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课程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243142069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学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中学生物学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中学生物学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一、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二、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三、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2,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初中新课程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案例1 生物课上谈“象棋”,案例2 巧化课堂上出现的问题,2.提高科学素养,案例3 一段生物辩论课实录,3.倡导探究性学习,案例4 传染病,高中新课程理念,1.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过程,宏观目标,教育方针或教育目标,国家制定,宏观目标,生物学课程目标,专家制定,中观目标,单元目标或模块目标,教师制定,具体目标,章、节教学目标,教师制定,具体目标,课时计划教学目标,教师制定,4,第四节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生物(苏教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特点,生物(人教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特点,生物(北师大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特点,生物(河北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特点,生物(上海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特点,5,上海市生命科学教材的总说明,编写意图,生命科学教材编写是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整体的一部分,它服从和服务于“面向21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生命科学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上海市生命科学教育的整体提高。开发一套体现二期课改理念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色的生命科学教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6,什么教材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行动纲领和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实现生命科学课程教育的整体提高,满足社会发展和生命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优质的生命科学教育,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生活需要、就业需要和终身学习需要。,7,有利于选择,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素质教育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生命科学学科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但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要求不同,教材注重改变整齐划一的要求,而是给学生和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在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教材给学提供更多的情景和抓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8,有利于认知,除了内容的选择外,教材要引导一定的学习方式。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之前都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而是对问题有一个原初的图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在与原认知印证中重建的过程,所以教材的结构和呈现要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和观念形成,这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思想。所以教材注重科学史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生成的过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过程和学力发展过程编排内容体系,增加图文比,改用彩版,增加趣味性等都为了帮助学生认知。,9,有利于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新的生命科学教材要改变教材只是为教师讲授提供蓝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改变教材怎么写、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背、考试怎么考的状况,而是以探究为主线,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各个领域拓宽学生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教材上的保障。,10,有利于实践,教材要有利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去实践(如想一想 做一做栏目),提供抓手(如各个实验都有进一步研究栏目)引导学生去实践、布置练习、提供课时要求学生去实践。,11,什么才是真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学会选择,主动发展是真正的双基。所以教材要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重新整合,削枝强干,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重新构建学科教育体系。,12,生命科学可以为学生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做出哪些独特的贡献?,由于生命科学与学生本人有着直接的联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树立社会健康发展的观念,教材必须让学生发现生命之美、诱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生命科学对问题的研究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印象。,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文化、经济、道德、伦理问题都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利用这些独特的联系,可以极大地提高个人和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3,设计思路,概念架构:,高中阶段从生命的现象入手,在细胞和分子层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在学习生命活动物质流、能量流的基础上,从信息角度探索生命信息的载体、信息传递和调控方式及其应用前景,从细胞、个体、种群到整个生物界各层面探讨生命产生、延续、凋亡的规律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发展、人类活动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观念。,14,15,内容选取:,“什么知识最重要呢?”,这是英国教育家基顿在1967年就提出的命题。生命科学的知识浩如烟海,而且正以每7年更新一倍的速度变化着,谁都无法穷尽一切知识和掌握绝对真理。本教材在吸收上海一期课改和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经验基础上,确定了知识的选取原则如下:,16,1、,我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构成生命科学基础框架的原理与规律;,二是,反映近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的基础知识;,三是,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构建桥梁的知识,即最有利于学生知识进一步快速“增殖”的知识;,四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应用知识;,五是,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所有公民必备的生命科学常识,17,挖掘学科体系中适合中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层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有所用、学有兴趣;强调以科学探究、技术、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等为背景学习有关科学。同时,教材选编过程中,要把生命科学放置于整个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既照顾到二期课改的整体性,更考虑学科教育的独特价值。,18,更多从社会角度安排知识,体现教材面向社会的特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生存方式。,19,知识的选取要便于学生的创造性学力的培养,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体现教材的能力培养价值,并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增加学生的非编码知识。,知识的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20,知识呈现,(知识的呈现、栏目的设置、体系的线索),知识的呈现,在知识的呈现形式上,要体现深刻的教学法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心理,教材的呈现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体系,来实现教法指导上突破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基础,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来体现教材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而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教材上的保证。,21,同时,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思维方式,认知心理学包括其主要分支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教材在结构上将体现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梳理,以更有效地体现,教法和学法,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整体思维能力。,22,教材基础性部分非常精炼,同时,教材将提供大量的拓展内容和符合学生实际的研究性素材,这样既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便于学校老师和学生更好的进行研究性学习,体现教材的弹性。,23,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必修部分,教材通过大量形象化图表和浅显的语言来表达。此外,为了便于教师教学,教材将把配套的电子图书和参考资料同步推出,并拟组建专门的教学资源网站,不断扩充教学课件和学件,用于对基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既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又适应学科发展特征。,24,体系的线索,纵线,:1、,情感发展主线,(发现生命之美(包括辩证观、统一观、进化观)、探索之乐(创意的欣喜、发现的快感、成功的喜悦)责任之重(国力强盛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人类发展之责任),2、,能力梯度培养,(侧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默会知识的获得、探究习惯的养,3、,知识建构主线,(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前面知识为后面学习提供基础),l,横线,:情景问题探究应用,25,栏目的设置,:,为了体现教材编写的理念,教材设置的主要栏目及其设计思想,发现之路,:,(拓展的内容,注重思想性,不注重历史事实的记忆,尤其是要通过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方面做出贡献,目的是引导学生采取发现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避免枯燥、平铺直叙,可采取一定手段、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去研究、去发现),26,关键问题,(问题要反映一节的框架知识,基本上一章节学习结束学生要达到的核心知识),广角镜,(主要是拓展内容,可以是小知识,资料、生活小常识、典故,研究轶事,科学家介绍等,目的是辅助教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吸引学生),阅读与思考,(拓展的内容,题材主要是社会热点、研究热点、STS的资料、生产实践的介绍、应用热点等,有相应的思考题引导阅读),27,想一想做一做,(每章节根据情况设计几个让学生有兴趣、很难一下了解的或目前尚没有结论的话题,让学生进行研究,主要是用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做抓手),进一步研究,(一般在实验、实践或正文之后,可以是阅读、实验、实践、相关咨询网站等,目的是让学生有不断探究的空间和抓手,体现上不封顶、科学发展无止境探索的特征。),分析和讨论,(往往在实验部分,它不是练习题,而是要进行思索、实践才能问答的问题),28,教材主要特色,突出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人文性,强调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教材为学材,以探究为主线,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探究模式,29,教材主要特色,强化了实验和实践,给教师和学生留下较大的选择余地,与信息技术整合,加强了双语教学,30,教材主要特色,版面新,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比较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与培养,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体现,STS,的教育理念,31,课时安排,本教材分四册,供高一高二四学期使用。本册教材授课和实验共30节,2节供学生课外探究、进行拓展实验用,2节机动。课时分配如下:,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授课1节,第二章:生命的化学 授课5节,实验2节,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授课6,实验8节,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授课5节,实验3节,32,教学建议,1、时刻注意生命科学是一种自然科学课程。,2、时刻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3、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33,生命科学课程标准 ( 试验稿),解 读,34,解读,生命科学课程理念,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内容框架,新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探究性学习,关于教材的认识,关于评价,35,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的研究范围从,生命的化学本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直至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互动作用的广阔范围,并涉及医学、农业、健康、人口、环境、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其研究手段应用了各种现代技术,研究成果不断被迅速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同时又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不断交叉融合、发展更新,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日益显示出其带头学科的地位。,课程定位,36,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生命科学基础性学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创造条件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新课程理念,37,二、,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丰富德育内涵,,在,重视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上海“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海纳百川、崇尚科学”的城市精神,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新课程理念,38,三、,拓展基础内涵,加强课程整合, 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可发展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拓宽原来以“双基”为核心内容的基础内涵,,密切生命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和管理的手段,,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程理念,39,四、,改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生命科学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理论,更是一个过程。通过探究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40,五、,注重生命科学素养的培养, 生命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是学生通过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工作中应具备的对生命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实践与决策、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养成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以基本养成科学健康行为和生活态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化的观念,以及增强关注和参与社会得责任感和使命感,新课程理念,41,六、,突出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生命科学课程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重视生命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生命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并对技术的“双刃性”能作出价值判断 。,新课程理念,42,七、凸现上海的城市特点,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又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和生物工程为支柱产业的地方。为适应上海城市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生命科学课程要处理好基础型课程的普及和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提高这两者的关系。,逐步推进生命科学的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关注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逐步培养学生生态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新课程理念,43,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部分学生进一步探究生命科学及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课程目标,44,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生命科学教育,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本原理 人体生理功能;身心健康与保健;生命世界的结构层次和系统关系;生命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机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命活动的变化与稳定;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遗传和变异等。,基本技能 能有目的进行基本的观察与调查,能使用常用的试验仪器和器具,懂得实验室安全防范和规范操作,能进行活体解剖和简单的生理生化试验,以及能撰写试验报告等,45,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科学教育,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能力,并初步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进行生命科学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品质,课程目标,46,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命科学教育,使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关心社会,乐观合群;形成感与质疑、善于实践、尊重事实、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课程目标,47,内容框架,初中阶段,(基础型课程共102时,89年级),一、人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与调控;,人体性状的遗传和变异(新增加),二、健康,健康与保健,;,原二级主题,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改为,常见,病及其预防,、,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三、生物的主要类群,(原: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类群、生物的分布、生物与环境,四、生态系统,(原: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和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新增加),48,内容框架,高中阶段,(基础型课程共102课时,6学分),一、走近生命科学,二、生命的基础(,原,生命的化学,和,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合并而成),二级主题,化学元素,、,原核生物,不单独列出,三、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四、生命的信息,原,细胞间信息传递,、,激素信息,、,神经信息,、,免疫,、,学习与行为,取消,二级主题调整为,调整为,生物体的信息传递和调节,49,内容框架,高中阶段,(基础型课程共102课时,6学分),五、生命的延续,(原,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并入),二级主题,生命的起源,取消,生物的进化内容简化,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原:生命世界与可持续发展)作较大调整,二级主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两部分,七、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二级主题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50,内容框架,生命科学课程中的拓展型课程为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拓展I适用于八至九年级,拓展II适用于十至十一年级,拓展III适用于十二年级,主题一 微生物,(新增),主题二 内环境与自稳态,二级主题,生态平衡,部分取消,主题三 遗传,二级主题,变异,、,遗传多样性,部分取消,主题四 生物工程,(,精简内容),高三学段,(拓展型课程共120课时,8学分),51,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充分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重新设定理论和实践的平衡。,重新设定科学与技术的平衡。,重视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考虑标准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52,新课程实施建议:,“标准是生命科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标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生物科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因而,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53,新课程实施建议,1、,深化理念认识、更新教学观念,“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命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按照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54,新课程实施建议,2、,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促进人才成长,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55,新课程实施建议,3、,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处理好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关系,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56,新课程实施建议,4、,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的条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57,新课程实施建议:,5、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6、注意与其他科目间的联系,7、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58,新课程实施建议,8、,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在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的问题是教师在自身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研究的成果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当然,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并不排斥与他人的合作,更不排斥他人的指导,而只是要强调教师自主研究的意义。,59,关于探究性学习,()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60,关于探究性学习,()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学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探究性学习活动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7)科学试验方法的培养(对照、单一变量等思想),61,对教材的认识,:,依据课标教科书应当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工具,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媒介,课堂学习的,知识资源,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催化剂,62,因此,在实现教材的基本功能与,全面体现普通高中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看教材是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多元互动交流。,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范例,是学生认知的通道和相互交流的舞台,是将学与教的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引导,。,教材还应,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或认识去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建构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而促进学生与教师间在情感态度上的交流与互动,,并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创造性运用,、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的效果,。,63,关于评价,:,评价应以,标准为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评价的内容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64,例如,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档案袋评价);,提倡多元化,、,多个侧面评价学生,(,如,运用观察、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评与互评等);,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如,问卷、交流等,),。,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