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课件新,一、概述,二、学校传染病防控政策依据,三、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四、学校传染病防控具体技术要求,附:不同类别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内容提纲,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朊毒体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自然和社会因素,一、概述,一、概述,法定传染病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39,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传染病,;,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对乙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这两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二、学校传染病防控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第十二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二、学校传染病防控政策依据,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 28932-2012,),规定,学校每年应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同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规定,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保证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规定,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学生免疫规划的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9),通风、消毒等制度。,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2010-07,制定,规范,明确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的职责;,要求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1,、麻疹,1.1,基本知识:,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传染源:,病人,麻疹病毒只感染人。,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麻疹病毒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在短时间短距离起到传播作用,引起感染。,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主要是,1,岁,-15,岁的儿童。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较多。,潜伏期:,正常情况下约,10,天(,6-18,天),曾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隔离期:,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因此至少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还要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密切接触者(病人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5,天,与其学习、生活在一起的同学、家庭成员)医学观察,14,天。,三、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1,、麻疹,1.2,学校防控要求:,学生隔离、环境消毒、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发生麻疹的学生不能继续上课,应在医院或在家隔离,不要去学校、幼儿园,直至出疹,5,天后。学校应对其他学生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发热或出疹等症状,应立即隔离并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怀疑麻疹暴发时,所有学生不论麻疹疫苗既往免疫史如何都要进行应急接种,同时老师也要进行告知并开展预防接种。,1.3,突发事件判定:,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暴发疫情:,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病倒。,2,、水痘,2.1,基本知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起病急,可有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躯干、四肢近端,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疤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搔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疤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潜伏期:,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隔离期:,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2,、水痘,2.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加强晨检工作,对出现头痛、发烧、身体不适或疑似水痘病例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同时通知家长,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观察。水痘患者必须隔离至水痘全部结痂且痂皮干燥后方可返校,隔离时间应不少于病后,2,周,复课应有诊疗单位或校医出具的证明。,二是落实专人对教室及集中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空气消毒。同时,适当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并督促学生勤洗手。,三是加强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多媒体、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和家长掌握基本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积极配合学校防病工作。,2.3,突发事件判定:,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暴发疫情:,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病倒。,3,、流行性腮腺炎,3.1,基本知识:,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临床表现:,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部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易感人群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隔离期:,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接触者一般不检疫,可口服板蓝根冲剂。,3,、流行性腮腺炎,3.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防病意识;,二是加强晨检工作,每日认真做好筛查工作,凡发现有腮腺炎可疑症状的学生,要求其立即到医院就诊、隔离治疗,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腮腺炎痊愈(自发病之日起隔离,21,天)后应由就诊医疗机构或校医签写复课证明;,三是加强开窗通风、消毒。,3.3,突发事件判定:,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4,、流行性感冒,4.1,基本知识:,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多见,易变异。,临床表现:,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潜伏期:,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隔离期:,流感隔离期一般在,10,天左右时间的,因为病毒从体内繁殖到引起症状需要,15,天左右时间。,4,、流行性感冒,4.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流感样症状,要督促其及时就医;,二是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知识讲座、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途径,向学生传授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自身的防护能力;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及时上报,科学、合理地实施停课等措施,努力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三是做好开窗通风和预防性消毒措施,配置足够的洗手龙头或免洗消毒液;,四是做好预防性流感疫苗接种 ,可在每年的,10-11,月间进行宣传告知,鼓励到医院自费接种。,4.3,突发事件判定:,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30,例及以上病例;或,5,例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死亡病例。,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1,基本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多见于流脑流行时,病变轻微,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皮肤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有些病人会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缩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有哭闹不安,因皮肤感觉过敏而拒抱,以及惊厥等。少数病人有关节痛、脾肿大。此期的特征性表现是皮疹,通常为瘀点或瘀斑,,70%-90%,病人有皮肤或黏膜淤斑点或淤斑。,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传播途径:,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经空气中传播,因其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2,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新生儿有来自母体杀菌抗体故发病少见。我国流脑病例主要集中于,1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多见。,潜伏期:,数小时,10,日,一般,2-3,天。,隔离期:,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所以其隔离期不应少于,10,天。,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有病例的班级开展空气和桌椅、门窗等消毒处理;,二是定期开窗保持通风,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三是发生疫情的学校,要严格实施晨检制度,监测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了解缺课学生的缺课原因,做好晨检工作的登记、缺课学生的追踪和报告工作;,四是合理选择应急接种的疫苗。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为,C,群,使用,A+C,群流脑疫苗;如果无菌群检测结果,可首选,A+C,群流脑疫苗;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仅为,A,群,可使用,A,群流脑疫苗,也可使用,A,C,群流脑疫苗。,5.3,突发事件判定:,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有,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6,、肺结核,6.1,基本知识:,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伴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传染源:,痰中能够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具有传染性,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据报道,一个未经治疗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一年能传染,10-15,个健康人。,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病人痰迹污染空气和物品同样会传播结核菌,住宿同学之间的密切接触和交往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和频率。,易感人群 :,人们普遍对结核菌易感,但感染后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可能发展成为肺结核病。据研究,感染结核菌后发生临床结核病的机会是,10%,。,潜伏期:,肺结核的潜伏期由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以及感染者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来决定,所以有的人受到感染后可以在几个月内发病,有的可能若干年后当抵抗力下降时才发病。,隔离期:,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6,、肺结核,6.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二是做好休学和复学管理。根据市人民医院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当地医院的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市人民医院出具的痊愈证明后,方可复学。,三是协助医院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对经市人民医院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学生结核病病例,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医院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市人民医院进行随访复查。,四是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对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对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对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当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五是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6.3,突发事件判定:,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7,、手足口病,7.1,基本知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比如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主要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手足口病。患者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传染他人,而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手足口病一般是在小孩之间互相传染开来的。曾患手足口病的小孩,有可能再次患上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病由超过,80,多种病毒造成。,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隔离期:,对于确诊且症状明显的患儿,家长应将其隔离留在家中,一般隔离时间应为两周。,7,、手足口病,7.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该病流行季节(,6,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二是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三是教育并指导儿童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习惯;,四是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五是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对托幼机构、小学班级或年级或部分区域或全校放假措施。,7.3,暴发与聚集性疫情判定:,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发生死亡病例即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诺如病毒性胃肠炎,8.1,基本知识:,诺如病毒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染性较强,通过接触、水源、食物、呼吸均可传播,且仅需,10100,个病毒就可致病;二是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不过,诺如病毒本身具有自限性,即使不吃药,一般两三天就好了。其之所以在孩子中更突出,原因在于孩子感染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较成人更强烈。,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传染源:,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易感。,潜伏期:,潜伏期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72,小时。,隔离期:,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8,、诺如病毒,8.2,学校防控要求:,一是注意师生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进食前、准备和加工食物前;,二是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三是自来水和桶装水均要烧开饮用,避免开水与生水混合饮用,以防水被污染引起发病;四是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参加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工作;,五是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8.3,疑似暴发疫情的判定:,学校、托儿所一周内出现,20,例及以上病毒性腹泻临床诊断病例。,9,、艾滋病,9.1,基本知识:,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病死率极高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表现:,艾滋病自然病程分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在感染病毒后有发热、关节痛等轻度的感冒症状,可以不易察觉,几天后即消失(,3-12,天);以后进入长期的无症状期(,7-10,年),无症状期感染者基本上与正常人无异,检测可发现其感染,HIV,病毒,免疫功能持续下降;艾滋病期患者艾滋病综合征(持续发热、腹泻超过,1,个月和体重急剧下降)、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菌肺炎、上呼吸道念珠菌感染、严重疱疹和巨细胞病毒感染、隐孢子虫和利什曼原虫感染、浸润性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艾滋病相关肿瘤(卡波齐肉瘤、淋巴瘤和浸润性宫颈癌)和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艾滋病脑病、白质脑病和弓形虫脑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1-2,年内死亡。,传染源:,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是,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只有感染者,/,病人才能传播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途径传播就是一个正常人同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都可发生艾滋病传播;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的静脉吸毒、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使用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等。母婴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通过怀孕或者分娩、哺乳把它传染给新生儿或者儿童,当前,性途径为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如一起生活、工作、劳动,一般的生活接触,特别是握手、共用马桶、浴盆、一起游泳等,是绝对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另外,也不会通过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艾滋病。,易感人群 :,所有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相比之下有一部分人群更容易感染,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如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性乱者(包括同性恋或双性恋、多性伴异性恋、暗娼、嫖客)、非法采供血者、艾滋病患者的配偶或其他性伴侣、阳性孕妇所生婴儿、性病患者、农民工、“艾滋学生”“艾滋老人”等。由此可见,,艾滋病与人的行为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既是一种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行为病、社会病。,潜伏期:,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20,年,平均,7,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为艾滋病人。,隔离期:,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均应隔离至病愈,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2,个月。,9,、艾滋病,9.2,学校预防艾滋病相关要求:,一是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人口计生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的通知,(国艾办发,20065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要求,,学校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教体艺,20045,号)意见,普通中学的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要参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安排,4,6,课时,,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专题讲座,或将其内容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每学年平均课时不少于,1,课时,。,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依据,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卫办疾控发,200792,号),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9,、艾滋病,9.2,学校预防艾滋病相关要求:,二是落实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相关关怀措施。,坚持不懈地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指的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努力消除对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就业、入学等方面的歧视;,教育与财政部门协作,制定和落实对因艾滋病造成的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高等学校的,救助、减免政策,;,教育与民政等部门协作,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儿童健康成长。,10.伤寒、副伤寒,10.1 基本知识,伤寒病原菌为伤寒沙门菌,属D群沙门菌,副伤寒病原菌包括甲、乙、丙三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别归属于沙门菌属A、B、C群。,临床表现:,副伤寒甲、乙:急骤发病,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呕吐、腹泻),23天后出现发热等伤寒临床表现,胃肠炎症状减轻。体温波动大,多见驰张热及不规则热型。轻型副伤寒:发热,最高体温37.8-42.0 ,90以上体温超过38.5;热程130天,65在310天;不规则热多见(63)。类似上感症状,全身症状轻,传染源:,患者:从潜伏期末到整个患病期间都有传染性,病程后期的传染性较前期强,带菌者:重要传染源,与其排菌数量、持续时间、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潜伏期带菌 恢复期带菌 慢性带菌 健康带菌,传播途径:,1.伤寒、副伤寒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生物媒介传播,2.水、食物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4.水源的多次少量污染引起的水型传播,误判为接触传播,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致病性、免疫水平有关,隔离期:,(一)严格控制传染源,防控关口前移,尽早发现传染源。,加强晨检午检制度的落实,实现传染源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二)切断传播途径,1、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2、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垃圾清运、消灭蚊蝇等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阻断苍蝇传播。3、加强饮用水水源管理。 加强对饮用水水质检测,自备水井消毒,确保饮用水质达标。预防水型传播。4、加强疫点处置。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指导进行预防服药和医学观察及疫点消毒,。,(三)保护易感人群,1、加强预防性保护。,必要时对病人密切接触者免费发放预防药品。,2、开展健康教育,。 开设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栏目,印发防治知识宣传单,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健康防病意识。提高家长参与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10.2 学校预防伤寒、副伤寒相关要求:,四、学校传染病防控具体要求,1,、,多途径宣传卫生知识,。,包括黑板报宣传、发放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升国旗间宣传、班主任例会宣传、班会宣传、健康教育课(正规开课,保证课时)等。,2,、,落实正常的卫生保健措施,。,包括,开窗通风,、课间洗手、餐具消毒、衣被曝晒等。,3,、,切实抓好监测预警工作,:,、,晨午检,:,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 晨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晨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或保健医生或校指定人员),并做好记录。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传染病流行期间宜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宜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因病缺课的登记、追踪及网络报告,:,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四、学校传染病防控具体要求,4,、,规范进行疫情处置,、,报告,:,散发疫情向辖区卫生院报告,聚集性疫情向教育局及疾控中心报告,并按规范要求每日进行网络报告。,、,放假,:,不要过分考虑学生掉课和家长的要求,要从传染病防治大局出发,坚决做到发现一例放假一例,必要时整班、整年级、整校放假,同时要打足放假时间,凭医疗证明复课。,、,消毒,:,紫外线空气消毒、,84,消毒液喷、擦物品消毒等。,、,告知,:,要告知家长传染病的危害,放假的目的、意义,在家隔离治疗的要求等。,、,应对,:,发生暴发、聚集性疫情要积极应对媒体,统一口径,明确接待人。原则上,学校任何人不得对外发布疫情、通报数据。,四、学校传染病防控具体要求,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脑、水痘、麻疹、腮腺炎、结核病等。,一是,定时开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宿舍、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注意经常通风。可用食醋喷洒、熏蒸、紫外线进行室内空气消毒,经常用“,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擦拭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公用部位。高发季节教育学生应尽量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二是,接种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工作、生活场所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应扔进垃圾箱;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与他人混用,个人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或更换,。,附:不同类别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四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引导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五是,生活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时间较长,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对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相当重要。,六是,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应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饮开水。戒烟限酒,尽量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七是,切莫讳疾忌医,:,由于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若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附:不同类别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2,、,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肝炎(甲肝、戊肝)、伤寒、痢疾、手足口病等。,一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个人用品如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或更换。注重饮食卫生,要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餐具,尽量到餐具消毒比较规范的大食堂用餐,不要去那些餐具消毒不严的个体饮食网点就餐。不喝生水或未烧开的水,瓜果要尽量去皮、清洗消毒。不吃未熟透的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二是,抓好饮食卫生,:,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都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认真落实“三防”措施(防蝇、防尘、防污染),同时加强餐具消毒保洁工作。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要严格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附:不同类别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2,、,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三是,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正常做好灭蝇、灭鼠、灭蟑工作,搞好管粪管水工作,保护环境卫生清洁,特别注意加强饮用水消毒和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确保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食品不过期变质。,四是,隔离病人,消毒污染物,:,急性肠道传染病人及可疑病人应及时就医,确诊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彻底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五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现在的疫苗基本能够实现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目前可以接种的疫苗有痢疾、伤寒、甲肝、戊肝疫苗等。,附:不同类别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井水,的消毒可使用优氯净或漂白粉,约1吨水(或每立方米水)加优氯净10克或漂白粉25克。,2、,厕所,的消毒,厕所的墙壁和地面的消毒可使用2000mg/L84消毒液进行均匀喷洒至表面湿润;2000mg/L配制(取84消毒液1份加水25份,即1:25的比例)。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20加优氯净或1/10或漂白粉,搅匀作用12-24小时。,3、,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煮沸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或用(500mg/L84消毒液配制:1份84消毒液加水100份,即1:100的比例即成)或用消毒柜消毒,温度要达到100 以上,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消毒柜需一次性容纳下所有的餐(饮)具。,肠道传染病消毒技术方法案,4、,室内地面、墙壁,(米高),门窗,的消毒,可用1000mg/L84消毒液进行均匀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小时(1000mg/L84消毒液配制方法:取84消毒液1份加水50份,即按1:50的比例配制即成)。,5、,室内物体表面、小件物品,(水龙头、门把手等)、家具、玩具的消毒,可用1000mg/L84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布制玩具尽量焚烧处理。(1000mg/L84消毒液配制:1份84消毒液加水50份,即1:50的比例即可)。,6、,垃圾,的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均匀喷洒1000mg/L84消毒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1000mg/L84消毒液配制:1份84消毒液加水4份,即1:4的比例即可)。,7、,外环境,的消毒,可用1000mg/L84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1000mg/L84消毒液配制:1份84消毒液加水50份,即1:50的比例即可)。,8、伤寒、副伤寒消毒药械:5-5.5%84消毒液、60%优氯净、25%漂白粉、喷雾器、量桶、量杯。,学校不同类别人员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责(供参考),:,1、,校领导,:在学校年度计划中有传染病防控内容,有专题总结或学校卫生工作总结中涵盖传染病防控内容;经常督查晨检等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关注进展、全面掌控。,2、,校医或保健老师,:配合领导制定全校传染病计划并做好全年总结;制定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九项);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学校卫生知识宣传;指导班级开展晨检、缺课登记追踪等工作;因病缺课监测网络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日常传染病防控措施督查如开窗通风、卫生状况等;指导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落实散发疫情、聚集性疫情学校处置措施;查验(开具)复课医疗证明;分析缺课原因,发现相似症状病例要及时报告等。,3、,班主任,:班级(宿舍)正常开窗通风;认真开展晨检,按要求规范填写、及时上报结果;做好缺课学生电话家访,了解缺课原因、发病症状,及时报告校医或领导;凭复课证明接受学生,不得让学生带病(带菌、带毒)上课,以防传染病传播扩散。,谢 谢!,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