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系统管理(四)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3428629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系统管理(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资源环境系统管理(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资源环境系统管理(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1,第一节 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保证,2,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1.,概念,一、环境监测,3,2.,目的与任务,判断环境质量现状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新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掌握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控制方案、预防方案以及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等。,4,3. 环境监测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时序性,5,厦门市环保部门在厦门海域共布设了16个监测点位,每年2、5、8、11月份高平潮、低平潮各采样一次。每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和底层海水,并根据每个采集样品的水质分析结果进行评价。每个监测点的水样都要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测试,共有28项指标,把这些测试结果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进行对照,如果有某一项指标达到四类,而其他多数指标虽为二类,则该测点的水质也只能定为四类。,6,4.,环境监测分类,常规监测,特殊目的监测,环境要素监测,污染源监测,研究性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7,5.,环境监测影响因素,基本因素,主导因素,管理方面,监测计划,监测人员素质,采样质量,操作规程,质控措施,测试仪器的性能,容器的选择与洗涤,试剂质量,关健因素,8,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2008-6-25),9,沿海各省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2008-6-25),10,二、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1.,概念,11,2.,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12,3.制定原则,保障人体健康,和国内其他标准和规划相协调,还要和国际上的有关协定和规定相协调,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资源管理、各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的要求和目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13,4.我国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方法标准群,14,固体废物环境标准目录,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2008-7-1,GB 16487.1-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骨废料,2006-2-1,GB 16487.2-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2006-2-1,GB 16487.3-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木、木制品废料,2006-2-1,GB 16487.4-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纸或纸板,2006-2-1,GB 16487.5-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纤维,2006-2-1,。,其余18个控制标准,。,15,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2007-10-1,GB 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2007-10-1,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2007-10-1,GB 5085.4-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2007-10-1,GB 5085.5-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2007-10-1,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2007-10-1,GB 5085.7-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2007-10-1,HJ/T 298-200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2007-7-1,16,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HJ/T 299-200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2007-5-1,HJ/T 300-200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2007-5-1,GB 5086.1-199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翻转法,1997-12-1,GB/T 15555.1-1995,固体废物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6-1-1,GB/T 15555.2-1995,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6-1-1,GB/T 15555.8-1995,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1996-1-1,GB/T 15555.11-1995,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1996-1-1,。,其余9项标准,。,17,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其它相关标准,HJ/T 420-2008,新化学物质申报类名编制导则,2008-4-1,HJ/T 421-200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2008-4-1,HJ/T 85-2005,长江三峡水库库底固体废物清理技术规范,2005-6-13,HJ/T 176-2005,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2005-5-24,HJ/T 154-2004,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2004-6-1,HJ/T 155-2004,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导则,2004-6-1,GB/T 17221-1998,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1998-10-1,。,其余18项标准,。,18,三、环境统计,环境统计是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1.,概念,19,2. 环境统计的特点,(1) 社会性、广泛性及数量性,(2) 范围涉及面广、综合性强,(3) 对象介于社会与自然之间,技术性强,(4) 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20,3.我国环境统计的内容,(1) 土地环境统计,(2) 自然资源统计,(3) 能源环境统计,(4) 人类居住区环境统计,(5) 环境污染统计,(6) 环境保护机构自身建设统计,21,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3.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3%,比上年增加2.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7%,比上年增加4.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1.8万吨,比上年减少3.2%。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11.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0%,比上年减少5.8%;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0.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3.0%,比上年减少1.7%。,我国2007年环境统计公报(一),22,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2.4万吨,比上年减少6.3%。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34.1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5.8%,比上年减少19.8%;生活氨氮排放量98.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4.2%,比上年减少0.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1.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3,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上年减少4.7%。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140.0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7%,比上年减少4.4%;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8.1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3.3%,比上年减少6.6%。烟尘排放量986.6万吨,比上年减少9.4%。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771.1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8.2%,比上年减少10.8%;生活烟尘排放量215.5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1.8%,比上年减少3.9%。工业粉尘排放量698.7万吨,比上年减少13.6%。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7.4%和81.8%,分别比上年提高5.1和0.8个百分点。,我国2007年环境统计公报(二),24,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6亿吨,比上年增加15.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188.18万公顷。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3387.6亿元,比上年增加32.0%,占当年GDP的1.36%。其中,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552.4亿元,比上年增加14.2%;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367.4亿元,比上年增加78.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67.8亿元,比上年增加11.6%。,我国2007年环境统计公报(三),25,1. 全国环境统计概要,2. 各地区环境统计,3. 重点城市环境统计,4. 各工业行业环境统计,5. 流域及入海陆源废水排放统计,6. “两控区”废气排放统计,7.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统计,8. 医院环境统计,9. 环境管理统计,10. 附表,1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我国2006年环境统计年报目录,26,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27,一、实验方法,二、问卷调查方法,三、实地研究方法,四、无干扰研究方法,五、案例研究方法,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