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文物瑰宝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24293661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省文物瑰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省文物瑰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省文物瑰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我省文物瑰宝,1,锥画漆弩机,长70厘米三号墓出土木质冥器。弩是一种远射程兵器。秦以前的弩长度只有52厘米左右,此弩大大加长, 射程就更远。汉代弩的射程一般在一百二十步至二百步之间,约合167-278 米。弩有先进的瞄准装置,有臂张、蹶张、腰引拉弓法等。,2,驻军图,长98厘米、宽78厘米三号墓出土方位是上南下北,与今地图正好相反。主区位于今湖南南部宁远九嶷山与南岭之间,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着重标出9支军队的驻地、防区、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高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向长沙国南部发起进攻,朝廷及长沙国随即派兵征剿,战争持续至文帝初年。该图可能是墓主参与指挥此次征战使用的军事地图。,3,彩绘双层九子漆奁(lin),高19.2厘米、口径35.2厘米一号墓出土盖、壁为夹纻(zh)胎,底为斫(zhu)木胎。分上下两层,上层放手套、丝巾等物;下层装9个内盛白粉、油彩、胭脂、假发、粉扑、梳、篦、茀(f)等物的子盒。器外表用油彩绘出云纹。,4,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一号墓出土身长1.28米,通袖长1.9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5,一号墓形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出殡时张举在棺前的“铭旌(jng)”,下葬时覆盖在棺上。“遣策”称之为“非衣”。画面从上至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人间描绘的是轪侯夫人在三个侍女的簇拥下缓缓升天,她的家人在祭祀;天上有金乌(太阳)、蟾蜍(月亮)、烛龙、翼龙和司阍(hn)(天国守门神)等;地下绘巨人托举大地。整幅帛画用浪漫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附:一号墓形帛画线图及局部,6,7,三号墓形帛画,长234.6厘米、上宽141.6厘米、下宽50厘米原置于内棺盖上。主题与一号墓帛画相同,只是布局和构图略有差别。如天上只有一日而非九日,满天星斗,天门下移至帛画中部,蛟龙亦无玉璧相扣,龙首相背,高低不同。下部的巨人亦未托举大地,而是双手擎龙。人间部分的墓主人肖像为头戴刘氏冠、身着红袍、腰间配长剑的男子。,8,9,车马仪仗图,长219厘米、宽99厘米三号墓出土棺室西壁帛画。左上方绘两排侍卫,簇拥着头带刘氏冠、腰佩长剑的墓主缓缓前行;左下方绘方阵和击鼓鸣钟场面;右上方是整齐的车阵;右下方是14列骑兵。所有人物都面向墓主,似在举行某种仪式。此画以写实为特点,是中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写实画卷。,10,黑地彩绘棺,长256厘米、宽118厘米、高114厘米一号墓出土第2层棺。棺内髹(xi)朱漆,外以黑漆作地,彩绘奔放、飘逸的云气纹;云气纹中绘“仙人降豹”、“怪神操蛇”、“巨鸟衔鱼”、“仙人弹奏”等数十组110多个神怪图案。图案笔法生动流畅,极富浪漫色彩。,11,朱地彩绘棺,长230厘米、宽92厘米、高89厘米一号墓出土第3层棺。通体内外皆髹(xi)朱漆。外表朱漆地上,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图案。,12,锦饰内棺,长202厘米、宽69厘米、通高63厘米一号墓出土这是直接装殓轪侯夫人遗体之棺。棺内髹(xi)朱漆,外髹黑漆。棺外横缠两道宽12厘米、厚6-7层的丝带。盖板和四壁饰铺绒绣和羽毛贴花绢。,13,一号墓木椁(gu),长672厘米、宽488厘米、高280厘米原置于墓坑底部的3根方形枕木上,有两层盖板和两层底板。椁(gu)室由棺室与4个边箱组成,形状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边箱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立方米,放置各类文物1000余件。棺室内有4层套棺,从外至里依次为黑漆棺、黑地彩绘棺、朱地彩绘棺与锦饰内棺。如此庞大的椁室,没有一颗金属嵌钉,采用扣接、套榫(sn)与栓钉结合而成。这是迄今出土保存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14,商代人面纹铜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15,商代豕(sh)形铜尊,高40厘米,长72厘米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条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16,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no),通高71厘米,铣(xin)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出土,铙(n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 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铜铙(no)数量较多,重的达到221.5千克。是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乐器。,17,春秋牛角形耳云纹铜鼎,通高22.8厘米,口径19.8厘米1982年湘乡何家湾出土,鼎为炊器。此鼎的形制,与同时期的鼎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一般的鼎,耳为稍有弧度的长方形或半环形,此鼎的耳部上面伸出牛角状纹饰,同类鼎耳目前仅见于湘乡和宁乡。多数鼎以子口承盖,盖面隆起,此鼎平盖,耳部处有凹字形卡扣。还有足的外撇幅度比其他地区的鼎足要大。鼎上装饰以“S”形云纹为主。 同类型的鼎多见于南方地区,属于古代越人的产品。,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