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农村社会流动

上传人:z*** 文档编号:243005580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农村社会流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八章 农村社会流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八章 农村社会流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农村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机制,农村社会流动不仅促进了农村的转型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建设。,第一节 社会流动概述,一、社会流动的概念,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这种变动可以是从一个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的转移,也可以是同一阶级或阶层内部在职业、活动空间上的变动。农村社会流动主要指人口在农村中或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社会流动。,二、农村社会流动的类型,(,一,),根据社会等级不同的分类,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水平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二,),根据流动主体的不同分类,代内流动,代际流动,(,三,),根据引发流动原因的不同分类,结构性流动,非结构性流动,三、几个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流动,英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美国农村的社会流动,法国农村的社会流动,德国农村的社会流动,各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加快加强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化进程。,正确引导农民工进城,控制和管理不合理的农民流动,避免过度流动对城市造成过大的压力。,加强对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四、农村社会流动的社会功能,农村社会流动的正功能,农村社会流动的负功能,第二节 我国农村的社会流动,一、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三个时期,解放初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正向社会流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反向流动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城乡流动”时期,二、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原因,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生活方式的示范和先导作用,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和趋势,一般说来,农村社会流动受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因此农民流动一般都有季节性、周期性、流动距离短等特征。,(,一,),农村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青壮年是主体。,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但低于流入地。,文化程度上男女差别明显。,未婚人口比例较高。,(,二,),农村社会流动的途径和方式,个人选择。,社会筛选。,(,三,),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趋势,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选择。,从消极控制到积极引导。,从单向流动到双向吸引。,从就地职业转换到异地转移。,第三节 当前农村社会流动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民工潮”,(,一,)“,民工潮”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农民就开始进入城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种流动更是成为一种潮流。,(,二,)“,民工潮”的特点,外出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时间长,规模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地区差异。,“民工潮”中流动的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且他们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流出地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二、城市中的“农民村”,所谓“农民村”是指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城市地区形成的一种新型“农村社区”,已经给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与“民工潮”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中的“农民村”是“民工潮”的最显著结果之一。,(,一,)“,农民村”的现状特征,区位分布。,人员构成。,就业结构。,(,二,)“,农民村”的社会影响,对居住区甚至整个城市文化的影响。,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工程,还是一项社会工程。由于截流将导致一部分地区被淹没在水中,这些地区就必须整体移民,引起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像这样大规模的整体迁移,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这种工程性移民展示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流动形式。,(,一,),工程性移民的界定和类型,凡是由于经济建设需要而引起的移民都可以称为工程性移民。,工程性移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住房受影响而引起的移民。,居住环境被破坏后引起的移民。,土地资料被占用而引起的移民。,就业场所受影响而引起的移民。,(,二,),三峡库区社会流动的目标和流动后的安置方式,三峡库区的发展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维持基本生存的发展目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三峡移民的社会影响,三峡移民不仅能保证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建设事业做贡献,而且良好有序的移民工作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根据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来安排移民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掠夺性开发。,工程性移民流动相对集中,采用针对性的协调和管理措施,因此对整体社会的影响和冲击都比较小。,城镇化安置和非农化安置有利于当地居民打破传统,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加速当地的城镇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