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5章总体设计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43123769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X 页数:113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5章总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5章总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5章总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5,章 总体设计,5.1 设计过程,5.2 设计原理,5.3 启发规则,5.4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txng)工具,5.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第一页,共113页。,软件设计宣言:Mitch Kapor,“什么是设计?设计是你站在两个世界技术世界和人类的目标世界而你尝试将这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罗马建筑批评家Vitruvius提出的观念(gunnin):,“设计良好的建筑应该展示出坚固、适用和令人赏心悦目”。,第二页,共113页。,设计阶段:,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可以将软件设计分为概要(giyo)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从技术的角度,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将软件设计划分为体系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4部分。,面向对象方法则将软件设计划分为体系结构设计、类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构件级设计4部分。,第三页,共113页。,第四页,共113页。,结构化设计(shj)和结构化分析的关系:,第五页,共113页。,总体设计过程:首先寻找实现目标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方案;然后分析员从这些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若干个合理的方案,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向用户和使用部门负责人推荐;分析员应该(ynggi)进一步为这个最佳方案设计软件结构,进行必要的数据库设计,确定测试要求并且制定测试计划。,必要性:总体设计可以站在全局高度上,花较少成本,从较抽象的层次上分析对比多种可能的系统实现方案和软件结构,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和最合理的软件结构,从而用较低成本开发出较高质量的软件系统。,第六页,共113页。,5.1 设计(shj)过程,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shxin)方案,设想供选择的方案,选取合理的方案,推荐最佳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功能分解,设计软件结构,设计数据库,制定测试计划,书写文档,审查(shnch)和复审,第七页,共113页。,典型的总体设计过程包括下述9个步骤:,1. 设想供选择的方案,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数据流图考虑各种可能的实现方案,力求从中选出最佳方案。,2. 选取合理的方案,从前一步得到的一系列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若干个合理的方案。对每个合理的方案分析员都应该准备(zhnbi)下列4份资料:,系统流程图;,组成系统的物理元素清单;,成本/效益分析;,实现这个系统的进度计划。,第八页,共113页。,3. 推荐最佳方案,分析员应该综合分析对比(dub)各种合理方案的利弊,推荐一个最佳的方案,并且为推荐的方案制定详细的实现计划。,4. 功能分解,首先进行结构设计,然后进行过程设计。,结构设计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关系;过程设计确定每个模块的处理过程。,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过程设计是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第九页,共113页。,5. 设计软件结构,通常程序(chngx)中的一个模块完成一个适当的子功能。应该把模块组织成良好的层次系统。软件结构可以用层次图或结构图来描绘。,如果数据流图已经细化到适当的层次,则可以直接从数据流图映射出软件结构,这就是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6. 设计数据库,对于需要使用数据库的那些应用系统,软件工程师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系统数据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数据库。,第十页,共113页。,7. 制定测试计划,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考虑测试问题,能促使软件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注意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8. 书写文档,应该用正式的文档记录总体设计的结果,在这个阶段应该完成的文档通常有下述几种:,(1) 系统说明; (2) 用户手册;(3) 测试计划;,(4) 详细(xingx)的实现计划;(5) 数据库设计结果。,9. 审查和复审,最后应该对总体设计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和管理复审。,第十一页,共113页。,5.2 设计(shj)原理5.2.1 模块化,模块:是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相邻(xin ln)程序元素的序列,而且有一个总体标识符代表它。,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第十二页,共113页。,为什么要模块化?,模块化是为了使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能被人的智力所管理,软件(run jin)应该具备的惟一属性。,如果一个大型程序仅由一个模块组成,它将很难被人所理解。,第十三页,共113页。,模块化的根据:,如果C(P1)C(P2),显然E(P1)E(P2),根据人类解决一般问题的经验(jngyn),,C(P1+P2)C(P1)+C(P2),综上所述,得到下面的不等式,E(P1+P2)E(P1)+E(P2),第十四页,共113页。,每个程序都相应地有一个最适当(shdng)的模块数目M,使得系统的开发成本最小。,模块化和软件(run jin)成本,第十五页,共113页。,评价一种设计方法定义模块(m kui)能力的五条标准:,模块(m kui)可分解性,模块(m kui)可组装性,模块(m kui)可理解性,模块(m kui)连续性,模块(m kui)保护性,第十六页,共113页。,模块化的作用:,采用模块化原理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不仅容易设计也容易阅读和理解。,模块化使软件容易测试和调试,因而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模块化能够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模块化也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gngchng)的组织管理。,第十七页,共113页。,5.2.2 抽象(chuxing),抽象:现实世界中一定事物、状态(zhungti)或过程之间总存在着某些相似的方面(共性)。把这些相似的方面集中和概括起来,暂时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抽象。,抽象就是抽出事物本质特性而暂时不考虑细节。,“抽象是人类处理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Grady Boach,第十八页,共113页。,一般抽象过程:,处理复杂系统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是用层次的方式构造和分析它。,一个复杂的动态(dngti)系统首先可以用一些高级的抽象概念构造和理解,这些高级概念又可以用一些较低级的概念构造和理解,如此进行下去,直至最低层次的具体元素。,例:过程抽象、数据抽象,第十九页,共113页。,软件工程抽象(chuxing)过程:,软件工程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对软件解法的抽象(chuxing)层次的一次精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软件作为系统的一个完整部件;,在需求分析期间,软件解法是使用在问题环境内熟悉的方式描述的;,当由总体设计向详细设计过渡时,抽象(chuxing)的程度也就随之减少了;,最后,当源程序写出来以后,也就达到了抽象(chuxing)的最低层。,第二十页,共113页。,5.2.3,逐步求精,逐步求精:为了能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而尽量推迟对问题细节(xji)的考虑。逐步求精是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时采用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软件工程技术的基础。,Miller法则: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72)个知识块上。,第二十一页,共113页。,例:用筛选法求100以内的素数。所谓的筛选法,就是从2到100中去掉2,3,5,7的倍数,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素数。,首先按程序功能写出一个框架,main(),建立2到100的数组A ,其中(qzhng)Aii;.1,建立2到10的素数表B ,存放2到10以内的素数;.2,若Aii是B 中任一数的倍数,则剔除Ai;.3,输出A 中所有没有被剔除的数;.4,第二十二页,共113页。,上述框架中每一个加工语句都可进一步细化,main() ,/*建立2到100的数组A ,其中Aii*/ .1,for (i = 2;i = 100;i+)Ai = i;,/* 建立2到10的素数表B ,存放2到10以内的素数*/ .2,B1 =2; B2 = 3; B3 = 5; B4 = 7;,/*若Aii是B 中任一数的倍数,则剔除Ai*/ .3,for (j = 1; j = 4; j+),检查A所有(suyu)数能否被Bj整除并将其从A剔除;,/*输出A 中所有(suyu)没有被剔除的数*/ .4,for (i = 2; i 25),module_3();,else,module_4();,第四十页,共113页。,评价:,与结构化编程矛盾,生成的代码完全不可读。,如果在一个模块中对一个全局变量的声明(shngmng)进行修改,必须修改能够访问该全局变量的每一个模块。,公共环境耦合的模块难于重用,必须提供一个全局变量的清单。,即使模块本身不改变,它和产品中其他模块之间公共环境耦合的实例数也会变化非常大。,潜在危险很大。模块暴露出必需要更多的数据,难以控制数据存取,而且会导致计算机犯罪。,有些情况下公共环境耦合更好。,第四十一页,共113页。,(6) 内容耦合(content coupling),最高程度的耦合是内容耦合。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两个模块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nib)数据;,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个模块的内部(nib);,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第四十二页,共113页。,耦合是影响软件复杂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采取下述设计原则:,尽量(jnling)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和特征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 完全不用内容耦合。,第四十三页,共113页。,2. 内聚,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藏和局部(jb)化概念的自然扩展。简单地说,理想内聚的模块只做一件事情。,要求:设计时应该力求做到高内聚,通常中等程度的内聚也是可以采用的,而且效果和高内聚相差不多;但是,低内聚不要使用。,内聚和耦合是密切相关的,模块内的高内聚往往意味着模块间的松耦合。实践表明内聚更重要,应该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模块的内聚程度上。,第四十四页,共113页。,内聚程度的度量:,(1) 偶然内聚(coincidental cohesion),如果一个模块完成一组任务,这些任务彼此间即使有关系,关系也是很松散(sngsn)的,就叫做偶然内聚。,M,A=B+C,GET CHER,IF R=5 THEN S=1,第四十五页,共113页。,评价:,模块内各元素之间没有实质性联系,很可能在一种应用场合需要修改这个模块,在另一种应用场合又不允许这种修改,从而陷入困境;,可理解性差,可维护性产生退化;,模块是不可重用的。,解决方案:,将模块分成更小的模块,每个小模块执行一个(y )操作。,第四十六页,共113页。,(2) 逻辑(lu j)内聚(logical cohesion),如果一个模块完成的任务在逻辑(lu j)上属于相同或相似的一类,则称为逻辑(lu j)内聚。,第四十七页,共113页。,new_operation,function_code=7;,new_operation(function_code,dummy1,dummy2,dummy3);,/dummy1,、,dummy2,和,dummy3,是伪变量,,/,如果,function_code=7,则不使用它们,第四十八页,共113页。,评价:,接口难以理解,造成整体上不易理解;,完成多个操作的代码互相纠缠在一起,即使局部功能的修改有时也会影响全局,导致严重的维护问题;,难以重用(zhngyng)。,解决方案:,模块分解。,第四十九页,共113页。,第五十页,共113页。,(3) 时间内聚(temporal cohesion),如果一个(y )模块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段时间内执行,就叫时间内聚。,执行初始化,打开旧主文件、新主文件、事务文件和打印文件;,初始化销售地区表;,读第一条事务记录和第一条旧主文件记录;,第五十一页,共113页。,评价:,时间关系在一定(ydng)程度上反映了程序某些实质,所以时间内聚比逻辑内聚好一些。,模块内操作之间的关系很弱,与其他模块的操作却有很强的关联。,时间内聚的模块不太可能重用。,第五十二页,共113页。,(4) 过程内聚(procedural cohesion),如果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是相关的,而且必须以特定次序执行,则称为过程内聚。,使用程序(chngx)流程图作为工具设计软件时,常常通过研究流程图确定模块的划分,这样得到的往往是过程内聚的模块。,第五十三页,共113页。,评价:,比时间(shjin)内聚好,至少操作之间是过程关联的。,仍是弱连接,不太可能重用模块。,解决方案:,分割为单独的模块,每个模块执行一个操作。,第五十四页,共113页。,(5) 通信内聚(communicational cohesion),如果模块中所有元素都使用同一个输入(shr)数据和(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据,则称为通信内聚。即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评价:,模块中各操作紧密相连,比过程内聚更好。,不能重用。,解决方案:,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执行一个操作。,第五十五页,共113页。,(6) 顺序(shnx)内聚(sequential cohesion),如果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和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处理必须顺序(shnx)执行,则称为顺序(shnx)内聚。,评价:,根据数据流图划分模块时,通常得到顺序(shnx)内聚的模块,这种模块彼此间的连接往往比较简单。,第五十六页,共113页。,(7) 功能内聚(functional cohesion),如果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属于一个整体,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则称为功能内聚。功能内聚是最高程度的内聚。,评价:,模块可重用(zhngyng),应尽可能重用(zhngyng);,可隔离错误,维护更容易;,扩充产品功能时更容易。,第五十七页,共113页。,七种内聚的优劣评分结果:,高内聚:功能内聚 10分,顺序内聚 9分,中内聚:通信内聚 7分,过程内聚 5分,低内聚:时间内聚 3分,逻辑(lu j)内聚 1分,偶然内聚 0分,设计时力争做到高内聚,并且能够辨认出低内聚的模块。,第五十八页,共113页。,5.3 启发(qf)规则,1. 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通过模块分解或合并,降低耦合提高内聚。,两个方面:,模块功能完善化。一个完整的模块包含:,执行规定(gudng)的功能的部分,出错处理的部分,返回一个“结束标志”,消除重复功能,改善软件结构。,完全相似,局部相似,第五十九页,共113页。,第六十页,共113页。,2. 模块规模应该适中,经验表明,一个模块的规模不应过大,最好能写在一页纸内。通常规定50100行语句,最多不超过500行。数字只能作为参考,根本问题是要保证模块的独立性。,过大的模块往往是由于分解不充分(chngfn),但是进一步分解必须符合问题结构,一般说来,分解后不应该降低模块独立性。,过小的模块开销大于有效操作,而且模块数目过多将使系统接口复杂。,第六十一页,共113页。,3. 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都应适当,深度: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数,它往往能粗略地标志一个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宽度: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扇出: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模块数目。,扇入:有多少(dusho)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第六十二页,共113页。,第六十三页,共113页。,第六十四页,共113页。,4. 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模块的作用域: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模块的控制域:是这个模块本身以及(yj)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在一个设计得很好的系统中,所有受判定影响的模块应该都从属于做出判定的那个模块,最好局限于做出判定的那个模块本身及它的直属下级模块。,第六十五页,共113页。,第六十六页,共113页。,解决方案:,把模块A中的判定移到模块M中;,把模块G移到模块A下面(xi mian),作为他的下级模块。,第六十七页,共113页。,5. 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模块接口复杂是软件发生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仔细设计模块接口,使得信息传递简单并且和模块的功能一致。,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函数(hnsh),QUAD_ROOT(TBL,X),其中数组TBL传送方程的系数,数组X送回求得的根,QUAD_ROOT(A,B,C,ROOT1,ROOT2),第六十八页,共113页。,6. 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警告软件工程师不要使模块间出现内容耦合。当从顶部进入模块并且从底部退出来时,软件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此(ync)也是比较容易维护的。,7. 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模块的功能应该能够预测,但也要防止模块功能过分局限。,功能可预测:如果一个模块可以当做一个黑盒子,只要输入的数据相同就产生同样的输出,这个模块的功能就是可以预测的。,第六十九页,共113页。,5.4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txng)工具5.4.1 层次图和HIPO图,1. 层次图(H图),层次图用来描绘(miohu)软件的层次结构。很适于在自顶向下设计软件的过程中使用。,层次图和层次方框图的区别:,层次图,层次方框图,作用,描绘软件结构,描绘数据结构,矩形框,模块,数据元素,连线,调用关系,组成关系,第七十页,共113页。,正文加工(ji gng)系统的层次图,第七十一页,共113页。,2. HIPO图,HIPO图是美国IBM公司发明(fmng)的“层次图+输入/处理/输出图”的英文缩写。,为了能使HIPO图具有可追踪性,在H图(层次图)里除了最顶层的方框之外,每个方框都加了编号。,第七十二页,共113页。,和H图中每个方框相对应,应该有一张IPO图描绘这个(zh ge)方框代表的模块的处理过程。模块在H图中的编号便于追踪了解这个(zh ge)模块在软件结构中的位置。,第七十三页,共113页。,5.4.2,结构图,Yourdon提出的结构图是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另一个有力工具。结构图和层次图类似,也是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基本符号:,方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之间的直线表示模块的调用关系;,尾部是空心圆箭头表示传递的是数据;,尾部实心圆箭头表示传递的是控制(kngzh)信息。,第七十四页,共113页。,第七十五页,共113页。,附加符号:,选择调用(dioyng):判定为真时调用(dioyng)A,为假时调用(dioyng)B。,循环调用(dioyng):模块M循环调用(dioyng)模块A、B、C。,第七十六页,共113页。,注意:,层次图和结构图并不严格表示模块的调用次序,多数人习惯按调用次序从左到右画模块;,层次图和结构图并不指明何时调用下层模块;,层次图和结构图只表明一个模块调用那些模块,没有表示模块内还有没有其他成分;,通常用层次图作为描绘(miohu)软件结构的文档;,由层次图导出结构图的过程,可以作为检查设计正确性和评价模块独立性的好方法。,第七十七页,共113页。,5.5 面向(min xin)数据流的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定义了一些不同的“映射”,利用这些映射可以把数据流图变换成软件结构。,因为任何软件系统都可以用数据流图表示,所以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理论(lln)上可以设计任何软件的结构。通常所说的结构化设计方法(简称SD方法),也就是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第七十八页,共113页。,5.5.1 概念(ginin),面向(min xin)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信息流的类型决定了映射的方法。,信息流有两种类型:,变换流,事务流,第七十九页,共113页。,1. 变换流,信息(xnx)沿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xnx)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第八十页,共113页。,2. 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T,T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处理T称为(chn wi)事务中心,它完成下述任务:,接收输入数据;,分析每个事务以,确定它的类型;,根据事务类型,选取一条活动通路。,第八十一页,共113页。,3. 设计(shj)过程,第八十二页,共113页。,5.5.2,变换分析,变换分析是一系列设计(shj)步骤的总称,经过这些步骤把具有变换流特点的数据流图按预先确定的模式映射成软件结构。,第八十三页,共113页。,设计步骤:,(1) 复查基本系统模型,确保(qubo)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符合实际。,(2) 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对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数据流图认真复查,并且在必要时进行精化。,不仅要确保(qubo)数据流图给出了目标系统的正确的逻辑模型,而且应该使数据流图中每个处理都代表一个规模适中相对独立的子功能。,第八十四页,共113页。,(3) 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一个系统中的所有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但是,当遇到有明显事务特性的信息流时,建议采用事务分析方法进行设计。确定数据流的全局特性和局部(jb)特性。,(4) 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边界,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边界和对它们的解释有关,不同设计人员可能会在流内选取稍微不同的点作为边界的位置。,第八十五页,共113页。,(5) 完成“第一级分解”。,位于软件结构最顶层的控制模块Cm协调下述从属的控制功能:,输入信息(xnx)处理控制模块Ca,协调对所有输入数据的接收;,变换中心控制模块Ct,管理对内部形式的数据的所有操作;,输出信息(xnx)处理控制模块Ce,协调输出信息(xnx)的产生过程。,第八十六页,共113页。,第一级分解(fnji)方法,第八十七页,共113页。,(6) 完成“第二级分解”,处理映射(yngsh)成软件结构中一个适当的模块。完成第二级分解的方法是:,从变换中心的边界开始沿着输入通路向外移动,把输入通路中每个处理映射(yngsh)成软件结构中Ca控制下的一个低层模块;,然后沿输出通路向外移动,把输出通路中每个处理映射(yngsh)成直接或间接受模块Ce控制的一个低层模块;,最后把变换中心内的每个处理映射(yngsh)成受Ct控制的一个模块。,第八十八页,共113页。,第二级分解(fnji)方法,第八十九页,共113页。,第九十页,共113页。,(7) 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d do)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为了产生合理的分解,得到(d do)尽可能高的内聚、尽可能松散的耦合,为了得到(d do)一个易于实现、易于测试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结构,应该对初步分割得到(d do)的模块进行再分解或合并。,第九十一页,共113页。,5.5.3 事务(shw)分析,虽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变换分析方法设计软件结构,但是在数据流具有明显的事务特点时,也就是有一个明显的“发射中心”(事务中心)时,还是(hi shi)以采用事务分析方法为宜。,第九十二页,共113页。,事务分析的设计步骤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大部分相同或类似,主要差别仅在于由数据流图到软件结构的映射方法不同:,由事务流映射成的软件结构包括一个接收分支和一个发送分支;,映射出接收分支结构的方法和变换分析映射出输入结构的方法很相像(xin xin),即从事务中心的边界开始,把沿着接收流通路的处理映射成模块;,发送分支的结构包含一个调度模块,它控制下层的所有活动模块;然后把数据流图中的每个活动流通路映射成与它的流特征相对应的结构。,第九十三页,共113页。,第九十四页,共113页。,例1:,设计一个产品(chnpn),它将一个文件名作为输入,并返回文件中的字数。,第九十五页,共113页。,第一级分解(fnji),第九十六页,共113页。,第二级分解(fnji),第九十七页,共113页。,精化(jn hu),第九十八页,共113页。,例2:汽车数字仪表板,通过模数转换实现传感器和微处理机接口;,在发光二极管面板上显示数据;,指示每小时英里数(mph),行驶的里程,每加仑油行驶的英里数(mpg)等等;,指示加速或减速(jin s);,超速警告:如果车速超过55英里/小时,则发出超速警告铃声。,第九十九页,共113页。,第一百页,共113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13页。,第一级分解(fnji),第一百零二页,共113页。,第二级分解(fnji),第一百零三页,共113页。,精化(jn hu),第一百零四页,共113页。,例3:自动柜员机,顾客插入磁卡,输入密码,然后执行动作,包括向支票、存折或信用卡账户存款,提款或查询余额等。,设计(shj)上分成两部分:分析器和调度器。分析器确定事务类型并将信息送到分配器,由调度器进行事务处理。,第一百零五页,共113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13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13页。,第一百零八页,共113页。,例4:一个公司(n s)的销售管理系统,第一百零九页,共113页。,第一百一十页,共113页。,总结:,一般说来,如果数据流不具有显著的事务特点,最好使用变换分析;反之,如果具有明显的事务中心,则应该采用事务分析技术。,机械地遵循变换分析或事务分析的映射规则,可能会得到(d do)一些不必要的控制模块,如果它们确实用处不大,那么可以而且应该把它们合并。,如果一个控制模块功能过分复杂,则应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控制模块,或者增加中间层次的控制模块。,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13页。,5.5.4 设计(shj)优化,设计优化应该力求做到在有效的模块化的前提下使用最少量的模块,以及在能够满足信息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对于时间是决定性因素的应用(yngyng)场合,可能有必要在详细设计阶段,也可能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进行优化。,软件开发人员应该认识到,程序中相对说比较小的部分(典型地,10%20%),通常占用全部处理时间的大部分(50%80%)。,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13页。,对时间起决定性作用的软件进行优化:,在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前提下开发并精化(jn hu)软件结构;,在详细设计阶段选出最耗费时间的那些模块,仔细地设计它们的处理过程,以求提高效率;,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在软件中孤立出那些大量占用处理机资源的模块;,必要时重新设计或用依赖于机器的语言重写上述大量占用资源的模块的代码,以求提高效率。,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