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控制概述

上传人:宝**** 文档编号:243317189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成本控制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财务成本控制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财务成本控制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财务成本控制,本章学习目的,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含义及其考核指标,掌握标准成本的含义及其制定方法,掌握标准成本法中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掌握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模型的构建方法,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及目标,内部控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作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机构、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保证企业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保证会计资料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二)内部控制的要素,监督检查,控制措施,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环境,要素,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内部牵制原则;,合理性原则。,三、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第二节 财务控制,一、财务控制概述,财务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一)财务控制的特征与意义,1.,特征,控制手段,控制对象,主要内容,2.,意义,(,二)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适应性,简明性,协调性,认同性,灵活性,客观性,经济性,充分性,及时性,目的性,基本原则,(三)财务控制的种类,一般控制,应用控制,预防性控制,侦察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补偿性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按照财务,控制的内容,按照财务,控制的功能,按照财务,控制的时序,二、责任中心财务控制,(一)责任中心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2.,特征,责任中心是责、权、利的结合体,责任中心的目标符合企业总体目标,责任中心承担的责任和行使 的权利是可控的,责任中心应便于单独核算,责任中心内部有定期性的评估,(二)责任中心的类型和考核指标,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1.,成本中心,(,1,)成本中心的含义,成本中心,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其范围最广,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2,)成本中心的类型,技术性成本中心,酌量性成本中心,(,3,)成本中心的特点,只考评成本费用,不考评收益。成本中心只以货币形式计量投入,不以货币形式计量产出。,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成本费用依其责任主体是否能控制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其中,凡是责任中心能控制其发生及其数量的成本成为可控成本;反之,称为不可控成本。,(,4,)成本中心的考核标准,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100%,例: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为,5000,件,单位成本为,100,元,实际产量为,6000,件,单位成本为,90,元。计算:,成本(费用)变动额,906000,1005000,40000,(元),成本(费用)变动率,40000/,(,1005000,),100%,8%,结果表明,该成本中心的成本增加额为,40000,元,增长额为,8%,2.,利润中心,(,1,)利润中心的含义,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有独立和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权。,(,2,)利润中心的类型,自然利润中心,认为利润中心,(,3,)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利润中心只计算可控成本,即不可分摊的共同成本,利润中心不仅计算可控成本,而且计算不可控成本,(,4,)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当利润中心不计算可控成本时,考核指标是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指标等于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当利润中心采用变动成本法并计算不可控成本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企业利润总额各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之和,企业不可分摊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例:某企业的甲车间是一个认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90,万元,销售变动成本为,60,万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6,万元,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8,万元。则该中心实际考核指标分别为:,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906030,(万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30624,(万元),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24816,(万元),3.,投资中心,(,1,)投资中心的含义,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具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它具有较高程度的分权管理形式。,(,2,)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进一步展开为:,投资利润率销售收入,/,投资额,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成本费用,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剩余收益,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金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如果预期指标是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时,则计算公式可调整为:,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1.,责任预算,(,1,)责任预算的含义,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收入、利润、投资等为编制对象的预算。责任预算是由各种责任指标组成的,其中主要责任指标包括上述责任中心所涉及的考核指标,它们是必须保证实现的指标。此外,还包括其他指标,它们是为保证主要责任指标的完成而设定的,主要有劳动生产率、出勤率、职工培训及材料消耗等指标。,(,2,)责任预算的编制,由上而下的编制方法,即以责任中心为主体,将企业总预算在各责任中心之间层层分解而形成各责任中心的预算。,由下而上的编制方法,即各责任中心自行列示各自的预算指标、层层汇总,最后由企业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汇总或调整,从而确定总预算。,2.,责任报告,责任报告,是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应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并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差异的内部会计报告。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应通过编制责任报告来完成。责任报告的形式主要包括报表、文字说明和数据分析等。用报表列示责任预算、实际执行结果及其差异是责任报告的基本形式。,3.,责任业绩考核,责任业绩考核,是以责任报告为依据,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找出差距及其形成原因,依此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成果、实施奖惩,以完成责任预算的过程。具体分为:,成本中心业绩考核,利润中心业绩考核,投资中心业绩考核,(四)责任结算与核算,1.,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结算、责任结转时所采用的价格标准。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必须考虑全局性、自主性、公平性和重要性原则。,内部转移价格通常包括如下几类:,市场价格,即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基准的价格;,协商价格,是各责任中心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共同协商所确定的为双方所接受的价格;,双重价格,是针对责任中心各方面分别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所制定的价格;,成本转移价格,是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作为基础而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通常将成本转移价格分为三种: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加成和标准变动成本。,2.,内部结算,内部结算,是指企业个责任中心清偿因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按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债权、债务。可采取内部支票结算、内部货币结算、转账通知单等。,3.,责任成本的内部转移,责任成本的内部转移,又称为责任转账,是指对于各种经济损失,由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对实际发生、发现损失的责任中心进行损失赔偿的账务处理过程。,第三节 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出的实际成本与成本限额进行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二、成本控制的类型及内容,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控制,非生产成本控制,按照成本形成的过程可将成本控制,按照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将成本控制,三、标准成本控制,(一)标准成本的含义,标准成本,是指通过精准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标准成本控制,又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或标准成本法,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揭示成本差异,以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标准成本的顺序,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1.,直接材料标准的制定,单位产品耗用的第,i,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标准价格,材料,i,的用量标准,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三)成本差异的含义和类型,1.,成本差异的含义,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因此,会产生产品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不等的现象。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2.,成本差异的类型,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纯差异与混合差异,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例:本月生产产品,600,件,使用材料,3000,千克,材料单价为,0.6,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5.5,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计算:,材料价格差异,=3000,(,0.6-0.5,),=300,(元),材料数量差异,=,(,3000-6005.5,),0.5=-15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之和,应当等于直接材料成本的总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30000.6-6005.50.5,=150,(元),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本月生产产品,600,件,实际使用工时,1360,小时,支付工资,7180,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计算:,工资率差异,=1360,(,7180/1360-5,),=380,(元),人工效率差异,=,(,1360-6002,),5=800,(元),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例:本月生产产品,600,件,实际使用工时,136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312,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360,(,2312/1360-2,),=-408,(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360-6002,),2=320,(元),4.,固定成本差异分析,(1),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力,-,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第四节 财务预警,一、财务预警系统的概念,财务预警,又称财务失败预警,是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企业管理、金融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的一种方法。,二、财务预警系统的特征,灵敏性,实时性,系统性,预知性,参照性,特征,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功能,信息收集,功能,监测功能,预知功能,预防功能,免疫功能,四、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结构,结构,企业财务,信息子系统,企业财务预警,分析子系统,企业财务预警,排警子系统,五、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模型的结构,企业财务预警的模型是贯穿于信息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排警子系统的系统模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之所以能有“预警”的作用,关键是预警模型在起作用。,(一)预警模型指标,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爱德华,奥特曼提出“,Z,记分模型”,但“,Z,模型”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其范围不够广。后来许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改,然而,修改过的模型虽然为企业规避风险及财务危机找到了解决途径,但在实践中,其指标选取的局限性也逐渐被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选取的指标都来源于“权责发生制” 选取的指标具有片面性,1.,现金制标准的建立,建立两个有关现金流量的重要指标,一个是现金盈利值;另一个是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是指在现金制条件下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所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其计算公式为:,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现金增加值是指在现金制条件下企业实际的现金盈利值的基础上,扣除分配股利付现后的余额,使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分配后的留存现金收益。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分配股利付现,2.,财务预警模型指标系统的构建原则,关注企业的运作情况,以使期指标特征量与企业实际运作状况基本保持一致,并能敏感的反映出企业逆境现象的发生或发展动向,所选的多个指标的综合必须足以表示企业运行中的主要现象,也就是说,指标必须在测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在统计上要具有准确性和可计量性,(二)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指数法与临界值,1.,指数法的原理,财务预警指数系统由两大块构成,一是财务预警的个体指数;二是财务预警的综合指数,按现金流量表的归类方式可具体分为:,个体指数系统,经营预警个体指数,投资预警个体指数,筹资预警个体指数,综合指数系统,经营风险预警,综合指数,投资风险预警,综合指数,筹资风险预警,综合指数,财务预警指数的的公式为:,若为“愈大愈好型指标”,计算公式为:,财务预警指数,=,(财务监测实际指标值,-,财务 预警临界值),/,财务预警临界值,若为“愈小愈好指标型”,计算公式为:,财务预警指数,=,(财务预警临界值,-,财务监测实际指标值),/,财务预警临界值,2.,临界值的确定,初步测定临界值,预警临界值的修正,(三)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这里介绍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最常用的方法,德尔菲法,步骤如下:,请本行业的专家对权重系数直接发表意见,各位专家分别对某一指标进行确定,其确定的权重系数之和必须等于,100%,。,计算各位专家对同一指标权重的均值和方差。弱分散程度不高,则以其均值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系数。,若分散程度高,或方差很大,则应限定每一指标权重系数的赋值区间后进行第二轮德尔菲法,使之接近一致。,(四)警度的设置,对警度的预报是预警的目的。警度是指预警发生警情的严重程度,经济警度一般分为四个警度:无警警度、轻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巨警警度。,(五)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模型的建立,(六)预警模型的完善,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一是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以及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二是财务控制的意义、特征、财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财务控制的方法;三是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与标准成本的制定;四是企业财务预警的概念和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