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324816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肾 三 病 区,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誉美肾病医院,YUMEI KIDNEY HOSPITA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思考?,中医是什么?,1,中医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2,中医是如何看待疾病现象的?,3,中医是如何给人看病的?,4,1,、中医是什么?,说白了,就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简单说中医就是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有丰富内涵、有悠久传统,认识生命,维护健康、与疾病做斗争的自然科学。,2,、中医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对于人来说,生命是受之于父母,但一旦形成生命这种自然界中特殊存在,就必然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规律” 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人的物质性。人是由阴阳与五行组成的!生命存在必然符合阴阳与五行的规律。,一个健康的生命必然是阴阳平和,五行制化平和的状态。,但对于,”,人,”,这个自然界中特殊的存在,还有特殊性,也就是气、血、津、液的正常(包括量和运动状态),因此对于健康,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凡是具有阴阳平和,五行制化平和的状态,同时气、血、津、液的正常的生命体,”,人,”,,才是健康体。,3,、中医是如何看待疾病现象的?,4,、中医是如何给人看病的?,因此,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对于疾病的产生凡是具有阴阳失和,五行制化失和的状态,和或是气、血、津、液的失于正常的生命体人,就是疾病状态。,引起以上情况的原因,就是“病因”,,病因引发疾病的过程,就是“病机”。,通过将上述的状态纠正过来,让生命体的人,重新具有阴阳平和,五行安稳的状态,同时气、血、津、液的正常这个过程就中医给人看病了。,对于疾病的产生,无外乎,1,、阴阳的失衡:或是偏盛、或是偏虚,而致失衡。,阴,阳,2,、构成人体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失于平衡,或多、或是少,3,、构成人体的具体物质:气、血、津、液失于平衡,或多、或是少,因此,在治疗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纠正这种失衡的状态,达到阴平阳秘。,怎么才能做到呢?,“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知道病因病机不能治病,治则治法才是学以致用,!,(一) 操 作 方 法,一、什么是治则?什么是治法呢?,一、,治则是战略,治法是战术,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法,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原则;,治法:,是在确定治疗方向后实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如:给患者治病方向,给患者通过打针输液用药方法,如:,扶正祛邪,-,治则,扶正(治法,):,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祛邪,(,治法,):,发汗、清热、活血、吐下,主导思想,治 则,治 法,治疗,八法,具体,治法,治疗,措施,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内服,、,外用,针灸,、,推拿,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调摄精神,,三因制宜,二、治则、,治法,是什么样的关系,治病求本,在旧社会,外有列强、内有军阀、地主,-,中国病入膏肓,要改变,旧,中国,建设,新,中国,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治则,具体治法,治法,地道、地雷战、三大战役,治病求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治病求本,(二),扶正祛邪,(三),调整阴阳,(四)调理气血,(五)调整脏腑,(六)调摄精神,(七),三因制宜,三、基本治则有哪些?,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是治病的主导思想,、根本原则,。,阴阳规律,疾病本质,病,变的主要冲突,本,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1,)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1,),正治,,,指,逆其,病证候性质,而治,,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反治,,,是指顺从病证,性质表现的,假象而治,,,又称为“从治”。适用于疾病本质,和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什么是,寒者热之,寒,指证候的属性;,热,指治法和方药的性质。,寒证,表,现,为,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称为寒者热之,。,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温里方药,正治,什么是,热者寒之,热,指,证候的属性;,寒,指治法和方药的性质。,热证,表,现,为,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称为,热者寒之,。,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方药,什么是,虚则补之,虚,,指证候的属性;,补,指治法和方药的功用。,虚,证,表,现,为,虚象,用具有补益,功,用的方药,来,治疗,,称为虚则补之,。,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阳虚,:补阳;阴虚:补,阴,。,什么是,实则泻之,实,指证候的属性;,泻,指治法和方药的功用。,实证,表,现,为,实象,用具有,祛邪功,用的方药,来,治疗,,称,为实则泻之,。,如,:,瘀血用活血化瘀,法;,湿盛用祛湿的方,法;,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反治,(,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如:里寒证见面赤如妆,-,温热药,(,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如:里热证见手足厥冷,-,寒凉药,(,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气虚便秘,-,补气药,血虚经闭,-,补血药,(,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瘀血性崩漏、食积性腹泻等。,如:热结旁流,-,苦寒泻下药,湿热淋证,-,利尿通淋药,瘀血性崩漏,-,活血化瘀药,正治与反治的比较,相同之处:,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故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不同之处:,正治适用于病变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证;,反治则适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冲突,的主次关系。,邪正,:,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机与症状,:,病机为本,症状是标;,疾病先后,:,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病位,:,脏腑病为本,,体表,病为标。,治标与治本,1,、缓则治本:,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如:气虚自汗,-,补气治其本,2,、急则治标:,病情紧急、症状危重时,要先治标。,如: 肾结石肾绞痛,-,止痛,3,、标本兼治:,标本并重,相互影响时,当标本兼治。如:,气虚感冒,-,益气解表,标本的临床处理,(,2,)、扶正祛邪,(一),含义,1,、,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虚证。,具体治法:,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等,。,2,、,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适用于实证。,具体治法:,发汗、攻下、散寒、清热、祛湿、化痰、活血等。,调整阴阳,即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一) 损其有余,是针对阴阳偏盛病理变化所制定的治疗原则。,1,、泻其阳盛,:“阳胜则热”,-“,热者寒之”,2,、损其阴盛,:“阴胜则寒”,-“,寒者热之”,(,3,)、调整阴阳,(二)补其不足,是针对阴阳偏衰病理变化所制定的治疗原则。,1,、阴阳互制之调补:,适用于阴虚不能制阳,或阳虚不能制阴的虚热或虚寒证。,如:阴虚热症,-,滋阴以抑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寒证,-,扶阳以抑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阴阳互济之调补:, 阳中求阴:,即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 阴中求阳:,即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3,、阴阳并补:用于阴阳两虚证。,对于阳损及阴,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则应在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之品。,对于阴损及阳,出现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则应在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之品。,4,、回阳救阴:适用于阴阳亡失者。,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救阴以固脱。,气血是有形的,有形就代表其是物质的,气血是运动的,运动就代表其不可停止的,因此调理气气主要是让气血生化、运化正常,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促其能活动正常,(4),调理气血,不足:,气虚,益气补气,气机不畅:则调理气机:,气滞,理气,气陷,升举清气,气逆,降气,气脱,益气固脱,气闭,开窍,调气,不足:,血,虚则,补,血,血液运化不畅:则,调理血,液的,运,行,血瘀活血化瘀,血寒,温经散寒,血热,清热凉血,出血止血,调血,津液不足则滋养津液,津液运行不利则祛除痰饮利水湿,调津液,补母泻子,表里脏腑互治同治,脏腑虚实补泻,(,5,)调整脏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泻子:,肝实泻心,心实泻土(胃),返回,补母泻子,脏病治腑,如:心火上炎证,治宜通利小肠,腑病治脏,如:膀胱气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治宜补肾,脏腑同治,如:脾胃同治,返回,表里脏腑互治同治,虚则补脏,脏虚补脏,:如食少腹胀,治宜补脾;,腑虚补脏,:如膀胱气化无权而便频,宜补肾。,(,腑病多实,腑虚者可补其脏,),实则泻腑,腑实泻腑,:如阳明热结,治宜泻胃肠实热;,脏实泻腑,:如:黄疸,治宜清泄肠道、渗利小便。,(,脏病多虚,脏实者可泻其腑,),返回,脏腑虚实补泻,调摄精神,,指医者以语言疏导,精神安慰,以情治情及药物、针灸等各种手段帮助患者,调整精神状态,舒畅情志,,达到治愈疾病、恢复身心健康之目的。,应用:调整心态,重视心疗,以情治情,改易心智,调养精神,(,6,)调摄精神,三因制宜,,,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统称,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宜的治疗方法。,(,7,)三因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时,间,节律,变化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因人制宜,:,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对于疾病来讲,治疗是不得以的方法,最好是不用治疗,对待疾病,防重于治!,(一) 操 作 方 法,二、防治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工不治病,而在防病,未病先防,:,指在未病之前,,实行,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1,)养生以增强正气,(,2,)防止病邪侵害,一、未病先防,(一)顺应自然,(二)养性调神,(三)护肾保精,(四)体魄锻炼,(五)调摄饮食,(六)针灸、推拿、药物调养,(,1,)养生以增强正气,(一)顺应自然,顺时养生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生物钟正常运转,(二)养性调神,避免不良刺激避免来自社会、自然家庭等外界的不良刺激。,避免不良,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防止内源性不良刺激:如乐观治疗躯体疾患。,加强文化思想修养。,提高对情志疾病的耐受性。,(三)护肾保精,房事有节,按摩固肾,运动保健,食疗保肾,(四)体魄锻炼,作用,促进气血流畅,,调节精神情志,要点,1.,运动量适度,因人而宜,形劳而不倦。,2.,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3.,持之以恒。,(五)调摄饮食,1,、饮食节制,2,、药膳保健: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1,、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2,、注意饮食卫生;,3,、克服饮食偏嗜,寒温适宜,(六)针灸、推拿、药物调养,1,、 药物养生,2,、推拿针灸,1,避其邪气,2,、药物预防,(,2,),防止病邪侵害,1,避其邪气,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注意环境,防止外伤与虫兽伤,内 容,“顺应四时,防六淫之邪的侵害”,含义:要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2,、药物预防,中草药预 防疾病,内 容,用之有效,简便易行,含义:事先服食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防止兵邪的侵袭,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茵陈、贯众预防肝炎。,人工免疫,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内容:,早期诊治,阻截病传途径,防止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2,既病防病,汉书,艺文志,.,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这也就是为什么肾科医生没有心血管医生出名的原因了。,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