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审核范围释义课件

上传人:冬**** 文档编号:243128987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审核范围释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审核范围释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审核范围释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SJQU,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SJQU,1,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审核范围释义,审核评估概要,我国的评估制度,审核评估对象,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本市普通本科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本市新建本科院校,获得该结论,5,年后须参加审核评估。,审核评估条件,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应建立并已实施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制度,。,一坚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两突出:突出学校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三强化: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审核评估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专业定位、建设和培养效果的符合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达成度,审核重点(五个度),审核评估范围,全国方案:,项目(,6+1,)、要素(,24,)、要点(,64,),上海方案:,项目(,6+1,)、要素(,24,)、要点(,69,),要素释义,释义:两个推敲,推敲内容:,紧扣五个度解读重点要求,该要点的定位作用把控,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契合否?,围绕五个度理解逻辑关系,用目标尺子量实际效果,相对培养目标符合否?保障有效否?效果达成否?,推敲内涵:,审核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及相关内容,说法科学否?,数据达标否?,举措完备否?,效果达到否?,剖析透彻否?,对策适当否?,关注四个如何?,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1.,定位与目标,1.1,办学定位,(,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1.2,培养目标,(,1,)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依据,(,2,)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依据,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该说的,是不是,说了,说过的,是不是,做了,做过的,是不是,有效,无效的,是不是,改了,如何说的?如何做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审核项目一:定位与目标,1.,定位与目标,1.1,办学定位,1.2,培养目标,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释义,学校办学方向和定位主要看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符合自身条件、现阶段实际和发展的潜力。,应体现学校所生所长的区域和行业的优势和趋势,应明确表达学校服务的区域和功能。,办学定位要充分体现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并应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全面落实。,(,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不要盲目攀比,突出自身个性,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考察重点,定位为何,理由咋讲,立意格局,刻度清晰,权威认可,重点解读,定位是学校各项工作基石,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标尺,须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思考,要在学校权威文件中体现,要与人才培养工作相贯通,(,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支撑材料,在确定学校办学方向和定位过程中所作的调查研究、,务虚讨论、意见碰撞等材料;,学校行政、党委和董事会有关讨论的纪要;,学校各类规划中对办学定位的体现;,学校教育教学重大决策中对办学定位的体现;,释义,培养目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应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应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某些专业的目标规格可以多样化。,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该专业建构知识能力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1.,定位与目标,/ 1.2,培养目标,(,1,)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依据(,2,)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依据,考察重点,两层目标,培养预期,核心依据,施教理念,能否实施,重点解读,目标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培养预期是目标的细化丰富,所凭依据源自深入调研思考,目标预期标准催生施教理念,活用各方资源保障目标达成,1.,定位与目标,/ 1.2,培养目标,(,1,)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依据(,2,)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依据,支撑材料,确定专业定位的需求调研报告,报告要引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对该行业发展的有关文件,要引用相关行业协会(或学会)对行业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要分析本市其他高校同专业的定位和面向,如何与他们做到错位竞争。,专业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要求,还应反映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具体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的调研;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对毕业生的调研;对教师和专业人员的调研等等;对上述调研的分析与思考。,1.,定位与目标,/ 1.2,培养目标,(,1,)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依据(,2,)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依据,释义,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应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都要体系以教学为中心,即有,“,干货,”,,而非口头上重视。,要有浓郁的注重本科教学的校园氛围。,1.,定位与目标,/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考察重点,领导重视,地位体现,政策措施,有无干货,氛围如何,重点解读,态度决定一切,是重视,投入是硬道理,是干货,有为才能有位,是理念,氛围不可或缺,是文化,行动决定效果,是准则,1.,定位与目标,/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支撑材料,校长办公会研究本科教学的材料,学校保证教学工作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学校领导重视教学、研究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材料,学校各职能部门自觉关心、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的材料,对教学投入处于优先地位,1.,定位与目标,/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师生对职能部门服务的满意度,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2.,师资队伍,2.1,数量与结构,2.2,教育教学水平,2.3,教师教学投入,2.4,教师发展与服务,审核项目二:师资队伍,释义,学校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三支队伍的数量要满足教学要求。,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符合学校的定位,适应教学需要,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需要对人员数量与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并有效落实。,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考察重点,三支队伍,师生比例,师资结构,发展态势,规划落实,重点解读,师资数量不仅看全校,还要关注到专业,每个专业的师资数量都能满足要求。,不仅每个专业的师资结构合理,且基础课、主干课教师的结构均合理。,应用型:关注双师双能教师的比例。,工科专业:关注教师的工程背景、实践背景。,发展态势不仅静态看,更要动态看。,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支撑材料,近三年三支队伍的花名册,以及数量结构的变化趋势。,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每年落实规划的进展情况。,包括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聘请境外教师的情况。,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1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释义,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包括两个方面: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前者主要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后者主要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师应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师资队伍,/ 2.2,教育教学水平,(,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考察重点,师德师风,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如何评价,学生满意,重点解读,教育水平:立德树人、启迪智慧,启迪文化自觉。,专业水平:精通专业知识、具备应用实践能力,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课堂教学、指导实践、毕业设计指导质量。,教师水平如何,学生的反映、普遍满意度。,2.,师资队伍,/ 2.2,教育教学水平,(,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支撑材料,教书育人的典型材料,全国、市级、校级优秀教师,先进模范的奖状及材料,教师在全国或全市学术会议上作交流的材料,近三年学生评选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材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材料,教师科研工作在学生双创中发挥作用的材料,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及举措,平时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及学生反映的材料,2.,师资队伍,/ 2.2,教育教学水平,(,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释义,教师能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指导学生科技和社团活动。,自觉承担科研项目和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将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带进课堂。,校企教师协同授课、共同育人。,2.,师资队伍,/ 2.3,教师教学投入,(,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2,)聘请行业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4,),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措施与效果,考察重点,上课比例,精力投入,教学建设,科技反哺,行业参与,重点解读,教授副教授中上课比例?认真程度?主讲本科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比例?占总学时的比例?,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教师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情况。,2.,师资队伍,/ 2.3,教师教学投入,(,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2,)聘请行业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4,),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措施与效果,支撑材料,近三年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的数据(各种情况都要算)。,近三年行业企业教师参与授课的情况,鼓励协同授课的政策,校企有关协同授课的协议,教师参与教改的项目,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成果奖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项目、开设新实验、建设新基地的情况。,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列表。,教师指导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及获奖的列表,教师担任班导师的情况。,2.,师资队伍,/ 2.3,教师教学投入,(,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2,)聘请行业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4,),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措施与效果,参与面?,效果如何?,释义,办学以教师为本,学校应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供充分保障。,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为教师提供体面生活,解决后顾之忧,使之专注于教书育人。,注重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注重专业学术带头人培养,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2.,师资队伍,/ 2.4,教师发展与服务,(,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考察重点,培训充电,优化考核,体面待遇,基层组织,青年成长,重点解读,学校治理结构,学校行政、学术权力结构维系教学作用的发挥。,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规划?落实效果?,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的工作及效果。,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评价、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基层教学组织对教师授课和课程质量的支撑作用。,2.,师资队伍,/ 2.4,教师发展与服务,(,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青年教师,带头人,教学团队,支撑材料,卓越计划相关项目及师资培养工程的政策措施。,近三年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国内外访学、企业践习的数据以及成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近三年开展活动的情况以及相关成果。,对系主任培养及系(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近三年青年教师成长情况。,2.,师资队伍,/ 2.4,教师发展与服务,(,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审核项目三:教学资源,3.,教学资源,3.1,教学经费,3.2,教学设施,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3.4,课程资源,3.5,社会资源,释义,教学经费是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基本保障,学校应优先保障教学经费足额投入,有随教育经费而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教学经费的分配以及校院两级的使用权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优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是否有强化经费管理的规范性措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考察重点,生均经费,保障机制,科学配置,管理水平,使用效率,重点解读,本科教学经费?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运行日常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和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专项经费支持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没有?实践教学经费有何保证?,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年度经费使用的绩效分析?结果如何?,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支撑材料,学校保障教学投入的基本机制。,近三年教学状态数据填报的数据,注意: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必须超过合格评估要求(大于学费收入的,13%,),保持每年有所增长。,教学经费支出除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外还包括教学改革支出、专业建设支出、实践教学支出和其他教学专项支出。近三年各项支出的比例及绩效评估的材料。,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释义,教学设施包括实践教学设施、课堂教学设施和辅助教学设施。,实践教学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装备、实习实训基地等。,课堂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房等。,辅助教学设施主要指与教学有关的公用设施,如图书馆、校园网、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应满足教学仪器,并得到有效开放利用。,关注各类设施、仪器装备与图书的更新。,3.,教学资源,/ 3.2,教学设施,(,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考察重点,教学设施,满足要求,管理水平,有效利用,适时更新,重点解读,办学条件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各类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各类设施管理水平?开放程度?利用率?更新及时?,信息化条件、网络资源及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3.,教学资源,/ 3.2,教学设施,(,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支撑材料,近三年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中相关数据列表。,相关管理制度、开放规定、利用率。,体育场馆及主要装备清单。,图书资料及数字资源利用情况。,3.,教学资源,/ 3.2,教学设施,(,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释义,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学校应根据办学定位提出明确的专业设置条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应制定专业建设规划,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形成自身专业特色。,培养方案是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应符合人才培养总目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应建立培养方案制定和审批程序,确保培养方案得到全面落实,要将培养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使之都能达到教学要求。,3.,教学资源,/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特色的形成(,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3,)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4,),学科建设计划中对本科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效果,考察重点,专业规划,设置调整,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方案落实,重点解读,专业建设规划有没有?执行情况?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专业建设的成效?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影响力?,新专业:是否有学科支撑?条件?质量?,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方面是否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适应社会需求?,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的程序是否规范?,3.,教学资源,/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特色的形成(,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3,)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4,),学科建设计划中对本科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效果,支撑材料,校院专业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学校应用型试点专业建设情况。,学校关于专业及专业方向设置的规定,关于专业合格评估的规定,以及实施材料。,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材料。,培养方案制定的程序性规定,各级课程委员会审批材料。,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调整的规定。,各专业培养方案(包括培养规格、能力要求),3.,教学资源,/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特色的形成(,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3,)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4,),学科建设计划中对本科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效果,专业设置与调整,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释义,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资源包括课程与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学科与科研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属于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软基础。,学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成一批优秀课程与教材等,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丰富的高水平教学资源。,3.,教学资源,/ 3.4,课程资源,(,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3,)教材建设与选用,考察重点,课程数量,课程质量,教材建设,辅助资源,资源利用,重点解读,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有没有?落实没落实?,学校课程总量?课程结构?实践类课程比例?选修课比例?双语课程与全英语课程建设?,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课程?,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情况?选用优秀教材的比例?,3.,教学资源,/ 3.4,课程资源,(,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3,)教材建设与选用,支撑材料,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定,课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立项书、验收报告)。,精品课程清单、重点课程清单、在线课程清单(相关文件证明)。,课程总量,各专业课程结构清单。创新创业课程清单。,BB,课程平台中课程清单、最新访问数。,教材建设规定,各专业选用教材清单,优秀教材比例。,自编教材清单,获奖教材清单,获奖教材实样。,3.,教学资源,/ 3.4,课程资源,(,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3,)教材建设与选用,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释义,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根本途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应发挥各自联系行业和服务区域发展的特点,以服务求支持,积极主动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建教学资源。,积极开拓社会捐赠渠道,将成为大学新常态。,3.,教学资源,/ 3.5,社会资源,(,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3,)社会捐赠情况,考察重点,合作办学,共建资源,深度广度,使用效率,各界捐赠,重点解读,学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效果?,开拓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接受社会捐赠?校友捐赠?,3.,教学资源,/ 3.5,社会资源,(,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3,)社会捐赠情况,支撑材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校企合作的形式总结,相关案例。,各种类型校企合作企业的清单。,与政府、社区、行业、企业共建教学资源情况及效果。,合作基金会、社会捐赠情况。,3.,教学资源,/ 3.5,社会资源,(,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3,)社会捐赠情况,审核项目四:培养过程,4.,培养过程,4.1,教学改革,4.2,课堂教学,4.3,实践教学,4.4,第二课堂,释义,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研究。学校应将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力,将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教学改革与研究变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大力推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与效果(,4,)教学及管理信息化,考察重点,顶层设计,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改革效果,重点解读,围绕提高培养质量开展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第二课堂模式的改革等。,提高质量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网络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变革及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的变革。,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与效果(,4,)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支撑材料,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学校领导关于教学改革的论述。,近几年推进各项教学改革的具体部署、有关文件。,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改革的认识,有关讨论的文章。,推进双创教育的各项举措,效果。,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展。,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与效果(,4,)教学及管理信息化,释义,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积极促进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要重视备课、讲授、笔记、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各个环节,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4.,培养过程,/ 4.2,课堂教学,(,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考察重点,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重点解读,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是否体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是否了解?认识和提法要具体,拒绝空洞,老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学的任务不在教,而在学,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与执行情况,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科研反哺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考试方法改革及成效?,4.,培养过程,/ 4.2,课堂教学,(,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支撑材料,制定教学大纲的规定文件,按专业成册的大纲文本。,各专业的能力要求,课程与能力培养的相关矩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例,,1+X,考试改革,实例。,4.,培养过程,/ 4.2,课堂教学,(,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释义,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相应的平台建设和实验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思考,如何解决?效果如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能否满足能力培养的需求?,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开设及效果?实验室开放、使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质量?,4.,培养过程,/ 4.3,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3,)实践教学的落实及效果,考察重点,体系状况,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重点解读,应系统建构全过程实践课程体系,树立能力培养的整体观念与各阶段的不同侧重,以及相应实践平台建设。,学生在实验室、图书馆的时间、效率,对实验室的依赖程度应该成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资源配置优化的主要标志。,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改革,增强实践育人效果。,4.,培养过程,/ 4.3,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3,)实践教学的落实及效果,支撑材料,每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以及每个阶段的具体实验项目列表(包括其性质)。,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或任务书、实践报告。,实验项目与实验卡片的对应关系。,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的有关规定及标准。,近三年毕业设计统计表。,4.,培养过程,/ 4.3,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3,)实践教学的落实及效果,深度思考,由于目标错位、教学方式滞后,目前大多数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依旧在低阶能力、低阶学习、低价思维的层面上徘徊。表现在:注重机械的记忆、浅层次的理解、近迁移应用的能力培养。,这种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外在牵制的、抽象的、非批判的。,教学改革必须突出主体,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突出手脑并用,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研究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综合与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科技素质。,4.,培养过程,/ 4.3,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3,)实践教学的落实及效果,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是对科学理论、定律或假设的检验或验证。,实验一般与课程相连接、相结合。,实验一般有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之分。,实习是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设计。,实习一般是独立的教学环节。,实习有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训是训练实际技能的教学环节。,实训一般也是独立的教学环节。,释义,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两个课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德育教育的优势,积极支持各种类型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建设,注重绿色校园和浓郁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染和激励。,充分利用学科科研和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学术环境,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跨校、跨文化交流学习的机会。,4.,培养过程,/ 4.4,第二课堂,(,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考察重点,育人体系,德育体系,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科创活动,社会实践,学生交流,重点解读,校园文化是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会给学生留下学校传统的深深烙印,是育人环境的软环境和软实力。,学生社团与社会社区、科创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支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学生校内外、国内外的相互交流,是学生提升素质、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4.,培养过程,/ 4.4,第二课堂,(,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支撑材料,素质拓展学分体系的有关材料、近三年活动的统计数据。,文明修身活动的有关材料。,学生社团建设的有关材料。,大学生科创活动的有关材料。,学生国内外交流的有关材料。,4.,培养过程,/ 4.4,第二课堂,(,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审核项目五:学生发展,5.,学生发展,5.1,招生及生源情况,5.2,学生指导与服务,5.3,学风与学习效果,5.4,就业与发展,释义,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起点,生源质量是培养质量的基础,生源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应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创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考生,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各专业生源数量情况分析。,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考察重点,总体情况,专业情况,生源结构,研究分析,创新招数,重点解读,学生对学习专业的选择权,服务学生的全面务实推进,新老学生之间的口口相传,服务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营销宣传手段信息化助力,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支撑材料,近三年总体生源情况分析(包括麦可思等的调查数据),录取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报考率等。,近三年各专业生源情况分析,弱势专业的招生策略。,生源质量分析引发的对教学过程策略的变化。,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释义,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本,学校应关心每位学生,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指导和帮扶体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关爱学生。,5.,学生发展,/ 5.2,学生指导与服务,(,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考察重点,具体内容,开展方式,保障措施,教师参与,学生评价,重点解读,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工作开展情况。,学校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学生服务机构是否健全?运行?效果?,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措施?参与面、参与度?,辅导员、班导师、专业导师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指导记录?效果?,5.,学生发展,/ 5.2,学生指导与服务,(,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支撑材料,学生指导服务包括:德育工作、学习指导、专业选择、课程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贫困生帮扶、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面。,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整体介绍,学校近三年对体系的支持和投入。,各分体系工作职责、人员组成、工作方式、工作条件、近三年工作内容及成果,有综述、有记录、有照片、有小结。,学生对各分体系的参与度、认可度及评价。,5.,学生发展,/ 5.2,学生指导与服务,(,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释义,学风是学生群体或个人在对知识、能力的渴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确定性的治学态度、学习方法和行为,是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外在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针对学生的学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形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效果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果,具体表现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学生事务管理与心理咨询服务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5.,学生发展,/ 5.3,学风与学习效果,(,1,)学生学习态度、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宿舍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考察重点,学风状况,重视程度,措施效果,学业表现,学生感受,重点解读,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教风学风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学校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建设效果?学生的学风表现与综合素质表现?,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学生学业预警与干预制度?,学生对学校的感受。,5.,学生发展,/ 5.3,学风与学习效果,(,1,)学生学习态度、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宿舍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支撑材料,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执行效果?,学风状况:学生主动学习、被动学习、不想学习的大致比例;上课出席率、迟到早退率、注意听讲率、考试违纪率、作业抄袭率、补考率、留级率、退学率,日常违纪率等。,学业状况:德智体美方面的突出表现;高校间可比考试的情况、可比竞赛的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体质健康测试。,麦可思等调查中有关数据的分析。,5.,学生发展,/ 5.3,学风与学习效果,(,1,)学生学习态度、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宿舍文化建设,的满意度,释义,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情况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窗口。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被社会的认可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等,最终由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来检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是指学生毕业一段时间(例如三五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5.,学生发展,/ 5.4,就业与发展,(,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考察重点,初就业率,就业质量,专业成就,单位评价,个人满意,重点解读,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工作队伍、经费投入、硬件设施、软件政策到位。,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质量、事业发展等情况作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学生就业满意度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满意度情况。,5.,学生发展,/ 5.4,就业与发展,(,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支撑材料,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清单。,近三年学校总体就业率、分专业就业率、初次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等情况的分析。,学校重视就业工作的举措、激励政策,效果。,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典型案例。,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麦可思调查数据分析。,5.,学生发展,/ 5.4,就业与发展,(,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审核项目六:质量保障,6.,质量保障,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6.2,质量监控,6.3,质量信息及利用,6.4,质量改进,释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与信息反馈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质量标准建设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考察重点,质量标准,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队伍,重点解读,目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比较薄弱,表现为: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职责不明确,未能覆盖质量全过程,未能覆盖参与质量活动的全体人员;多为领导与督导听课,重监督,轻控制,缺改进,没有形成闭环。,规范的制度建设可以参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使教学质量管理形成一个闭环;再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的运行机制,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不仅管理者有责任,广大教师与学生也要自觉参与,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氛围。,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质量标准建设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支撑材料,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的规章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队伍。,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效果,相关运行资料。,教学管理队伍及其职责分工,建设?,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质量标准建设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释义,质量监控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职能之一,应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督导队伍。,应建立完善的评教、评学制度。,应定期开展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和二级学院评估。,6.,质量保障,/ 6.2,质量监控,(,1,)专业自主评估制度的内容与执行情况(,2,)专业自主评估的方式和实施效果(,3,)教学工作相关方面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方式和效果,考察重点,监控环节,监控方式,评教评学,课程评估,专业评估,重点解读,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是评判该环节教学质量高低的依据,也是构成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专业评估的基础是自我评估,各专业必须通过自评,对照指标体系发现自身不足所在,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深化。,各种评估,评不是目的,要充分理解,“,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6.,质量保障,/ 6.2,质量监控,(,1,)专业自主评估制度的内容与执行情况(,2,)专业自主评估的方式和实施效果(,3,)教学工作相关方面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方式和效果,支撑材料,专业达标评估的材料。,课程评估的材料,评教评学的材料。,期初、期中、试卷、毕业设计、听课等材料。,整改及反馈的材料。,6.,质量保障,/ 6.2,质量监控,(,1,)专业自主评估制度的内容与执行情况(,2,)专业自主评估的方式和实施效果(,3,)教学工作相关方面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方式和效果,释义,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及反馈是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建立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接受社会监督评价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建立制度,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学校必须向社会公开人才培养信息,定期发布质量报告。,6.,质量保障,/ 6.3,质量信息及利用,(,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考察重点,信息统计,信息分析,信息反馈,状态数据,质量报告,重点解读,各种质量监控方式得到的结果,教学质量信息跟踪调查记录与统计分析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教学状态数据采集的工作要求、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公开?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6.,质量保障,/ 6.3,质量信息及利用,(,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支撑材料,质量信息数据统计、分析及反馈的相关制度。,质量信息数据统计、分析及反馈的相关报告。,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及状态数据的利用情况。,年度质量报告及质量信息定期发布情况。,6.,质量保障,/ 6.3,质量信息及利用,(,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释义,质量改进是质量保障体系的落脚点。是针对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持续改进,达到持续提高质量的目的。,应针对质量监控和质量分析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提出的质量改进建议等,制定纠正与改进措施。,配备必要的资源进行质量改进,并对其有效性适时进行评价。,6.,质量保障,/ 6.4,质量改进,(,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考察重点,改进机制,预防措施,纠正办法,资源配备,效果评价,重点解读,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问题加以分析,制定改进的措施。,对上一轮参加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情况。,对已参加的专业评估、专业试点检查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情况。,6.,质量保障,/ 6.4,质量改进,(,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支撑材料,开展质量改进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对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材料。,合格评估的整改材料。,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的整改材料。,上述环节整改前后的对比。,6.,质量保障,/ 6.4,质量改进,(,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自选特色项目,体现了审核评估范围的开放性,鼓励高校创造性开展工作;,何为特色,定义: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的独特的优质风貌。,稳定性,+,社会认可,体现:治学方略、办学观念、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学校是怎么做的、做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怎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几点建议,学好审核评估方案,学习方案,,领会审核评估的精神实质。,学习理论,,把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学习经验,,取他校之长自己少走弯路。,认真做好自我评估,职能部门围绕与自己相关的审核要素进行自评,各专业按照达标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评。,各学院按照审核评估范围开展自评。,学校就某些专项进行评估诊断。,摸底、有数、明路,踏踏实实进行整改,解决突出问题,弥补薄弱环节,规范教学档案,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育反思,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