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伦理学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243321334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伦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政治伦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政治伦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政治伦理学,王伟勤,课程内容,绪论,(,学科简介,),第一章,:,中西政治伦理思想发展历程,第二章,:,政治道德的起源与本质,第三章,:,政治道德理念结构,第四章,:,政治行为道德,第五章,:,政治手段的道德制约,绪论,一、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伦理学在当代成为显学:全球化浪潮影响提出诸多问题;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改革突破原利益格局;市场经济使个体产生自主意识,2,、政治、道德与政治道德,研究对象:政治道德,绪论,二、政治伦理学的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政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的学科,2,、分支学科:从严格意义上,政治伦理学属于伦理学分支学科,绪论,三、政治论理学的研究任务与意义,1,、揭示政治道德的社会本质及其规律,2,、概括和建设政治道德的规范体系,3,、探询从政者的道德品质及其形成规律,4,、批判和清除剥削阶级政治道德的流毒和影响,第一章,:,中西政治伦理思想发展历程,第一节,:,西方政治伦理思想发展,第二节,:,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第三节、马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历程,第一节,:,西方政治伦理思想发展,一、古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发展,(一)古希腊时期政治伦理思想,(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神学政治伦理思想,(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一)古希腊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1,、正义,2,、平等,3,、民主,4,、统治者政治道德的思想,5,、关于政治道德思想,6,、关于政治伦理原则的思想,(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神学政治伦理思想,1,、奥古斯丁的政治伦理观点,2,、阿奎那的政治伦理观点,(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1,、马 基雅维利的政治伦理思想,2,、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伦理思想,二、近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一)、关于人的价值与权利的思想,(二)、关于权利与公利、私人与国家,(三)关于国家、政府的伦理合法性,(四)关于政体原则,三、现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一)自由思想,(二)正义、平等思想,(三)民主思想,(四)权力和义务思想,(五)“乌托邦”理论批判,(六)关于国家的伦理基础思想,(七)“人道主义伦理学”思想,第二节,:,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二、道家政治伦理思想,三、法家政治伦理思想,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一)德政思想,(二)民本思想,(三)举贤用能,(四)社会伦理次序,二、道家政治伦理思想,(一)无为而治,(二)无君思想,(三)顺性自然,三、法家政治伦理思想,(一)依法治国,(二)刑罚并用,(三)君主人格修养,第三节、马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历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伦理思想,二、列宁与斯大林的政治伦理思想,三、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伦理思想,(一)对资产阶级贪婪的政治本性进行接露,(二)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高尚品德,(三)论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道德,(四)科学论述了政治伦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与规范,(四)科学论述政治伦理学一些基本原理与规范,1,、政治道德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政治的善和恶,3,、政治动机和效果,4,、政治良心和幸福,二、列宁与斯大林的政治伦理思想,(,一)列宁政治伦理思想,1,、政治道德为无产阶级解决斗争服务,2,、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口号,3,、必须肃清资产阶级自由观和平等观的遗毒;关于自由问题;关于平等问题,4,、共产主义政治道德的基础和原则,(,二,),斯大林政治伦理思想,1,、,集体主义政治道德原则,2,、,国家机关干部应具备的道德品质,3,、,高度赞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一,),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道德,2,、,农民运动的伟大政治道德意义,3,、突出肃清红军党内非无产阶级政治道德观念,4,、无产阶级政治道德的核心,(,二,),邓小平伦理政治思想,1,政治民主化是重要内容,2,党员和干部的道德品质,3,党风和社会风气,、,第二章、政治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政治是否有道德本性,二、政治具有道德本性,三、政治道德定位,四、政治道德起源,(,略,),五、政治道德内容,一、政治是否有道德本性,1,政治超道德论,(,政治道德虚无主义,),2,政治不道德论,3,政治有道德论,1,、政治超道德论代表人,代表:早期行为主义者,;,实证主义者(,马克思,.,韦伯),1,政治超道德论,(,政治道德虚无主义,),马克斯,.,韦伯,:,主张政治的道德价值中立。政治实际上就是命令与服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维持的前提就是具有合法性。,原因: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思维方法;与对政治的理解有关;就政治实践而言,政治生活不应受道德的干预。,2,、政治不道德论,(1),政治是天生的恶,决不具有任何的善性,主张,根除,政治,(,西方中世纪宗教哲学家,;,无政府主义者,;,例蒲鲁东,克鲁泡特金,),(2),政治根本上说是不道德的,但可作为实现道德状态的,手段,(,莱茵霍尔德,.,尼布尔,),(3),政治是一种必要的恶,要随时对它进行,限制,(,自由主义者,),3,、政治有道德论,(1),政治本身不具道德,其道德要求源于外部;,儒家,:,政治不能没有道德,否则会招致失败,.,政治由人运转,所以统治者应具“恭,.,宽,.,信,.,敏,.,惠”的道德品质,(2),政治本身就具有道德,康德,:,政治与道德不是一回事,“,政治说你们要聪明如蛇,道德又补充说,还要老实如鸽”“真正的政治不先向道德宣誓效忠,就会寸步难行。”,政治领域有道德是一回事,道德要在政治领域发挥作用是另一回事。后者离开了政治家是不可能的。并不是任何政治家使道德在政治领域发挥应有作用,为此,他区分了,“道德的政治家”,能很好把政治与道德结合起来,把道德作为政治的限定条件;把改善政治生活中的缺陷为义务;理性审视。,“政治的道德家”,把道德作为政治的手段;使政治缺陷改善成为不可能;为私利而牺牲全民族或整个世界利益;一意孤行。,康德,区分了“道德的政治家”与 “政治的道德家”,二政治具有道德本性,政治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其中,价值是根本的一方面:为政治变化提供动力,决定着政治发展的方向;政治生活区别的标志。,“真正的政治原则是道德原则的扩大,-,指导我们出来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的原则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而是灌注在事物的存在与本性中,为事物所固有。”,埃德蒙,.,柏克,埃德蒙,.,柏克,“真正的政治原则是道德原则的扩大,-,指导我们出来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的原则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而是灌注在事物的存在与本性中,为事物所固有”,二、政治具有道德本性,表现在一定主体所追求的公共价值(亚氏:“人群的善”,卢梭“公意”),表现在人们围绕其所追求的公共价值活动而达成的关系,人们实现在表现公共价值的活动,、表现在一定主体所追求的公共价值,从私人角度出发:是不道德的,因为只反映某些特权者或少部分人利益,但却掩盖,表明他们在道德上的虚伪,从公共角度出发:政治生活中,人们不仅选择合理的公共价值,而且选择相应的法律政策政治本质是价值选择,不同于自然界,表,现在围绕其所追求的公共价值活动而达成关系,横向的关系集团之间的关系:公民之间的关系;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公民与利益,纵向的关系:公民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府之间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是否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与人们对政治的理解有关;与公共价值是否合理有关,表现在人们实现公共价值的活动上,维持人的生存发展既是任务,又是道德要求,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条件,:,个人努力,;,社会为个人所提供的条件,(,即实现公共价值,),实现公共价值是公民应负的道德责任,;,更是政府的道德责任,三政治道德定位,1,、政治道德领域定位,、政治道德角度定位,3,、,政治道德性向政治定位,1,、政治道德领域定位,政治道德应定位于公共领域,:,政治道德内生于政治公共领域,;,政治道德服务于政治公共领域,将政治道德定位于公共领域,并不意味着否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并不意味着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政治,政治道德没有任何作用。,、政治道德角度定位,从公共利益的视角:古代社会政治伦理学家,从个人权利的视角:霍布斯,政治道德应既关注公共利益,又关注个人权利。因为政治生活并非如自由主义者所认为的只是一个实现个人权利的领域,也非柏拉图等认为的只是一个存在整体利益的领域,而是一个公共领域与个人权利并存的领域。,3,、,政治道德性向政治定位,性向,_,一定道德体系的总体性质,(,根本价值取向,),道义论或义务论,:,崇尚道义,目的论论功利,:,论取向功利或目的,政治道德应定位于二者的统一,这是现实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五、政治道德的主要内容,1,、政治道德理念,2,、政治制度道德,3,、政治主体道德,4,、政治活动道德,1,、政治道德理念,道德理念,人们基于对道德生活的本质的把握而设想的应当或用来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标准。,政治道德理念是政治生活中的应当或者道德标准,是具有价值特性的政治理念。,政治生活不能缺少合理的道德理念:把握政治世界的桥梁;确立政治行为的目的;提供动力;衡量标准;整合政治行为。,2,、政治制度道德,(,1,)政治制度设计道德,政治制度本身正义指政治制度在建立时是否具有正义的根据,包括:,政治制度建立的正义观基础(政治制度是纯形式的东西,其性质与内容依据正义观基础不同有具有根本区别),正义观基础的合理性(何种政治制度才是真正正义的,是对支撑政治制度的正义观合理追问),2,、政治制度道德,(,1,)政治制度设计道德,(,2,)政治制度运行道德,区别:前者是一种实质伦理,后者是一种形式伦理;,前者是关于善的选择,后者是关于善的实现;,前者是理想性的,后者是现实性的;,前者重在扬善,后者重在抑恶,2,、政治制度道德,(,2,)政治制度运行道德包括:,政治制度管理伦理;(规范性、持续性、绝对性),政治制度实现伦理:(内容:堵塞制度性漏洞;严守政府行为的边界;禁止个人或群体实施应该由公共权力机关实施的行为。原则:服从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3,、政治主体道德,政治诚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政治道德准则和品质,政治诚信,政治理念制度的合理性和政治主体在其活动中的诚实和守信。,政治主体诚信用:政治组织诚信;掌握并行使权力的人诚信、普通公民诚信。,商品经济是政治诚信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条件。,4,、政治活动道德,从政治活动与政治秩序的关系角度将政治活动分为:常态、非常态与变态政治活动。三者既有都应遵守的普遍性的政治道德原则和规范,各自又有特殊的道德要求。,第三章政治道德理念结构,第一节、发展理念,第二节、秩序理念,第三节、自由理念,第四节、公平理念,第五节、正义理念,第一节、发展理念,一、发展观的演变,二、发展理念的内容,三、发展的道德合理性,一、发展观的演变,1,、发展主体论,2,、发展客体论,3,、发展主客体统一论,一、发展观的演变,有关发展的若干观点:,发展,=,经济发展,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发展,=,理性和知识的进步,发展,=,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或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一定国家或者地区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一、发展观的演变,发展客体论 发展主体论 发展的主客体统一论,发展客体论指人们关于通过改造自认物来追求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关注人的生存的发展观、追求无限制的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主张有限制的经济发展,“上帝在创造了亚当后对亚当说:我们没有给你任何特定的形式,没有任何特定的遗产,以便你可能得到和拥有你希望作为装备的约束,你能按你自己的意志挑选你所决定的无论什么。为了你自己的名誉,你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和建设者。你可能退化成动物,或者把你自己提升到像神一样的最高地位”,皮科,.,得拉,.,米兰多拉,1,、发展客体论,皮科,.,得拉,.,米兰多拉,发达工业社会为病态社会,因为这种社会关系结构与制度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充分发挥出来,”,赫伯特,马尔库塞,第一阶段: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开始:从人与动物区别开始,“生存斗争是匮乏、苦难和不足的标志。匮乏、苦难和不足是盲目物质的性质,是生命在其中消极地忍受生活的直接性王国”,第二阶段:追求无限制的经济增长发展观,“知识就是力量”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变指日出现。如今总算成功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了。”,梁启超,第三阶段:有限制的经济发展观,追求单一的、片面的经济增长这一模式所塑造的社会是“单向度的社会”。工业社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是由人们轻视甚至忽视物质经济因素以外的道德精神因素 所造成的。,出路:“人的革命”,佩西,出路:由“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英格尔斯,2,、发展主体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目标全面,涉及到人、经济和生态诸方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经济目标而言:内涵式、质量型;人的生存发展目标:代机公正、国际公正,发展观演变启示:全面的发展;追求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统一,3,、发展的主客体统一论,二、发展理念的内容,1,、生产力的高度发达,2,、人的解放,3,、人的全面发展,1,、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生产力问题也是道德问题,也有善恶、正义与非正义区别。,生产力高度发达是善:,使人成其为人;,使人们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推动历史前进,马义伦理学:凡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切都是善的观点,发展生产力是实实在在、根本的善。,2,、人的解放,涉及到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的正义问题,人的解放与人的异化相联系,真正人的解放就是对人的异化的扬弃,就是私有制和专制制度的扬弃,甚至是国家的扬弃,异化表现: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3,、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关于人本身的理想、目的说明,也是应该如何对人的道德标准。包括:,人的各种内在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力量的全面发展,三、发展的道德合理性,1,、发展本身是道德要求,2,、是处理人们利益关系的真正合理方式,3,、为人们提供适宜于人生存的条件,4,、发展是人的责任,1,、发展本身是道德要求,没有包含发展理念的政治道德不是合理的政治道德,.,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越来越渗透着、包含着道德。,发展既不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又不将道德视为自己的绊脚石,2,、是处理人们利益关系的真正合理方式,传统的道德论认为,道德用来调节利益关系,即道德只与利益分配相关,而与利益从何而来无涉。,人们的利益关系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发展产生新的利益关系,调整原有的利益关系,抛弃过时的利益关系,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性、正义性、道德性,从根本上说由发展所决定,利益关系处理同样也是在发展中实现的。,3,、为人们提供适宜于人生存的条件,创造适宜于人生存的条件是道德的要求和内容,发展对于社会来说,不但为社会克服已有弊病,走出面临的困境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是社会超越现状、走向未来、拥有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4,、发展是人的责任,发展是人们的普遍权利,也是人们的普遍责任,作为人的责任,发展就是维持生态平衡,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改善人们的生活,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第二节、秩序理念,一、秩序的本性,二、秩序理念的内容,三、影响秩序的因素,四、秩序的生成和维持,一、秩序的本性,1,、事物的秩序归纳起来有三类:,物理世界的秩序;,心理世界的秩序;,社会世界的秩序,广义:整个社会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秩序。,狭义,:,政治(共同体的)秩序,2,、秩序本性可通过两个方面反映:秩序是基于差异的还是无差异的?秩序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二、秩序理念的内容,个体的独立与安全:个体在政治生活中应该获得的安全需要的满足;,关系和谐: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社会有序:(是一种耗散结构,是包含着不平衡的平衡)社会结构的稳定、社会生活的合理、社会变化的连续和正常,三、影响秩序的因素,1,、个体之间的差异;,2,、个体行为的分散性:众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关注自身利益而进行行动的个体是否能够且如何达成社会秩序?个体是否愿意接受外在力量的合理指导和规范并心悦诚服地遵循其要求而行动?,3,、资源有限;,4,、思想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四、秩序的生成和维持,1,、,强力:强制性力量,主要是暴力,生成和维持社会秩序的高压而有力的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国家或社会可滥用暴力;,2,、(政治)权力:管理的手段,能够确保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安全,制约甚至铲除邪恶;,3,、法律:具有合理的道德基础,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能够预防和制裁恶行,具有恰当的宽容度,四、秩序的生成和维持,4,、道德:能够引导人们的利益追求,规范行为与调整关系,5,、无论是积极的感情,还是消极的感情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共同体感,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 因素,在实际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侧重其中一种因素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甚至否定其他因素作用,第三节、自由理念,一、自由的实质,二、自由的结构,三、自由的限制,一、自由的实质,自由理念,:,是一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具有的尊重且不得以不合理的理由侵犯他人的自由的观念。,自由:指人的自由活动(本体论);指人们对必然性的把握(认识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价值论),西方学者的自由观:自由实质是政治自由,从政府应不应该存在的角度、从法律本质来确证自由的实质,一、自由的实质,从政府应不应该存在的角度,:,自由与政府根本对立;(无政府主义代表)自由与政府不根本对立,对立一般发生在政府滥用权力对自由发生威胁时,从法律本质来确证自由的实质:,自由是因为法律限制了政府的活动;自由是因为法律是由人自己制定自己遵守的。(卢梭等契约论),二、自由的结构,按照个人应不应该承担道德责任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指某个人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可以做他能够做的事情,而不会受到别人的,我的行动究竟有多少是受到限制的?我不受限制的活动空间究竟有多大?拦在我面前有什么障碍要排除?其他人怎样妨碍我?其他人这样做有意还是无意?间接的还是有制度根据?另外一涵义:个人对私人生活的自主权(前者的内在条件),三、自由的限制,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我可以做什么,?(,自由表示一种许可,),我能够做什么,?(,自由表示一种能力,),我有权做什么,?(,自由表示一种权利,),都是关系中的自由,关系就是自由的度,就是限制,限制自由的因素有两大类,:,个人方面;人的理性、能力,社会方面;外在的客观因素限制、政府的限制、法律等制度限制、道德限制、自由本身的限制,第四节、平等理念,一、平等的根据,二、平等权利的类型,三、平等的内容,一、平等的根据,1,、人人平等的根据是由于人人是人。代表人:葛德文,2,、人人平等的根据是社会契约。代表人:卢梭与罗尔斯,3,、平等的根据是共同的人性。代表人:阿德勒,共同之处:平等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不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4,、平等的根据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代表人:王海明,一、平等的根据,由社会结构中的人是平等的根据,可得出:第一,平等状况由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平等权利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获得,而不是通过人与人的契约或对抗而争取的;第三,个人对平等权利的享有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二、平等权利的类型,1,、从人是社会结构中的人出发,平等可以分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权利平等包括:,平等的人身权利;,平等的人格权利;,平等的政治权利;,平等的经济权利;,三、平等的内容,1,、价值平等 原则,2,、权利平等原则,3,、机会平等原则,4,、基本需要满足平等原则,第四章,:,政治行为道德,第一节、政府行为的道德限制,第二节、公民行为的道德约束,第一节、政府行为的道德限制,一、政府的道德责任,二、政府职能的道德限定,一、政府的道德责任,1,、政府承担道德责任的原因:,从政府的产生来看, 政府会承担道德责任;从政府的功能来看, 政府会承担道德责任;从政府存在的条件来看, 政府会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政府行为的需要,一、公民行为的双重价值向度,2,、政府道德责任的范围,第一、实现个人权利,第二、提供公共物品,第三、推动社会发展,3,、政府实现其道德责任的措施,第一、健全制度,第二、经营实体,第三、合理行使权利,二、政府职能的道德限定,1,、政府职能的必要性,政府职能的必要性,:,是组织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克服市场缺陷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2,、政府职能的道德限度:,从肯定的方面:统治职能(保护性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从否定的方面:政府行为不应该超出确定的范围和程度。包括:个人不是政府为了实现其目的而被运用的手段;政府应给个人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第二节、公民行为的道德约束,一、公民行为的双重价值向度,二、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审视,一、公民行为的双重价值向度,1,、在西方社会,公民资格获得有两种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共和主义理论,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2,、公民资格或者公民身份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公民行为的双重价值向度。,二、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审视,公民的政治参与离不开道德动力;,公民的政治参与要求一定的道德品质;,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应该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够产生一定的道德效果。,第五章,:,政治手段的道德制约,一、善的政治目的与善的政治手段,二、不道德政治手段的生产与危害,三、政治手段的正当化,一、善的政治目的与善的政治手段,1,、关于 政治目的与政治手段之间的关系历来有两种对立观点:,目的决定论;代表人:马基雅维利,手段决定论:无政府主义者与部分自由主义者,善的政治目的的实现需要善的政治手段,二、不道德政治手段的生产与危害,1,、不道德政治手段的类型,2,、不道德政治手段的生产,3,、不道德政治手段造成的危害,三、政治手段的正当化,1,、弥合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2,、优化内部控制,3,、强化外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