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课件5-审美心理学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304988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心理学》课件5-审美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设计心理学》课件5-审美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设计心理学》课件5-审美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心理学,Design Psychology,5-1,审美心理流派,5-1-1,心理分析派与审美,5-1-2,完形学派与审美,5-1-3,行为主义与审美,5-1-4,人本主义与审美,5-2,审美反应,5-2-1,情绪因素,5-2-2,认知因素,5-2-3,兴趣因素,第五章 审美心理学,亚里士多德审美经验六个特征,一种在观看和倾听中获得的极其,愉快的经验,。这种愉快如此强烈,以致于使人忘却一切忧虑,专注于眼前的对象;,这种经验可以使意志中断,不起作用;,这种经验有不同强度,即使,强度再高,也不会使人感到厌烦;,这种愉快的经验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且主要来源于视觉和听觉的,和谐,;,虽然这种经验源自,感官,,但又不能只归因于感官的敏锐;,这种愉快直接来自于对对象的,感觉本身,,而不是来自它引起的联想。,从个体发展性、动机性、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角度研究艺术的,创造性,(,creativity,),即研究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的心理,包括从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情感、文化、甚至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艺术家的心理特征;,从内容、形式、功能研究艺术美学,即研究,作品和设计,的美学心理特征;,从个体喜好和判断研究受众对艺术的反应,即研究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倾向,。,审美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s,),心理学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审美心理研究,提出了审美心理的不同理论或理论假设。,5-1,审美心理流派,审美心理研究,观点,:审美心理学要研究的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现象,而不是动物性的快感,艺术活动不是一种纯生物性的活动。,观点,:其实纯生物性活动在人类的行为中是不存在的,就象纯精神性活动也不存在一样,人的心理是一个既具有深刻的生物性,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的集合体,动机、情绪、认知的研究都为我们了解人为什么需要创造艺术和经验艺术提供了心理基础。,5-1-1,心理分析派与审美,心理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主要理论体系,相关的学派有荣格(,Carl G. Jung,)的分析心理学和霍妮(,Karen Horney,)的,新弗洛伊德派,,其理论和思想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理分析的理论核心是,“,无意识,”,。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人的原始欲望、本能和盲目冲动,这些本能欲望,被压抑成,无意识是因为社会标准不容许它得到满足。,无意识,无意识仍然要支配人的行为,,追求满足,。所以它又不得不依赖意识,而意识是接受社会的道德标准的,因此,被压抑的欲望无法通过意识获得,直接,的满足,只能获得,变相,的、,伪装,的、,转移,的满足。,转移的满足,艺术和审美的心理本质是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是被压抑的欲望所自有的种种情绪能力的移用,弗洛伊德称其为,“,升华作用,”,。升华(,Sublimation,)一词原义是高尚化的意思。,艺术和审美的心理本质,-,替代性的满足,被压抑的欲望本能究竟是指什么呢?早期,弗洛伊德认为是一种,泛性欲,,即力比多(,libido,)。,力比多,艺术家创造的形式,只不过是那些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的转移,艺术形式本身其实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刺激性的诱饵,”,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在艺术中得到。,符号,创造性作家与昼梦,弗洛伊德后期把力比多和其他生活本能结合起来,统称为,生存本能,,并提出所谓,死亡本能,,包括侵略本能、破坏本能、杀伤冲动等。,本能,超我,自我,本我,我,弗洛伊德的理论来源于对病人的研究,似乎表明人的深层结构中,固有,的生物性的一面,自存和追求愉悦的本能是非常强力而且不会轻易地被,社会化,的一面,同时伴随着种种情绪能力,影响着人,也影响着艺术家。,人的深层结构,荣格认为,无意识有上下两层,,上层,是个人的无意识,即被压抑的本能欲望;,下层,是种族的或集体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包括本能和原型,原型是指原始的思想方式,如相信巫术。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每个个体发展其个人意识和无意识的共同基础。,分析心理学派,艺术的升华,作用并不是堕落,只是人的心理结构并不是,生物性,所能完全涵盖得了的。弗洛伊德看到了一些现象,以为由盲目的本能和冲动所组成的无意识支配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虽然使我们认识到原始欲望对行为的支配力量,对艺术想象的巨大影响,但是它不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推动力。,艺术升华,性感因素,的设计是处于升华和堕落的边缘,是设计师必须慎重处理的心理因素,不然,不仅不能提升设计的品位,反而会适得其反。,性感因素,5-1-2,完形学派(,Gestalt,)与审美,1915,年丹麦人鲁滨(,E. Rubin,)发表了一篇关于视觉形象的论文,其中把视觉形象分析为,“,图和背景,”,而不是分析为感觉元素。完形派认为图和背景是很自然的心理现象,因为图是更好的完形,而图和背景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分析获得的,心理描述,。,柯勒在,191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谷子放在两张纸上,一张纸是,暗灰色,,另一张纸,浅灰色,。如果鸡啄浅灰色纸上的谷子,就继续喂谷子;如果啄暗灰色纸上的谷子,就立即停止喂食,而且纸的位置是经常换的。这样经过数百次后,鸡就学会了从浅灰色纸上获得食物。这时换一张比浅灰色更浅的灰色纸,结果鸡不啄原来那张浅灰色的纸,而是啄新的,更浅色,的纸。,柯勒实验,更浅色的纸,结论:像鸡这样的动物都对“,整体,”或所含关系的全体反应,那么,这种反应是根本的、原始的、固有的,就是说人的,根本反应是完形,,而不是特殊刺激的,不是元素分析的。,詹姆斯,(1890,心理学原理,),认为,意识是一条不断的流,它是连续不断,不可分割的。意识状态一去就不复返,不可能同一意识重现两回,外界刺激也许相同,但是上次的意识与这次的意识决不会一样。也可以说,是个人意识对经验加以选择以便构成一个自己的,独立世界,,也就没有人人共同的,客观世界,。所以,也没有不变的心理成分。意识流后来成为艺术追逐的一个概念和形式。,意识流,在场中,全局影响着各个局部,并且一部分改变则一切其余部分也随之改变。,物理“场”,按照完形派的观点,大脑视皮层本身就是一个电化学的场。例如,视皮层区域中的任意一点,只要受到刺激,就会立即将这种刺激扩展到临近的区域。,场,魏德迈,1912,年的一个实验提供了有关,运动幻觉,的证据。在一个暗室中,让两个不同位置的光点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发光,这时,观察者报告自己不是看到了两个互相分离的光点,而是同一个光点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光点移动着。,运动幻觉,实验,按照完形主义的理论,艺术和审美的心理本质是一种,“,异质同形,”,或,“,异质同构,”,,就是当艺术形式、知觉、情绪之间达到同形,就会激起审美经验,。,异质同形,人是一个场,人又在一个场内行为。每个事物都有,“,价,”,,能满足眼前需要的是正价,可能损害他的是负价。正价有吸引力。负价则产生拒力,吸力朝着这个事物,拒力背向这个事物,所以这些力是一个向量,向量会产生某方向的动力。,向量,心理,“,力,”,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归根到底可以归结为,“,力的图式,”,,那么对它们的观看就不仅仅是看到形状、色彩、空间和运动,一个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会透过这些外在的东西,感受到其中那活生生的力的作用。正是在这种,“,异质同形,”,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艺术品中,直接感受到某种,“,活力,”,、,“,生命,”,、,“,运动,”,和,“,动态平衡,”,等性质。,力的图式,现实扭曲场力,5-1-3,行为主义与审美,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人与动物的心理之间存在连续性,这是,达尔文主义,的一种思想延续。,人的宗系,人和动物的表情,冯特后来主张在根据动物的行为推断其心理时必须考虑,“,节约律,”,,即如果一个动作可以从较低的心理水平获得解释,就决不可以认为是由于一个较高的心理能力的结果。,节约律,人和动物的行为有可能在不同的心理水平上获得解释,审美活动并不是只有,“,高尚,”,的艺术和精神的深处才有,一切艺术的形式其实对于不同的观看者实际上有不同,心理接受水平,。,审美活动的心理水平,因此,行为主义的审美也许有更多的,生物性,或者,动物性,的因素,就并不奇怪了。在人类看来,雌性鸟寻找最美丽、最强壮的雄鸟是为了其携带的能够提高后代生存和繁衍能力的基因信息,但是对于雌性鸟,这种,“,审美,”,活动恰恰只是生物性的活动,它们只是这样做了,当然没有必要在,更高,的心理水平上解释其审美的思想性。那么,反过来说,人的审美是不是都具有,思想性,和,意识性,呢?,审美活动的生物性或者动物,基本公式是,“,刺激,反应,”,,即,B = f(s),,,其中,B,代表行为;,S,代表刺激 。,行为主义心理模型,华生:心理学的目的在于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20,世纪,60,年代,贝利尼(,Berlyne,)认为,传统的美学哲学体系并不能发展出基于可验证性的审美理论,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觉醒,(,Arousal,)理论的行为主义审美理论假说,行为主义审美理论假说,诱唤,的刺激特性是指作品中包含了强烈的变异,如新奇、复杂、意外、未知的东西。诱唤刺激有两个心理特性,一是引起注意;二是提高人的觉醒水平。,诱唤与觉醒提高,和谐,的刺激特性是指作品中包含了熟悉、简洁、预料、已知的东西。和谐刺激的两个心理特性是,一是消除恐惶或者产生,“,共鸣,”,,二是降低觉醒水平。,和谐与觉醒降低,行为主义审美研究,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意象尺度图、色彩流行趋势、广告心理效应等等,涉及到多种实验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是审美研究中成果最丰富、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其遵循科学原理的思想和方法,采用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眼动仪、生理仪、计算机等等,使得研究成果具有可对比性、可重复性。,行为主义审美研究,5-1-4,人本主义与审美,人类有一个,终极价值,,一个全人类可以努力争取的远大目标。真、善、美、正义以及欢乐都是人类的内在本性。设计艺术是人类的这一,本性,的物化和外化。,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说,这就是目的地,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终点,这就是我们所早已期待的成就,,产生这种体验的人如同步入天堂,实现奇迹,达到尽善尽美。这就是马斯洛所设想的,“,高峰,/,巅峰体验,”,关于高峰体验的几点体会,高峰,/,巅峰体验,人本主义的审美心理本质就是,“,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虽然高峰体验并不只限于艺术和审美领域。马斯洛认为,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的结合,来自审美感受,来自创造冲动、创造激情和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于与大自然的交融,来自体育运动,来自超越的、神秘的、非常私人的天启一般的,宗教启示或宗教启蒙或宗教转化,体验。,审美心理本质,爱美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但是马斯洛把这种需要说成是一种,超越性,的需要,是人自身潜在的可能实现的存在状态,因此,与满足生理性需要不同,美的需要并不能以满足的形式实现,高峰体验的审美是无限的、超越的。进入高峰状态的人不但觉得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实、更完善。,爱美的需要,每个个体都有一个,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由个体关于自身的各种想法和信念构成。这种自我概念很可能与理想的自我相抵触,,理想自我,(,ideal self,)本质上是个体希望自己具有的自我概念。实现自我潜能包括探索和接纳自我、自己的人格,以及接受与之相联系的需要和责任。,自我概念,马斯洛理论的最大优势是他提供了一个比各种早期理论更为全面,也更符合实际的人类动机理论,这为人本主义理论最基本的,正确性,提供了支持。,人本主义理论,神本主义物本主义人本主义,5-2,审美反应,对于,“,美,”,,,哲学,要问的是,“,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心理学,要问的是,“,什么是审美反应,?,”“,艺术怎样唤起情绪?,”,审美反应,是指人对外在刺激和内在记忆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中包含了,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兴趣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包含着人对这些因素的意识,体验,(,awareness,)和,反射,(,reflection,)。,审美反应,5-2-1,情绪因素,艺术的情感究竟是源于认知还是刺激,焦点是情绪,启动,中是,情感,占首位还是,认知,占首位。,在审美反应中,,情绪,并不都是正面的或者说,“,愉快,”,的。其实亚历士多德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认为戏剧的作用就是让人们在,安全,和,社会允许,的情景下体验悲伤、愤怒和恐惧等负面的情绪。,体验情绪,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负面的情绪可以通过,发泄,和,释放,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也许是欣赏表演的技艺所获得的体验带来了愉悦。,负面的情绪,审美反应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审美反应的情绪通常不如现实生活中的情绪强烈,在电影中看到的谋杀与身陷其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情绪强度,的适度和弱化对于审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艺术活动中需要操控的心理因素,情绪的自然流露和节奏意味着艺术品的心理质量。,情绪的强度因素,时间,是审美反应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不同的艺术类型所唤起的情绪其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欣赏绘画和欣赏戏剧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具有不同的时间效应。绘画审美情绪的时间效应是,短暂,和,即时,的,那种凝聚的美需要更深刻和更集中的关注力;设计作品的审美需要更长时间的交流和体会,形式的美、功能的美、操作的美所带来的是许多心理感受的交融,包含了我们过去使用同类器具的复杂体验;戏剧和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情绪比较绘画要延续更长和更深远,也包含更加复杂的认知因素。,审美的时间因素,审美情绪(,emotion,)是设计艺术的重要心理因素,emotion,5-2-2,认知因素,从设计艺术的层面看,艺术也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艺术的,语义信息,,就是审美反应中的认知因素。,在,具象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中,尤其携带了关于对象的信息,如语义信息,了解和理解这些信息对于欣赏艺术和体验相应的情绪至关重要,对审美反应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语义编码,大腿的编码,符号的编码和解码,符号信息的,象征意义,和与其相应的,情绪能力,是符号具有的独特审美信息。,符号的编码,羊羔是纯清和牺牲的符号、猫头鹰是智慧的符号、公牛是力量和威胁的符号,西方,文化,龙凤可以呈祥、鱼象征年年有余,还有松、梅、竹、兰,东方文化,认知因素,是一切设计艺术,尤其是视觉设计的功能核心,因为设计的本质意义就是,交流,,设计是交流的艺术。,交流,5-2-3,兴趣因素,兴趣,(,interest,)因素也许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心理概念,审美反应中的兴趣因素是指由,好奇驱力,引发的行为。,在现代艺术中,有许多艺术作品是完全基于感性的,所提供的认知因素和编码极为有限,并且表达情绪的方式和符号也极为抽象,基本不用具象的符号形式,因此包含了大量的,未知的,东西,或者说,不确定,性,例如抽象派、立体派等等。,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好奇与生理上的需要无关,而是取决于外部刺激的,新奇性,。,新奇性,在好奇中发现新的东西,在旧的记忆中产生新的联系,也许是人的最原始的审美反应。这种,期望模式,的研究称为大众审美心理模式研究,。,期望模式,毕亚勒,模型,艺术也不能停留在表现情绪和认知的审美上,艺术更多地是反映了人类的好奇,反映了探索未知和可能性的种种尝试,也许,“,艺术的探索和发现,”,才是现代艺术心理本质。,探索和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