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XXXX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243125991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XXXX我国国际收支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08-XXXX我国国际收支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08-XXXX我国国际收支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LOGO,LOGO,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2008-2013,我国国际收支状况,1,小组成员,1,2,3,李佳琦,我国国际收支的概况及问题,张文超,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叶星辰,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2,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3,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07-2013,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单位:亿美元,项 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上半年,国际收支总差额,4607,4417,5247,4016,1763,2171,经常项目差额,4206,2433,2378,1361,1931,984,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91%,55%,45%,34%,110%,45%,与,GDP,之比,9.30%,4.90%,4.00%,1.90%,2.30%,2.50%,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401,1985,2869,2655,-168,1187,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9%,45%,55%,66%,-10%,55%,与,GDP,之比,0.90%,4.00%,4.80%,3.60%,-0.20%,3.00%,4,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呈现双顺差的格局。,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37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869,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5247,亿美元,.,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08,2009,2010,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活动总体上放缓,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5,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11,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顺差规模有所减少。,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361,亿美元,同比下降,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下降,23%,;国际收支总顺差,4016,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19%,。,2012,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大幅下降,.,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42%,;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逆差;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初步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 。,2013,2013,年国际收支总顺差重新反弹。,2013,年上半年,我国涉外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同比增长,5%,,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6,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由此可见,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7,二、影响及问题,1,一是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2,较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3,三是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8,二、影响及问题,第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第二,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第三,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第四,国际收支双顺差给人民币汇率造成持续的升值压力。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巨额外汇储备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并陷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供给增长的双重困境。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这些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第五,长期双顺差将加剧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尤其是欧美的贸易摩擦。短期内,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摩擦愈演愈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受到更大制约,贸易谈判中需付出更多代价。,第六,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9,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经常项目顺差的原因,1,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原因,2,10,经常帐目顺差的原因,过高的储蓄率,由于国内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居民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一国储蓄较多,而消费和投资相对较少,国家有更多的商品可供出口,必然会扩大国际收支顺差。,我国长期实行出口鼓励政策,我们在外贸政策上一直实行的是奖出限入的政策,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以及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等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出口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中占支配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及外商投资向我国转移,导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大。,1,2,3,11,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原因,1.,我国长期实行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我国鼓励外资进入的优惠政策使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本国。一方面,由于本国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者难以得到用于支付进口的资金,而又由于国内资本管制,投资者即使得到资金又难以换取外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考核的决策短视性,不断引进实际上极为昂贵的外国直接投资(,FDI,)。,12,2.,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近来,由于我国短期利率处于高点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热钱不断流入我国。,2008,年起,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各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防止经济的衰退。美国债券与宏观经济研究机构估计,,2009,年流入中国的热钱高达,1050,亿美元。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估算,,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即使各方统计口径及方法不同,但热钱较多的流入的确引起各方关注。热钱的疯狂融入,不仅加剧了通胀,而且制造了可怕的地产和资产泡沫。,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原因,13,3.,对于引资的利用不合理,我国外资的流入主要采取引进,FDI,的方式,而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外资进入中国,从实质上来讲只不过是中国储蓄的回流。威廉姆森认为“引资国必须把资本流入转化为经常项目逆差”。发展中国家应用取得的外汇购买外国资本品、技术及管理,而不是增加外汇储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如此之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国企业缺乏进行海外投资的战略思维,不能或者不敢“走出去”。这样就减少了本国资本的流出,同时又间接地导致了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原因,14,三、政策选择,一国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方面的问题。内部均衡指理想的经济增长、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但由于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一般以充分就业或通货稳定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的标志;外部均衡即指国际收支平衡。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为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目标,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等可供利用。,15,针对原因的相关政策,过高的储蓄率,降低高储蓄率,促进内需,。,我国长期实行出口鼓励政策,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中占支配地位,完善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1,2,3,16,1、,降低高储蓄率,促进内需,较高的储蓄率不仅限制投资、消费及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会造成经常项目顺差。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除此之外,还应做到:第一,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及教育体系,进而排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第二,应改革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提高消费倾向更高的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第三,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使国内储蓄能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17,2、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做出的选择,目前这一战略却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经济中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利于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执行。应逐步降低过高的贸易顺差,构建平衡的贸易结构。,其一,应减少出口量,改变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加速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而实现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其二,应增加进口量,进一步放宽进口限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及国内经济发展紧缺的资源,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 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18,3、完善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引进外资的相关政策,引进外资应考虑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的外资项目的进入。,其次,应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相关政策,限制地方政府把外资引进情况作为政绩的考核标准,阻止有损地方产业发展及破坏环境的外资项目的引进。,最后,应完善加工贸易相关政策,主要考虑引入机制,加快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我国原料和相关配件。取消鼓励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19,其他相关政策,外汇储备 走出去,巨额的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进一步放松外汇储备的使用范围和途径。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让外汇“走出去”,推动扩大进口和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放宽外汇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及外商投资向我国转移,导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大。,4,5,6,20,4、外汇储备和企业“走出去”,建议有关部门研究新的方式,比如运用借款,定向发债,委托贷款等方式来改进外汇资金供应的方法和渠道,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21,5、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建议允许人民币更多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根据蒙代尔的“三元冲突”理论, 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之间不能共存, 资本自由流动不可能永远进行, 作为大国也不能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所以汇率在更大范围内的浮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目前应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从而发挥汇率制度调节贸易及资本有序流动的作用,进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其次,应加强对跨境资本的管理,阻止热钱流入,平稳国际收支的剧烈波动,为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创造条件。,22,6、放宽外汇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 引导资金有序流出,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而我国形成巨额国际收支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对华投资与我国对外投资的极大不对称。,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放宽外汇管制,尤其是要改革强制性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对外投资的用汇限制,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海外投资, 制定并落实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完善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和国内协调机制,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努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和降低资本账户的部分顺差。,23,政策选择,总之, 扭转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 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必须多项政策配合使用方能奏效。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在一个比较平稳、健康的环境中良性运行。,24,Thank You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