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2766210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1,引言课题研究,案例双手交叉,与性别的关系,与文理科的关系,与性格气质类型的关系,如何描述上述结果?,课题研究一般过程,选择课题,实施方案,实验研究,整理结果,引言课题研究案例双手交叉,2,一、常用统计数据,教育研究数据资料通常由三部分构成:,静态资料:年龄、性别、年级、班级、职称、学历、户籍、地区等,行为资料:表明“是否”、“能否”、“有无”、“常否”、“做否”、“程度”等,态度资料:表明满意度、赞同度、择优度等,一、常用统计数据教育研究数据资料通常由三部分构成:,3,根据数据的连续性,离散数据,数据是整数或者若干可能的结果之一。例如表明类别、品质、等级等按品质分类的数据。,连续数据,数据是连续变量。例如分数、身高、体重等等。,根据数据的连续性,4,根据数据的属性:,数值型:123.1万元、23.5、4700点,连续型数据: 温度变化,如23.5,、,离散型数据: 5个篮板、120个集装箱、,属性型:用文字、判断等表示的数据,天气晴、阴、雨;股市升、降;,CPI高、中、低;质量好、中、差,,属性型数据都是离散的。,根据数据的属性:,5,按相互关系划分,定类数据,(Categorical/Nominal Data),由不同类别组成的数据称为定类数据。各类数据的类型和单位一般都不相同。不同类的数据之间有些可以运算,有些则不能运算。,男和女等,定序数据,(Ordinal Data),仅表明对象的排列次序的数据称为定序数据,定序数据之间的差或比值一般没有意义。,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按相互关系划分,6,定距数据,(Interval Data),数据没有绝对的零值,没有倍数、比例关系,只有相互之间的差距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定比数据(Ratio Data),定比数据具有明确的零点,,可以,计算数据的比例。,定距数据(Interval Data),7,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测量数据连,8,二、定性分析,概念:,二、定性分析概念:,9,定性分析的过程,1、资料的审核,2、资料的分类,3、资料的归纳,定性分析的过程,10,案例:形式聚焦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聚焦形式的语言片段分析,1、资料的审核:考察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转写对两组学生互动过程的录音,进行定性分析。,对语言片段选择的理论基础:Ellis(2001),案例:形式聚焦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聚焦形式的语言片段分析,11,2、资料的分类:同一标准、统一层次,3、资料的归纳,分析学生在两项任务中的互动表现,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两项任务的话轮中表现出来的大多是确认、再次表达和重铸、重复他人的观点。通过这种重复、确认等对话,学生在协商交流中讨论题目的正确答案,并填写出正确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重复、再次表达、确认、重铸等活动可以有以下作用。,2、资料的分类:同一标准、统一层次,12,三、定量分析,三、定量分析,13,(二)类型,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二)类型,14,二、描述统计,(一)定义,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二)呈现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1、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研究变量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它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概括、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便于分析、比较和计算。,二、描述统计(一)定义,15,统计表的构成,横标目的总标目,纵标目,横标目,数字,表21 统计表的格式,顶线,底线,表线,表号,标题,标目,标目,表注,注:,统计表的构成 横标目的总标目 纵标目 横标目 数字表21,16,例: 表2-2 北京市四街道智力落后患者分布,街道,检查人数,病人数,患病率(),甲,51841,159,3.1,乙,76030,263,3.5,丙,49508,190,3.8,丁,51788,170,3.3,总计,229168,782,3.4,资料来源:见心理学报1979年第1期103页,选部分引用,例: 表2-2 北京市四街道智力落后患者分布街道检查人数病,17,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只按研究现象(或变量)的名称、地点、时序等列出数据的统计表。,分组表,:只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称为分组表。,复合表,: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称为复合表。,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只按研究现象(或变量)的名称、地点、时序,18,简单表,表2-3 各校学生数一览表,学校,校,校,校,校,人数,985,762,893,1051,简单表表2-3 各校学生数一览表学校校校校校人数9,19,分组表,表2-4 上海市区男幼儿20米跑步用时,年龄组,3岁,4岁,5岁,6岁,平均用时,(秒),7.71,7.16,6.04,5.53,资料来源: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第30页,分组表表2-4 上海市区男幼儿20米跑步用时年龄组3岁,20,复合表,表2-5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班别,甲,乙,丙,丁,合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一班,6,5,8,8,6,4,2,1,40,二班,5,5,9,10,3,3,1,1,37,三班,7,6,9,8,4,3,0,1,38,合计,18,16,26,26,13,10,3,3,115,复合表表2-5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班别甲乙丙丁合计男女,21,例: 表26 中学生心理烦恼调查被试分布,例: 表26 中学生心理烦恼调查被试分布,22,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23,推论统计,定义:,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情况,在一定概率的意义上估计、推测,未知,的情况。,内容,假设检验,大样本(Z检验);小样本(t检验);计算资料(百分数检验,X,2,检验),变异数分析(F检验),回归分析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估计方法,非参数的统计方法,推论统计定义:,24,变量、随机变量、观测值,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或表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变量、随机变量、观测值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25,总体、个体和样本,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一般把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总体、个体和样本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26,统计量和参数,统计指标,统计量,参数,平均数,标准差,S,相关系数,r,回归系数,b,统计量和参数统计指标统计量参数平均数标准差S相关系数r,27,次数、比率、频率与概率,次数/频数: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比率:两个数的比,频率: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概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出现的次数,即某一事物或某种情况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次数、比率、频率与概率次数/频数: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28,统计误差,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测得值真值误差,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统计误差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29,抽样原理及其方法,原则:,随机化,在进行抽样中,总体中每一个体是否被抽取,并不由研究者主观决定,而是每一个体按照概率原理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字法,等距抽样:排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分层随机抽样:将总体分层,每层中随机抽样,两阶段随机抽样:分为两阶段,抽样原理及其方法原则:,30,缺失,:指数据不全或缺项未填;例如一份资料中未回答的问题占10以上,或者缺少关键性资料。,可疑,:指难以辨认或怀疑其真实性的数据;例如,有的被试填答的问卷全部选同一个选项(如全选A或全选B);有的被试填答的结果可以看到是一种规则的排列方式(如A B C D E D B C A B C D E)。,失误,:指存在明确差错的数据或答案。,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缺失:指数据不全或缺项未填;例如一份资料中未回答的问题占10,31,1.2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研究变量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它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概括、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便于分析、比较和计算。,1.2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研究变量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32,1.3、统计图,统计图是整理和呈现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它把研究变量与被说明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现,,直观,、,形象,地表达出事物的全貌及其数据的分布特征,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印象深刻。,1.3、统计图统计图是整理和呈现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它把研究变,33,统计图的构成,统计图一般由,图号,、,标题,、,标目,、,图形,、,图注,等几部分构成。,统计图中的标目由,基线,和,尺度线,构成。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一般以基线表示被观察的现象,而尺度线则表示其数量。,统计图的构成统计图一般由图号、标题、标目、图形、图注等几部分,34,统计图的分类,条形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统计项目数值大小的图形,主要是用来比较性质相似的间断型资料。,圆形图,:是用于表示间断型资料比例的图形。圆形的面积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圆中扇形的面积表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各部分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统计图的分类条形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统计项目数值大小的图形,35,单式条形图,图21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条形图,基线,尺度线,图形,单式条形图图21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条形图 基线尺度,36,复式条形图,图22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条形图,复式条形图图22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条形图,37,例: 图2-3,三项影响较大的,SARS,信息对不同文化程度民众的影响,例: 图2-3 三项影响较大的SARS信息对不同文化,38,圆形图,图24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圆形图,基线,尺度线,圆形图图24 某年级操行评定结果圆形图基线尺度线,39,绘制圆形图的步骤,求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各部分的中心角度,以顺时针方向画出扇形,标出不同颜色及百分比,绘制圆形图的步骤求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百分比,40,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41,线形图,线形图用来表示连续型资料。它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变化的情况;某种事物随时间推移的,发展趋势,等。,基于线形图,既可对有关统计变量进行数量比较,又可分析发展的趋势。,线形图 线形图用来表示连续型资料。它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42,例如:对有意义的词汇,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视觉、听觉记忆再现率的情况。,图25 有意义的材料再现率比较线形图,例如:对有意义的词汇,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视觉、听觉记,43,1.4 集中量数,集中趋势: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方向集中的程度,算数平均数,中数,众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1.4 集中量数集中趋势: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方向集中的程,44,差异量数,离中趋势:,数据分布中彼此分散的程度,差异量越大,表明数据越分散、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明数据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全距,百分位数,四分位数,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差异量数离中趋势:数据分布中彼此分散的程度,差异量越大,表明,45,二、平均差,平均差(,average deviation,或者,mean deviation,)是指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与该组数据的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通常用,AD,或,MD,表示。,本书中均以,AD,表示。,二、平均差平均差(average deviation 或者,46,三、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又称为变异数、均方)。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一般样本的方差用 表示,总体的方差用 表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一般样本的标准差用,S,表示,总体的标准差用 表示。,标准差和方差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的差异量。,三、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又称为变异数、均方)。是表示一组数据离,47,表5-1 52名学生数学成绩方差和标准差计算表,成绩,组中值Xc,频数f,F*Xc,F*X,C,2,计 算,95,97.5,2,195,19012.5,90,92.5,2,185,17112.5,85,87.5,3,262.5,22968.75,80,82.5,5,412.5,34031.25,75,77.5,8,620,48050,70,72.5,11,797.5,57818.75,65,67.5,9,607.5,41006.25,60,62.5,5,312.5,19531.25,55,57.5,4,230,13225,50,52.5,2,105,5512.5,45,47.5,1,47.5,2256.25,合计,52,3775,280525,表5-1 52名学生数学成绩方差和标准差计算表成绩组中值X,48,5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方差与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差异量。,标准差具备一个良好的差异量应具备的条件,如:反应灵敏,有公式严密确定,简明易懂,适合代数运算等等。,应用方差和标准差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须注意必须是同一类数据(即同一种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而且被比较样本的水平比较接近。,5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方差与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49,1.4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又称为基分数或分数(,Zscore,),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标准分数从分数对平均数的,相对地位,、该组分数的,离中趋势,两个方面来表示原始分数的地位。,1.4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又,50,分数可以表明原始分数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称为相对位置量数。,把原始分数转换成分数,就把单位不等距的和缺乏明确参照点的分数转换成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的分数。,分数可以表明原始分数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称为相对位置量,51,2.标准分数的性质,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相对量。,一组原始分数得到的分数既有正值,也有负值,所有原始分数的分数之和为零。,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分数的标准差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值为,标准差为。,2.标准分数的性质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52,3.标准分数的优点,可比性,:标准分数以团体的平均数为基准,以标准差为单位,因而具有可比性。,可加性,:标准分数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具有相同的参照点,因而具有可加性。,明确性,:标准分数较原始分数的意义更为明确。,合理性,:标准分数保证了不同性质的分数在总分数中的权重相同,使分数更合理地反映事实。,3.标准分数的优点 可比性:标准分数以团体的平均数为基准,以,53,4、标准分数的应用,用于比较几个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在各自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的高低。,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总和或平均值,以表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当研究需要合成不同质的数据时,如果已知这些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次数分布为正态,这时可采用分数来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总和或平均值。,4、标准分数的应用用于比较几个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在各自数据,54,可以看到,在平均数上下各,三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分布着全部数据的,99.73%,,反言之,在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不足,0.27%,,因此常把“三个标准差”做为判断可疑值取舍的依据。,可以看到,在平均数上下各三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分布着全部数据的,55,教育课题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课件,56,2.区间估计,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概率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定概率的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所在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对总体参数值进行区间估计,就是要在一定可靠度上求出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上下限。,2.区间估计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概率分布)为理论依据,按,57,要知道与所要估计的参数相对应的样本,统计量,的值,以及样本统计量的理论分布;,要求出该种统计量的,标准误,;,要确定在多大的,可靠度,上对总体参数作估计,再通过某种理论概率分布表,找出与某种可靠度相对应的该分布横轴上记分的,临界值,,才能计算出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上下限。,要知道与所要估计的参数相对应的样本统计量的值,以及样本统计,58,置信区间,置信度,即,置信概率,,是作出某种推断时正确的可能性(概率)。,置信区间,,也称置信间距(,confidence interval,CI,)是指在某一置信度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或区域长度。,置信区间是带有置信概率的取值区间。,置信区间置信度,即置信概率,是作出某种推断时正确的可能性(概,59,显著性水平,对总体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概率表示做出正确推断的可能性,但这种估计还是会有犯错误的可能。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level,)就是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符号,表示。,P-,显著性水平对总体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概率表示做出正确推,60,例题1:某小学10岁全体女童身高历年来标准差为6.25厘米,现从该校随机抽27名10岁女童,测得平均身高为134.2厘米,试估计该校10岁全体女童平均身高的95和99置信区间。,例题1:某小学10岁全体女童身高历年来标准差为6.25厘米,,61,解:10岁女童的身高假定是从正态总体中抽出的随机样本,并已知总体标准差为,=6.25。无论样本容量大小,一切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分数呈正态分布。于是可用正态分布来估计该校10岁女童身高总体平均数95和99的置信区间。,解:10岁女童的身高假定是从正态总体中抽出的随机样本,并已知,62,其标准误为,当0.95时,,1.96,因此,该校10岁女童平均身高95的置信区间为:,其标准误为当0.95时,1.96,63,当0.99时,,2.58,因此,该校10岁女童平均身高99的置信区间为:,当0.99时,2.58,64,例题2:从某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其阅读能力得分为28,32,36,22,34,30,33,25,31,33,29,26。试估计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总体平均数95和99的置信区间。,例题2:从某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其阅读能力得分为2,65,解:12名学生阅读能力的得分假定是从正态总体中抽出的随机样本,而总体标准差,未知,样本的容量较小(=1230),在此条件下,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服从呈,t,分布。,于是需用,t,分布来估计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总体平均数95和99的置信区间。,解:12名学生阅读能力的得分假定是从正态总体中抽出的随机样本,66,由原始数据计算出样本统计量为,当0.95时,,因此,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得分95的置信区间为:,由原始数据计算出样本统计量为当0.95时,因此,该校三年,67,当0.99时,,因此,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得分99的置信区间为:,当0.99时,因此,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得分99的置,68,1.5 平均数差异检验,例:某小学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平均分数为66分,标准差为11.7。现以同样的试题测验应届毕业生(假定应届与历届毕业生条件基本相同),并从中随机抽18份试卷,算得平均分为69分,问该校应届与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成绩是否一样?,1.5 平均数差异检验例:某小学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69,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是指对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差异进行的显著性检验。若检验的结果差异显著,可以认为该样本不是来自当前的总体,而来自另一个、与当前总体存在显著差异的总体。即,该样本与当前的总体不一致。,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是指对样本平均数,70,1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的原理,检验的思路是:假定研究样本是从平均数为的总体随机抽取的,而目标总体的平均数为,0,,检验与,0,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差异显著,可以认为研究样本的总体不是平均数为,0,的总体,也就是说,研究样本不是来自平均数为,0,的总体。,1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的原理检验的思路是:假定研究样本是从,71,2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的步骤,一个完整的假设检验过程,一般经过四个主要步骤:,提出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统计量的值,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统计结论,2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的步骤一个完整的假设检验过程,一般经,72,检验步骤,. 提出假设,H,0,:,0,, H,1,:,0,或 H,0,:66, H,1,:66,.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统计量的值,学生汉语拼音成绩可以假定是从正态总体中抽出的随机样本。总体标准差已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以Z为检验统计量,检验步骤. 提出假设,73,计算,计算,74,.确定显著性水平和检验形式,显著性水平为,=0.05,双侧检验,.做出统计结论,查表得Z,=1.96,而计算得到的Z=1.09,|Z|,,则概率P,0.05,差异不显著,应在0.05显著性水平接受零假设,结论:该校应届毕业生与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成绩一致,没有显著差异。,.确定显著性水平和检验形式,75,表101 双侧Z检验统计决断规则,Z与临界值比较,P值,显著性,检验结果,Z,1,.96,P0.05,不显著,保留H,0,,拒绝H,1,1,.96Z2.58,0.05P0.01,显著,在0.05显著性水平拒绝H,0,,接受H,1,Z2.58,P0.01,极其显著,在0.01显著性水平拒绝H,0,,接受H,1,表101 双侧Z检验统计决断规则Z与临界值比较 P,76,表102 单侧Z检验统计决断规则,Z与临界值比较,P值,显著性,检验结果,Z,1,.65,P0.05,不显著,保留H,0,,拒绝H,1,1,.65Z2.33,0.05P0.01,显著,在0.05显著性水平拒绝H,0,,接受H,1,Z2.33,P0.01,极其显著,在0.01显著性水平拒绝H,0,,接受H,1,表102 单侧Z检验统计决断规则Z与临界值比较 P,77,:从高二年级随机抽取两个小组,在化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启发探究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后期统一测试,结果为:实验组10人平均成绩为59.9,标准差为6.640;对照组9人平均成绩为50.3,标准差为7.272。问两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已有的经验,启发探究法优于传统讲授法),:从高二年级随机抽取两个小组,在化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启发探究,78,解题过程:,1,提出假设,H,0,:,1,2,H,1,:,1,2,2,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两组化学测验分数假定是从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出的独立样本, 两总体标准差未知,经方差齐性检验两总体方差齐性,两样本容量小于30。因此平均数之差的抽样分布服从t分布,应以t为检验统计量,选用公式(11.7)计算。,解题过程:1提出假设,79,计算,计算,80,1.6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又称为变异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是由斯内德克(,George Waddel Snedecor,)提出的一种方法。,方差分析通过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实验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影响的大小。,1.6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又称为变异分析(analysis of,81,1方差分析的逻辑,方差分析作为一种统计方法,是把实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若干个不同来源的分量。因而它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变异,的,可加性,。,在统计分析中,一般用方差来描述变量的变异性。,1方差分析的逻辑方差分析作为一种统计方法,是把实验数据的总,82,方差分析是将,总平方和,分解为几个不同来源的,平方和,(实验数据与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然后分别计算不同来源的,方差,,并计算方差的比值即值。根据,值,是否显著对几组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作出判断。,方差分析是将总平方和分解为几个不同来源的平方和(实验数据与平,83,4方差分析中的几个概念,实验中的,自变量,称为,因素,。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实验称为,单因素实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称为,多因素实验,。,某一因素的不同情况称为因素的“,水平,”。,水平包括,量差,或,质别,两类情况,按各个“水平”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称为各种,实验处理,。,4方差分析中的几个概念实验中的自变量称为因素。只有一个自变,84,Fmax检验统计决断规则,Fmax与临界值比较,P值,显著性,检验结果,F,max,F,max(df),0.05,P0.05,不显著,保留H,0,,拒绝H,1,F,max(df),0.05,F,max,F,max(df),0.01,0.05P0.01,显著,在0.05显著性水平拒绝H,0,,接受H,1,F,max,F,max(df),0.01,P0.01,极其显著,在0.01显著性水平拒绝H,0,,接受H,1,Fmax检验统计决断规则Fmax与临界值比较 P值 显著性,85,2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分解平方和SS,分解自由度df,计算方差MS,计算F值,作出统计结论并列方差分析表,2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86,【例】 某水产研究所为了比较四种不同配合饲料对鱼的饲喂效果,选取了条件基本相同的鱼20尾,随机分成四组,投喂不同饲料,经一个月试验以后,各组鱼的增重结果列于下表。,下一张,主 页,退 出,上一张,【例】 某水产研究所为了比较四种不同配合饲料对鱼的,87,表6-2 饲喂不同饲料的鱼的增重,(单位:10g),下一张,主 页,退 出,上一张,表6-2 饲喂不同饲料的鱼的增重下一张 主,88,这是一个单因素试验,处理数,k,=4,重复数,n,=5。各项平方和及自由度计算如下:,矫正数,总平方和,下一张,主 页,退 出,上一张,这是一个单因素试验,处理数k=4,重复数n=5。,89,处理间平方和,处理内平方和,处理间平方和处理内平方和,90,总自由度,处理间自由度,处理内自由度,用,SS,t,、,SS,e,分别除以,df,t,和,df,e,便得到处理间均方,MS,t,及处理内均方,MS,e,。,因为方差分析中不涉及总均方的数值,所以不必计算之。,下一张,主 页,退 出,上一张,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上一张,91,对于【例】:,因为,F,=,MS,t,/MS,e,=38.09/5.34=7.13*;,根据,df,1,=,df,t,= 3 ,,df,2,=,df,e,= 16 查附表4,,得,F,0.01(3,16);,因为,F,F,0.01(3,16),=5.29,P,0.01,表明四种不同饲料对鱼的增重效果差异极显著,用不,同的饲料饲喂,增重是不同的。,对于【例】:,92,表6-3 表6-2资料方差分析表,在方差分析中, 通常将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和,F,值归纳成一张方差分析表,见表6-3。,在方差分析中, 通常将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