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欣赏汉族民歌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24305088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歌欣赏汉族民歌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国民歌欣赏汉族民歌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国民歌欣赏汉族民歌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概 述,一、如何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和的精神和是指中国音乐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虚的意境这是中国音乐在美感特征上的要求。含蓄的美,空灵的美是中国音乐必须达到的一种境界。 “线”的形态中国艺术,正如美学理论家宗白华所说,无论绘画、书法、音乐、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线的艺术”。,1,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2,二、中国民族音乐的三大来源,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3,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旅行,并进行音乐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的乐器之一。,4,三、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三个时期,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音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最具代表性。,5,2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声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这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6,3 、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征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7,第二节 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一、关于汉族民歌的色彩和色彩区,1 、何谓地方色彩?,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的色彩指的是民歌的地方性风格,而所谓民歌的色彩区是指在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8,2、 汉族传统民歌风格区的具体存在三种状态,风格区有大小之分;风格区内有单纯风格呈示与数种风格并存之别;风格区的风格本身可分为土著固有风格、边沿交错风格及飞地插花风格三类。,1) 风格区大小重叠同构风格体系,将我国汉族的传统民歌根据不同标准作或粗略或精细地划分,分出或大或小的不同风格区。大的风格区中往往包含小的风格区。小,大小重叠,共同构建起汉族传统民歌的风格体系。,9,南北两大音乐属区,分界线,:东起苏北,洪泽湖,沿淮河,西至伏牛山直到秦岭为一条,分界线,,在这条线的两方长年累月地形成了南北文化的两大板块并表现为南北不同的两大音乐特征。,音乐特征,南方属区,欣赏: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没有fa、si的五声调式多,如果出现fa、si则多属清角为宫,变宫为角的调性转换。旋律级进居多,旋律线多呈波浪型和坡度较缓的峰。旋律字少腔多。曲调或曲词多板起板落,形成顶板腔式。,北方属区,欣赏: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七声调式多,当然北方也有清角为宫,变宫为角的调性转换。旋律跳进居多,旋线多呈大幅度的或陡峭的峰。旋律字多腔少。曲调或曲词多眼起板落,形成漏板腔式。,10,11,12,这首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中国民歌中的精品,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康定位于四川西部高原,那里山峦环套,景致优美,那里的青年男女经常在夜幕与山影的掩护下,纵情高歌,向心上的人表达爱慕之情。这首歌就是一首向心上人表达内心爱恋的情歌。,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月亮弯弯”三小节,只是一个小小的转承句。最后两小节是第二句从词到曲的重复,给人以简明、稳定感。歌中的“溜溜的”和“月亮弯弯”都属于衬词,没有实际意义,但使歌曲更为风趣、生动,同时显现了地方特色,句尾的“呦”与句中“溜溜的”反复而有规律地出现,改变了正词原有的韵辙和平仄,使得句中和句尾韵律回环,给人以悦耳、和谐之美。,欣赏指引,13,14,2) 单纯风格区与复合风格区,风格区内的民歌有的呈现出单纯一致的风格特点,有的则具有几种风格并存甚至混融的特点,前者称为单纯风格区,后者叫作复合风格区。,单纯风格与复合风格,是相对而言。属单纯风格区的其内部并非没有风格差异,只是差异较小;而属复合风格区的内部风格差异则较大。有的风格区甚至形成不同风格的混融。,单纯风格区与复合风格区是长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渊源、民族人口迁徒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显示民歌文化传统的深厚。,15,3) 土著固有、边沿交错与飞地插花风格,“土著固有风格”,,是指一风格区或一行政省内的土著(原住)人口的民歌风格。,“边沿交错风格”,,是指一风格区或一行政省的民歌,流布到相邻风格区或行政省的边沿地带而产生的混合风格。边沿交借地带的民歌,常常具有鲜明的混融性特征。,“飞地插花风格”,,是指一风格区或一行政省的某种土著民歌风格,插花似地插在另外的风格区或省份之中,形成风格的“插花地”或日“孤岛”。,土著固有、边沿交错与飞地插花风格并陈,体现民歌风格的丰富多样。,16,3、民歌风格区的具体划定,1),周耕中国传统民歌艺术,书参照水系将汉族传统民歌风格区划定为,9个风格区,:这样的风格区划,与汉语的方言区、古代汉文化支系以及自然地理区域也都比较一致,较能显示汉族民歌的地方风格及其流传与分布的规律。,2),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中提到汉族民歌大致可分,八个色彩区,:江南、闽粤台、湘鄂、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以及江淮。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3),周青青中国民歌,一书中将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如下:西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江汉色彩区、湘色彩区、西南色彩区、客家民歌特区。也就是,5个色彩区加一个特区,。,4),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中划分更为详细一些,是,10个色彩区加一个特区,。,17,二、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的意义,汉族民歌色彩区划与汉族民歌体裁分类是相互不可替代的两种研究方法。,体裁分类是通观汉族各地区的民歌,看它们由于产生场合和社会功用不同而产生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几种音乐类型,总结出的是不同地区民歌的共性。体裁分类的重点不是旋律的形态。,民歌色彩区划这一研究方法的出现,使体裁分类法欠缺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如果说体裁分类是总结汉族各地民歌的共性的话,那么色彩区分类则是分析汉族各地民歌的个性所在。它的侧重点在于民歌音乐中旋律进行的不同模式,即音乐地方风格的构成要素。,18,三、汉族民歌色彩的形成原因,1、地理背景,构成地理背景的主要因素是水系、山脉、地形和气候。我国地域辽阔,汉族聚居区具有多水系、多山脉、多种地形、多种气候的特点。,大海对文化起着沟通作用。,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常起着阻挡和分割的作用。,我国地形、地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东部与西部,而气候对于生产、生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南部与北部。这是汉族民歌南、北方的风格差异大于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地理条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塑造人们物质生产方式的稳定因素,而物质生产方式对于音乐的风格特点有着深刻的影响。,19,2、早期文化背景,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人们都倾向于黄河流域是唯一源头的看法,认为古代文化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四方传播的。随着考古的新发现,有人提出了“多中心”说或“并行论”,认为在黄河流域文化优先发展的同时,中国还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来源和生存空间,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相互之间呈并行状态。,20,3、语言背景,语言的区划是以方言为依据的。民歌从一开始就用方言演唱,它的生存与传播受到方言区域的限制。而民歌的歌词就是人们的口头语言,不同的地方俚语、称谓、感叹用语及衬词答等,都会形成民歌的地域性差别。另外,学者还认为,民歌音乐中的地域性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方言语音中声调和发音方式的制约。,4、社会背景,构成社会背景的因素很多,例如社会制度、行政区划、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等等。它们对于民歌的体裁和题材的分布与流传有较大影响。另外,对于汉族民歌音乐形式的地方风格,社会背景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21,5、汉族人口变迁与民歌的传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杂居、融合对民歌音乐的影响,因朝代更替、战争、自然灾害、交边垦荒等原因引起的人口迁徙,对今天汉族民歌音乐待点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响。,四、汉族民歌音乐地域性色彩的构成因素,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分析汉族民歌音乐的地方色彩,一船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22,1、调式,包括调式类别、音阶、调式骨干音及组合形式、调式功能倾向、调式转换特征、色彩音等。,2、旋法,包括音高进行的大体趋势(上趋、下趋、上弧、下弧、回返、平直及各种组合)和具体进行方法(跳进、级进、曲进、直进样式及组合)。,3、润腔,包括音高装饰、音色、速度、音量、发音及吐字方法等。,4、色彩性乐汇,在某一地区民歌中经常出现的音组合的样式。,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23,第三节 西北色彩区,在中国汉族各地域的音乐中,西北音乐是独具魅力的。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是西北民歌。区别于当前歌坛孱弱无力、浮泛绮靡的流行风气,能让你感觉到心灵深处的震撼,能让你闻声落泪、血脉贲张的,那就是西北民歌。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脊梁,是中国民歌之魂.,24,一、区域范围,西北色彩区包括山西、甘肃、宁夏大部和陕西中部、北部,青海东部,内蒙西部及河南西部。,二、背景因素,西北色彩区位于高原地区。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不仅有个南迁的过程,还可以说是由西向东发展的。因此,两北色彩区的汉族民歌,既有相统一的一面,又揉和有当地少数民族民歌的音调,也可以看到江南民歌的影响。,高原山区的地形,使山歌成为这里的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并形成了音调悠长、高亢的特点。加上这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较差,人民生活困苦,歌中又常常带有苍凉、凄楚之情。,传统汉族民歌主要分布在晋、陕、甘、青四省和其它汉族地区。大都使用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民歌汇集了西北、西南、中原三大风格区的特色,属复合风格区。,25,三、民歌特点,1、 歌种分布,高原山区为主的地形,使山歌成为西北区最主要和最有特色的民歌体裁。生活小调、歌舞小调、劳动号子等也相当丰富多样。,2、 音乐风格,本区以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为代表的山歌,大都具有高亢、悠长的旋律风格,以及伴随贫瘠的黄土地而生出的苍凉、凄楚、淳厚的情感特征。,调式:以徵调式、商调式为主,其次是羽调式、宫调式。,音阶:1)缺角音的五声调式。,26,27,2)五声音阶。,28,3)六音音列。,29,4) 七声音阶,30,旋法,西北汉族民歌的曲调常常以主音及其上方四度音和下方四度音为骨干。这现象被命名为“双四度音调框架”或“双四度音调结构”。所谓“音调结构”,指的是“在特定的音阶基础上形成的旋律构成原则,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某一民族、某一地区音乐语言的特点,是该民族、该地区丰富多样的音调现象的概活和抽象”。在西北汉族民歌中,这种由双四度音程构成为音调很常见,经常在歌曲的一开始就出现,并且形成较大的篇幅,甚至贯穿全曲。,31,润腔,a、音色。,陕、甘、青一带民歌的演唱者常使用涩滞和不那么圆润的音色,听来有股愁苦和苍凉感。,b、甩音。,甩音是一种在音调下行的过程中括以短时值的反向上行的装饰手法。常用假声演唱,其时值比谱子记录出来的要短,甩到后马上离开。,山西、陕西的民歌在咬字上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言前韵(即AN IAN)的夸张使用;二是所有用IN的字都发ING音,所有用EN的字都发ENG音。,32,3、代表作品,西北区堪称民歌的海洋,有许多胺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流传。如信天游兰花花、脚夫调、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走西口的人儿转回来;小调揽工调、绣荷包、绣金匾、会哥哥、五哥放羊;山曲大红公鸡窗台卧、,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黄河船夫曲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河州大令)、阿哥的白牡丹等。,欣赏:,五头赶车,欣赏:山西民歌,1,、,2,33,第三讲 西南民歌色彩区,一、区域范围 西南色彩区包括云、贵、川和陕南、广西西部以及湘西、鄂西南的一部分汉族居住区。,二、背景因素,该区大多位于高原和山地,高山、峡谷连绵不断。自古该地区便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这里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但由于远离近一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的首都,又有多种少数民族的影响,使这里汉族的民间音乐带有边远地区的山野风味,自然、坦率并且色彩丰富。这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民歌不像西北地区那样苍凉、凄楚。,西南地区通行我国北方方言的另一次方言西南官话(或称上江官话)。,34,三、民歌特点,1、 歌种分布,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在该区各地都很丰富。,2、 音乐风格,1) 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为主,其次是商调式。,2) 音阶:多为四声,五声音阶。,3) 旋法:纯四度与小三度交替的音调结构。,35,36,37,4)润腔,每一个地区的民歌的润腔,都相当程度地受到当地方言语音吐字发声的位置以及声调特征的影响。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在语言声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即云南民歌中的对上声字的夸张修饰。西南色彩区的四个方言代表点的上声字均为降调,尽管下降的起讫点有细微的不同,但幅度一样。可是,在西南色彩区中只有云南民歌对上声字经常给以很夸张的下滑装饰。云南民歌总的特点是装饰性很强,这种夸张修饰上声字降调的现象可能也出自这个原因。,欣赏,大河涨水沙浪沙,38,3、,代表作品,劳动号子类有川江船工号子;山歌类有,四川,的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摘葡萄,云南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放马山歌,贵州的太阳出来照白岩等。一般小调有川北南坪小调采花、望郎等;歌舞小调有云南的弥渡花灯调十大姐、重庆的秀山花灯调黄杨扁担等。,39,第四节 湘色彩区,一、区域范围,湘色彩区包括湖南的中部、,东部和南部。,二、背景因素,该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自古以来就与湖北有紧密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属楚国辖境,故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全区通行湘方言,共分六个调类。湖南境内丘陵、山地广布。山歌在湖南境内广为流传。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和“低腔”等类型。,40,三、音乐特征,该区的特性音调结构为LaDoMiSol的“湘羽音调结构”。其基本构架是:羽、宫、角为基础,再加徵音。以中部地带湘、阮流域的民歌为代表。这一区域的各分区又各有所不同,在有些地方,徵音或商音会出现微升(时而微升,时而原位),这是随方言、声调自然呈现的。,41,42,这一区域经常出现的色彩音是微升的徵音和微升的商音,。,43,乡里妹子进城来,44,第五节 江汉色彩区,一、区域范围,包括湖北的大部及豫东、豫西南和湘北的一部分地区。,二、背景因素,今江汉地区,古称“荆楚”,是楚文化的摇篮。 荆楚,今湖北省一带,荆楚的地貌奇峻、诡秘、威临四方,它自然对怯懦者产生威慑之势而不敢废黜对山神水怪的敬奉;它当然也适于培育出云天雾罩、人神混淆的浪漫主义情怀。巫史文化的遗风使楚声具有一种奇诡之美。,这一地区使用北方话的西南次方言(又称西南官话)。,45,3)常见的又有几种,三声腔混合,而构成的多种四声、五声音阶的民歌。两种三声腔的并置或混合,即DoMisoI(所谓“楚宫体系”)与s01一D。一R e(所谓“楚微体系”)的结合,形成DoMis01一D0一Re的旋律框架。由于曲种基本只用这三个音符,旋律构成几乎全部是大小三度以上的跳进,音乐便给人跳跳蹦蹦、闪闪烁烁的感觉。,三、音乐特征,1)徵调式为主。,2)多种形式的,单一“三声腔”,的运用。在单一“三声腔”中DoMiSol和SolDoRe最有代表性。由于三声腔的构成因素比较单纯、统一,使民歌显得古朴,往往会给人以历史悠久的感觉。,46,47,48,49,板栗开花一条线,4),湘北民歌,位于江汉色彩区与湘色彩区的中介地带,民歌风格表现出两个色彩互相渗透的特点。如在徵调式中混入大量羽色彩。,板栗开花一条线,50,第六节,东北色彩区,一、地域范围,包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大部分以及豫东北和苏北徐州地区。,二、背景因素,1、地理因素:东北色彩区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以太行山、大兴安岭为界,东至渤海、黄海沿岸,位于晋、冀间的太行山将该区与西北色彩区分开。,2、经济文化:秦汉时期,东三省的南部主要为汉族居住。明清以来,东北大部逐渐成为汉族居住地区。今天,东北的大多数汉民,大都来自山东和河北。这一地区由于城镇繁荣,市民阶层发达,经济较好,文化素质相对要高。,51,三、音乐特征,1、调式:以徵调式为最多,不同于西北色彩区的是,这一区域的民歌中宫调式大大增加,羽调式次之,而商调式较少。,2、音阶:,纯粹五声音阶,的民歌不多,但同样体现地方风格。以六声、七声音阶为主。,A、五声加变宫(si)。,欣赏:,今年梅花开,52,53,B、五声音阶加清角(fa)。,54,C、七声音阶。,55,3、 色彩音:这一地区的民歌中常出现升高的Do和Fa,尤其是东北、冀东一带。,四 、旋法与润腔,1、东北:在徵调式民歌中仍然可以看到Sol、Do、Re三个音的骨干作用。但与此同时,音乐进行中Mi、La的数量大大增加,并且与各自上方或下方的小三度Sol与Do配伍,构成调式主音上下小三度旋律音程的结构353,616。,另外,东北民歌中常出现升高的Do和Fa,他们也常与各自上方小三度Mi和La配伍。因此,在东北民歌的旋法中构成小三度旋律音程的机会较多。有16,27,35,46,13。,56,57,2、冀东地区:,区别的是在气质上和东北地区有所不同。东北多闪板、切分节奏,多采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速度快,显得利落、明快。冀东地区民歌速度较慢,同音进行较多,多规整,平和节奏,音符宽疏,唱时很细腻,考究润腔。,欣赏河北,绣灯笼,。,58,3、山东地区: 区别的是山东民歌旋律上升与下降的幅度比东北民歌小些,其音乐进行级进更多,曲折、环绕的进行也更多。因而,显得比东北委婉,富有歌唱性。,59,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小看戏,60,第七节 客家民歌特区,一、区域范围:,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这一片相连地区是客家人分布的主要区域,所谓的“客家民歌特区”。,二、背景因素,客家之称,最初是相对“土著”而言的。东晋永嘉之乱之后,客家先民为战乱所迫,先后经历了多次大迁徒。在客居他乡的长期生活过程中,虽然他们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一部分原有的生活习俗。但由于客家多定居于闭塞的山区,不易受外来影响的渗透,加上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对外来影响的抵触。所以,客家住地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系统,并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客家方言是在中古时期北方汉语的基础上,随着南迁而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后巩固下来的。因此,它既同北方方言有一定的联系(例如阴平和去声),也杂有某些闺、粤语音的特征。其内部一致性较强。,61,三、,音乐特征,1、音阶调式:多以四声羽调式和五声徵调式为主。,2、常用音列为La-Re,La-Do-Re,La-Do-Re-Mi,Sol-La-Do,Sol-La-Do-Re。,3、旋法:,A、对羽、商两音的突出运用,形成一种纯四度。,62,63,B、在羽调式和徵调式中强调宫音,造成徵音与宫音的另一种纯四度。,64,C、宫音频繁出现于羽商两音之间。,65,欣赏:客家山歌,1,、,2,客家妹子爱唱歌,客家山歌特出名,66,第八节 民间歌曲的比较研究,一、平原民间歌曲与山地民间歌曲之比较,平原,文化传播相对便利,在大片土地上,民歌的共性方面较突出;,山地,文化传播相对不便利,民歌的个性较突出。,平原盛产小调,山地盛产山歌。,67,二、西北民歌和东北民歌的差异,1)演唱形式 西北民歌“信天游”的演唱形式多以独唱为主,而东北民歌“二人转”的表现多由两人以上参与。 2)节拍、调式 在调式方面,“信天游”采用了比较独特的、具有陕北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的特殊音阶,如以清角音和清羽音构成的七声音阶(当地艺人称为“苦音”调式)。而在“二人转”的调式里,徴调式最多,宫调式、羽调式次之,角调式最少。 3)曲式和衬词、衬腔 “信天游”的曲调大多数为单乐段结构,篇幅较短小,乐句与唱词句式大多相符。乐段内各结构部分大多以对称关系为基础,功能清晰。而“二人转”这种表演性较强的小调,是将几个不同的曲牌曲缀演唱,构成二乐段的或多乐段的套曲,这也使“二人转”的表演带有了曲艺音乐的表现特点。衬词和衬腔特征在“二人转”的演唱中表现的十分明显,所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海”,其实正是说明“二人转”的衬词和衬腔上的灵活使用,相反“信天游”在这方面要弱一些。,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