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洋洲澳大利亚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24304534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大洋洲澳大利亚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0大洋洲澳大利亚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0大洋洲澳大利亚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三种岛屿的成因及特点,澳大利亚地形的特点,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地区,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9/14/2024,1,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南温带(25N50S);经度(110E180140W),一、大洋洲的位置,9/14/2024,2,亚洲,印度洋,南极洲,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9/14/2024,3,二、大洋洲组成,9/14/2024,4,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3、三大群岛:,2、四大岛:,1、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二、大洋洲组成,9/14/2024,5,三种不同类型的岛屿,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地壳陷落,地势较高,新几内亚岛,火山喷发,地势险峻,夏威夷群岛,珊瑚虫堆积,地势低平,汤加群岛,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9/14/2024,6,三、国家和居民,9/14/2024,7,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汤加,瑙鲁,英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占领了印度、澳大利亚等殖民地,现在还有一些岛屿 被,美.英.法,等国占领着,所以大洋洲现在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少数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国家和居民,9/14/2024,8,澳大利亚,9/14/2024,9,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印,度,洋,南回归线,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塔斯马尼亚岛,一、范围和位置,9/14/2024,10,(一)位置,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E150E),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与北太平洋之间,(二)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 768万km2,一、范围和位置,9/14/2024,1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西部高原,东中西三大地形区,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低矮200500m,9/14/2024,12,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承压水构造,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长,溶解了一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9/14/2024,13,半环状的核心:,热带沙漠气候,外环:,自北向南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中环:,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二)气候:,半环形分布,9/14/2024,14,澳大利亚的气候, 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9/14/2024,15,(二)气候:,气候特征:,(1)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半沙漠分布很广。,(2)气候(降水量)、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9/14/2024,16,(三)水文:河湖稀少,墨累河,:源于大分水岭西侧,重要支流为,达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气候),艾尔湖:,本州最低处16m,(四)生物,北半环森林中半环草原内半环荒漠,9/14/2024,17,(四)生物,北半环森林中半环草原内半环荒漠,特有动物:鸸鹋、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针鼹,9/14/2024,18,袋鼠,9/14/2024,19,鸭,嘴,兽,9/14/2024,20,鸭嘴兽,考拉,袋鼠,鸸鹋:,又叫澳洲鸵鸟。身长约17米,重约50千克,比 一般鸵鸟小些。翅膀退化,不会飞。除头颈部外,身上羽毛丰厚。主要吃植物,也吃昆虫。繁殖期间,由雄鸸鹋单独筑窠,雌鸟生的蛋也由雄鸟孵化。,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9/14/2024,21,(四)生物,北半环森林中半环草原内半环荒漠,特有动物:鸸鹋、袋鼠、鸭嘴兽,(长期孤立、缺乏交流,自然条件较单一),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原因,澳大利亚很早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9/14/2024,22,三、经济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1875万,地广人稀(,)白色人种,英国移民后裔,,教,城市化水平高。,_,地区人口稠密。,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珀,斯,阿德莱德,布里斯旺,2人km,基督,东南沿海,9/14/2024,23,东南沿海人口稠密,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历史和经济,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其他地区人口稀少,广大内陆、西部地区,东北部沿海,高温多雨,原始热带雨林,尚未开发。,气候干旱,多为沙漠和草原。,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9/14/2024,24,2农业:,混合农业,大量出口小麦和羊毛,9/14/2024,25,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西南部,东南部,西南部,东南部,西南部,东南部,东南部,西南部,想一想: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与降水、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降水量大,气温较温和,人口较密集,9/14/2024,26,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9/14/2024,27,养绵羊,种小麦,12,11,10,9,8,7,6,5,4,3,2,1,月份,播种,牧场,放牧,生长,配种,剪,羊,毛,收割,麦田,放牧,犁地,秋种,冬长,春收,9/14/2024,28,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9/14/2024,29,3、工矿业,煤、铁的出口,铁矿:,澳大利亚西部,煤炭:,东部沿海,铀、锰、铝土:,北部地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9/14/2024,30,3、工矿业,采矿、冶金、机械、化学、造船,9/14/2024,31,澳大利亚经济结构的变化,9/14/2024,32,4城市:,(政治中心)、,(最大城市、港口)、,(第二大城市),(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珀斯,9/14/2024,33,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知识结构,大洋洲,组成,岛屿,居民,概况,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澳大利亚,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如:马尔代夫、我国南海中的很多岛屿,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大陆岛: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如: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和新西兰,特别关注: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9/14/2024,34,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南回归线;,经纬度位置,位置,知识结构,地形,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居民和经济,澳大利亚,概况,组成,海陆位置,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气候,呈半环状分布,主要为热带的气候类型,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半沙漠分布很广。,河湖,最长河流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注入印度洋,最大湖泊位于大自流盆地(北艾尔湖),动物资源,矿产资源,居民和人口分布,混合农业,工业与城市,9/14/202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