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2009,年度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讲课内容),1,绪,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第四章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第五章 质量管理基本工具与方法,第六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八章安全管理理论,第九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十章施工现场管理与文明施工,第十一章安全生产许可与安全生产评价,2,第一章概述,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先驱介绍,3,质量管理的发展,4,质量检验阶段。,(,百分之百的检验,),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F.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出现了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这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5,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法,绘制出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美国国防部决定把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先后公布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6,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产生背景:,战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A.V.,费根鲍姆于,60,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中心意思是:数理统计很重要但不能单纯的依靠它,只有将它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质量管理的发展,7,全面质量管理,核心是,“,三全,”,:,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决策层、协调层、操作层),基本观点是:,全面质量的观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为用户服务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基本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戴明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8,全面质量管理,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9,PDCA,循环有以下明显特点。,1, 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2, 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10,PDCA,循环示意图,11,质量先驱介绍,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Deming,),戴明博士有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质量无须惊人之举。,”,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戴明(,1900-1993,),,1928,年获耶鲁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这为他以后的质量观奠定了基础。,1950,年,戴明前往日本工业界担任讲师和顾问,对于日本的质量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1956,年荣获裕仁天皇颁布二等瑞宝奖。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1987,年,里根总统给他颁发国家技术奖。,1980,年,,NBC,播出,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节目后,戴明的管理理念在美国刮起了一阵质量革命的旋风,大幅提高了美国的生产力与竞争地位。戴明便成为美国在质量方面的著名人物,12,戴明的基本质量观,1,戴明的质量定义,与别的质量巨匠不同,戴明从来没有对质量下过一个精确的定义。在他的晚年著作中,他曾这样写道,,“,如果一种产品或服务对别人有所帮助,并且能够持续占有一个不错的市场分额,那么可以说他们拥有质量。,”,2,减少变异,戴明强调通过减少生产和设计过程中的变异性来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他看来,不可预测的变异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统计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通过减少变异,可以使系统获得可预测的稳定产出。,13,3,持续改进,“,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戴明认为,质量的改进应该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并且通过质量的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获得顾客满意,从而保持市场份额,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戴明特别强调高层领导对质量改进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4,4,戴明循环(,PDCA,循环),戴明博土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15,5.,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原则,(,1,)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2,)采用新观念;,(,3,)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4,)结束仅仅依靠价格选择供应商的做法;,(,5,)持续地且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6,)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7,)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8,)排除恐惧;,(,9,)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10,)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采评价员工;,(,12,)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13,)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14,)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16,朱兰博士是世界著名的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生于,1904,年,曾指导过日本的质量管理。他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影响着世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三部曲。,他最早把帕累托原理引入质量管理。,由朱兰博士主编的,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 Control Handbook,)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控制科学的,“,圣经,”,,为奠定全面质量(,TQM,)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二、朱兰,17,朱兰关于质量的观点,朱兰博士认为质量来源于顾客的需求。在,朱兰质量手册,中他对质量的定义是:,质量是指那些能满足顾客需求,从而使顾客感到满意的,产品特性,.,质量意味着无缺陷,也就是说没有造成返工、故障、顾客不满意和顾客投诉等现象,。,18,(,1,)质量计划,实现质量目标的准备程序。质量计划的制定应首先确定内部与外部的顾客,识别顾客需求,然后将顾客需求逐步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特征、实现过程特征及过程控制特征。,(,2,)质量控制,对过程进行控制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则包括选择控制对象、测量时间性能、发现差异并针对差异采取措施。,(,3,)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质量改进理论包括论证改进需要、确定改进项目、组织项目小组、诊断问题原因、提供改进办法,证实其有效后采取控制手段使过程保持稳定。,质量三部曲,19,质量螺旋(,Quality Loop,),朱兰博士提出,为了获得产品的合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活动。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及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所以也称为质量进展螺旋。由于每项环节具有相互依存性,符合要求的全公司范围的质量管理需求巨大,高级管理层必须在其中起着积极的领导作用。,80/20,原则,朱兰博土尖锐地提出了质量责任的权重比例问题。他依据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统计分析认为,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领导责任所引起的。在国际标准,ISO9000,中,与领导责任相关的要素所占的重要地位,在客观上证实了朱兰博士的,“,80/20,原则,”,所反映的普遍规律。,朱兰,20,三、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1964,年,克劳士比提出了,“,零缺陷,”,的口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对待错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差错,也决不放过,一定要消除原因,避免其再次出现。,“,零缺陷,”,要求人们把一次做对和次次做对作为工作质量的执行标准,而不是口号。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上,在每一个工作场所和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预防。,克劳士比,21,克劳士比认为,教育是任何一个组织在任何阶段都必不可少的过程,可用,“,6C,”,来表示,也可称为,“,变革管理的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或第一个,C,是领悟(,Comprehension,),它表明理解质量真谛的重要性。这种理解必须首先始于高层,然后逐渐扩展到员工。没有理解,质量改进将无从落实。,第二个,C,是承诺(,Commitment,),它也必须开始于高层,管理者制定出,“,质量政策,”,以昭示自己的心迹。,第三个,C,是能力(,Competence,),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与培训计划对系统地执行质量改进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克劳士比,22,第四个,C,是沟通(,Communication,),所有的努力都必须诉诸文字,成功的经验都要在组织内共享,以使置身于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完整地理解这个质量目标。,第五个,C,是改正(,Correction,),主要关注于预防与提升绩效。,第六个,C,是坚持(,Continuance,),它强调质量管理在组织中必须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坚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第二次才把事情做对既不快也不便宜。所以,质量必须融入所有的日常经营活动之中,通过质量改进过程管理,使质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人们做人做事的一种方式。,23,费根堡姆,费根堡姆,曾作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担任过国际质量学会第一任董事长、美国质量管理协会两任主席和一任董事长,因为,1961,年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而出名。费根堡姆的质量观体现在:,1,质量第一,管理层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制定合适的计划上面,而不应该仅仅放在对不合格项的处理纠正上。管理者要对质量保持持续的关注并做出努力。,2,现代质量技术,由于传统的质量部门只能解决系统中,10%20%,的问题,这样,为了满足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从办公室人员到工程技术人员应协同一致地采用新的技术去改进系统的表现。,3,组织承诺,组织全体人员应得到持续的培训和激励,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并且认识到组织的每一项工作都影响着组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24,石川馨,“,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日本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除了有戴明、朱兰等人的理论指导,在日本质量圈中有一位大师功不可没,他就是石川馨。没有他的领导,日本的质量运动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1972,年他曾著有,质量控制指南,一书。,他是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是将国外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一位专家。,25,石川馨图,因果图又叫,“,石川馨图,”,,也称为鱼刺图、特性要因图等。它是利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寻找影响质量、时间、成本等问题的潜在因素,然后用图形形式来表示的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它揭示的是质量特性波动与潜在原因的关系。,石川馨,26,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ISO9000,族标准简介,27,ISO,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为一非政府、非官方的国际科技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权威的国际标准制订、修订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宣称它的宗旨是,“,发展国际标准,促进标准在全球的一致性,促进国际贸易与科学技术的合作。,”,ISO,28,我国加入,ISO,的情况,中国是,ISO,始创成员国之一,也是最初的,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中华民国政府未按章交纳会费,,1950,年被,ISO,停止会籍。,1978,年,9,月中国以中国标准化协会名义参加,ISO,,,1985,年改由中国国家标准局参加,,1989,年又改由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参加。,2001,年机构改革后,国家标准委代表中国组织参加该组织的活动。,29,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战争扩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剧膨胀,美国军火商因当时的武器制造工厂规模、技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战争,”,。美国国防部为此面临千方百计扩大武器生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是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术全在脑袋里面,而一个工头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战争需求量相距很远。于是,国防部组织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文件,开设培训班,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进行大量训练,,ISO9000,的由来,30,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武器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专用技术,”,迅速,“,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从而奇迹般地有效解决了战争难题。战后,国防部将该宝贵的,“,工艺文件化,”,经验进行总结、丰富,编制更周详的标准在全国工厂推广应用,并同样取得了满意效果。后来,美国军工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军工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ISO9000,的由来,31,在推广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出现了产品质量保证的行业,各国的认证机构也发展起来,他们在进行产品品质认证的时候,逐渐增加了对企业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审核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一家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首先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通过三年的实践,,BSI,认为,这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适应面广,灵活性大,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项建议。,ISO,根据,BSI,的建议,当年即决定在,ISO,的认证委员会的,“,品质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品质保证委员会,”,。,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即,TC176,)着手这一工作,从而导致了,“,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ISO9000,的由来,32,自从,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问世以来,为了加强品质管理,适应品质竞争的需要,企业家们纷纷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在企业内部建立品质管理体系,申请品质体系认证,很快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ISO9000,的由来,33,ISO,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S,简称,TC,)制订。,ISO,共有,200,多个技术委员会,,2200,多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ISO9000,?,34,ISO9000,系列标准,1987,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1994,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2000,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2008,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35,1994,版,ISO9000,标准,1. ISO9001:1994,质量体系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自身具有产品开发、设计功能的组织;,2. ISO9002:1994,质量体系 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自身不 具有产品开发、设计功能的组织;,3.ISO9003:1994,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对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组织。,36,(,1,),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构 基础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2,),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于顾客满意。,(,3,),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促进组织业绩改进和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4)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9000,:,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37,1.ISO9001:2008,的新标准将于,2008,年,10,月,31,目正式发布。,2.,标准修改的较少,无理由需要,“,过渡阶段,”,,,ISO,将用,6,12,个月时间来结束,ISO9001:2000,版的使用。,3.,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通常正常的监督评审过渡即可,不需要额外时间。,4.,审核员只要培训新版的修改之处即可。,5.,变更条款(略),ISO9001:2008,新标准变更,38,八大质量管理原则,ISO9000,:,2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TC176,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并吸纳了国际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用高度概括、易于理解的语言所表达的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成为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应该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从而满足顾客要求并超越其期望。,客户永远是对的;如果客户不对,则执行,。,39,2, 领导作用,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80%,质量问题与管理有关,,20%,与员工有关。,3, 全员参与,各级员工是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其才能给组织带来最佳效益。岗位职责包括了全员(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4, 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取得预期结果。,40,质量管理体系模式,41,5, 管理的系统方法,流程图方法。,ISO9000,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发展的目标。,PDCA,循环。,4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针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用数据和事实说话。,8, 互利的供方关系,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八大质量管理原则,43,1, 质量手册(,QM,):,主要功能是将管理层的质量方针及目标以文件形式告诉全体员工或顾客。是为了确保质量而说明,“,作了哪些工作以保证质量,”,。,2.,质量计划:,是指导员工如何进行及完成质量手册内容所表达的方针及目标的文件,也是表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文件。,质量管理文件体系,44,3, 程序文件:,详细说明特定作业是如何运作的文件。,4, 质量记录:,是用于证实产品或服务是如何依照所定要求运作的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5,“,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认证 ?,46,质量认证,质量认证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合格认证和安全认证,认证标准分为:方圆标志、长城标志和,PRC,标志,47,4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49,质量管理体系评价,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符合性和有效性),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即管理评审,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进行定期的评审,评审内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效率,3.,自我评价,参照质量管理体系和优秀管理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进行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评价。,50,据,ISO,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150,个国家颁发的,ISO9000,标准认证证书已超过了,34,万张,而包括通用电气,(GE),、摩托罗拉、东芝、柯达、杜邦等企业在内,并涵盖了绝大多数财富,500,强的世界顶级跨国企业都在使用,“,6,西格玛,”,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企业,如春兰、海南航空、中远集团、澳柯玛等,已经引入,“,6,西格玛,”,管理,更多的企业家已开始关注,“,6,西格玛,”,。,51,6,西格玛管理法是美国企业在以往几十年推行统计过程控制,(SPC),、全面质量管理,(TQM),等质量管理方法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改善企业业绩而发明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提升客户忠诚度并持续降低经营成本的综合管理体系、发展战略和管理方法,并借助于统计、,IT,、流程等技术与工具来实现其发展战略。它以提升品质为主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管理方法体系。,从概念上讲,“,6,西格玛,”,具有,2,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是指在质量特性为正态分布时,产品不合格率为,3.410-6(3.ppm),亦即稳定控制的合格率为,99.99966%;,另一方面它又指工程师及统计学者用来精确调整产品及生产过程的高技术方法。,6,西格玛管理法的核心在于强调应用统计分析认识和缩减产品、服务过程中的变异,以达到满足顾客要求的目的。,52,第三章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4M1E),人,方法,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环境,领导者的素质,人的理论、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人的违纪违章,材料质量标准,材料质量的检,(,试,),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53,第五章质量管理基本工具及方法,质量变异的因素,偶然性因素,系统性因素,54,又称调查表法,是利用表格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的一种方法。,调查分析法,55,分层法,分类法或分组法,就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按统计分析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找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56,一个焊工班组有三位工人实施焊接作业,共抽检,60,个焊接点,发现有,18,点不合格,占,30,,究竟问题在哪里?,57,排列图法,排列图是基于帕累托原理,该原理是,Vilfredo Pareto,提出的,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1897,年他提出,,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同理,任何过程中的大部分缺陷通常是由相对少数的问题引起的。排列图分析能帮助人们确定这些相对少数但重要的问题,以使人们把精力集中于这些问题的改进上。,58,59,60,观察直方形。, 利用,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将累计频率值分为:,0,80%,为,A,类 主要因素,80,90%,为,B,类 次要因素,90,100%,为,C,类 一般因素,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61,因果分析图法,1953,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石川馨图,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如果无法确定多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是很困难的。确定并解释这些关系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最早的因果图是日本的石川馨于,1943,年应用的,因此因果图也称为石川图,有时也因为其图形象鱼刺的缘故被称为鱼刺图。 应用鱼刺图可以确定影响过程或特性的主要原因,以及其子原因。明确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关系。,62,63,64,直方图,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质量波动规律,预测工序质量好坏,估算工序不合格率的一种工具,。,65,收集整理数据, 计算极差,R,确定组数、组距、组限,1),确定组数,K;,2),确定组距,H;,3),确定组限。, 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直方图的绘制方法,66,-6.5 -4.5 -2.5 -0.5 1.5 3.5,20,15,10,5,1,1,3,3,7,6,13,12,1717,频数,图,9-6,模板误差频数分布直方图,67,直方图类型,标准型:对称型;,锯齿型:分组过多;,偏向型:只控制一侧界限或者剔除了不合格数据造成的;,陡壁型:这是人为地剔除了一些数据,进行不真实的统计造成的。,平顶型:几种平均值不同的数据分布混合在一起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有缓慢变化的因素在起作用造成的;,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这往往是由于把来自两个总体的数据混在一起作图所造成的;,孤岛型: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数据。,68,69,当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还需要进一步将直方图与规格标准进行对照,以判定工序满足标准要求的程度。,T,:公差范围,B,:实际尺寸范围,70,71,a,:理想型,实际平均值与规格标准中心,M,重合,实际尺寸分布与标准范围两边有一定余量。,b,:偏向型,虽在标准范围之内,但分布中心偏向一边,说明存在系统偏差。,c,:无富余型,双侧压线型,实际尺寸虽然在标准范围之内,但两侧均无余地,稍有波动就会出现超差,出现废品。,d,:能力富余型,过于集中型,实际尺寸分布与标准范围两边余量过大,属于控制过严,工序能力有富余,不经济。,e,:能力不足型,双侧超越线型,实际尺寸分布超出标准线,已产生不合格品,f,:陡壁型,实际数据分布过分地偏离规格标准中心,造成超差,出现不合格品。这是由于工序控制不好造成的,应采取措施。,72,控制图法,管理图或者休哈特图 ,,休哈特于,1924,年提出来的,它是反映生产工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质量变动的状态,即反映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质量波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另外一种是系统性因素引起的波动,属异常波动。,其目的是消除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异常波动。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质量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控制图主要是用来发现过程中的异常波动。,73,质量管理图,图,1-1,单值控制图,(X,图,),74,1,、受控状态,如图,3-1,,如果控制图上所有的点都在控制界限内,而且排列正常,说明生产过程牌处于控制状态。这时生产过程只有偶然因素影响,在控制图上的正常表现为:,1),、所有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内。,(,下限情况下可认为基本上处于控制状态,)A,、连续,24,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B,、连续,35,点中,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C,、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2),、样本点均匀分布,位于中心线两侧的样本点约各占,1/2,。,3),、靠近中心线的样本点约占,2/3,。,4),、靠近控制界限的样本点极少。,图,3-1,控制图的受控状态,75,2,、失控状态,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的明显特征是:,1),、有一部分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2),、没有样本点出界,但样本点排列和分布异常。,典型的失控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1),、链状:有多个样本点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A,、连续,7,点或,7,点以上出现在中心线一侧,如图,3-2,所示。,B,、连续,11,点至少有,10,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如图,3-3,所示。,C,、连续,14,点至少有,12,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D,、连续,17,点至少有,14,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E,、连续,20,点至少有,16,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76,图,3-2,图,3-3,77,2),、倾向: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如图,3-4,。,3),、接近:有较多的边界点。,如图,3-5,所示,图中两条红线之间的部分为警戒区,有以下,3,种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A,、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警戒区内;,B,、连续,7,点中有,4,点落在警戒区内;,C,、连续,10,点中有,4,点落在警戒区内;,图3-4,图3-5,78,4)、周期:样本点的周期性变化。,如图3-6所示,控制图上的样本点呈现周期性的分布状态,说明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中有周期性因素影响,使生产过程失控,所以应该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图3-6,79,5)、突变:样本点分布的水平突变,,如图3-7所示。,6)、渐变:样本点分布的水平位置渐变,,如图3-8所示。,图3-8,图3-7,80,7)、样本点的离散度变大,如图3-9所示,控制图中的样本点呈现较大的离散性,即标准差变大。说明有系统性原因影响。例如,原材料规格不统一,样本来自不同总体等因素,查明情况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图3-9,81,相关图,散布图,产品质量与影响质量的因素之间,常常有一定得依存关系,但又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即不能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这种依存关系称为相关关系。,82,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多属相关关系。有三种类型:,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用,Y,和,X,分别表示质量特性值和影响因素。,5.,相关图法,83,35,30,25,20,15,0.4 0.5 0.6 0.7,图,9-13,相关图,84,相关图的绘制方法,(1),收集数据,(2),绘制相关图, 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相关图中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归纳起来,有六种类型。,85,相关图,相关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六种:,1.,强正相关,即,x,增大,,y,显著地随之增大,,2.,弱正相关,即,x,增大,,y,缓慢地增大;,3.,强负相关,即,x,增大,,Y,显著地减小;,4.,弱负相关,即,x,增大,,y,缓慢减小;,5.,非线性相关,(,又称曲线相关,),,即在某界限值之前,x,增大,,y,随之增大或减小,在此界限之后,X,增大,,y,又随之减小或增大;,6.,不相关,即,y,不随,x,的增减而变化。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主要是查看点的分布状态,判断变量,x,与,y,之间有无相关关系,若存在相关关系,再进一步分析是属于何种相关关系。,end,86,8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