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XXXX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294214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大纲,1,目 录,1、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目的和意义,2、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背景,3、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基础,4、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原则,5、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定义、内涵和对象,2,目 录,6、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组织保障及其职责,7、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工作机制,8、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形成流程,9、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指标,10、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编制,11、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的考核,3,一、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第条),1.帮助技术监督部门掌握产品整体质量状况和质量监管的工作情况,以提高只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针对性,结合实际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12字方针。,2)、有效性,切实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提高质量竞争力。,4,一、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第条),2.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参考,使技术监督部门进入经济主战场。,3.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和用户获取正确的产品质量信息,引导市场和消费。,4.加强和规范我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5.及时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和质量安全风险预警。,5,二、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背景(1),1. 21世纪是质量世纪,美国专家朱兰早在20世纪90年代 就预言: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世纪,人们认识到在21世纪的经济大战中,质量好坏决定了竞争力的高低,质量将成为和平地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雅克.戴勒: 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6,二、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背景(2),2. 政府宏观质量管理的客观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履行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促进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形成紧密衔接、协调配合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工作合力;促进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提升质量和保障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促进全社会不断提高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振兴事业。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规制,法律法规,标准,运动员,运动场,规则,运动会,执法部门,裁判,8,二、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背景(3),3. 实现质量兴(强)省(市、县)的要求,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区、县)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质检系统的积极推动下,全国质量兴市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有20多各省市开展了质量兴市,质量强省工作.,9,二、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背景(4),4、开展政府质量奖评审的需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表彰在质量管理和促进质量改进工作取得卓越绩效的企业或组织,引导和激励企业或组织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提高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水平,增强全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20多个省(市、区)评迭政府质量奖;湖北、河南等省的市、县全部也评迭政府质量奖.,10,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四)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顾客满意指数以及质量损失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各地方、各行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比较研究国内外质量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11,三、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基础,1. 企业走质量效益型B管理模式道路,1)、以产品高质量、生产高效率、经营高效益为目标;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培养一流的工作作风,掌握一流的生产技术,实行一流的科学管理;提供一流的产品;成为一流的企业。,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素质;建设以质量文化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增强团队作用,提高企业凝聚力。,3)、具有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 ,信息反馈灵、管理效率高,工作节奏快。,12,B管理模式,4)、实行广泛的社会化专业协作 ,,5)、强化以标准化作业为中心的基层管理和现场管理 ,生产经营现场上的人、机、料、环、方法、信息等要素实行最佳组合,环境整洁,设备(设施)良好,物流有序、纪律严明、安全文明。,6)、应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和ERP信息系统,13,B管理模式图,GB/T19580,企业管理,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实行科学生产经营管理,满足顾客需求和社会要求,管理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提高效率和效益,。,管理职能,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推行,QE,,建立与充实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其他,管理,标准化管理,14,质量工程的产生过程,15,国军标质量工程定义,把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与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成果结合,以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质量为目标而开发、应用的技术和技能,。,-,GJB1405-1992质量管理 术语,16,中国的质量工程定义,质量工程 quality engineering,为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的质量,将质量管理理论与相关专业技术相结合而开展的系统性活动。,A.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是质量工程追求的唯一目标,,B.质量工程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理: 人本原理、 过程监控原理、 体系管理原理.,C.质量工程是以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活动,17,质量工程的内容,18,质量工程的方法体系,为了在我国广泛有效地开展质量工程,本标准在确定质量工程概念体系后,以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检验、交付、服务过程为主线,推荐给现代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开展质量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GB/T 19030-2009中“引 言”,19,质量工程方法一览表,1,序号,产品生命周期,主要质量工程方法,1,设计和开发,质量功能展开(QFD);田口方法(三次设计);,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风险管理;,故障树分析(FTA);可靠性管理;技术状态管理。,2,采购与生产,物流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规划(ERP);主生产计划(MPS);,供应链管理;5S管理;统计过程控制(SPC);,业务过程再造(BPR);,20,质量工程方法一览表,2,序号,产品生命周期,主要质量工程方法,3,监视和测量,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感官分析和无损检测;,计数检验、计量检验、抽样检验、随机抽样和验收抽样;测量管理体系;检定和校准;验证、试验、检验和确认。,4,交付和服务,物流管理;投诉处理;电子商务;顾客服务;,客户关系管理(CRM)。,5,全过程,项目管理;质量工程;质量保证;质量改进;,质量管理;质量成本;质量管理小组;,卓越绩效; 6-,西格玛。,21,市质监局,的产品,市政府,省质检局,市质监局,区县质监局,软件,服务,执法检查案卷,文书,质量分析报告,行政许可决定,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法规规章,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技术监督管理要求,行政许可申请,输入,输出,22,2. 技术监督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主要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并加强三项基础工作,1). 标准化与认证认可工作,2). 计量工作,3).质量检验工作,23,四、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的原则(,第四条,),1. 数据准确原则,2. 分析务实原则,3. 评价客观原则,24,五、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定义和对象,1、,定义,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是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对报告期内全国、行业或区域内的工业产品质量现状、趋势、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的一项综合性宏观质量管理工作。,25,2、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突出的质量问题,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对制造业产品质量安全和一般性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可根据实际开展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第三条) 。,必要时,可包括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甚至是教育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26,六、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组织保障及其职责(,第二章,),1.国家质检总局及其工作职责,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职责主要包括:,(1)开展全国产品质量状况统计与分析工作,形成分析报告;,(2)组织开展全国、热点或重点产品(行业、区域)的质量状况调查;组织开展质量政策变动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跟踪分析,对重大监管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3)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4)建立质量状况会商制度,按季度召开会商会议,研究质量问题,提出政策建议;,(5)建立健全质量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方法,建立数据收集制度,协调开发统计与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并推广使用;,(6)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举办业务培训与交流,指导地方开展分析工作;,(7)与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质检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第七条),27,2.省质检局及其工作职责,地方各级质检部门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的主要职责是:,a贯彻上级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要求,,b负责分析和评价本地区及行业产品质量状况,,c推动本级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d组织指导下一级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第八条),28,七、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工作机制(第三章),1.会商会议组织(,第条,),质检总局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会商会议,分析当前质量状况,研究提出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措施。会商会议由分管质量工作的局领导主持,年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或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可由局长主持,总师、认监委、标准委、相关司(厅、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直属挂靠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质量专家视情参加。认监委、标准委、相关司(厅、局)、直属挂靠单位、国家质检中心提供分析素材,质量管理司负责编写和汇报分析报告。,29,2.质检信息上报(,第条,),质检系统内所属国家质检中心要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向质量管理司上报前一季度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素材。,30,3.业务信息报送(,第二条,),认监委、标准委,质检总局相关司(厅、局)、直属挂靠单位要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向质量管理司提供业务专题分析素材及统计报表。,31,4.质量状况调查(,第三条,),质检总局联合或者委托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质检机构等共同开展质量状况调查工作。可采取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经常性调查或一次性调查等多种方式,调查结果要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或质量状况专题分析报告。,32,八、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形成流程(,第六条,),全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形成主要包括汇总信息、编写报告、审批核准、报送发布和后续跟踪五个环节。,各省可参照全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形成的流程执行。,33,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状况编写流程,Y,34,九、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指标,1、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75个城市1000个重点企业),1).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产品质量等级品率是指企业按照不同层次标准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时,根据标准水平划分的加权产品产值之和与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率”,35,产品质量等级及判定依据,产品质量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产品标准水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标准,判断,依据,a.明确、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b.无明确的产品标准,主要技术标准是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c.等同或修改采用的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d.选取若干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检验方法的产品标准;,e.测量国外先进产品性能,有检验方法的产品标准;,f.技术资料中的国外先进产品主要性能,有检验办法企业标准。,g.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标准。,a.明确、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b.无明确的产品标准,主要技术标准是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a.明确、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b.无明确的产品标准,主要技术标准是现行有效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c. 其他情形。,权数,1,0.8,0.6,36,产品质量等级评定的物理意义,37,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计算公式,式中;,(1)1、2、3分别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加权系数。为了鼓励我国各类企业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在现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统一规定1=1.0、2=0.8、3=0.6。,(2)P1、P2、P3分别为企业报告期的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产值。,(3)P为企业报告期的工业总产值。,38,2).质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是指产品质量成本的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与工业总产值之比。,计算方法:,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前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如,:,a,报废损失费,b,返修费,c,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等,;,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后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用。如,:,a,索赔费,b,退货损失费,c,折价损失费,d,保修服务费,e,诉讼费,f,召回费等,;,39,质量成本(quality-related costs),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时所造成的损失。,注1:组织根据各自的准则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注2:某些损失是难以定量的,但很重要,如丧失信誉等。,注3:过程型生产经营组织质量成本方法可以采用过程成本法。,注4:为了降低废次品损失可以采用质量损失法。,40,质量成本管理方法,A.质量成本法,依据PAF(即预防、鉴定和损失)成本类型来分析组织内部的质量成本要素合理配置,以实现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B.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由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构成,降低过程的非符合性成本是采用过程成本法的关键,首要任务是不断降低非符合性成本。然后,通过改进现有过程能力,调配技术熟练员工、过程再设计等方法降低符合性成本;,C.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是由于质量低劣造成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并分为有形和无形损失两类,质量损失法不仅要降低和消除有形损失,更要降低和消除无形损失。,41,3).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产品销售率是指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与同期工业总产值之比。,它反映了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通过工业产品销售率,国家可以获得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和用户对质量的反馈信息,它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42,4).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产值率是指报告期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产值与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之比率,用以反映新产品在整个产品中构成情况。,43,2、质量竞争力指数,竞争力就是比竞争者更有效地获取资源和市场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质量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在质量维度上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及因此形成的持续性核心竞争能力。,44,企业竞争力的结构因素,45,质量竞争力提出的理论背景,46,质量竞争力研究的层次结构,国家质量竞争力,产业质量竞争力,区域质量竞争力,行业质量竞争力,地区质量竞争力,企业质量竞争力,47,质量竞争力的相关概念,48,研究及应用过程,49,研究及应用过程,50,质量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及逻辑关系上看,发展能力的改善将有助于提高质量,水平,而质量水平的提高又将为发展能力的改善创造条件,它们之间,形成某种程度的相互驱动关系,并共同对质量竞争力发挥影响。,51,质量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52,质量竞争力,质量水平,53,质量竞争力,发展能力部分,54,质量竞争力指数权重体系,55,质量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56,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算过程,质量竞争力指数采用对12个统计指标的分行业和分地区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再对相应的标准化得分进行线性加权的方法计算获得 。,57,质量竞争力指数计算示例,58,不同层次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式,59,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总体趋势,由行业层次数据生成的19992010年的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NQCI)逐年上升,表明我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整体质量竞争力正稳步上升。,60,东中西部质量竞争力指数运行情况,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区域质量竞争,力稳步增长,与东部区域的差距逐渐缩小。,61,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运行情况,排名靠前的行业基本固定为:电子通信、电气机械、专用设备、普通机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排名靠后的行业基本固定为: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食品制造、皮革制品、印刷业。,62,地方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主要工作(1),(一)调研基础数据采集现状,与当地统计局沟通,确认能否提供上述7个统计指标的基础数据,数据是否细分到所辖区市,以及制造行业。,与主管产品质量监督及出口商品检验的部门沟通,确认能否提供所辖区市以及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合格率和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调研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和质量损失率的统计现状,包括本地千户企业质量信息监测网和重点工业城市质量信息监测网的入网企业个数能否满足分区市、分行业的样本量要求,目前的填报质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与当地认证认可的主管部门沟通,确认能否提供所辖区市以及行业的认证证书数。,63,地方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主要工作(2),(二)制定质量竞争力测评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开展质量竞争力测评工作的目的与要求,拟定工作实施计划。,1确定统计口径及统计范围, 统计口径为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还是规模以上企业,可分大、中、小、微型, 统计范围是分区市、分行业,也可统计支柱产业、名牌企业、主要产业链等。,2确定数据采集方法, 无法通过统计局、质检系统等相关部门获得的统计数据,应当设法从企业采集。, 一是设法与当地统计局沟通,将所需数据纳入工业调查制度的统计科目,该方案能够提供统计口径一致且权威的基础数据,但沟通难度较大,实现周期较长;, 二是设计抽样方案,确定样本企业,设计调查问卷并由有关部门发放到样本企业进行填报和数据收集,该方案需要人工整理数据,增加了数据传输、汇总过程中的出错风险;, 三是样本企业通过质量竞争力指数在线测评系统()直接填报,并根据需求分类汇总和测算。,64,地方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主要工作(3),(三)设计抽样方案, 设计抽样方案,按照统计抽样原则抽取代表分区市、分行业的样本企业。,(四)培训, 针对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填报人员进行质量竞争力指数培训,确保数据填报的准确性。,(五)数据采集, 协调及发文要求企业填报数据。, 数据收集及审核,(六)计算质量竞争力指数, 包括本地区所辖地市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也可根据需要对当地政府比较关心的某个行业,如汽车、农机,计算质量竞争力指数。, 如果采用企业在线填报数据还可计算出各个企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七)编写质量竞争力指数分析报告,由收集的原始数据按照行业和地区汇总,生成各统计指标的原始值,65,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指标体系,66,2008-2010各地质量竞争力指数(1),67,2008-2010各地质量竞争力指数(2),68,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运行情况,各地区QCI的排名变化不大,基本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格局。,排名靠前的地区基本固定为: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排名靠后的地区基本固定为:海南、青海、云南、山西、西藏。,69,厦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报告(2010),目 录,一、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一)、主要特点,(二)、存在的不足,(三)、对策建议,二、全市分行业及主要产业质量竞争力,(一)、全市制造业29个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二)、支柱产业、优势特色行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等竞争力,1、支柱产业,(1)平板显示 (2)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3)计算机与通讯设备 (4)汽车,(5)工程机械 (6)电力电器,(7)航空工业 (8)船舶制造,2、优势特色产业,(1)食品加工产业 (2)纺织服装,(3)化工产业,3、战略新兴产业,70,三、厦门市各行政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一)湖里区,(二)翔安区,(三)思明区,(四)海沧区,(五)集美区,(六)同安区,厦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报告(2010),目 录,71,3、产品质量合格率,1)、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的不科学性,抽查样本产品质量不能代表总体产品质量.,2)、产品总体中的质量合格产品比率。,其中,质量合格产品是指“实物质量达到法律规定的、明示的或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的产品。”,72,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的研究构建过程,73,建立产品质量合格率的思路与原则,74,统计对象与范围,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全国制造业、31个省(区、市)制造业以及29个制造业行业大类的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对象为制造业产品。,统计范围包括国家、31个省和制造业29个行业大类。,29个行业大类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确定,各行业的产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试用)确定。,统计周期为年度。,75,计算方法及步骤,实际使用中,采用加权方法进行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统计与测算。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进行小类行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统计。其中,“小类行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定义为“该小类行业中,按照规定的方法、规定的程序和规定的标准实施产品质量抽查(抽样、检查、检测)时,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占全部抽查样品数的百分比”。,第二步:进行地区、行业及全国产品质量合格率的加权统计。以各个小类行业的GDP比重作为权重,逐级进行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统计。,第三步:评估统计误差与测算精度。,76,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方案,第一阶段是在31个省(区、市)和29个行业大类的3129个交叉单元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层。,第二阶段是确定各样本层的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第三阶段是从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中采用概率抽样(PPS)方法抽取规定数量的样本企业。,第四阶段是从样本企业中随机抽取出若干样品。,77,第一阶段:抽取样本层(1),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行业在不同省(区、市)以及同一省(区、市)不同行业的发展规模差异较大。,在省(区、市)层面上,为准确反映31省(区、市)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水平,省(区、市)的抽样范围就必须覆盖各省(区、市)制造业的全部主导行业。,在行业层面上,为准确反映29个制造行业大类产品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水平,行业的抽样范围就必须覆盖各行业的主要聚集地区。,各省(区、市)主导行业和各行业聚集地区的确定方法如下:, 按照各单元工业总产值应达到所在省(区、市)或所属行业全国工业总产值3%的原则抽选样本层。,78,第一阶段:抽取样本层(2),按照此原则确定的样本层既代表了31个省(区、市)的主导行业,也覆盖29个行业大类的聚集地区,可以满足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统计需要。以2009年各省(区、市)制造业和制造业各行业大类工业总产值的数据进行计算:,31个省(区、市)中,各省(区、市)包含的样本层的累计工业总产值占本省(区、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74.56%到100%之间。,省(区、市)样本层累计工业总产值比重在70%-80%之间的有5个,80%-85%之间的有11个,85%-90%的有5个, 90%以上的有10个。,29个行业大类中,各行业包含的样本层的累计工业总产值占本行业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在64.94%到99.96%之间。,行业样本层累计工业总产值比重在70%-80%之间的有1个,80%-85%之间的有7个,85%- 90%的有9个, 90%以上的有12个。,79,第二阶段:确定代表性小类行业1,各样本层的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是指能够代表本样本层的小类行业。,每一样本层均包括众多类型的产品,为准确反映该样本层的产品质量水平,需进一步按经济规模确定各样本层的典型产品,由于产品类型众多,不易划分,且缺乏相关的数据,本方案用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代替典型产品。,29个行业可细分为480个小类行业,不同行业小类行业的数量差别较大,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小类行业数目最多,达到50个,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小类行业的数量最少,仅3个。,本方案根据统计局提供的各省(区、市)小类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确定各样本层的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入选小类行业的累积工业总产值应达到本样本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80,ZJ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的确定,81,第二阶段:确定代表性小类行业2,82,第三阶段:确定样本企业(1),第三阶段是从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中按照概率抽样(PPS)方法抽取规定数量的样本企业。,PPS(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 )是指按概率比例抽样,属于概率抽样中的一种。 PPS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的被抽中概率与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一种抽样方式。,PPS方法下,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83,第三阶段:确定样本企业(2),PPS抽样示例:以工业总产值为衡量规模的指标, 从10家样本企业中抽取2个样品,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如下:,84,第三阶段:确定样本企业,利用PPS法抽取企业的过程如下:,1.计算累计工业总产值及对应的取值区间,将10家企业按工业总产值转化为1到121000 的取值区间;,2.从1到121000中随机抽取2个数字,数字所在区间对应的企业为样本企业。如抽取的随机数为8705、956,则产品应从企业3和企业8抽取。,85,第四阶段:抽取产品,抽取企业主导产品。,计划抽样产品在试点期间内应有生产计划,且非自产自用产品、非中间产品,优先安排产量大、产值高、技术成熟的产品。, 综合考虑产品的产量、档次、成熟度等属性,从样本企业中抽取规定数量的代表性样品。,86,样本量及其分配:确定样本总量1,根据统计理论,在完全随机抽样的条件下,按照95%的置信度和10%的抽样误差的要求,对一无穷总体,随机抽取384个样品为最低样本量要求。, 若需了解31个地区的产品质量合格率,需抽查的样品数量为31个地区384个样品/地区11904个。, 若需了解29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需抽查的样本数量为29个行业384个样品/行业11136个。, 若需同时了解31个地区、29个行业及全国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按照95%的置信度和10%的抽样误差的要求,需抽查的最低样品数量将在11904到23040间。, 通过合理地选择、分配代表品,可以兼顾到分地区、分行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的数据统计对样本量的需求,实际需要的样本量要小于23040。,87,样本量及其分配:确定样本总量2,样本量分配的理想做法是根据全国制造产品总产量的分布来分配样本量。但由于缺少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29个行业的各产品产量信息,以及产品计量单位的不一致(计量单位可以是一台彩电、一瓶矿泉水、一辆汽车、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一卷钢板),本统计方案按照工业总产值来分配样本量。,按照样本总量及一阶段抽取的样本层,根据各样本层工业总产值平方根的比重分配各样本层的样本量。,为保证样本量分配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际操作中需按照以下原则对一阶段样本量进行修正: 样本量少于384的行业和省(区、市)补足384。,经测算,全国的实际样本量为18455个。,88,小质量和大质量的比较,项目,小质量,大质量,产品,有型制成品(硬件),硬件、服务、软件和流程性材料,过程,直接与产品制造有关的过程,所有过程,产业,制造业,各行各业:制造、服务、政府等,质量被看作是,技术问题,经营问题,顾客,购买产品的顾客,所有有关人员,如何认识质量,基于职能部门,基于普遍适用的朱兰三部曲原理,质量木标题现在,工厂的各项指标,公司经营计划承诺和社会责任,劣质成本,与不合格的制造品有关,总成本最低,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符合规范、程序和标准,满足顾客要求,改进是用于提高,部门业绩,公司业绩,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全公司范围内,负责协调质量工作,中层质量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组成的质量委员会,89,十、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编制,1.要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第4条),1).文字简明扼要,2).分析其中要害,3).结论准确明了,4).建议切实可行,5).案例典型鲜明,90,2.报告的类型,1).综合报告(第5条),全国的分析报告命名为XX年(报告周期)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省级的分析报告命名为XX年(报告周期)XX省(自治区、直辖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市县级的分析报告命名为XX年(报告周期)XX市(县)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专题报告(第十七条),地方专题分析报告可根据实际工作,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的质量状况分析编写。,91,3、.报告的内容及其格式,(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写规范第6条),1).引言,概括阐述报告周期内宏观经济情况,产品质量总体状况,并做出趋势判断。,2).正文,分析制造业产品质量安全和一般性产品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质量安全状况、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分析、下一步措施和建议,等。,92,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正文(1),A、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写规范第7条),主要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出口商品检验、国内生产加工及进出口食品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棉花检验、质量申诉、质量基础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描述。,B、主要问题及原因,(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写规范第8条),主要对监督抽查不合格情况、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发生的典型案例等进行分析。,93,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正文(2),C、采取的工作措施及成效,(编写规范第9条),主要从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描述。,D、质量安全隐患及预警分析,(,编写规范第10条),主要是针对已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预测区域性或行业性的质量隐患,提出措施建议。,E、今后改进措施和建议,(编写规范第11条),主要是提出改进质量管理和监管工作的措施和需要请各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建议。,94,4)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发布、通报,全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每半年一次,分别对上半年和全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地方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每季度一次,分别对每季度和年度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第十八条),全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有关信息经总局领导批准后,定期向国务院报告,向国家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或相关行业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地方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的有关信息,由各级质检部门负责定期向当地政府、社会或企业通报,同时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第十九条),95,4)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发布、通报,地方各级质检部门每季度开展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形成分析报告。省级质检部门要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将汇总形成的本地区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以书面形式上报总局质量管理司。产品质量状况出现重大问题时,要及时报告。(第十五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根据本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报总局备案。(第二十四条),96,5)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建档,各级质检部门对开展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文字材料,按照规范、完整、及时、准确、连贯的原则建立分析档案,实施动态管理.,(第二十条),97,十一、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的考核,2007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23号)中,明确提出要“发布质量竞争力指数,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质检总局每年对开展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的单位进行检查、考评,将检查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在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统计数据、报告内容出现重大失误,或者上报不及时的单位或个人提出批评,并视情追究相关单位或人员的责任。(第二十三条),98,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强化检查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落实本纲要的工作责任制,对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质量发展取得实效。对纲要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将适时检查考核本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99,谢 谢!,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