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29482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28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山西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山西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方剂学,山西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绪 论,理解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明确方剂学性质,了解方剂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本 章 要 点,何为方剂?,方:药、医方、药方、处方,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病,保性命之术也”,矩也规定、规则,剂:通“齐”,调配、调和,方剂是简单的药物堆砌?,方剂概念:,辨证,审因,确立,治,法,选药、定量、配伍,组方原则,方剂,剂型、用法,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性质,桥梁与纽带,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承上启下,沟通医学与药学,新药来源与研究热点,学 习 任 务,两个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两个能力,(分析方剂和运用方剂的能力),方剂学课程特点,综合性强,与临床联系更为密切,学 习 方 法,三重三多,重基础、重思考、重自学,多测验、多讨论、多提问,总 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源远流长”,1.起源:“药食同源”,2.代表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医籍中,最古老的方书,“神农尝百草”,“伊尹创制汤液”,一、先 秦,二、两汉奠定了理论基础,1.黄帝内经,(1) 最早提出君、臣、使的概念:,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2)最早提出方剂的分类,素问至真要大论:大、小、缓、急、奇、偶、重,(3)最早记载了十三首较为完整的方剂,2.伤寒杂病论,伤113方,金245方(共323首),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方书,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方书之祖”,三、魏晋南北朝,略于理论注重实用,用药简捷,1.肘后备急方晋,葛洪,“简、便、廉、效”,2.刘涓子鬼遗方,第一部外科专科方书,3.小品方,四、隋唐时期 出现大型方书,备急千金要方 5300首,千金翼方 2000余首,2.外台秘要 王焘 6000余首,“乞力伽丸”,1.千金方 唐,孙思邈,1、太平圣惠方北宋 收方16834首,是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方典,圣济总录,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五、宋(金)元时期 方剂学全面发展,宋代医学之大成,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全面发展,4、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第一部儿科专著,5、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第一部妇科专著,6.伤寒明理论药方论 金成无己,首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和方药配伍关系,开了方论的先河,7. 张元素开医学争鸣之先声,提倡制用新方。,“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用不相能也。”,突破“麻桂”创制“九味羌活汤”,五、宋(金)元时期 方剂学全面发展,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全面发展,8,、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1.明代本草与方剂学共荣,本草纲目本草后附大量方剂,(本草拾遗唐陈藏器 开先河),、普济方(61739首),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大的一部方书,,标志着古代方书文献整理的高峰。,六、明清时期日渐成熟,3、医方考(700首) 明,吴昆,是历史上较全面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第一部方论专著,六、明清时期,2、清代,特点:,方论专著的涌现,由博返约规范化,适合教学,六、明清时期,方论专著的涌现,使方剂学的发展日趋成熟,罗 美古今名医方论,汪 昂医方集解,创方剂学的综合分类方法,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仪洛成方切用,费伯雄医方论,温病条辨清,吴瑭,阐述了温热病三焦辨证的理论,详析了清热养阴等治疗方法,创制了一类独具特色的治疗温病的方剂。,汤头歌诀清,汪昂,选录常用方剂300余首,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流传较广,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医学心悟清,程钟龄,明确提出“八法”概念,并对八类处方规律进行了具体地阐述,并创制了“以法统方”之先河,九、近现代,大量古代方书校刊出版,方剂工具书大量涌现中药方剂大辞典,教材不断更新,实验方剂学雏形出现,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书名,成书年代,作者,载方,历史意义,五十二病方,早于,黄帝内经,283,现存最早的方书,黄帝内经,战国时期,13,最早的中医经典,包括治则治法、组方原理、组方体例等理论,为方剂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论,东汉,约,B.C.205,张仲景,113,314,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方书之祖,金匮要略,262,千金要方,唐A.D.652,孙思邈,5000余,唐以前方剂之总结,千金翼方,唐A.D.682,约2900,外台秘要,唐A.D.752,王焘,6000余,保存了深师集验小品方等内容,书名,成书年代,作者,载方,历史意义,太平圣惠方,宋,公元992,医官院,王怀隐等,16834,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的方书,圣济总录,宋,1117年,赵佶,近20000,堪称宋代方书之大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公元1252年,788,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制的成药药典,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公元1156年,成无己,20,开方论之先河(第一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普济方,明,公元1406年,朱橚,61739,现存古医籍载方最多的方书,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第一节 治法的概述,1.概念:,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得治疗原则。,2.特点:,多层次,多体系,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思考题,先有方,还是先有法?,方剂与治法关系:,1.,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指导原则,2.,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依法组方,依法遣方,依法类方,依法释方,“方即是法”,“方从法出” 、“依法统方”,例: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风寒表实证,治则“其在表者,汗而发之”“寒者热之”,治法辛温解表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功用),处方麻黄汤,第二节 常用治法,程钟龄医学心悟:“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寒温,热清 单一治法,虚补 八法,实泻 汗,吐 消 和法,下 (复合治法),“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补法,消法,温法,清法,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一、七方说,二、病证分类法,三、祖方(主方)分类法,四、功用(治法)分类法,五、综合分类法,1、七方说,素至:“大、小、缓、急、奇、偶、重”(中),迄今为止,未见“七方”分类的方书,可见,它仅是一种组方理论。,七方的实质上是以病情轻重、病位上下、病势缓急、病邪的微甚、药性缓急、药味奇偶以及病人体质的强弱为方剂分类的依据的.,2、按病证分类,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后有 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 医方考,3、按主方分类,为明代施沛祖剂首创。,归纳病机、治法共性类方研究有较好作用,这种以方剂组成药物为主要依据的分类,往往忽视了方剂始见之先后,例:二陈汤为祖方,局方(宋),温胆汤为附方,千金(唐),始于“十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后世有发展为,“十二剂”本草衍义,“ 二十四剂”医家全书,宋,赵佶圣济经,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张景岳“八阵”,明,程钟龄医学心悟 “八,法”,4、按治法(功用)分类,5,、综合分类法,首见于汪昂的医方集解,既按治法分类,又按病证、病因分类,并兼顾专科特点,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22类。,成方切用 成方便读,本教材参考汪氏的分类方法,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增效减毒”,配伍作用:,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能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组织形式,素至:“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组方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君药:,在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1)治疗主病或主证;,(2)统帅(支配)其它药物。,桂枝:,麻黄汤解表,苓桂术甘汤中焦,温阳化气,五苓散下焦,桃核承气汤温经活血,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对麻黄的作用,麻黄:开腠理,发汗邪气去,正气未和,桂枝: 解肌 ,发汗 邪气去,营卫和,(2)治疗兼症:,如大青龙汤中石膏(外感风寒兼内热),佐药:,1. 佐助药,2.佐制药,3.反佐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如桂枝汤中的姜枣,直接治疗次要兼证,如九味羌活汤中的黄芩、地黄,减轻或消除君臣药的毒、烈之性,如生姜半夏,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阴盛阳脱证,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使药:,引经药和调和药,1.引经药,引导它药达于病所,2.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如柴胡入肝经,治疗肝经疾病时,可以其为使,甘草,协调药性、延缓药力、保护胃气,麻黄汤,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之主方,病因:外感风寒,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主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方解:,君:麻黄15发汗散风寒,宣肺平喘,臣:桂枝10发汗解表,以助君药表散之力,调和营卫,佐:杏仁10味苦降利肺气,以助君药平喘,散风寒,以,助,君臣解表,使:炙甘草5调和诸药 使麻桂发汗不过,,兼有,佐制,之义和胃气,使发汗不伤正,第三节 方剂变化形式,一、药味增减变化,三、剂型更换的变化,二、药量增减变化,一、药味增减变化,1.君药的加减变化,必然导致原方主治、功用的改变,例:增入君药,桂枝汤桂枝为君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加葛根葛根为君 外感风寒表虚,项背几几,减去君药,麻杏甘石汤麻、石共为君 风热壅肺之喘证,三拗汤麻黄为君 风寒伤肺之感冒,一、药味增减变化,2.臣药的加减变化:配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原主治证及功效某种程度的变化。,例:减去臣药,麻黄汤桂枝为臣,外感风寒表实证,三拗汤去桂枝,外感风寒伤肺,鼻塞声重,增入臣药,麻黄汤桂枝为臣,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加术汤桂枝、白术均为臣,,外感风寒湿之痹证,一、药味增减变化,3.佐药的加减变化:,不改变原方的主治证与功效的主要方面,例: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等,加入佐药:,悸者,加茯苓二两,主治水气,水饮凌心,减去佐药,亦加佐药:,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以止呕,二.药量的增减变化,(1)药量的改变,并没有引起君臣配伍关系的变化,故主治证与功用基本不变或仅有某种程度的变化。,方剂,组成药物,主治症状,证候,生附子,(君),干姜,(臣),炙甘草,(佐使),四逆汤,一枚,一两,五钱,二两,下利清谷,呕吐,恶寒,四肢厥逆,身体疼痛,脉微细或,沉迟细弱,为阳虚阴盛,故以姜附回,阳救逆,通脉,四逆汤,一枚,(大者),三两,二两,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为阴盛格阳,于外,故加,重姜附用量,以回阳至阴,通脉救逆,二.药量的增减变化,(2)由于药量的改变,引起君臣配伍关系的变化,故主治证与功用亦随之而变。,方剂,药物、用量与配伍,功用,主治病证,君,臣,佐,使,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大黄直入阳明不用使药),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苔黄,脉数,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四两,行气通便,气滞腹满胀痛,大便不通,身无热。脉弦,三.剂型更换的变化:,此种变化,是指组成药物及其用量、配伍关系不变,而只是根据病情需要更换剂型,从而改变其治疗作用。,方剂,名称,药物、用量与配伍,主治病证,备注,君,臣,佐,使,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各三两,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病后喜唾,丸者缓也,证轻而偏中焦,人参汤,上焦阳虚之胸痹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汤者荡也,证重而偏上焦,这三种变化往往是合并使用的,不可拘泥其一,方剂,名称,药物、用量与配伍,主治病证,备注,君,臣,佐,使,麻黄汤,麻三量,桂二两,杏仁七十个,甘草一两,外感风寒表实证,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以发汗解表为主),麻杏甘石汤,麻四、石八,五十,二两,风热壅肺之喘证,辛凉宣泄,清热平喘,(以清泄肺热为主),本章要点,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掌握组方基本结构及其涵义,掌握方剂组成变化的常见形式,第五章 剂型,一、汤剂,“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的特点:制作简单,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便于随证加减。故适用于病证较重,病情不稳定者。,二、散剂,“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和携带。,三、丸剂,“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特点:吸收较慢,药性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和服用。,四、膏剂,五、丹剂,第六章 煎药法和服药法,1、煎药容器:“银为上,磁次之”,通用有盖的砂锅,2、煎药用水 :洁净为宜,水量浸过药面1寸左右.,3、煎药火候,武火急火煎,(解表药,芳香药),文火慢火煎,(补益药和有毒的药),4、煎药方法,第一节 煎药法,煎药方法,1.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再煎,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2.特殊煎服法:,先煎:介壳类、矿物类、含泥沙多的药物。,后下:气味芳香,药效易于发挥或走散的药。,包煎:对咽喉、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以及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等。,单煎:贵重的药物。,磨汁:质地坚硬药。如羚羊角、犀角等。,溶化:胶质类的药、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第二节 服药法,服药时间:,病在上焦,食后服,病在下焦,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空腹服,安神药,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的,食后服,服药次数,1.汤剂一般1日1剂,每剂分23次服。,2.特殊病证汤剂可一日23剂,分数次服。,3.膏、丹、丸、散、酒之类,每日服2-3次。,服药方法,汤剂大多宜温服,解表剂宜乘热服,热证用凉药宜冷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真寒假热证,热药冷服。,真热假寒证,寒药热服。,昏迷而吞咽困难者,宜鼻饲。,烈性或毒性药,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服药宜避风寒,药后宜静息片刻。,古方药量考:,晋代以前:10黍1铢 6铢1分,4分1两 16两1斤,斛、斗、升(6两)、合,汉代:1两1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