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29150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2003/12/14,1,一、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城市绿化系统,指的是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1、城市绿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在古希腊、罗马城市中,公众的户外活动常常利用集市、墓园、军事营地等城市开敞空间。中国唐代的“曲江池”在节庆日供百姓游赏。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的不少皇家园林开始定期向公众开放。,1810,年,英国伦敦的皇家园林(,Regent Park,)一部分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其余部分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工业化城市的卫生与健康环境严重恶化。从1833年起,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方案,开始准许动用税收建造城市公园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2,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并影响到中国和日本,她被称为,“公园运动”,(,Park Movement,)。在公园运动时期,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城市绿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价值:,即保障公众健康、滋养道德精神、体现浪漫主义(社会思潮)、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促使城市地价增值。,1880年,美国波斯顿的公园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突破了,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3,1898年,霍华德(E.Howard)出版了,明日的城市,,写下了人类重新审视城市与自己关系的新篇章。1935年的莫斯科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km宽的“森林公园带”。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第二次世界大站以后,欧、亚各国在废墟上重建城市家园,城市绿化建设迈入了继“公园运动”之后的第二次高潮。,70年代以后,在生态思想的影响下,城市绿化建设开始呈现新的动态,如“自然中的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城市绿化系统的两大发展趋势:,第一,,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对象正从土地和植物两个因素向水文、大气、动物、微生物、能源、城市废弃物等要素延伸。,第二,,绿地在城市中的布局由集中到分散,又分散到联系,又联系到融合,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人与绿化之关系不断改善的同时,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自然联系状态趋于逐步恢复。,4,2、,城市绿化功能,(1)改善气候的功能,包括调节气温和湿度,增强城市竖向通风,分散并减弱城市热岛效应,降低风速,防止风沙。,(2)改善城市卫生环境的功能,包括维持氧气的正常比例,吸收CO,2,;降低SO,2,,氟化物、氯化物、氮氧化物的含量;降低空气漂尘的浓度;缓解城市噪声;使空气含菌量明显降低。,(3)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涵养水源,蓄水防洪。,(4)防灾功能,包括:防止火灾蔓延;成为防止防震的避难通道;减轻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5)显著改善城市景观,包括:完善城市天际线,协调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活情调等。,(6)对游憩活动的承载功能。它能吸引定居、容纳户外游憩,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7,)城市节能。通过攀缘绿化,屋顶绿化和庭荫栽植等,冬季挡风、夏季庇荫,城市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热辐射,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5,3、城市绿地分类,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理,,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林绿地、生产绿地”及“风景林地、干道绿化等”。,另一种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G,1,),生产防护绿地(G,2,),及居住用地中的绿地(R,14,、R,24,、R,34、,R,44,)。,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方法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以城市绿地的核心功能为分类依据;,第二,采用分级代码法,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6中类和9小类;,第三,涵盖城市范围内的所有绿化用地;,第四,突破城市建设用地有限配额,将城市绿地的范围延伸到城市外围地带。,6,7,8,9,10,11,二,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1,、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城市绿化系统规划,指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具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属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该规划主要涉及总体规划层次,其任务是调查与评价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参与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研究、协调城市绿地与其他各项建设用地的关系,确定和部署城市绿地,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知道城市绿地化的合理发展。,12,第二种属“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或称“专项规划”,它是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绿化建设的规划管理而另行独立编制的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特别提出(城市绿化规划)“必要时可分别编制”;建设部修订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第一条规定“绿地系统规划已编制完成”所指的规划,也属于该第二种形式。,该“专项规划”的特征是涉及区域、总体、详规多个规划层次,其主要任务是以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深入调查和确定城市绿化各项发展指标,详细部署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确定城市绿化树种、容量、特色、功能、设施等城市绿化发展的具体内容,部署大环境绿化,对近期重点项目进行规划深化或直接安排,保障城市绿化与大环境绿化的协调发展,13,2、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专业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下:,(1)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2)调查与分析评价城市绿化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3)研究确定城市绿化系统的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4)参与综合研究城市的布局结构,确定城市绿化系统的用地布局;,(5)确定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指G,1,、G,2,、G,3,)的位置 、范围、性质及主要功能;,(6)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指“生态景观控制区”G,5,);,(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提出实施管理建议;,(,8,)编制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14,3、城市绿化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建设园林城市。,1994年“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向全国作了部署。1996年,建设部修订了新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内容如下。,(1)全市绿地系统规划已编制完成,经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各项规划指标先进。规划得到严格管理和实施,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保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形成统一完整的系统,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2,)充分保护和利用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和郊区林地、工业用地,将城市绿地系统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园林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组成城市良性的气流循环,促使物种多样性趋于丰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传统,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复社。形成城市独有的自然、文化风貌特色。,15,(3)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最近5年逐年增长并经遥感技术签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6。,(4)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设施齐全,维护良好,特色鲜明。各城区间的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公园设计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站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绿化种植管理正常,能够满足人们休息、观赏及文化需要,社会评价良好。逐步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不断提高绿化水平。城市重点园林的设计、建设、管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或者获得全国性奖励。,(5)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市区干道绿户到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6,)居住区绿化普及。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有居住区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面积的,25%,。全市出现一批园林式居住区。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持完善,方便居民,反映良好。,16,(7)市内各单位普遍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开展“花园式单位”、“园林化单位”或“绿化美化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涌现出大批的先进单位,绿化达标单位占50%以上,先进单位占20%以上。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和室内的绿化美化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取得良好效果。,(8)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落实维护管理措施,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智力,大气、水环境良好,各项环保监测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9)全市生产绿的总面积不低于城市建城区面积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大气、水环境良好,各项环保检测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10)全市年年完成义务植树绿化任务,成果显著。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11)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只能明确,管理法规、制度健全、配套,执法管理落实、有效。园林绿化维护管理队伍和资金落实,绿地维护良好,杜绝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17,(12)城市领导重视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力,结合城市实际创造出全面经验,对全过城市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有示范、推动作用。,4、城市绿化的规划指标,(1)城市绿地的统计,(2)规划指标的定义,绿地率,是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如城市绿地率和居住用地绿地率等。屋顶绿化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是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不是用地指标,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是制城市常住人口平均享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即(G,11,+G,12,+G,13,)/常住人口数。我国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定额为每人约6以上。,18,(3)规划指标的确定,1993年国家建设部颁发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该文件规定了城市绿化的规划指标定额;2000年的人均公共绿地57(视人均城市用地指标而定),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不少于30%,2010年的人均公共绿地68,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少于35%。,下面是1997,年,12,个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指标,19,20,5、城市绿化系统的规划布局,(1)结构布局原则,网络原则,:各种绿地相互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 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匀布原则,:各级公园按各自的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自然原则,: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因地制宜和生命周期原则,:重视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林地、史迹等条件。充分考虑植物生命周期、群落演替过程。,地方性原则:,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 通常是使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达到良好循环的骨干。地方性原则能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并能有效缓解病虫害。,21,(2)公共绿地,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具有游憩功能,常兼具景观、环境、教育、防灾等功能。,(3)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4)防护绿地,防护绿地指为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卫生条件和安全条件,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所设的绿地,其主要特征是对自然灾害或城市公害具一定的防护功能,不宜兼作公园使用。,(5)附属绿地,附属绿地是指除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以外的其他所有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绿地。,22,(6)生态景观控制区,生态景观控制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以内,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游憩、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区域。,三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原则,1、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它的通常含义是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为改善城市景观,1960年代以后涌现出许多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概括来看,城市景观的完善需要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调控,需要多个层次的规划与设计的长期协同配合。,城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1)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知道思想和规划原则;,(2)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23,(3)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与目标;,(4)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5)划定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制高点、门户、重点视廊视域、特征地带等,并提出相关安排;,(6)确定需要保留、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整体安排客流集散中心、闹市、广场、步行街、名胜古迹、亲水地带和开敞绿地的结构布局;,(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8)提出实施管理建议。,(9)编制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24,2、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1),舒适性原则,:充分考虑人类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心理规律,研究创造便利、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环境。,(2),城市审美原则,:充分考虑感官与文化心理对城市纷杂信息的承受能力及评价标准,研究创造有特色、有内涵、可识别、和谐、悦目的城市审美品质。,(3),生态环境原则,:人类在利用城市便利条件、经济文化优越环境的同时,在事关其生存与健康的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和卫生环境方面,正蒙受着巨大的损失。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必须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尽其所能,充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资源,与人工手段一起,创造健康的生存环境。,(,4,),因借原则,:城市景观建设须借助山脉、河湖、林地等自然景观大背景,同时结合城市内部的自然地形地物和人文资源条件,俗者避之,佳者收之,因地制宜地保护与利用城市景观资源。,25,(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重视城市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及其本土文化特性。,(,6,),整体性原则,:主体意义上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对城市客体的感知综合与记忆,她要求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协同性。,-,26,谢谢!,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