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10-21下午,谭华教授)课程目标与热点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243128528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10-21下午,谭华教授)课程目标与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XX-10-21下午,谭华教授)课程目标与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XX-10-21下午,谭华教授)课程目标与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热点问题探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上海, 2011.10,1,一、关于课程目标的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3,(一)运动参与,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运动参与的目标:,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4,(二)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5,(二)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目标,:,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6,(三)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本方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7,(三)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的目标:,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8,(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方面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初中阶段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9,(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10,二、标准内容标准的主要修改,1. 在水平一、水平二突出游戏活动,为了强化这一问题,修订稿在“内容标准”中增加了对游戏学习和活动的表述和案例。,在运动技能课程分目标的叙述部分,特别加上了一句话:小学阶段要注重游戏练习.。,11,二、标准内容标准的主要修改,2. 更准确表述“运动技能教学”,对体育课程改革反映最大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批评课程改革“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称新课程是企图“把竞技运动从学校体育中开除出去”。在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也的确发现不少老师忌谈运动技术。以至于有的学者提出:现在决不是要什么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而是要在有层次地、有重点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12,2. 更准确表述“运动技能教学”,所谓新课程要“淡化运动技能”只是部分人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误解,并不是课程改革的本意。在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或暗示要“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相反却是对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和地位给与了充分的重视。课程标准指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13,3. 在小学阶段突出基本运动能力发展,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目标: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14,3. 在小学阶段突出基本运动能力发展,学习目标2: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1)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2)学习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15,4.适度降低某些难度偏大和要求偏高的内容,修订稿在“内容标准”中做了有些修改,如,将“测评学生30秒钟踢毽子的次数”改为“评价学生踢毽子的熟练程度”;,将“测评学生10米双脚连续跳的速度”改为“评价学生在撒渔网游戏中的速度和灵敏性”;,将水平二“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中规范性一词删除;,将“掌握有较大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改为“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将“表现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改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将“测评学生掌握并运用定向越野技术的情况”改为“评价学生掌握跳远的助跑、起跳等程度”。,16,5.文字表述有较大修改,学习目标2: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1)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评价要点】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测定心率,并说出心率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关系。,17,5.文字表述有较大修改,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1)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以及速度、远度或高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掌握跳远的助跑、起跳等技术的程度 。,18,5.文字表述有较大修改,(2)基本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如根据体育学习或锻炼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个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评价要点】发现和解决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找出自制的锻炼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修改。,19,5.文字表述有较大修改,(2)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评价要点】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战术的熟练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对传切配合等战术的熟练程度。,20,5.文字表述有较大修改,水平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目标1: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克服运动中的“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遭遇挫折时继续努力等。,【评价要点】在困难条件下不断努力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评在长跑中克服“极点”反应、坚持完成任务的体验。,21,5.文字表述有较大修改,学习目标2: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不会因为运动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与他人有差异而感到骄傲、自卑或放弃努力。,【评价要点】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不同运动项目对身高或体重的特殊要求,并说出自己适合的运动项目。,22,三、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 教育目标分类学,(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目标教学是建立在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B. S. Bloom) 等以美国大学考试专家小组提出的分类组织结构理论框架为基础,把各类教育目标归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相继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领域(1956)、情感领域(1964)和动作技能领域(1970)三个分册。L.W.安德森和D.R.克拉斯沃于1999年对该书进行了修改,出版了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23,1.教育目标的分类,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把目标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基本涵盖了个体发展的所有内容,为制定课程目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教学从清晰的可实现、可检测的目标开始,最后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认知教育目标按水平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情感教育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和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5级。,24,1.教育目标的分类,技能领域目标分为7级:,知觉,运用感官获得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定向,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有控制的反应,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机械性动作,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创新,根据具体情境需要创造新动作,强调在技能发展基础上的创造能力。,25,1.教育目标的分类,修订版进一步将认知教育目标分为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知识被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四类,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级水平。,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1.记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元认知知识,说明:表中的空格用于填写教学活动或教学测评安排等。,26,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目标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其主要论点是:学生中的个体差异是“人为的和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除了占学生总数的5%的超常学生与低常学生之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差异”;许多学生未能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策略和及时、恰当的指导,否则所有学生都能取得优异成绩;强调教学过程中“矫正反馈”系统的作用。,布卢姆主张用诊断性评价或事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及时了解各种教学策略对达到预定目标的效果。,27,诊断性评价,制定单元目标,划分教学单元,制定课时目标和教法,教材分析,实施教学,形成性评价,目标达到,未达目标,提高要求或帮助他人,个别化矫正或指导练习,新的学习内容,达到目标,终结性评价,目标教学过程示意图,完整的目标教学大致包括学前诊断性测试确定教学内容和标准精讲示范难点重点学生练习课时目标测试反馈矫正练习课时目标达成度测试形成性测试期末测试等步骤。,28,3.目标教学在中国,1986年9月,布卢姆应邀到华东师大讲学,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等著作也在中国翻译出版,此后在中国掀起了实验和推广目标教学的热潮。在大量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目标教学的实验。,29,4.目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实验显示在实施目标教学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施行目标教学;不同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学生课堂达标情况有差异,不能以一时表现对学生下定论,也不能对所有学生按统一标准要求;情感态度目标评价应避免随意性;目标教学应遵循“小循环,快反馈,强矫正”的原则,及时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课后练习,强化训练,及时总结归纳;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激发和巩固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他们体验和强化体育的积极意义,注意运动爱好和锻炼习惯的养成。,30,5.教育目标分类学与体育课程改革,目标教学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质量效果明显。但有人认为目标教学很费精力,实验班所用时间比对照班大约多1015%;也有人认为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相对较难。,1,目标体系中缺失了身体。,布卢姆安德森模式偏重于教师的教,与当代教育思潮强调学生自我监控和学习能力发展有较大差异,,2,与此次课程改革提倡的强调学生能力发展、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和探究式学习的指导思想有也有一定差距。,1,聂俊雄,雏议对目标教学的认识误区,中等医学教育杂志,1995/3,2,董奇,目标教学:理性的评论与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7/17,31,领域分类,水平,含义,身体发展,无病,无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身体形态和机能正常,健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体能,认知领域,记忆,能回忆、记住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理解,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能将知识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应用,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有独立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动作技能,体验,通过看、听、试作感知并体验某个动作,模仿,仿照图形或示范动作进行练习,组合,将单个或分解的动作组合起来练习,熟练, 正确连惯地完成完整动作;准确自如地完成完整动作,情感态度,接受, 遵从;愿意接受并理解规则;,主动接受、并能运用规则。,兴趣,为体育过程本身所吸引而产生积极情绪和意向;,对体育活动具有持久、稳定的爱好。,态度,具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习惯;,带动他人并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按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解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32,(二) 关于基本运动能力,动作技能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是为体育教师经验和体育课程理论所证明的,也是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该标准第一条就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和熟练掌握动作的能力。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多样的基本动作如跑、跳、投、击,然后在初中阶段予以改进、组合并多样化。在初中阶段,这些动作组合成专门的运动技术,以用于更复杂的活动环境中并进一步熟悉规则和运用战术。高中学生可以选择几项经常参加的运动予以发展和熟练掌握。,33,1.怎样理解体育课程中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起来的合乎一定法则的活动方式。按广义的知识观,技能实际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的能力。,克伦巴赫(J.Cronbach):最好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准确地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意识注意的一种操作。,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作为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之首。,34,技能的分类,1.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动作方式 ,表现为骨骼肌的活动,按广义知识观,动作技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按照一套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精细的肌肉控制是动作技能的重要特征。,2.智力技能(智慧技能、心智技能),智力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起来的合乎一定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按照广义的知识观,智力技能是运用某种习得的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的能力,,35,2.人类动作学习与发展,人类动作技能依复杂程度可分为三类:,婴儿期的反射,-,反应动作、儿童早期的基本动作技能和儿童晚期以后的高级动作技能。,基本动作技能,非位移动作技能:转体、弯腰、下蹲、站立、坐、抓握,位移动作技能:跑、单脚跳、双脚跳、跑跳步、滑步、跨步跳、退步、钻、翻滚、爬,操作动作技能:投掷、接、踢、挥击、拍球,36,动作学习理论是体育研究和教学训练的基石。,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分类:分立技能、序列技能和连续技能,以运动和认知方式的重要程度分类:运动性技能与认知性技能,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程度分类:开式技能与闭式技能,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Greg Payne,耿培新等,人类动作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2.人类动作学习与发展,投掷,跑,双脚跳,接,挥击,单脚跳,连续垫跳步,踢,月 龄,37,3.动作动作学习的动态系统理论,结构,个体生物性约束,环境约束,任务约束,功能表现,38,(三) 课程标准视野中的兴趣,1.体育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是一种学习的内在需要。,推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是低层次“自尊”型或趣味型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教育的推动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社会目的性逐渐加强,学生和学习动机从受年龄、个性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的近景性学习动机逐步向间接的愿景性学习动机过渡。,39,2.体育兴趣,兴趣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体育优秀的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体育学习动机水平和强度,他们有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愿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坚定的学习信心以及坚强的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动力作用促使他们积极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优良的成绩。,40,2.体育兴趣,体育困难的学生往往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自信心不足,意志力不够坚强,亦即体育学习动机很微弱,导致学习成绩不良;而失败的学习结果使原有的体育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以至于原有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因此,体育学习效果更坏。这种较低较弱的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恶性循环,常使体育差生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乃至出现厌学、弃学、逃学等严重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把它作为毎个教学阶段的起始环节抓紧抓好。,41,2.体育兴趣,体育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内在兴趣)和间接兴趣(外在兴趣)两个方面,直接兴趣建立在因体育运动本身产生的乐趣之上,间接兴趣则建立在对纪律、学习成绩、教师、家长、从众、健康等的追求上。体育运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有较多的直接兴趣,这种兴趣能够使他们自觉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影响这种兴趣的负面因素则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身心的劳累、学习中的困难以及不当教学引起的反感等消极情绪。,42,2.体育兴趣,在学校阶段能否养成体育兴趣和习惯,对终生体育的影响极大。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在我国16岁以上居民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由于缺乏体育兴趣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了30.2。这说明学校体育对于体育兴趣的形成至关重要。,不恰当的体育教学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43,影响广州市区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影响因素,男,女,%,位次,%,位次,对体育缺乏兴趣,29。70,1,27。61,1,活动内容不吸引人,21。20,2,12。88,4,教师技术水平不高,17。57,3,4。91,7,目标高不可攀,16。36,4,18。40,2,教师指导态度不好,7。27,5,15。95,3,同伴不够配合,4。85,6,9。20,5,运动能力差,3。03,7,6。75,6,身体状态不佳,0,8,4。29,8,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影响广州市区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表中显示:29。70%的男生和27。61的女生把“对体育缺乏兴趣”当作影响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第一原因;因教师自身或教学因素(表中影响因素25项)而影响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男女生各占62。40%和52。14%,由于体育基础差(自感“运动能力差”和“身体状态不佳”)的男女生仅分别为3。03%和11。04%。这些一方面反映了兴趣是影响当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教师行为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首要原因。,45,3.体育兴趣的特征,体育兴趣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体育兴趣在个体间表现出差异性,在个体内表现出层次性:有趣乐趣志趣,这也是体育兴趣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对体育活动感到有趣是体育兴趣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体育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它往往短暂易逝,非常不稳定。处于这一阶段的兴趣常常与对某种新奇感相联系,随着这种新奇感的消失,兴趣也会自然地逝去。此外,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形式,甚至某种意外变化,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产生短暂的兴趣。,46,3.体育兴趣的特征,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习者的兴趣逐渐变得专一、深入起来,如喜爱足球的的中小学生很可能会成天迷恋足球而对其他活动不感兴趣。,志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当乐趣同学习者的人生态度、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乐趣便变成了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是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中所指的兴趣主要指第二、三层次中学生力求认识或爱好某种体育活动、并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倾向。,47,3.体育兴趣的特征,体育兴趣的中心趋向性,学生在低年龄阶段对户外活动常常有广泛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广泛的活动兴趣会慢慢趋向于一个中心兴趣。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以初中为中心的5年期间。在这个阶段,学生学生会循着“普遍的活动兴趣广泛的体育兴趣特定的体育兴趣”的规律,逐渐形成把兴趣集中在某一项或少数体育活动上,而对其他体育活动的兴趣则相应下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下降或对体育活动的疏离,也通常发生在这个阶段。,48,不同水平学段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69.2,53.7,52.6,49.5,49.5,41.4,29.4,24.3,26.2,29.7,16.8,10.3,8.1,兴趣经常变动,喜欢5项以上,喜欢3-4个项目,兴趣有变化,喜欢1-2个项目,兴趣基本不变,水平2 水平4 水平5,资料来源:对广州12所中小学学生的调查,17.7,16.1,49,不同水平学段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67.3,56.3,52.3,48.1,46.4,22.4,38.0,16.8,26,18.8,10.3,15.6,喜欢游戏性项目,出于从众、好奇,喜欢竞争性项目,为了掌握技术,喜欢技术性项目,水平2 水平4 水平5,资料来源:2004年对广州12所中小学学生的调查,50,谢谢大家!,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