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课件文化

上传人:yc****d 文档编号:243313140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班课件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培训班课件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培训班课件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阜 阳 市 公 安 消 防 支 队,消 防 安 全 培 训 课 件,二00九年四月,1,一、防火基本常识,二、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危险性,及预防措施,三、灭火器的使用和配置标准,四、火灾疏散逃生自救方法,五、消防法简介,2,第一章、防火基本常识,一、燃烧的定义和必要条件,(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3,(二)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类。,(2)助燃物(氧化剂) 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是氧。,(3)引火源 使物资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成为引火源。,(4)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就是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发生汽化,而且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它们在燃烧前会裂解成为更简单的分子。,4,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E、F 六类(GB/T4968-2008),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5,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5、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6,三、灭火的几种基本方法,1.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火熄灭。,如:可用水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吸收能量,使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就可以使火焰熄灭。对忌水的物品,如油类着火,则不可以用水灭。,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最后使火焰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有窒息作用。,7,3.隔离法:,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1)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到远离火的地方,防止火势蔓延。,(2)切断流向燃点的可燃液体。如关闭煤气管阀门等。,4.抑制法:,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停止。 如使用干粉、1211灭火器等。,8,第二章、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特点及预防措施,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聚集场所发展速度很快,数量急剧增多,对繁荣社会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经营者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防火安全,许多公众聚集场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重特大火灾事故频频发生。,9,2009年1月31日,福建省长乐市拉丁酒吧发生特大火灾,共造成17人死亡、20余人受伤。,2008年9月20日,深圳龙岗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导致43人死亡,88人受伤,59人住院。,2007年7月4日,辽宁省本溪县田师付镇天赢歌厅发生爆炸,死亡25人、受伤33人。,2007年5月26日,辽宁省朝阳市百姓楼酒店(总部)火灾,11人死亡。,近几年,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10,2007年3月1日,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村“阳光娱乐总会”的歌厅发生火灾,2人死亡,3人受伤。,2003年2月2日,黑龙江哈尔滨天潭酒店火灾,33人死亡。,2002年2月18日,河北唐山开滦建材厂一非法游戏厅火灾,17人死亡。,2002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25人死亡。,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烧死309人,。,近几年,全国重特大火灾案例,11,一、,公众聚集场所的定义,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消防法,12,二、公众聚集场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13,三、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危险性,1可燃和易燃材料多,人员复杂。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特别是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和公共娱乐场所采用未经防火处理的地毯铺地,墙面、家俱、窗帘等采用海绵、泡沫、塑料板、木板、布匹等可燃物,且从业人员多,人员复杂,一旦生活用火不慎或遗留火种,极易造成大面积燃烧而酿成火灾。,14,2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电气线路的铺设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一些商场、市场及公共娱乐场所的音响、空调、VCD机、灯光等电气设备较多,电力负荷大。电气绝缘材料容易老化,电线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容易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15,3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气。多数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员工素质低,消防安全意识差,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常常将液化石油气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易引发火灾事故。,16,4同一建筑多种经营。现在有的宾馆内有餐饮、KTV、健身房等,而且各自属于不同的经营者,消防管理混乱,消防安全无保障。,17,5 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集中,密度大,多数人员缺乏逃生知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18,6 消防设施不完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缺少。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不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或者对设置的不进行维护保养,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公众聚集场所不按要求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人员的安全疏散无保障。,19,四、,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特点,1 燃烧迅速、蔓延快。 公众聚集场所经营面积较大,空气具有良好的流通条件;内部地面、墙面采用化纤地毯、海绵、可燃织物进行装饰装修,室内存放木质家俱。发生火灾,若是在火灾初期没有对火灾进行及时扑救或者有效控制,火势会沿着可燃物迅猛燃烧,蔓延到其他部位而发展到猛烈阶段,使火势难以控制。,20,2 产生大量烟雾有毒气体。,一些公众聚集场所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易燃材料及各种塑料(聚胺脂泡沫塑料)、化纤、海绵制品,火灾发生后产生有毒烟雾,大面积扩散蔓延,严重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员窒息伤亡。,21,3 易造成群死群伤。,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聚集,有的严重超员,人员密度较大,有的疏散通道缺少或不畅通,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安全出口狭窄或数量不足,使用易燃和可燃材料进行装饰装修。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产生的有毒气体会使疏散缓慢的人员造成窒息或中毒;另一方面,产生的浓烟使现场人员视野模糊,令人心理上产生压力,出现相互拥挤、相互践踏,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2,4 易引燃相邻建筑物。,公众聚集场所一般位于市区繁华地段,附近的各类建筑物较多且间距较小,发生火灾后,如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高温燃烧产生的强辐射热将会烤着附近建筑物表面的可燃材料使火势向附近其他建筑物蔓延。,23,5 火灾扑救难度大。,公众聚集场所,特别是商场、市场、宾馆、歌舞厅等一般位于繁华地段,人员相对集中,发生火灾后易出现人员围观现象,加上临近建筑多,易造成交通堵塞,阻碍消防车顺利接近起火建筑物。这些建筑可燃易燃材料多,灭火所需水量较大,扑救火灾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24,6 地下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繁杂 性和危险性增加。,由于地下建筑只有内部空间,不像地上建筑有窗与外部空间相通,当地面建筑发生火灾时,80%的热烟可以顺窗口排出建筑物,在热烟从窗口上部排出的同时,窗口下部还可以进入空气,降低火灾房间的温度,而地下建筑绝大多数无窗,与建筑外相连的孔洞少且面积小,发生火灾后热烟排不出去,散热缓慢,高温烟与空气混合流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提高,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25,地下场所由于受条件限制,出入口少,疏散步行距离长,火灾时,人员疏散只能通过出入口;地下建筑无自然采光,火灾时容易断电,人的视觉下降,心理恐慌,疏散更加困难。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很难观察建筑物内部燃烧情况,给指挥作战带来更大困难。火灾时,浓烟滚滚,毒气弥漫,消防人员要顶烟进入,需要有较好的安全防护。烟气遮蔽视线,能见度低,用于地下建筑的灭火药剂缺乏,扑救火灾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6,1、要突出抓公众聚集场所重点目标、重点单位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消除火灾隐患,防患未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消防监督,坚持以法制火。加大监督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据法律程序实施监督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保证监督检查隐患和实施处罚的行为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使消防安全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重大火灾隐患得到整改。,五、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预防措施,27,2、要强化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把人员密集场所法人代表作为消防监督工作的重点对象,督促强化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积极推行行业管理,依据不同的人员密集场所特点,督促制定各种消防管理规定和标准,使行业消防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28,3、要加强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预防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充分依靠社会宣传的主渠道,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联系,针对消防法制观念淡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消防宣传教育。,29,4、,要抓好公众聚集场所自救逃生训练工作。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起火,拨打火警电话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正确及时的报警,将缩短消防车和灭火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为灭火赢得宝贵的时间。,30,对于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易酿成特大火灾的公众聚集场所,没有现代化的消防技术设施作保证就很难适应消防安全需要。这些设施主要包括感烟、感温等火灾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事故照明、事故疏散系统;自动喷水、雨淋灭火系统等。经实践证明,这些现代化消防设施,为成功的扑救初期火灾,控制较大火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5、,充分发挥现代消防技术及设备的灭火功能,31,第三章、灭火器的使用和配置标准,一、灭火器的类型:,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32,水型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33,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34,35,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将灭火器扛至火场的上风或侧风方向的五米处放下;,2、将保险销拔出,一手握住喷管,一手握住开关;,3、将灭火剂对准火焰根部,水平喷射,并由近及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36,保,持,一,定,距,离,站于上风,扯铅封、拔保险销、压压把,37,忌,颠,倒,使,用,须直,立,使,用,由远至近水平扫射,对准火焰根部,不轻易松压把,38,三、灭火器配置基准,A、每个单元不少于2只,每点不超过5只,(,保护距离一般9-25米)。,B、有消火栓减配30%,C、有灭火系统减配50%,D、有消火栓、灭火系统减配70%,E、地下建筑增加30%,39,四、,灭火器设置要求,1、设置明显便于取用,不影响疏散,2、放置稳固、铭牌朝外,3、灭火器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4、不宜设在潮湿和强腐蚀性的地点,5、设置在不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40,第四章、火场疏散逃生自救方法,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多数人心理恐慌,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前提,若能临危不乱,先观察火势,再决定逃生方式,运用学到的避免常识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就会化险为夷,把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41,二、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公众聚集场所在建造时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批。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额定人数内,只要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5分钟内即能全部疏散完全毕。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逃生,朝一个出口拥挤,堵塞出口。盲目逃生,往往欲速则不达。,42,三、 自制器材逃生,当发生火灾时,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逃生,要学会随机应用,如将毛巾、口罩用水浇湿当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帘用水浇显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利用绳索或把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绳自救。,例如:1985年4月1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火灾,当时住在楼人的几位朝鲜客人发现起火,楼道已被烟火封锁,就开窗跳楼,结果不是摔死就是重伤。而一位日本客人却先用浸湿的被子堵住门,然后将床单撕成条,连成绳子,顺窗下坠,逃出火海。,43,四、 寻找避难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速度。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险境。,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剧场天幕起火,大厅断电,疏散逃生无组织无秩序,局势混乱,人员拥挤,造成325人葬身火海。出人意料的是,有2名10岁的小学生,发生火灾时俩人躲进厕所里,最后被人救出,幸免遇难。,44,五、 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公众聚集场所有些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物,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的伤害。,45,五、 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如: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时,一片混乱,在浓烟和热浪扑来时,有位女顾客正在三楼购物,她却临危不乱,趴在地上,顺着楼梯爬到二层窗口跳了出去,仅造成一点轻伤。匍匐爬行是避免毒气伤害的最科学的逃生方法。火灾中如果站着走,走不了多远便会窒息。多数被困人员恰恰没有这样常识,楼上的人往下跑,楼下的人往楼上跑,拥挤在楼梯间内,结果中毒窒息死亡。,46,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几种火灾避难和逃生方法。实际上,各种火场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大家万一遇到火灾,要牢记十六字:,临危不惧,,清醒果断,,争分夺秒,,巧妙脱险。,总之,争取时间,快速离开,才是上策。,47,二、消防法修订的过程和意义,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现行消防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后,建议修改消防法。,2002年10月,公安部启动消防法修订工作。,2006年4月消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2008年3月,消防法(修订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8年10月28日,消防法修订草案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48,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修订后的消防法在总则中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确立了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49,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科学准确地阐明了“防”和“消”的关系。“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防”与“消”是实现消防安全的两种必要手段,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消防工作中,必须坚持“防”“消”并举、“防”“消”并重的思想,将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50,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是消防工作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反映。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51,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共同构筑消防安全工作格局,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这是消防法确定的消防工作的原则。,52,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得出的教训。实践证明,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在消防安全方面各尽其责,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53,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修订后的消防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这是消防法关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消防工作职责的原则规定。,54,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一是规定了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二是明确了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55,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三是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四是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6,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同时,消防法规定,“建设、产品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57,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单位是社会消防管理的基本单元,单位对消防安全和致灾因素的管理能力,反映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修订后的消防法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58,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一是在总则中规定,任何单位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59,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二是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2)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3)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6)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60,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三是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特殊的消防安全职责:(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4)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61,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三是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特殊的消防安全职责:(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4)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62,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五是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63,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六是规定任何单位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64,九、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七是规定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单位,应当在整改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65,十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是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为减少行政许可事项,适应便民利民要求,修订后的消防法改革了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 。,66,十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一是明确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范围。规定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67,十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二是明确了其他工程实行备案抽查制度。消防法规定,除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以外,对于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68,十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三是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 建设工程未经依法进行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对违反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规定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和罚款的行政处罚。,69,十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这样的调整既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又有利于树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消防责任主体意识,促进其自觉遵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70,十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历来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重点。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修订后的消防法保留并完善了现行消防法关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营业前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的规定。,71,十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一是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72,十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二是明确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的时限和工作要求,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73,十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三是取消了现行消防法中关于对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行政处罚中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对存在上述违法行为的,直接给予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和罚款等行政处罚。,74,十三、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要求,为减少行政许可事项,消防法将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纳入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规定的治安行政许可审查内容,避免了多头审批,方便群众。同时,明确了消防安全要求,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75,十六、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对于利用市场手段平抑火灾风险、辅助社会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国外消防与保险工作的成熟做法。为进一步发挥保险在火灾防范、风险管理和灾后补偿方面的作用,修订后的消防法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通行做法,第一次将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写入法律,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76,十六、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应当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化解火灾风险。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发展、完善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业务,拓展保险在社会消防管理方面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77,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在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中确定一名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依照消防法第十四条和第十六条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负责检查和落实本单位防火措施、灭火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及建筑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电源和火源管理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房产所有者在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由经营者负责。,78,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六条 公众聚集的娱乐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必须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依法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发给消防安全检查意书,方可使用或者开业。,第八条 公共娱乐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建筑内部装饰装修防火管理的规定。,79,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九条 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第十条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应当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二十米。,第十一条 公共娱乐场所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分钟。,80,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二条 公共娱乐场所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第十三条 在地下建筑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除符合本规定其他条款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只允许设在地下一层; (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二个,安全出口、楼梯和走道的宽度应当符合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三)应当设置机械防烟排烟设施; (四)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五)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 第十四条 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81,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七条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第十八条 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们安全疏散。第十九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安全疏散方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 第二十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全体员工都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第二十一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材,设置报警电话,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