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339460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的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传染病的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传染病的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传染病的管理ppt课件,(一)概念:,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生物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二、传染病的主要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有免疫性,(,1,)再感染,(,2,)重复感染,(,3,)复发 (,4,)再燃,二、传染病流行过程:,即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及终止的过程。,“,三环节两因素,”,(一)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人;病原携带者;阴性感染者,动物传染源。,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常见环境传播因素可分为以下:, 空气、尘埃、飞沫传播, 水与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 虫媒传播, 土壤。, 其他,:血液和血制品、垂直,性传播等。,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二)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和生态条件等。,2,、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而在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中,又以社会因素为主导因素。,三、传染病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共,35,种。,修订后增加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共计,37,种传染病。,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传染病的分类管理,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中的肺炭疽虽然属于乙类传染病,但分类管理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四、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1,、传染病的报告,(,1,)报告人,(,2,)报告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病种分甲、乙、丙三类。,(,3,)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以内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2,、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二)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五、学校传染病预防,(一)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二)、 学校传染病的监控,1,、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加强疫情报告,,控制传染病蔓延 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隔离患者和疫情点的消毒工作,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除及时将病人隔离治疗外,还应及时的对病人居住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保护易感染人群,,做好学生预防工作,采用口服药物或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对呼吸道传染病爆发,要经常开窗,下课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2,、传染病发生后的工作:,学校时有散发传染病发生,学校散发病例的工作程序是:,散发病例 通知到医院就医;确诊。, 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3,、传染病疫情管理,疫情登记,学校里发生疫情后,应由校医或保健教师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作好疫情登记工作。登记的内容可以由卫生防疫部门统一规定,按照疫情报告卡的内容登记,也可以按照不同传染病自行拟定内容,列成表格,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登记。登记时注意病人的姓名,性别,病名,详细地址,发病时间,确诊时间的准确性。,疫情报告,学校的校医和有关责任人是法定的疫情报告人,必须要作好传染病报告工作,迅速而准确地掌握疫情是及时地采取防治措施,是防治传染病的关键。因此,传染病诊断或疑似诊断确定后,应迅速地向主管行政部门和当地疾控中心用电话或书面报告。,疫情管理,健全学校的,疫情档案,工作。,疫情档案的内容:,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学生的年龄、性别,班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包括年龄分布,班级分布,时间分布,传入传出的途径,学校的自然情况,包括学校地貌景观,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等。,4,、经常性的预防措施,改善学校的卫生条件:,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卫生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学校要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制订好针对各类程度疾病流行时的防范预案。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体系的保障制度。,六、常见的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1,、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潜伏期短,传染性强,3,、临床表现特点:急起高热、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4,、病毒最大特点,极易发生抗原性变异,病毒不耐热、酸,对乙醇、紫外线等敏感。,5,、,【,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天内,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流行特征:,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流行以冬春季节为主; 大流行主要由甲型引起,6,、有历史记录的大流行,希波拉底记载公元前,412,年希腊流感疫情,1918,年 西班牙流感,H1N1,1933,年 第一次分离出人流感病毒,1957,年 亚洲流感,H2N2,1968,年 香港流感,H3N2,1977,年 俄罗斯流感,H1N1,国家卫生部提供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1,日,内地三十一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十二万零四百九十八例,已治愈十一万零六十四例,在院治疗七千零九十二例,死亡六百四十八例。,7,、,【,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各形流感病毒所致症状基本一致,但轻重不同。,单纯型流感:分普通型和轻型,轻型,类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型:,全身症状重,:头痛、肌痛、乏力,呼吸道症状轻:部分病人有鼻塞、流涕和干咳等。,急起高热,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肺炎型流感:,起病相似,但于发病,12,天内迅速加重,分,轻型和重型,轻型:,症状较轻,无明显体征,,X,线呈肺炎,,12,周后恢复。,重型流感:,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咯血性痰、呼吸急促,抗菌治疗无效。 双肺呼吸音低,满布湿罗音、哮鸣音。,痰液分离出流感病毒,【,并发症,】,继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肺外并发症,8,、,【,诊断要点,】,流行季节、流行区,呼吸道症状轻而全身中毒症状重,血,WBC,减少,病原学、血清学阳性,9,、,【,治疗要点,】,按呼吸道隔离病人,支持对症治疗,早期给予抗病毒治疗:,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菌药物,10,、,【,隔离措施,】,按呼吸道隔离病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11,、,【,预防,】,疫情监测,,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病例。,隔离治疗病人,,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房间空气流通,锻炼身体,12,、,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我国目前使用三种疫苗:,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疫苗或抗原成分。接种后,2,周左右可发挥作用。,接种时间:每年,9,11,月。,DNA,疫苗、减毒活疫苗在研究中。,13,、,接种禁忌:,对鸡蛋或疫苗其他成分过敏,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严重癫痫和精神分裂症者,妊娠前,3,个月的孕妇,发热、感冒者,二、人禽流行性感冒,1,、,【,病原学,】,甲型流感病毒;对常用消毒剂、热敏感,紫外线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2,、,【,流行病学,】,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传播途径:,由禽到人,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易感人群:,儿童和特殊职业人群。,3,、,【,临床表现,】,因感染的亚型不同而不同,H9N2,型:,轻微上呼吸道感染,H7N7,型:,结膜炎,H5N1,型:,重型,【H5N1,型,】,潜伏期,17,天,早期类似普通型流感,病情迅速加重,出现多种并发症,4,、,【,诊断要点,】,有详细的诊断标准,要点:冬春季节、特殊职业人群或接触史、发热、呼吸道症状和外周血,WBC,计数下降,确诊要依赖病原检测,5,、,【,治疗要点,】,治疗原则同普通流感,对症支持、隔离治疗同普通流感,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离子通道,M2,阻制剂:金刚烷胺,6,、,【,隔离措施,】,人禽流感属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和治疗,医学观察期限为,7,天,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目前在实验室里所分离出来的病毒,多被辨识为,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A,型流感病毒的亚种之一。电子显微镜下的,A,型流感病毒猪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猪流感的感染。,2.,甲流会有什么症状?,其症状与普通流行性感冒类似,但严重程度却有天壤之别。一般为突然发烧到,38,度以上,咳嗽,头痛,关节疼痛,鼻塞,全身乏力以及没有胃口。一些感染了病毒的人还会出现流鼻涕,咽喉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在某些病例中,还能使人感染肺炎,呼吸出现衰竭,以及健康状况慢性恶化。而也有些患者无任何不适,有些则足以致死。,3.,甲流如何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4,、,甲流的预防,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如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4,、不要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5,、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求医。,若出现流感征状,切勿上班或上学。,6,、如外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征状,要马上就医,告知医生有关外游记录。,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甲型,H1N1,流感 普通流感,3-6,小时內会急速发高烧度以上,),; 逐渐发烧及全身性,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约,80%,以上会有严重的头痛 轻微的头痛,无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咙痛 流鼻涕及咳嗽,几乎沒有打喷嚏,(,较不常見,),打喷嚏,度以上的高烧会持续,3-4,天 偶会发高烧,严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轻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大多数的人会有发烧恶寒 偶会有恶寒,持续会有严重的疲劳感与虛弱 轻微的疲劳感,扁桃腺不会肿 扁桃腺会肿,会有严重的胸部压迫感 无胸部压迫感,手足口病,1.,何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并发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近年来不断有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的报道,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都有增高趋势。,2.,病原体及流行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二十多种,其中以,EV71,和,CoxA16,型最为常见。,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病死率较高。,地区分布 手足口病为世界性的传染病。,时间分布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于,4,9,月夏秋季,常从,3,、,4,月份开始增多,,6,月份至,8,月份为高峰期,,9,月以后减少。,人群分布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0,3,岁幼儿。以五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不同性别发病无差异。,4.,流行环节,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健康带毒者以及隐性感染者。,显性病人发病前数天,其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病人在发病,l-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3,5,周,),,最长可达,11,周。孩子患了手足口病等症状减轻后也暂时不要去上学,得监测一段时间。通常发病,1,周内传染性最强。但是疾病流行季节,隐性感染者比显性病人要高百倍以上。,传播途径,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也可经水或食物传播。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传播。空气飞沫作为载体可以传播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以婴幼儿最为易感,,4,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数,85,-95,。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毒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可反复感染。,5.,临床表现,发热 潜伏期一般,3,7,天,急性起病,体温在,38,左右,持续,2,3,天,,皮疹 患者主要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现皮疹,不像蚊虫咬、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水痘;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通常在,7,10,天消退。,合并症 病程多为,5-7,天,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无后遗症。,EV71,造成的感染,(,尤,其是,3,岁者,),容易出现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爆发性心肌炎等并发症,这些症状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严重的可引起死亡。,6.,治疗,目前尚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也可以对症选用一些中药。,护理,:,剪短儿童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对症处理。口腔里面有口疮,用淡盐水或者温水经常漱口,以控制疼痛,防继发感染。,患儿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应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B,的温凉饮食,并要少量多餐。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还可以口服一些,B,族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7.,预防控制措施,。由于手足口病尚无有效药物和疫苗,因此目前仍然要以预防为主。应注意以下几点:,1,洗手:,2.,儿童的洗脸毛巾和洗屁股毛巾要清洗干净常用开水烫烫后再拿到太阳下多晒。,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6.,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吃冷硬食物。,7.,多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9.,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正确洗手的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2,搓: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相对搓揉,20,秒。具体搓法为: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4,捧: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5,擦: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手。,.,消毒措施,并不是所有的消毒液都能杀灭手足口病病毒,一定要明确能杀死手足口病病毒的消毒液。,引发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和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可在污水和粪便中长期生存,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对热敏感),对紫外线及干燥环境非常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含氯消毒剂,),、甲醛、碘酒能使其灭活,但,75,酒精、,5,来苏水对病毒没有作用。蒸煮高温和含氯制剂也可以杀灭病毒。,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甲肝,潜伏期:,2,6,周,,传染性:,潜伏期内以及黄疸发生后数天,,隔离期:,常规隔离至起病后,2,周,或黄疸出现后,1,周,接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45,天。,流感,全年暴发流行,散发冬春季,,潜伏期:,1-2,日(数小时,-4,日),,,传染性:自潜伏期末到,病后,1-7,日均有传染性 ,病初,2-3,天最强。,,隔离期:,按呼吸道隔离病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麻疹,潜伏期:,7,14,天,,,传染性:皮疹出现前,4,天和后,4,天,,,隔离期:,接触者,3,周。已作被动免疫者延长至,4,周。,风疹,潜伏期:,14,23,天,,传染性:,风疹出现前,7,天和出现后至少,4,天,,隔离期:,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潜伏期:,12,25,天 ,,传染性:,腮腺炎出现前,7,天和出现后,9,天 ,,隔离期:,病人之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周。接触者观察,21,日,可以者暂时隔离。,白喉,全年,秋冬季多见,10-12,月,为高峰。,潜伏期:,2,至,5,天,,传染性:,咽喉培养物阳性即可传染,,隔离期:,病愈后连续两次咽拭培养阴性方可解除。,接触者观察,7,日,带菌者于治疗,7,日。,百日咳,全年,以冬春季多见。,潜伏期:,1,2,周,,,传染性:,发病后,3,周,,隔离期:,病人自起病后隔离,40,日或痉咳开始后,30,日。,猩红热,-,全年,以冬春季多见。,潜伏期:,1,3,天 ,,传染性:,只要病原体存在于喉部即可传染 ,,隔离期:,隔离病人至咽峡炎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密切接触者 观察,7-12,日。,流脑,全年发生,主要是冬春季,,11-5,月,,3-4,月为高峰。,潜伏期:,3-4,天(数小时,-10,天)。,传染性:,只要病原体存在于鼻咽部即可感染,,,隔离期:,7,日以上。,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