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即景抒情诗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243430612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即景抒情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即景抒情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即景抒情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即景抒情诗,1,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2,1、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2、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3)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羁旅抒怀诗),(4)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山水田园诗多为写景抒情),3,即景抒情在古代诗歌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题材也相当广泛。写景抒情的方式一般来说分为两种:,即景抒怀:先有“景”后有“情”。诗人因眼中所见景物引起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感慨。触“景”而生“情”,兴之所至,情感自然深挚。如:广东2005年高考试题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借景抒情:先有“情”,后有“景”,诗人不能直抒胸臆,缘“情”而找“景”,借相关的“景”来抒发情怀,往往融情于景。,4,2005年高考广东试题,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5,(1)2分 荒村与古寺 断霭与流莺 生与语,(2)(3分)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3)(3分)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6,题李凝幽居,贾 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即景抒情诗,7,思考填空,题中“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幽居”的意思是,。“少邻并” 是,的意思,“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写,僻静的居处,邻舍稀少,不违背诺言,本诗诗眼是,。,幽,8,题李凝幽居,贾 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概括主旨:,这首诗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幽僻,幽寂,幽美,幽情,此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即景抒情诗,9,月夜,杜甫,即景抒情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0,杜甫其人,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期间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11,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12,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13,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14,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前往投靠,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15,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写作背景,16,月 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望月之久,忆念之深。,独看则泪痕不干,意在言外。,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即景抒情诗,17,诗眼:,独看 双照,“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即景抒情诗,18,约 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什么样的心情。,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即事感怀诗,19,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 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20,(1998年全国),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B,课堂练习,21,(1998年全国),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C,课堂练习,2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注:李凝是一个隐士。,(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4分),答:这首诗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课堂练习,23,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3分),(2)“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3)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课堂练习,24,(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3分),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女儿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2)“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夫妻团圆,安史之乱尽快结束,人民不再流离失所。,(3)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用得格外生动形象的两个字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而“寒”浑然不觉;“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诗人心中妻子的美好形象正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课堂练习,25,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 特征:秋夜幽寂清冷。,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课堂练习,2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之词?,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拟人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答:二、三联是实写,末联是虚写。,答:赋予了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 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课堂练习,27,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构思巧妙。全诗紧紧围绕“望月”而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又由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由相思写到人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即景抒情诗,2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主旨),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即景抒情诗,练习,29,1.,炼字精准,。一二联中,“怜”、“忆”与“今夜”、“独看”联系起来看,则意味相当深厚。明月每月可见,特写“今夜”,又是“独看”,可以想见有往日的“同看”和将来的“同看”。将来的“同看”由结句点明,而往日的“同看”通过这二联和相关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清楚:安史乱前,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其间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这期间夫妻二人一定曾共同看过明月,留下的记忆应是很深刻的。当长安沦陷后,一家人逃到羌村,与妻子同看明月也一定会回忆起在长安时看明月的情景,一定是不胜酸楚的 !而如今,妻子一人在羌村“独看”明月又是“忆长安”,这“忆”不仅是辛酸,更是忧虑和惊恐的。那么,往日与妻子在羌村看月而“忆长安”,尽管百感交集,但毕竟二人团聚;如今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月而“忆长安”,“小儿女”们又天真幼稚,哪能为其分忧解难呢?此一“怜”字,可谓饱含深情,感人至深。,2.,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艺术特点,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