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305387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0.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晓曦,2012,年,5,月,概述,什么是生物危害?,广义上的生物危害:,指有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生态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实验室生物危害:,指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研究过程中对人、环境、生态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验室生物危害的类型,例如:,病毒、细菌、真菌、毒素和寄生虫等。,来自感染的人和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各种组织等。,组织细胞的培养和某些类型的核酸的转染。,实验室相关感染,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20%,感染的原因是明确的。,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导致感染最多的,4,种实验室事故,溢出和,泼洒,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什么是生物安全?,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在进行各种有危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活动过程中,可能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简称硬件,:,包括实验室设施和安全设备)和管理措施(简称软件,:,是指管理体系,包括生物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操作细则以及相应记录表格),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微生物的危害等级(,Risk Group,),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危害等级,I,:,是指低个体和低社会危害;不可能引起健康成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要求,I,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I,),危害等级,II,:,是指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的社会危害;,很少引起严重的人或动物疾病;要求二级生物防护水平(,BSL,2,),微生物的危害等级(,Risk Group,),危害等级,III,:,是指高个体危险,低社会危险;,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Bacillus,anthraci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Hantaan,viruses, Yellow fever virus Creutzfeldt-Jakob HIV,),要求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危害等级,VI,:,是指高个体危险和高社会危险;,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疾病(拉萨热病毒、埃波拉 病毒,马尔堡病毒),要求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4,),BSL-1,实验室,无须特殊选址,普通建筑物即可,但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设置。,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BSL-1,实验室,5),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6),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7),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8),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9),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BSL-2,实验室,满足,6.1,要求。,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在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BSL-2,实验室,6,)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7),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8),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几,喷淋装置,9),应通风,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10),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设备用电源。,11),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管理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指南文件,我国的生物安全相关标准,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4,年,4,月,6,日,第一版,卫生部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2003,年,8,月,1,日,第一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2006,年,3,月,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32,号,职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单位法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授权主管领导及实验室主任具体负责,有具体的职能部门主管单位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设有生物安全委员会,职责明确。,委员会成员是由机构负责人、实验室管理者、感染控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医学顾问等相关人员组成。,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员工健康管理制度;,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设施、布局及相关配置,标准要求:,实验区与非实验区分区合理,有标识;,实验区入口有生物安全等级及危害标识;,实验室出口处设有专门洗手池;,实验室内有有效消毒设施及高压灭菌器;,配有有效消毒液使用规定及记录。,实验建筑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实验区与办公区、生活区分开,实验人员的办公区或生活区应当有饮水和休息的场所,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施,(,衣橱,),实验区设有门禁系统,实验区入口处有警示语提示,如,“,特殊工作区,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必要时使用危险警告标志(生物危险,放射危害,化学危险和相关消防标识等),实验区入口处设有更衣区或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工作服分开放置且有标识,(,使用与未使用的工作服也要分开放置,),实验室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标识清楚;医学实验室将采血区、样本接收区和检测区明确分开。,所有二级或以上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门上有生物危险标识、授权人员方可进入警示语、生物安全水平、责任人、紧急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每间实验室靠近门口处设有洗手池,水龙头为感应式或采用肘动、膝动、脚踏操作,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能保证重要设备的不间断供电,USP,不间断,电源,实验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满足安全操作、清洁、维护的需要,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平整、易于清洁、不渗水、耐腐蚀、不易附着灰尘,防静电;地面防滑,不得铺设地毯,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储存间,科室小库房,实验室的采光或人工照明满足工作需要,(300lx),,无强光和反射光;室温可控制,应使工作人员感到舒适,(1628),;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区的噪音降至最低或减少噪声的产生,(60dB),重点位置应备有必要的急救物品,显著位置张贴医疗救助电话号码等信息,实验室有洗眼设施,必要时有应急喷淋装置,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进入实验室之前,进工作区域前要摘除首饰:戒指、耳环、手链、腕表、手镯、项链、胸花和其他珠宝首饰。,长发应束在脑后;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工作帽、专用的工作鞋;有可能发生液体飞溅或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一次性橡胶手套使用前轻轻按压检查,确保无泄漏。,皮肤有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实验仪器有状态标识(是否正常运行,负责人等信息),实验室所在建筑内或实验室内有高压蒸汽灭菌器,(,蒸汽能被回收,),,每年定期检查和校验;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操作、维护和灭菌效果监测,有相关记录,实验室内配备有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定期检查和验证,需要时更换高效过滤装置,有相关记录,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须有,安全柜,重要设备如培养箱、冰箱等要进行温度监测,并有记录,进入工作区,不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避免利器和玻璃器具的使用。,标本溅时应及时,处置,。,严禁在工作区域内进食、饮水;禁止吸烟。,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消毒要求:每天开始工作前,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紫外线直射消毒处理,离心机等设备机械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离心桶及转子定期检查,定期清除污染,建议使用螺旋盖的离心管或可密封的离心桶,(,安全杯,),实验室配有足够的与风险水平相应的洁净个体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服、实验用鞋、口罩、帽子和面部防护装备等)以及其他安全设备,(,如喷溅罩、移液辅助器、一次性接种环或接种环加热器、螺口盖瓶子或管子、微生物样本运送容器等,),防护用品,实验室内工作人员穿戴与操作相符合的防护用具(进入实验室应穿防护服,工作时应戴口罩和帽子等),环形,灭菌器,在安全柜外操作时,要配戴防护镜,一次性接种环,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接触污染容器要佩戴手套;手套使用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随后洗手;接电话、开门或离开实验室时摘除手套,手套要遮住袖口,临时进出和接电话时摘除手套,进行高传染性检测时一定要摘手套,脱工作服,洗手后再做其他事情,实验室内不得穿露脚趾的鞋,工作鞋为舒适、防滑、不渗液体的平底鞋,当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操作时可穿防水鞋,手的消毒,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如从事强传染性病菌如霍乱等检验后,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3min,,然后用清水冲洗。,样本运输,使用的三层包装系统:内层容器,第二层包装以及外层包装。,室间短距离运输中可二层包装:要有防渗功能,吸附材料,明显标识。,最外层包装上要有,安全及生物安全标识,。,要有,专人(,2,人及以上)、专车、定线路,的运送。,溢洒处置,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纸巾上倾倒,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朝向中心进行处理。,作用,30 min,-,60 min,,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溢洒处置,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h,。,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按程序脱掉防护服,消毒。,实验完毕,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紫外线直射消毒法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工作完毕,离开工作区域前必须脱去隔离衣,按顺序去除防护用具并按洗消要求进行洗手。,消毒原则,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紫外线直射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消毒原则,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工作衣、帽每周换洗,2,次,拖鞋每天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的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1,次。,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1min-2min,。,含氯消毒剂的推荐使用浓度:,“,清洁,”,情况下,“,污染,”,情况下,所需的有效氯浓度,0.1%,(,1 g/L,),0.5%,(,5g/L,),次氯酸钠溶液(含有,5,的有效氯),20,mL,/L 100,mL,/L,次氯酸钙(含有,70,的有效氯),1.4 g/L 7.0 g/L,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含,60,的有效氯),1.7 g/L 8.5 g/L,二氯异氰尿酸钠片剂(每片含,1.5 g,有效氯),1,片,/ml,4,片,/ml,氯胺(含有,25,的有效氯),20 g/L 20 g/L,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严格按照规定放置医疗废弃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他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密封防漏容器中,专人集中、烧毁或消毒,每天至少处理一次。,实验室内易忽视的地方:,门把手、电源开关、标记笔等等,检验单的消毒,污染检验单送出前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距检验单面不高于,3.0cm,缓慢移动,照射,3s,5s,必须两面照射;也可用经卫生部批准的专用甲醛消毒器熏蒸消毒。,69,教训,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做实验而被感染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近日被媒体曝光,动物医学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被免职。,71,经验教训:,1,、,主观上麻痹大意,2,、,没有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3,、超生物安全标准从事危险性研究,4,、,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病毒或细菌,灭活方法,5,、,发现人员健康异常情况未及时上报。,应对措施:,1,、,加强培训,时时敲响警钟;,在从事微生物研究中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2,、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与标准,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3,、只有在具有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内才能从事高危险级别微生物的研究,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要有标准的硬件条件(包括设施、设备、防护器具),也要有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和操作程序,4,、加强,消毒技术的培训和督导工作,规范消毒方法,5,、一旦发生意外感染事件,当事人应尽快就医,,上报主管领导,,关闭实验室,消毒场所,隔离相关人员,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7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