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盾与作品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242912391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茅盾与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茅盾与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茅盾与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三)茅盾与作品,茅盾(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是他于1928年发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因为对黑暗现实 感到苦闷矛盾,拟用“矛盾”为名,后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建议改为“茅盾”,他欣然同意。他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191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1916年毕业, 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1年,与叶圣陶、郑振铎等人组建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1926年到广州,任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回国, 参加左联领导工作。抗战期间,他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 事。1939年赴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全国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年病逝于北京。主要作品有蚀 子夜 春 蚕 秋收残冬虹 三人行 腐蚀 林家铺子 白杨礼赞 风景谈 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文艺评论、译作、回忆录等。,1,作品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篇说明文,按由外到里、由远及近、由过去到现在的顺序详细介绍这个印刷所,歌颂俄国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情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作品春蚕 ,这篇小说叙写老通宝一家虽然丰收,但反而更加贫穷了。向广大农民群众揭示一个道理: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才 能有真正的丰收和幸福。写作特色是心理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 衬托人物形象。,作品白杨礼赞 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用白杨象征抗日时期中国北方不屈不挠、坚强勤劳的农民,热情颂扬了在艰苦环境中抗战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及广大人民群众,指出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并对那些轻视民众力量的反动势力表示嘲笑和讽刺。此文特色,突出的是象征手法。标题带有强烈的 象征意义。文章表述时,先写广袤的西北黄土高原这个大背景,再引出参天耸立、百折不挠的白杨树,接着便着力用拟人的手法描写 白杨树的高大、坚韧形象,然后层层深入叙述和抒情,倾诉出自杨的象征意义。,作品风景谈散文。写作特色:触景生情、情融于景、情景交融生发议论;语言绘声绘色,生动、凝重而贴切;结构形散而神聚; 主题思想集中、概括、突出。全文通过对六个风景片断的细致描写, 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年代中解放区的风土人情、劳作学习场面和生活新貌,抒发了对主宰大自然与创造新生活的解放区革命人 民无限钦佩和赞美。,2,3,子夜故事梗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 开丝厂的吴荪甫在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的吴老太爷深受刺激而猝死。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吊唁。他们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 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仁孙吉人、王和甫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且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几项企业。这正合吴荪甫的心意。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他喜欢和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4,这时,吴荪甫的家乡双桥镇发生变故,农民起来反抗,使他在乡下的一些产业蒙受损失。工厂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了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青年职员屠维岳。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当事发之后,姚金凤被工人看作资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复起的时候,他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这样一来,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她的处置。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 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赵伯韬盯上吴荪甫这块肥肉,想乘吴资金短缺之时吞掉他的产业。几个回合较量下来,益中亏损八万元栽了跟头而停下来。此时吴荪甫的资金日益吃紧,他开始盘剥工人的劳动和克扣工钱。新一轮的罢工到来,受到牵制的屠维岳分化瓦解工人组织的伎俩被识破,吴荪甫陷入内外交迫的困境。 赵伯韬欲向吴荪甫的银行投资控股。吴决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丝厂和公馆都抵押出去作公债,以背水一战。他终于知道在中国发展民族工业是何等困难。个人利害的顾虑,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了买空卖空的投机市场来。 公债的情势危急,赵伯韬操纵交易所的管理机构为难卖空方吴荪甫。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倒戈转向赵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5,子夜,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一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夕阳。初版印行之时年即引起强烈反响。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国货年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瞿秋白的预言。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日本著名文学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荐十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巨著时,便选择了子夜,认为这是一部可以与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媲美的杰作。,茅盾的小说,素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都被组合到子夜的情节里。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一全面的表现。”当然,茅盾的“大规模”“全面”描写,并不是把各个生活断片随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结构,细密布局,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牵动其它多重线索,从而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子夜是怎样写成的,6,茅盾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子夜的情节,是被镶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工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开始,赵伯韬拉扰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而吴荪甫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赵伯韬依仗外国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加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尽管吴荪甫和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最后也没有改变全盘失败的命运。这幕悲剧说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压迫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 原著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语言简洁,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生动。本书虽是简写本,仍可约略观赏到原著的艺术风貌。 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子夜把这类非虚构性的话语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融汇、辉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子夜的史诗品格,无疑得益于“诗”与“史”两种语言巧妙调适与组合。,7,子夜在整体布局上具史诗般宏阔,但细节描写的笔触又极为委婉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颤动的波纹。,这一特点,早在三十年代,吴宓先生就曾指出过并大加赞赏,称子夜“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喷薄,不可控搏。而其细微处复能婉委多姿,殊为难能可贵。”茅盾认为吴宓的评论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匠心”。我走过的道路。,优秀小说家茅盾具有社会科学家的气质,擅长以严谨的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构建长篇巨制,。,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社会分析小说。通过对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物的刻画,展示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史诗性的再现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重压下的悲剧命运。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强大、自信、有抱负、有手腕;另一方面却软弱、空虚。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官僚不满;另一方面又敌视工农。节选片段中,细致地描写了他在走向失败过程中的挣扎与抵抗,表现了他外强中干、似强实弱的个性特征。,8,名家点评 冯雪峰:子夜一方面是普罗革命文学里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另一方面就是“五四”后的先进的、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之产物与发展。子夜似的巨著, 不但证明了茅盾个人的努力,不但证明了这个富有中国 十几年来的文学战斗经验的作者已为普罗革命文学所获得;子夜并且是把鲁迅先驱地英勇地所开辟的中国现代的战斗的文学的路,现实主义的创作的路,接引到普罗革命文学上来的“里程碑”之一。 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 瞿秋白: “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在子夜不能够不说是很大的成绩”。子夜的出现是“中国文艺界的大事件”,“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国货年,9,子夜是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它的出现使得1933年成为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小说主人公吴荪甫是1930年上海滩上的风云人物,曾游历欧美的他力图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以实业救国,不料由于洋货在中国的恶意倾销,他用尽心机收买来的许多小厂都成了自己脱不下的“湿布衫”。与此同时,吴荪甫家乡农民暴动,他参与的债券投机生意也在买办赵伯韬面前屡战屡败,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野心勃勃、刚愎自信的吴荪甫使尽全身解数,拼命挣扎。资金紧张的他不得不克扣工人工资,终使工潮爆发。最终他只得孤注一掷,以所有财产作抵押,在公债市场上决一胜负,10,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它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全貌,写的是1930年5月至7月这两个月中的事件。贯穿子夜全书的主线,是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围绕这一主线,小说共写十九章,第一、第二两章交待人物,其余十七章虽各有重点但皆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小说结尾侧面带出中国工农红军日益强大,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真正出路。 当时上海的工商业遭受重大打击,公债市场也随着时局急升骤降。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作为工业界巨头,对中国工业充满了信心。他“身材魁伟、举止威严”,目光炯炯有神,言语具有磁性,能够煽动起别人追求事业的勃勃雄心,愿意跟他合作。他游历过英美等国,懂得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有一套剥削工人、经营企业、与同行竞争的经验和手腕,有魄力,有胆量,多谋善断,富于冒险。他热心于发展家乡双桥镇的实业,经营着米厂、油坊、布店、当铺、电厂、钱庄等等,并打算以拥有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为基地建筑起他的“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的“双桥王国”来。但是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还不是他“英雄用武”的地方,他要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他要“发展企业,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他有着巨大的野心。后来,虽然他在家乡的资产被农会攻占了,他的裕华丝厂也奄奄一息,颇不景气。但此时的吴荪甫没有气馁,他要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要“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这时,正逢若干较小工厂无法偿还债务,他便用极低价钱把它们吞并过来,轻易地吃掉了陈君宜的绸厂、朱吟秋的丝厂,同时又以孙吉人、王荪甫共同组织的“益中信托公司”为大本营,不费吹灰之力地又吞并了八个日用品制造厂,他“扼住了朱吟秋的咽喉”,做起了实现他“双桥王国”的美梦。,11,但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缠绕在一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国民党反动派和工农民主革命力量矛盾,国民党内部汪、冯、阎、落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民族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等等,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要想得到独立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帝国主义侵略的魔手已紧紧地扼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咽喉,因此他的所谓“双桥三国”的美梦,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也就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他与美带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赵伯韬进行着勾心斗角的斗争,有时他刚愎自用,根本不把赵伯韬放在眼里,要和他决一高低,但当他在金融市场失败以后,当他得知赵伯韬有美国老板撑腰时,却又表现得,“再也振作不起来”,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产生了“有条件投降”的想法;在跟赵伯韬的争斗中,他和工人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加剧。他拼命地榨取工人的血汗,尤其是当他受到赵伯韬的威胁,感到资金短缺、生存危险的时候,更是企图从工人身上榨取资本,他减少工人工资、开除工人、延长工作时间,他企图靠剥削工人来挽救国外货倾销和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企业的不振,想吸尽工人的血汗来弥补他在投机市场上所受到的损失,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工人的强烈反抗和罢工。为了挽救自己的失败命运,他一方面利用军警来镇压工人的罢工运动,一方面又用他的走狗屠维岳的各种阴谋诡计来破坏排山倒海的工人运动,但最终还是阻挡不住、熄灭不了风起云涌的罢工运动,他被工人运动搞得惊慌失措,被工人运动吓得“卜卜地心跳”,坐卧不宁;他费尽心思、花极低代价收买过来的许多小厂也都成了他脱不下的“湿布衫”,因为要维持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现金。,12,后来他周转不灵,硬是叫这些小厂把他拖垮了;他和孙吉人、王和甫所苦心经营的益中信托公司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生产过剩、赵伯韬的大规模经济封锁之下一败涂地;他们发起组织益中信托公司,不到两月,“美梦”、“雄图”就成为泡影;野心勃勃、刚愎自用的吴荪甫,已没有多少可走的路了。 于是吴荪甫开始向公债市场打主意了。吴荪甫是“办实业”的,他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向来反对拥有大资本的社竹斋一类人专做地皮、金子、公债的买卖,但为了生存,他也钻进了公债的投机活动里。公债市场一直是赵伯韬的天下。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豢养的买办金融资本家,是半殖民地的特有产物,是一个有大量美资做后台的财阀。吴荪甫瞧不起这个美帝国主义的洋捐客,再加上赵伯韬有意要吞并他的企业王国,迫使他俯首称臣,这些都坚定了他要和赵伯韬决一雌雄的决心。他希望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盼望国民党反蒋派和地方军阀的联盟“北方扩大会议”的军事行动赶快成功,可是当北方的军事进展不利于他的公债活动时,他又“惟恐北方的军事势力发展得太快了”。在他身上,凝聚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患得患失的心态以及其先天的软弱性。显然,作为民族资本家的吴荪甫,很难是赵伯韬的对手。赵伯韬依仗着蒋介石法西斯政权的力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着压倒吴亦甫的优势。他控制并操纵着上海的公债投机市场,扼制着民族工业的咽喉。他暗中破坏“益中信托公司”,阻止它们和一些银行、钱庄的来往,企图通过“公债多头公司”来实现他以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资本的计划,他要吴荪甫老老实实地俯首称臣。赵伯韬老谋深算,用美国金融资本家势力做后盾,和反动军阀狼狈为奸,操纵着公债市场,组织银行托拉斯。面对赵伯韬的,13,强大实力,吴荪甫发现 “自己也有被吞并的危险”,于是他一反过去的果决专断和满怀信心,而变得急躁不安,狐疑惶惑了。为了不被赵伯韬吃掉,他也于起了过去曾反对过的公债多头公司,模仿着赵伯韬,与反动军阀串通一气,贩卖军火,狼狈为奸,企图靠内战来发财。,在公债市场的最后决斗中,他把丝厂、住宅以及八个日用品工厂的资本全部拿来押上做“空头”,孤注一掷,以求挽救自己。但由于社竹斋,这个他一度推心置腹的合股人的倒戈相向,把资金偷偷地投到了赵伯韬的名下,使得吴荪甫终于没能逃脱垮台的命运。 书中对于工农群众运动的描写,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尤其是对工人罢工斗争的描写,缺点更为明显。作者后来曾经指出产生这方面缺点的原因:“这一部小说写的是三个方面:买办金融资本家,反动的工业资本家,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者之中,前两者是直接观察了其人与其事的,后一者则仅凭第二手的材料即身与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这样的题材的来源,就使得这部小说的描写买办金融资本家和反动的工业资本家的部分比较生动真实,而描写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的部分则差得多了。”,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