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24291257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的内涵,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的总结,问: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产生的根源,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如: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哲学的作用?,2,四.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3,唯物论,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是客观的,(2).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物质概念:.,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联系?,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地理环境,人口要素,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4,四.意识,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3.意识的内容(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意识的形式(主观的),(1).感性认识形式:感觉、知觉、表象,(2).理性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5.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5,(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人能够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五.唯物论的主要原理及其方法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方法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实事求是,3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6,认识论,一.实践,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7,二.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2.真理的具体性?,3.真理的条件性?,-由2、3点得出: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三.认识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2.认识的无限性?,8,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一.简单认识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与形而上学的区别?,(1).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2).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3).矛盾的观点-片面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3.唯物辩证法和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5.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9,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有条件性,3.联系的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及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 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5.整体与部分的联系,(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区别?联系?,-方法论?,(2).系统的基本特征?,(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10,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实质?,2.发展的普遍性?,3.事物发展的原因?,(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事物发展的状态?,(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方法论?,(3).在量变与质变上形而上学的两种表现形式?,5.事物发展的趋势?,(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11,四.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1.矛盾的内涵: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矛盾的同一性(2).矛盾的斗争性,(3).矛盾同一性与矛盾对立性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论?,(2).矛盾的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3.两点论与重点论,(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方法论?,(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方法论?,12,五.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观的内涵?(辩证否定的实质?),(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3).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辩证法的革命性,批判性?,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联系?,3.创新的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人生观与价值观),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14,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15,六.人生价值,1.什么是价值?,2.什么是人生价值?,3.价值观?,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七.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性,(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4.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八.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问:价值的实现方式,社会价值,自我价值,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