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探设计第19讲道路平面交叉设计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2981412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探设计第19讲道路平面交叉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道路勘探设计第19讲道路平面交叉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道路勘探设计第19讲道路平面交叉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章主要介绍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平面交叉口平面布置和立面设计方法。,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定义:,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第一节 交叉口设计概述,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1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2交通流在平面上分离。,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1)专用车道;,(2)合理组织交通路线;,(3)渠化交通,3交通流在空间上分离。,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十”字形,“T”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平面交叉的布置类型:,1加铺转角式:,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特点:,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道路: 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十”字形,“T”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平面交叉的布置类型:,1加铺转角式:,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2分道转弯式:,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都较高。,适用:,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3,扩宽路口式:,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3,扩宽路口式:,特点:,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适用:,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同时也要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3,扩宽路口式:,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4环形交叉:,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适用:,多条道路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量总数为,500,3000,辆小时,左右转弯车辆较多,且地形较平坦的情况。,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4环形交叉:,1. 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同。,两相交公路的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路段设计速度的70。,2. 转弯交通:,设计速度因分、合流及用地等影响,通常应适当降低,或按变速行驶需要而定。,右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40kmh;,左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20km/h。,四、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一、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保持足够大的间距,必要时设置立交。,一、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宜将路口布置在次要道路上。,一、二级公路平交最小间距 符合表中规定,三、四级公路平交最小间距不小于150米为宜。,五、公路平面交叉口的间距要求,收集资料,交叉口方案设计或形式确定,详细设计,(1)确定交通管理方式。,(2)确定各部分尺寸。,(3)绘制平面设计图。,(4)立面设计,计算工程量。,(5)编制工程概(预)算。,六、平面交叉口设计步骤,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任务:,(1)保证车流、行人安全(2)提高通行能力,方法:(1)正确组织不同去向的车流,(2)设置合适的车道数,(3)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4)渠化交通,具体措施:(1)设置专用车道,(2)组织左转车辆,(3)渠化交通,(4)调整交通,(5)交通控制中心,自动控制,(着眼点:解决左转及直行车辆的交通组织),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一)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一)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3变左转为右转,(图a),(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一)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3变左转为右转,(图b),(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一)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的交通组织。,(三)组织渠化交通,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的交通组织。,(三)组织渠化交通,优点:,(1)缩小交叉口面积,(2)改变交叉角度,使斜交对冲的车流变为直角或锐角交叉,(3)限制进入交叉口的车速,(4)使交叉口内冲突点分散,(5)引导车流向驶入的方向转移,(6)设置转弯车辆与交叉车辆的避让部分,(7)渠化交通对于解决畸形交通尤为有效,(三)组织渠化交通,采取改变交通路线,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简化交叉口交通、提高整个路网通行能力。,(四)调整交通组织,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任务,:(1)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上安全通过,(2)使人车分离,减少干扰,方法:(1)加宽交叉口转角处人行道宽度。,(2)设置人行横道。,(3)尽量不将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设在交叉口上。,(4)当交通量大且道路较宽时,可在人行横道中间设置安全岛。,(5)当交通量大、道路较宽且车速较高时,需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人行横道的设置:,(1)位置:人行横道一般布置在交叉口人行道的延续方向后退,4-5米的地方,(2)宽度:一般比路段人行道宽些(4-8米),(3)停车线的位置:应布置在人行横道后至少1米的地方,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一)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干扰最小。,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一)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干扰最小。,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一)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干扰最小。,(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1. 在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通常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2. 在交叉口内,一般车流量下非机动车随机动车按交通规则在右侧行驶,不设分离设施。,2. 车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分隔带(或墩)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减少相互干扰。,3. 当车流量很大,机、非之间干扰严重时,可考虑采用立体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并与人行天桥或地道一起考虑。,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一、交叉口的视距,(一)视距三角形,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S,T,。,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转弯设计,一、交叉口的视距,(一)视距三角形,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S,T,。,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二)识别距离,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对无任何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对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在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识别距离力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但这种制动停车并非急刹车。,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对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一般为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主次关系明确,而且对标志的识别要比对信号容易,因此,可采用式(8-10)及识别时间为2,s,计算。,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二、平面交叉口的转弯设计,在未考虑机动车道加宽下,转角半径R1为:,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右转弯设计速度(km/h),30,25,20,15,交叉口缘石转角半径(m),33-38,20-25,10-15,5-10,各级公路平面交叉转弯半径以16米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计。,转角曲线路面內缘最小半径,速度(km/h),15,20,25,30,40,50,60,70,最小半径(m),15,20(15),25(20),30,45,60,75,90,最小超高(%),2,2,2,2,3,4,5,6,最大超高(%),一般值:6,绝对值: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