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2843090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5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9/5/2024,知识要点,细菌的致病性,内、外毒素的特点,感染的类型,医院感染,9/11/2023知识要点细菌的致病性,9/5/2024,学习目标,掌握,细菌致病性构成、内外毒素特点,熟悉,感染类型及医院感染,了解,医院感染的分类与控制,2,9/11/2023学习目标掌握 细菌致病性构成、内外毒素特点,9/5/2024,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毒力,细菌的侵入数量,细菌的侵入途径,3,9/11/2023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第一节,9/5/2024,毒力:指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常用,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表示。,(,LD50,) (,ID50,),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侵袭力,和,毒素,。,一、,细菌的毒力,4,9/11/2023毒力:指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常用半数,9/5/2024,(一),侵 袭 力,包括,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荚膜,黏附素,5,9/11/2023(一)侵 袭 力包括荚膜5,9/5/2024,1.,菌体表面结构,荚膜,有荚膜,无荚膜,6,9/11/20231. 菌体表面结构荚膜有荚膜无荚膜6,9/5/2024,(1)由细菌菌毛介导的黏附,2.,菌体表面结构,粘附素,7,9/11/2023(1)由细菌菌毛介导的黏附2. 菌体表面结,9/5/2024,菌毛黏附可抵抗体液的冲刷作用,8,9/11/2023菌毛黏附可抵抗体液的冲刷作用8,9/5/2024,(2)非菌毛粘附物质,磷壁酸,外膜蛋白,细菌通过黏附可抵抗分泌液、尿液的冲刷和肠蠕动、,纤毛摆动的清除,有利于细菌定居,与致病性密切相关。,黏附是细菌治病的先决条件。,9,9/11/2023(2)非菌毛粘附物质 磷,9/5/2024,2.,侵袭性酶,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透明质酸,链激酶,A,群,链球菌,链道酶,胶原酶:产气荚膜梭菌,10,9/11/20232. 侵袭性酶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1,9/5/2024,血浆凝固酶,促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沉积在菌体表面或病灶周围,可保护细菌免受吞噬或杀灭。,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使组织变松散,通透性加大,利于细菌扩散。,链激酶,能激活纤维蛋白酶原变为纤维蛋白酶,使血凝块溶解,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11,9/11/2023血浆凝固酶 促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9/5/2024,链道酶,能降解脓液中高粘度的DNA,使脓液变得稀薄,利于细菌扩散。,胶原酶,能破坏肌肉及皮下组织中的胶原蛋白,使局部组织崩解,促进细菌扩撒。,12,9/11/2023链道酶 能降解脓液中高粘度的DNA,使脓,9/5/2024,(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13,9/11/2023(二)毒 素外毒素13,9/5/2024,1.,外毒素,定义:,是由,G,+,菌分泌及部分,G,-,菌裂解后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性质:,为蛋白质,毒性强,具有组织选择性,不耐热,抗原性强,可用甲醛脱毒为,类毒素,。,分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14,9/11/2023 1. 外毒素定义:是由G+菌分泌及部分G,9/5/2024,2.,内毒素,定义:,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内毒素也存在于螺旋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中。,性质:,脂多糖(,LPS,),耐热;毒性较弱,无组织选择性;抗原性弱,不能脱毒为类毒素。,LPS,毒性成分为脂质,A,。,15,9/11/2023 2. 内毒素定义: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2024/9/5,外 膜,G-,菌特有成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脂多糖,O特异性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有种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类质,A,:,内毒素,生物活性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脂质双层,LPS,脂多糖(内毒素),16,2023/9/11外 膜G- 菌特有成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9/5/2024,内毒素性质稳定,内毒素加热,1001h,不被破坏;,必须经,16024h,或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煮沸,30min,才被灭,活。,免疫原性弱,不能经甲醛脱毒为类毒素。,17,9/11/2023内毒素性质稳定 内毒素加热1001h不被,9/5/202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8,9/11/2023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发热反应18,9/5/2024,单核,-巨噬细胞,LPS,激活,内源性热原质,(IL-1等),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热,发热反应,19,9/11/2023单核LPS激活内源性热原质下丘脑体温发热,9/5/2024,数,h,后,LPS,白细胞数,暂时减少,白细胞数,显著增多,白细胞反应,20,9/11/2023数h后LPS白细胞数白细胞数 白细胞反应2,9/5/202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LPS,激活凝血因子,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皮肤、黏膜、内脏广泛出血、渗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1,9/11/202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LPS激活凝血,9/5/2024,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22,9/11/2023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22,9/5/2024,二、细菌的侵入数量,细菌引起感染的,数量,与其,毒力,成反比,。,23,9/11/2023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细菌引起感染的数量与其,9/5/2024,三,、,细菌侵入的途径,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侵入途径和部位。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接触,创伤,多种途径侵入机体,结核杆菌 流脑奈瑟菌 白喉杆菌,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霍乱弧菌,葡萄球菌 链球菌,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结核杆菌,24,9/11/2023三、细菌侵入的途径 各种病原,9/5/2024,病原体侵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25,9/11/2023 病原体侵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还取决,9/5/2024,感染与免疫,感染,免疫,机 体,机体的免疫力,机体所处的环境,如:医院等,细 菌,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数量,细菌侵入途径,26,9/11/2023感染与免疫感染免疫机 体 细 菌 26,9/5/2024,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和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27,9/11/2023 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在临床工作中,,9/5/2024,第二节,感染的来源与类型,28,9/11/2023第二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28,9/5/2024,感染,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甚至扩散,引起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传染,或,感染,。,29,9/11/2023感染 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9/5/2024,一、,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30,9/11/2023一、 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30,9/5/2024,(一)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病人,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31,9/11/2023(一)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31,9/5/2024,(二)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大多为体内的正常菌群,32,9/11/2023(二)内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32,9/5/2024,显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内毒素血症,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感染急缓,感染范围,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带菌状态,二、,感染的类型,潜伏感染,33,9/11/2023显性感染菌血症急性感染局部感染感染急缓感染,9/5/2024,(一),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较强,侵入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轻微,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34,9/11/2023(一)隐性感染 机体免疫力较强,9/5/2024,(二),潜伏感染,细菌潜伏于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检测不到,,称为潜伏感染。,如,潜伏在肺部钙化灶内的结核分枝杆菌,35,9/11/2023(二)潜伏感染 细菌潜伏于病灶内或某些特,9/5/2024,(三),显性感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明显损害,生理功能障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即,传染病,。,36,9/11/2023(三)显性感染 36,9/5/2024,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歇性,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称为菌血症。,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全身感染的类型,37,9/11/2023 菌血症全身感染的类型37,9/5/2024,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高热,白细胞增多,皮肤和黏膜瘀斑,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死,亡,表现为,38,9/11/2023 败血症高热表现为38,9/5/202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并伴有,多发,化脓性病灶,,出现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化脓菌败血症,+,多发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39,9/11/2023 脓毒血症39,9/5/2024,毒血症,病原菌,侵入机体,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临床症状。,如:,破伤风梭菌、白喉棒状杆菌毒血症,40,9/11/2023 毒血症40,9/5/2024,宿主发生,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痊愈,后,病原菌并未及时消失,在体内继续存留一定时间,称为带菌状态。,包括:,健康带菌者;,(四)带菌状态,恢复期带菌者,41,9/11/2023 宿主发生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痊愈后,9/5/2024,带菌者,经常性或间歇性向体外,排菌,是重要的传染源,。,带菌者不能从事幼托和餐饮服务等工作。,42,9/11/2023带菌者经常性或间歇性向体外排菌是重要的传染,9/5/2024,第三节 医院,感染,43,9/11/2023第三节 医院感染43,9/5/2024,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如手经常接触的,水龙头,、,门把手,、,电灯开关,、,电话及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大多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诊疗操作技术、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条件致病菌导致的,内源性感染不断增加,。,44,9/11/2023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9/5/2024,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简言之,45,9/11/2023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简言之4,9/5/2024,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手术室、重病监护室,供应室、透析室、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室,血液病和肿瘤病房,等,46,9/11/2023 医院感染的高危区 手术室、重病监护室46,9/5/2024,医院感染爆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47,9/11/202347,9/5/2024,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部位,按感染来源,按病原体,48,9/11/2023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部位48,9/5/2024,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部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部位,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49,9/11/2023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部位 呼吸系统49,9/5/2024,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来源,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50,9/11/2023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来源 外源性感染5,9/5/2024,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病原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95%,51,9/11/2023一、医院感染的分类细菌感染95%51,9/5/2024,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常为多重耐药菌株,易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可发生流行,医院感染的特点,G,-,52,9/11/2023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医院感染的特点G-52,9/5/2024,二、医院感染的控制,重在预防,53,9/11/2023二、医院感染的控制重在预防53,9/5/2024,1.,外源性感染控制,消毒、灭菌、隔离,屏障护理,无菌技术,基本能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54,9/11/20231.外源性感染控制 消毒、灭菌、隔离基本,9/5/2024,2.,内源性感染控制,主要通过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增强病人抵抗力,55,9/11/20232.内源性感染控制 主要通过加强55,9/5/2024,造成,医院感染的“元凶”,主要是耐药菌的传播,,而医护人员的手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最重要的媒介,是造成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56,9/11/2023造成医院感染的“元凶”,主要是耐药菌的传播,9/5/2024,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57,9/11/2023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9/5/2024,手卫生,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58,9/11/2023手卫生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58,9/5/2024,1.,洗手,59,9/11/20231. 洗手59,9/5/2024,60,9/11/202360,9/5/2024,2.,卫生手消毒,免洗消毒剂,揉搓,双手,61,9/11/20232. 卫生手消毒免洗消毒剂揉搓 双手6,9/5/2024,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洗 手,+,卫生手消毒,62,9/11/20233.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洗 手 +,9/5/2024,手卫生的指征,接触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后;,进行侵入操作前后;,处理污物后,63,9/11/2023手卫生的指征 接触病人前后;63,9/5/2024,本章小结,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外毒素是,G,+,菌及部分,G,-,菌分泌或溶解后释放的毒性蛋白质,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类 。,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64,9/11/2023本章小结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