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绪言,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细菌总论,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免疫基础,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细菌各论,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真菌,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病毒,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实验,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内容简介,19991228002,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第三章,消毒与灭菌,第四章,细菌的微生态,第五章,细菌的致病机理,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七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2,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细菌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第三节,细菌的生长繁殖,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第六节 细菌生存的调节,19991228002,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1999,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1999,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氧四种主要的有机元素和磷、钾、镁、硫、钙以及铁、钠、氯、铜、锌等各种灰分元素。这些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构成了细菌细胞的水分和有机物、无机物等成分。,(一)水分,水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大,约占菌细胞总重量的75-80。细菌的芽胞含水较少(40左右)。菌体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和非结合水,前者是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后者是细胞物质的溶媒。,第一章,19991228002,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二)固体成分(干物质),细菌细胞内的固体成分,约占总重量15-25。包括有机物和矿物质。有机物占90-97,矿物质占3-10。,1.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类等。,蛋白质,细菌细胞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约占固体成分的50,多者可达80,少者只有13-16。蛋白质中包括单纯蛋白质和复合蛋白质(如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等),后者含量较多,也较重要。,核糖核酸,包括RNA和 DNA。前者在胞桨内,功能是翻译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酶),后者在核质中,储存和转录遗传信息。,第一章,19991228002,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二)固体成分(干物质) 细菌细胞内的固体成分,约占总,(二)固体成分(干物质) 细菌细胞内的固体成分,约占总,糖,糖占10-30,如荚膜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糖类往往和蛋白质或脂类结合存在,共同构成细胞构造的组成物质。一些糖类呈游拐状态。糖类是细菌的重要碳素来源,是细菌活动所需能量的原料。,脂类,脂类包括游离的脂肪酸、中性脂肪、磷脂、类脂质和蜡质等,含量约为3-7,多者可达40,少者不到2。脂类常和蛋白质或糖类结合为脂蛋白或糖脂,或者形成蜡质,成为细胞的构造成分。,其他化合物,少量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生长因素、色素等。,第一章,19991228002,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糖 糖占10-30,如荚膜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糖 糖占10-30,如荚膜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2.矿物质(灰分),矿物质约占3-10,以磷、钾、硫、钙、铁、镁、氯、钠等为主,尚有铜、锌、碘及其他微量元素。其中以磷最多,钾次之。这些矿物质元素,一部分参与有机物的组成,一部分则组成无机盐类。,第一章,19991228002,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矿物质(灰分) 矿物质约占3-10,以磷、钾、硫、钙,2.矿物质(灰分) 矿物质约占3-10,以磷、钾、硫、钙,细菌为了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与合成代谢。,(一)细菌的营养需要及营养类型,细菌的营养需要可以分为:,水、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灰分元素及生长因素等,。,1.水,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溶媒,各种生命活动必须有水。,2.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碳素和氮素都是构成原生质所必需的主要成分。由于各种微生物的合成能力不同,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的利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第一章,19991228002,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细菌为了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与,细菌为了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与,有的细菌有高度合成能力,可以利用无机碳和氮作养料,有的则不能,必须有机物存在才能生长。,根据微生物对碳素利用能力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自养菌,有些细菌有高度的合成能力,利用CO2或碳酸盐类作为唯一碳源,利用氨、氨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作为氮源。这类细菌又可称为,无机营养菌,。又分为,化能自养菌,和,光能自养菌,。,异养菌,这类细菌对无机物的利用能力较差,不能利用C02或碳酸盐类为唯一的碳素营养,需要有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醇类和有机酸等作为碳源才能生长,又称为,有机营养菌,。又分为,化能异养菌,和,光能异养菌,。,第一章,19991228002,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有的细菌有高度合成能力,可以利用无机碳和氮作养料,有的则,有的细菌有高度合成能力,可以利用无机碳和氮作养料,有的则,根据其寄居对象的不同,异养菌又可分为,腐物寄生菌,和,活物寄生菌,。前者通常利用死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后者需寄生在动、植物的活组织中,吸取营养而营寄生生活,,病原菌,即属于这一类。 微生物对具体营养物的利用有一定的专性范围。这种专性,在微生物的鉴定上具有重大意义。,3.灰分元素营养,细菌对灰分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灰分元素对细菌的作用却十分重要。,它们有些参与细胞组成,有些则组成无机盐类,有维持原生质胶体状态和调节渗透压。有些更参与酶的组成或起激活酶的作用。,灰分元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非常重要。,第一章,19991228002,1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根据其寄居对象的不同,异养菌又可分为腐物寄生菌和活物,根据其寄居对象的不同,异养菌又可分为腐物寄生菌和活物,4.生长因素,有些细菌的生长还需要少量的生长因素,,生长因素,实际上就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包括维生素类(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有机酸、嘌呤、嘧啶等,如硫胺素、核黄袁、生物素、泛酸、叶酸等。这些生长因素多半是辅基或辅酶的主要成分,对细菌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充足的生长因素可使细菌生长加快数百倍。,各种细菌对生长因素的需要情况有所不同。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和积累生长因素的特性,已被用于人类生产和医药、食品、饲料等。,第一章,19991228002,1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生长因素 有些细菌的生长还需要少量的生长因素,生长,4.生长因素 有些细菌的生长还需要少量的生长因素,生长,(二)细菌的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胞内酶与胞外酶,细菌含有各种酶系统,包括很多种酶(大肠杆菌有30多种)。有些酶仅于细胞内部存在和起作用,称为,胞内酶,。如呼吸酶类等。有些则透过细胞壁膜分泌于细菌体外,称为,胞外酶,。如水解酶类等。,固有酶与诱导酶,在正常情况下稳定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酶称为,固有酶,。而当环境中存在某些本来不能利用营养物质时,也可以诱导产生能对该物质起作用的相应酶类,称为,诱导酶,。当诱导物质消除后,诱导酶也随着不再产生,而固有酶则仍然存在。,第一章,19991228002,1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二)细菌的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第一章1999,(二)细菌的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第一章1999,(三)细菌的呼吸,1.细菌呼吸的概念,由细菌引起的,使代谢基质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作用,以释放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利用的生物化学过程,称为,细菌的呼吸,。,细菌的呼吸作用既是能量代谢过程,也是物质代谢过程。由细菌的,呼吸酶系统,完成,其主要的化学作用,是使有机物分子的碳-碳链破裂,分解和释放能量。呼吸酶分为两大类:,发酵酶类,和,氧化还原酶类,。,一种细菌只能具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呼吸酶,其呼吸作用,可利用一定的基质,产生一定的产物,这是具有种的特征性,在生产上和微生物鉴定上有实际意义。,第一章,19991228002,1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三)细菌的呼吸第一章1999122800213计算机应,(三)细菌的呼吸第一章1999122800213计算机应,2.细菌呼吸的类型,具有不同呼吸酶系统的细菌,在进行呼吸时,对于空气中分子氧利用能力也是不同的。据此,可以把细菌及其呼吸作用分为三个主要类型。,(1)厌氧性细菌及厌氧性呼吸,有些细菌由于缺乏利用分子氧的酶,它们的呼吸属于厌氧性呼吸,这类细菌称为,厌氧性细菌,。,这些细菌只能在没有分子氧存在于的环境中,才能够进行呼吸及生长发育,分子状态的氧对这类细菌来说,不但不能被利用,而且还是有害的。,厌氧性呼吸,是使基质脱氢(或失去电子)氧化,并把脱出来的活化氢(电子)转移给非氧受氢体,使基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呼吸过程。,第一章,19991228002,1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细菌呼吸的类型 具有不同呼吸酶系统的细菌,在进行呼吸时,2.细菌呼吸的类型 具有不同呼吸酶系统的细菌,在进行呼吸时,(2)需氧性细菌及需氧性呼吸,在有分子状态氧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呼吸及生长发育的细菌称,需氧性细菌,。,需氧性呼吸,是使基质脱氢(或失去电子)氧化,并把脱出的活化氢(电子)转移给分子氧,使基质氧化释放能量的呼吸过程。,(3)兼性细菌及其呼吸,兼性细菌,具有更复杂的酶系统,不论在有或没有分子状态氧的情况下,均能进行呼吸和生长发育,它们既可以营需氧性呼吸,也可以营厌氧性呼吸。,需氧性呼吸基质分解彻底,可获得更多的能量,所以兼性细菌在可能时多营需氧性呼吸。大多数细菌为兼性呼吸菌。,第一章,19991228002,1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需氧性细菌及需氧性呼吸 在有分子状态氧存在的情况下,,(2)需氧性细菌及需氧性呼吸 在有分子状态氧存在的情况下,,(四)细菌的代谢过程,细菌与动物等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第一、细菌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是动物细胞10-100倍。 第二、细菌利用能源的能力远强于动物细胞。 第三、细菌的营养物质更加多种多样,代谢途径更多。 第四、细菌可利用非常流水线方式合成大分子物质。 第五、细菌能产生如肽聚糖、脂多糖、磷壁酸等特殊物质。,细菌的代谢过程可分为:,物质摄取与排出,、,生物合成,、,聚合作用,及,组装,四个步骤。,第一章,19991228002,1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四)细菌的代谢过程细菌与动物等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四)细菌的代谢过程细菌与动物等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1.物质摄取与排出,细菌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物质及其他代谢基质。物质吸收是从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排出是将代谢物质或废物运出细胞。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的细胞膜是一层双脂膜,具有高度的选择透性,革兰氏阴性菌的,OMP,等在物质吸收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物质主要通过,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输送及基团转位,等方式进出细菌细胞。,第一章,19991228002,1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物质摄取与排出 细菌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物质及其他代谢,1.物质摄取与排出 细菌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物质及其他代谢,单纯扩散,亦称被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的物质交换方式。细胞膜两侧的物质靠浓度差(浓度梯度)进行分子扩散,不需要能量。,此种方式无特异性或选择性,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平衡时,扩散便停止,不是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如,0,2,、水、乙醇等。,促进扩散,某些物质如糖或氨基酸与位于细胞膜的特异性载体蛋白相结合,而后将其转运至细胞内外。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不需要能量。,主动输送,是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主要方式,与促进扩散一样,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能将特异性溶质逆浓度梯度泵入泵出细胞,需要能量。如乳糖等。,第一章,19991228002,1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单纯扩散 亦称被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的物质交,单纯扩散 亦称被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的物质交,基团转位,物质在运输的同时受到化学修饰,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需要能量。,金属离子的吸收,细菌通过分泌载铁体摄取与蛋白结合的Fe,3+,,形成含铁螯合物,通过特异的主动输送,进入菌体细胞。,2.生物合成,吸收的各种前体代谢物通过各种代谢途径,合成所需物质:,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大分子物质,。各种细菌的合成途径和合成能力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以及代谢产物也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鉴定指标。,第一章,19991228002,1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基团转位 物质在运输的同时受到化学修饰,需要特异性,基团转位 物质在运输的同时受到化学修饰,需要特异性,3.聚合作用,复制,细菌DNA的聚合作用称为复制。其DNA复制从基因组的特定起始部位开始,进行半保留复制。最后由酶连接成完成DNA链。,转录,细菌的转录是由同一个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细菌 mRNA、tRNA 及 rRNA。该酶还可以RNA作为母板合成DNA互补链。,翻译,是蛋白质合成过程。20种氨基酸激活后与相应的 tRNA结合,形成的氨基酰-tRNA与核糖体结合。氨基酸根据 mRNA上的密码子序列聚合成多肽。 细菌具有高效的翻译合成能力。,第一章,19991228002,2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3.聚合作用 复制 细菌DNA的聚合作用称为复制。,3.聚合作用 复制 细菌DNA的聚合作用称为复制。,4.组装,细菌组装有两种方式:自我组装(如鞭毛及核糖体等)及指导组装(如表面膜结构等)。,第三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细胞的生长繁殖,体现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细菌以,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大肠杆菌菌体的分裂过程涉及30多个基因的调控。 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大肠杆菌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裂一次仅需 20 min。分支杆菌等繁殖较慢,需18-24h才分裂一次。,第一章,19991228002,2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组装 细菌组装有两种方式:自我组装(如鞭毛及核糖体,4.组装 细菌组装有两种方式:自我组装(如鞭毛及核糖体,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如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了解其生长过程的规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生长繁殖可分为4个期。,迟缓期,是细菌初到新环境的适应期。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合成所需酶系统。RNA含量明显增多,DNA无变化,此时细菌数并不增加。l-4h。,对数期,细菌迅速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近斜线。该期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其形态染色及生理均较典型,对抗菌药物敏感。6-10h。,第一章,19991228002,2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如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如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稳定期,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繁殖的活菌与死菌平衡,活菌数最多。该期形态染色不特异。产生毒素等代谢产物。一般8h。,衰亡期,细菌死亡速度加大,繁殖速度变小。如不移植到新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第一章,19991228002,2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稳定期 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稳定期 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第一章,19991228002,2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章199912280022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第一章199912280022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技术。以此可培养、鉴定和利用细菌。 培养细菌,需为其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及,气体环境,等。,1.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营养的基质。培养基经灭菌后才能使用。 制备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由牛肉浸汁、牛肉浸膏、肝浸汁、蛋白陈、NaCl、磷酸盐、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鸡蛋等提供。pH一般调整至7.2-7.6 。,第一章,19991228002,2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培养基;,鉴别,、,选择,及,厌氧,培养基等。,2. 酸碱度,每种细菌均有,可适pH,范围及,最适pH,。大多数细菌可在pH 6-8之间以生长,但多数细菌的最适pH 为7.2-7.6。,3. 温度,不同细菌适应的温度范围不同,细菌有各自的,可适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根据细菌适应的温度范围,可将细菌分为3类: 嗜冷菌,范围 5-30,最适10-20; 嗜温菌,范围10-45,最适20-40; 嗜热菌,范围25-95,最适50-60。,病原菌,均为嗜温菌,,最适温度为37,。,第一章,19991228002,2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固体、半固体及液,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固体、半固体及液,4. 气体环境,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将其分为厌氧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需氧菌,行需氧呼吸,须在有一定浓度的游离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厌氧菌,行厌氧呼吸,须在无游离氧的条件下才能存活生长;,兼性厌氧菌,既可需氧呼吸,又可厌氧呼吸,通常在有氧条件比无氧环境生长更好。有些细菌生长还需一定浓度的N,2,或CO,2,环境。,第一章,19991228002,2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 气体环境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将其分为厌氧菌、需氧,4. 气体环境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将其分为厌氧菌、需氧,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各种细菌分解能力不同,代谢基质与产物也不同。据此可设计特定的生化试验,区别和鉴定细菌。,(一)细菌的代谢产物,1.无机酸和有机酸,有些细菌能产生无机酸,有的可产生有机酸。无机酸如硫酸和硝酸等;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丁酸等,与食品加工有关。也可用于细菌鉴定。,2.醇类、酯类和其他芳香物质,这类物质与工业生产和农、畜产品加工利用有关。如乙醇、丁醇等。用于酿酒、乳品加工、饲料加工等。,第一章,19991228002,2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 各种细菌分解能力不同,代谢基质与产,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 各种细菌分解能力不同,代谢基质与产,3.气体,细菌能产生的气体有:CO,2,、H,2,、CH,4,(沼气)、NH,3,、Cl,2,、H,2,S等。常应用于细菌鉴定。,4.维生素及其他生长刺激素,有些微生物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主B族素)和一些复杂的生长刺激素,可用于畜牧业和工业生产中。,5.抗菌素,抗菌素,是某种微生物产生的用以拮抗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它能抑制一定种类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可用于防治某些动物疾病、刺激动物生长。,6.毒素,某些动物病原菌,能产生对动物有毒的物质,使使其发生一定症状的疾病,这类物质称为,毒素,。可分为,外毒素,与,内毒素,。,第一章,19991228002,2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3.气体 细菌能产生的气体有:CO2、H2、CH4(沼气),3.气体 细菌能产生的气体有:CO2、H2、CH4(沼气),7.热,细菌在呼吸作用中所产生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5-10)被用于生命活动,大部分能量,常转化为热放出。堆肥和发酵饲料(可达70以上)。,8.热原质,许多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一种多糖物质,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可以引起发热反应,称为热原质。,9.色素,多种微生物能产生色素,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等,可用于细菌鉴定、食品、化妆品等。,10.光,少数细菌能借发光以散发部分产生的能量,发光强度可用以摄照本身相片。,第一章,19991228002,3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7.热 细菌在呼吸作用中所产生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5-1,7.热 细菌在呼吸作用中所产生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5-1,(二)常用的细菌的生化试验,常用的生化试验有: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氧化发酵(O/F)试验、VP试验、甲基红 (MR)试验及吲哚试验等。可采用微量法或常量法。现有商品化的微量生化试验试剂盒。,第一章,19991228002,3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二)常用的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一章19991228002,(二)常用的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一章19991228002,复习思考题,1.细菌个体代谢过程的特点? 2.菌体快速分裂的原因?3.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4.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 5.培养基有哪些种类?6.病原菌对氧气和温度的需求有何特点?7.试述主要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及用途。,第一章,19991228002,3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复习思考题 1.细菌个体代谢过程的特点?,复习思考题 1.细菌个体代谢过程的特点?,感谢观看此片,欢迎指导,END,19991228002,3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感谢观看此片END1999122800233计算机应用技,感谢观看此片END1999122800233计算机应用技,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19991228002,3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1999122800234计算机应,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1999122800234计算机应,兽医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2003/02/28,19991228002,3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兽医微生物学 199912280023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兽医微生物学 199912280023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绪言,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细菌总论,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细菌各论,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真菌,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病毒,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实验,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等。,内容简介,19991228002,3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第三章,消毒与灭菌,第四章,细菌的微生态,第五章,细菌的致病机理,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七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第一篇,细菌总论,19991228002,3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一篇细菌总论19991228,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一篇细菌总论19991228,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第一篇,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四节 微生物的亚致死性损伤及其修复,19991228002,3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第一篇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第一篇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第三章,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了解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以便控制外界因素,达到利用或消灭微生物的目的。 本章着重介绍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对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以及消毒灭菌方法。介绍几个基本概念。,杀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的杀死微生物的作用。,抑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19991228002,3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三章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极易受外界环,第三章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极易受外界环,第三章,抗菌作用,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灭菌,指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的方法。,消毒,指杀灭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叫消毒剂或杀菌剂。,防腐,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叫防腐剂或抑菌剂。,无菌,指在一定空间内没有活微生物的状态。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叫,无菌法,。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19991228002,4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三章 抗菌作用 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第三章 抗菌作用 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对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物理因素包括:,温度、辐射、干燥、声波、微波、滤过等,。,一、温 度,适当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甚至使之死亡。,1. 低温,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处于最低生长温度以下时,其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水平,生长繁殖停止,但仍可长时间保持活力。常在低温下保存微生物种。,第三章,19991228002,4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三章199,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三章199,冷冻保存,动存微生物种时,必须迅速降低温度,起用时也应迅速融化。防止胞浆水分形成冰晶,破坏胞浆胶体、胞浆膜和细胞壁。,反复冷冻与融化对微生物具有很大伤害,应尽力避免。,为了减少细菌在冷冻时的死亡,可于菌液内加入10左右甘油、蔗糖、脱脂乳或5二甲基亚砜作为保护剂。,冷冻真空干燥(冻干)法,是保存菌毒种、疫苗、,补体、血清等的良好方法,可保存微生物及生物制,剂数月至数年不失活。,其原理是迅速冷冻,不形成冰晶,同时抽真空让固体冰中的水分子升华除去,封闭瓶口保存。,。,第三章,19991228002,4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冷冻保存 动存微生物种时,必须迅速降低温度,起用时也应,冷冻保存 动存微生物种时,必须迅速降低温度,起用时也应,2. 高温,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作用,常用于消毒和灭菌。高温对菌体蛋白质、核酸、酶系统等产生破坏作用。导致菌体死亡。,高温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湿热传导性好、穿透力强灭菌效力大。,(1)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类。,火焰灭菌法,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物体中微生物的方法。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热空气灭菌,指利用干热灭菌器以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用于耐高温物品。灭菌条件:160维持 l-2h,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芽孢、孢子)。,第三章,19991228002,4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 高温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作用,常用于消毒和灭菌。高,2. 高温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作用,常用于消毒和灭菌。高,(2)湿热灭菌法,有,煮沸灭菌,、,巴氏消毒,、,流通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几种。,煮沸灭菌,煮沸10-2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芽抱常需煮沸1-2h才被杀死。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及食具等可用此法。,巴氏消毒法,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尽量保持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主要用于葡萄酒、啤酒、果酒及牛乳等食品的消毒。,第三章,19991228002,4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湿热灭菌法 有煮沸灭菌、巴氏消毒、流通蒸汽灭菌、高,(2)湿热灭菌法 有煮沸灭菌、巴氏消毒、流通蒸汽灭菌、高,巴氏消毒法具体方法有三种,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63-65 30min;,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HTST),71-72 15s;,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132 1-2s。,消毒后均须迅速冷却至10以下,促进细菌死亡,称为,冷击法,。超高温巴氏消毒的鲜乳在常温下,保存期可达6个月。,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利用蒸汽在流通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灭菌的方法,100维持30min。,间歇灭菌法,:100 维持30min,37温箱过夜,连续进行3次灭菌和2次保温,达到完全灭菌目的。,用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的灭菌。,第三章,19991228002,4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巴氏消毒法具体方法有三种第三章199912280,巴氏消毒法具体方法有三种第三章199912280,高压蒸汽灭菌法,即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是应用最广、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原理,给,高压蒸汽灭菌器,加水、放入被灭菌物品、密闭、加热,蒸汽产生压力,随压力的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温度也升至100以上,以提高灭菌的效果,缩短灭菌时间。,灭菌条件,常用1.02kgcm2 (每平方英寸15磅)的压力,在12l.3温度下,维持15-20min,即可杀死所有微生物,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常用于,如培养基、溶液、器皿、器械、敷料、橡皮手套、工作服和小实验动物尸体等的灭菌。,灭菌注意,须充分排除灭菌器内原有的冷空气。,第三章,19991228002,4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高压蒸汽灭菌法 即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即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二、辐 射,包括电磁波辐射和粒子辐射,对微生物作用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可见光、日光、紫外线。,1.可见光,指在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肉眼可见的光线,波长400-800nm。可见光线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2.阳光,直射日光有强烈杀菌作用,是天然杀菌因素,,紫外线,是日光杀菌作用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下,半小时到数小时即可死亡。芽抱的抵抗力强,经20h才死亡。,第三章,19991228002,4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二、辐 射第三章1999122800247计算机应,二、辐 射第三章1999122800247计算机应,3.紫外线,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段的杀菌力最强,这与DNA吸收光谱范围一致。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波长为 253.7nm,杀菌力强而稳定。,缺点,紫外线的穿透力不强,即使是很薄的玻璃也不能透过,所以只用物体表面消毒。,用途,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手术室、传染病房、种蛋室等的空气消毒。,原理,紫外线照射后,DNA分子吸收约260nm紫外线,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胸腺嘧啶产生共价结合成二聚体,影响DNA复制与转录,引起致死性突变而死亡。此外,紫外线可使空气中分子氧变为臭氧,臭氧放出氧化能力强的原子氧,呈现杀菌作用。,第三章,19991228002,4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3.紫外线 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3.紫外线 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剂量与诱变育种,紫外线的杀菌作用随照射量的增加而加强。若紫外线照射量不足以致死细菌,则可引起核酸的部分改变,使其发生突变。因此,紫外线照射也是一种有效的诱变方法。,4.电离辐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 )和X射线等可使被照射物质发生电离。,杀菌作用,X射线(波长0.06-13.6nm)、射线(波长0.00l-0.4nm) 的电离辐射微弱。与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较强,有抑杀菌作用。,用途,与射线穿透力强。主要是X 、和射线,用于消毒、食品保藏和育种等方面。,第三章,19991228002,4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剂量与诱变育种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随照射量的增加,剂量与诱变育种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随照射量的增加,三、干 燥和渗透压,作用,微生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水分,新陈代谢障碍,菌体蛋白变性,逐渐死亡。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差异很大。巴氏杆菌、嗜血杆菌、鼻疽杆菌等在干燥的环境中仅能存活几天,而结核杆菌能耐受干燥 90d。细菌的芽孢对干燥有强大的抵抗力,如炭疽杆菌芽孢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数十年。霉菌的孢子对干燥也有较强的抵抗力。,用途,微生物在干燥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常用干燥法来保存食品、饲料、谷类、皮张、药材等。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或糖水保存食品,高渗溶液吸取菌体水分,造成生理干燥而抑菌。,第三章,19991228002,5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三、干 燥和渗透压第三章1999122800250计算机,三、干 燥和渗透压第三章1999122800250计算机,四、超 声 波,频率在2万-20万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细菌和酵母菌在超声波作用下于几十分钟内死亡。小型病毒、芽抱对超声波有抵抗力。,用途,未应用于消毒灭菌。主要用于裂解细胞,,提取细胞组分等。,五、微 波,从几百兆赫至几十万兆赫频率的无线电波称为微波。微波灭菌,主要是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完成,(交变电场,分子旋转振动、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摩擦力,分子克服摩擦力产生热量,使物品升温,起加热灭菌作用)。,用途,这种灭菌法,需时短、加热均匀。可用于非金属医药用品等的灭菌。,第三章,19991228002,5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四、超 声 波 频率在2万-20万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细,四、超 声 波 频率在2万-20万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细,六、滤 过,通过机械阻留作用将液体或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用途,液体培养基和药物除菌,。 糖培养液、特殊培养基、血清、毒素、抗毒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不能加热灭菌的液体常用滤器过滤除菌,(多用蔡氏滤器、更换滤膜滤器或一次性滤器)。,病毒液分离除菌,用于病毒分离。,空气净化除菌,超净工作台、无菌隔离器、无菌操作室、实验动物室以及疫苗、药品、食品等生产中洁净厂房的空气过滤除菌。,第三章,19991228002,5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六、滤 过第三章1999122800252计算机应,六、滤 过第三章1999122800252计算机应,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许多化学药物能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已广泛用于消毒、防腐及治疗疾病。,防腐消毒剂,用于杀灭体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只能抑菌,而防腐剂在高浓度时也能杀菌,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统称为,防腐消毒剂,。,化学治疗剂,用于消除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寄生虫的化学药物。,第三章,19991228002,5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三章199912280,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三章199912280,二者区别,消毒剂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动物体有损害作用,用于环境的消毒;而化学治疗剂对宿主和病原微生物具有选择性,它们能阻碍微生物代谢某些环节,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或使其死亡,而对宿主细胞毒副作用甚小。,一、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消毒剂的种类很多,一般可根据用途与消毒剂特点选择使用。,理想的消毒剂,杀菌力强、无腐蚀性、能长期保存、对动物毒性很小、无残留污染、价格低等,。,第三章,19991228002,5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二者区别 消毒剂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动物体,二者区别 消毒剂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动物体,消毒剂的分类,(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如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2)损伤胞浆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醇类等脂溶剂;,(3)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度);,(4)改变核酸功能,如染料、烷化剂等。,二、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3.温度,温度升高可增强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第三章,19991228002,5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消毒剂的分类第三章1999122800255计算,消毒剂的分类第三章1999122800255计算,4.酸碱度,消毒剂杀菌作用受pH影响。如新洁尔灭pH 9时杀菌作用强。,5.有机物,环境中有机物,可降低消毒剂效果。,6.药物颉抗,两种消毒剂合用时,有的能相互颉抗。如阴离子剂肥皂与阳离子剂新洁尔灭。,7. 其他因素,湿度、穿透力、表面张力等。,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之间,或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经常呈现相互影响的作用,如寄生、共生和颉抗等现象。,第三章,19991228002,5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酸碱度 消毒剂杀菌作用受pH影响。如新洁尔灭pH 9,4.酸碱度 消毒剂杀菌作用受pH影响。如新洁尔灭pH 9,导致颉抗的原因有抗生素和细菌素、植物杀菌素、噬菌体等。,一、抗生素、细菌素素和植物杀菌,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特殊物质。,如链霉素 (放线菌)、青霉菌(霉菌)和多粘菌素(细菌)。己发现2500多种,而最常用的只有几十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主要是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细菌素,是某种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同种不同株的细菌以及与它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如大肠菌素,可作用于大肠杆菌及近缘的志贺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和巴氏杆菌等。,第三章,19991228002,5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导致颉抗的原因有抗生素和细菌素、植物杀菌素、噬菌体等,导致颉抗的原因有抗生素和细菌素、植物杀菌素、噬菌体等,植物杀菌素,某些植物中存在的杀菌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菌素。,如黄连、黄柏、黄芩、大蒜、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穿心莲、马齿苋、板蓝根等都含有杀菌物质。,二、 噬 菌 体,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及真菌等的一类病毒,也称微生物病毒。,1. 形态结构,外形有蝌蚪形、微球形、杆形和柠檬形。由蛋白质衣壳内含一分子线状双股DNA构成。,2. 抗原性及抵抗力,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抵抗力较强,但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第三章,19991228002,5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植物杀菌素 某些植物中存在的杀菌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植物杀菌素 某些植物中存在的杀菌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3. 噬菌体的增殖,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分为吸附、侵入、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四个阶段。与动物病毒相似。,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使相应细菌裂解而呈现无细菌生长的区域,即为,噬菌现象,。由于噬菌体裂解使相应菌苔上形成的一个个透亮不长菌的圆斑,称为,噬菌斑,,亦称,空斑,。,噬菌斑可用于细菌或噬菌体的鉴定和纯种分离。,第三章,19991228002,5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3. 噬菌体的增殖 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分为吸附、侵,3. 噬菌体的增殖 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分为吸附、侵,4. 噬菌体与寄主细菌的关系,可分为:溶菌反应和溶原化两种。,凡能使寄主细胞裂解引起溶菌反应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或,烈性噬菌体,。侵人寄主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于细菌基因组中,随细菌的分裂而传给后代,不形成病毒粒子,不裂解细菌的现象叫,溶原化,。引起溶原化的噬菌体叫,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带有噬菌体基因的细菌叫,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可自发地终止其溶原性,引起溶菌反应而释出噬菌体。,第三章,19991228002,6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 噬菌体与寄主细菌的关系 可分为:溶菌反应和溶原,4. 噬菌体与寄主细菌的关系 可分为:溶菌反应和溶原,5. 噬菌体的应用,细菌的鉴定和分型,噬菌体的噬菌作用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即一种噬菌体只能裂解一种(型)相应的细菌。,检测未知细菌,应用噬菌体效价增长试验可检测标本中的相应细菌。,若其效价明显升高,则表明标本中有某种细菌存在。,分子生物学工具,噬菌体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作为研究病毒增殖的模式。,基因较少,已用于研究核酸复制、转录、重组及基因表达与调控等。还可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遗传工程研究。,用于生物防治,危害抗生素和发酵工业,第三章,19991228002,6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5. 噬菌体的应用第三章199912280026,5. 噬菌体的应用第三章199912280026,复习思考题,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试比较它们的异同,并举例说明。,2.何谓无菌、无菌法,无菌法有何实践意义?,3.列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4.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条件、原理及用途。,5.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辐射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6.试述过滤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7.何谓消毒剂、防腐剂、化学治疗剂?试述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及影响消毒剂杀菌作用的因素。,8.何谓抗生素、细菌素,二者的作用原理如何?,9.试述噬菌体、噬菌现象、噬斑的概念及噬菌体的形态结构。,10.试述噬菌体与寄主细菌的关系及其应用。,11.噬菌体有何主要作用?,12.何谓微生物的亚致死性损伤及亚致死性损伤细胞,研究亚致死性损伤有何实践意义?,第三章,19991228002,6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复习思考题第三章1999122800262计算机应用技术,复习思考题第三章1999122800262计算机应用技术,感谢观看此片,欢迎指导,END,19991228002,6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感谢观看此片END1999122800263计算机应用技,感谢观看此片END1999122800263计算机应用技,绪言,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细菌总论,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免疫基础,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细菌各论,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真菌,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病毒,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实验,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内容简介,19991228002,6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第三章,消毒与灭菌,第四章,细菌的微生态,第五章,细菌的致病机理,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七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2,6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细菌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第三节,细菌的生长繁殖,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第六节 细菌生存的调节,19991228002,6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1999,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1999,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氧四种主要的有机元素和磷、钾、镁、硫、钙以及铁、钠、氯、铜、锌等各种灰分元素。这些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构成了细菌细胞的水分和有机物、无机物等成分。,(一)水分,水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大,约占菌细胞总重量的75-80。细菌的芽胞含水较少(40左右)。菌体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和非结合水,前者是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后者是细胞物质的溶媒。,第一章,19991228002,6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二)固体成分(干物质),细菌细胞内的固体成分,约占总重量15-25。包括有机物和矿物质。有机物占90-97,矿物质占3-10。,1.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类等。,蛋白质,细菌细胞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约占固体成分的50,多者可达80,少者只有13-16。蛋白质中包括单纯蛋白质和复合蛋白质(如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等),后者含量较多,也较重要。,核糖核酸,包括RNA和 DNA。前者在胞桨内,功能是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