=90,(块),生,2,:,(,40+5,),2=90,(块),生,3,:老师,我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402+52=90,(块),老师评价:你的方法实际和他们的方法一样。,第三个孩子的想法真的和前两种方法一样吗?,拿走一半,5,块,40,块,5,块,40,块,5,块,40,块,面对学生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尝试用“直观”的方式解释自己的思路。,例,7:,比较,(,1,)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0,千克,26,千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借助“直观” 沟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每只小狗重多少千克?,每只小猫重多少千克?,1,只小狗和,1,只小猫各重多少千克?,1,只小狗和,1,只小猫相差多少千克?,1,只小狗和,1,只小猫共重多少千克?,梳理问题,师:先解决哪个问题更好呢?,生:先解决合并的问题更好。,师:我们先解决各重多少千克的问题。,(,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提示: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可以圈一圈、画一画,也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考:教师对学生活动有明确的要求,有方法引领,有材料支持,能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确保学生活动能收到实效。,学生在小组内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方法一:,30,千克,26,千克,30,26=4,(千克),4,(,3,1,),=2,(千克),一只小猫,(,26,2,),3=8,(千克),一只小狗,师:,4,表示什么?能用学具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吗?,方法二:,30,千克,26,千克,师:他们组用的是什么方法?,生:抵消法,师:怎么抵消的?,生:一个对着一个抵消的。,方法三:,30,千克,26,千克,30 3=10,(千克),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26,10=16,(千克),2,只小狗,16,2=8,(千克),1,只小狗,26,8,3=2,(千克),1,只小猫,方法四:,=,狗 ,=,猫,=30,=26,师:他们的方法和哪种方法有相同的地方?,通过寻找相同,引出课题“比较”并板书“一一对应”,思考: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能让学生透过“不同方法的表象”看到“相同的本质”,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启发得出方法五:能不能把图形变一下,让人一眼就看出相差两只小猫?,方法五:,30,千克,26,千克,教师继续启发得出方法六:观察图的变化,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方法六:,(,30,26,),2=28,(千克),28,26=2,(千克),1,只小猫,(,26,2,),3=8,(千克),1,只小狗,思考:如何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放开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同一个问题会呈现出不同的方法,我们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强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如果把学生呈现出的不同方法全部展示出来,把教师想到的所有方法全部挖掘出来,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困惑,会让他们逐步惧怕数学、失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生独立研究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并未捕捉到。,4.,让学生借助“直观” 展开想象。,例,8,:,探索规律,一年级,例,9,:,探索规律,五年级,老师让学生从棱长是,2,、,3,、,4,、,5,的正方体开始分类计数小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得出下表。,三面,两面,一面,无色,a=2,a=3,a=4,a=5,8,8,8,8,0,0,0,12,6,1,(4-2) 12,(4-2),2,6,(4-2),3,(5-2) 12,(5-2),2,6,(5-2),3,学生第一次用算式表示棱长是,4,、,5,的情况时都出现了错误,说明学生不理解抽象的算式。,三面,两面,一面,无色,a=2,a=3,a=4,a=5,8,8,8,8,0,0,0,12,6,1,(4-2) 12,(4-2),6,(4-2),3,(5-2) 12,(5-2)6,(5-2),3,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展开四次想象:,第一次想象:理解算式的含义,理解,第二次想象:棱长是,3,、,2,时,能用算式表示吗?,回顾,第三次想象:棱长是,6,、,7,时,怎样用算式表示?,拓展,第四次想象:棱长是,n,时,怎样用算式表示?,抽象,“,抽象”,:是数学内容的本质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直观”,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没那么抽象”,是我们数学教师的职责。,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