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诗歌内容分类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2599685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诗歌内容分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诗歌内容分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诗歌内容分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1,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 6、惜别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古代诗歌内容分类,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古代诗歌内容分,2,写景抒情诗,(,1),留意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和写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把握景物的特征,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抒情诗(1)留意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和写景的角度,如高、低、,3,写景抒情诗,(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写景抒情诗(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1),4,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2、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5,即事感怀诗,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什么心情?,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即事感怀诗约 客 赵师秀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6,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7,(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6分),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1)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作者介绍】王旭(生卒年不详),字景初,东平(今山东省泰安县)人。元世祖至元前后在世,与王磐、王构等皆以文章著名,号称“三王”。因家贫,教授四方,活动的地方很广。著有兰轩集。,(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6分)(1)梅花与雪花,8,4、,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要分析写法(正反对比、侧面烘托、借古讽今),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A、称颂、仰慕英雄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昔盛今衰的黍黎之悲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D 、不要重蹈前人覆辙,4、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A、称颂、,9,例题:,(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想当年,到而今。,借代,。,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例题:(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想当年,到,10,【赏析】,这首词创作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绍兴三年(1133)十月,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和信阳军,切断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要道,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飞兼黄、复二州、汉阳军(湖北汉阳)、德安府(湖北安陆)制置使,统军出征。岳家军在三个月内,迅速收复了襄、邓六州,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打开了川陕与朝廷交通道路。朝廷却要求岳飞班师回朝。于是岳飞只得率部回到鄂州。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年龄被封为侯(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赏析】这首词创作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11,赏析边塞诗要注意:,了解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赏析边塞诗要注意:A、赞颂将士英勇作,12,边塞征战诗,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第一句怨战事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怨气候酷寒,第四句怨景色单调环境艰苦。,边塞征战诗征人怨 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13,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鼓励安慰等。,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6、惜别送别诗,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14,惜别送别诗,(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远 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乡的孤寂之情。 这两句是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迥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惜别送别诗(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5,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望月伤怀、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7、思乡怀远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16,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8、,山水田园诗,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17,常见主题,其它题材,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常见主题 其它题材,18,1、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2、,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题干、作者、背景、注释等,;,3、诗句中表达情感的词,;,4、,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学会审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怎么问,答什么,。,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解答,读解诗歌,1、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19,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20,注意:问什么答什么),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参考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注意:问什么答什么)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第三句写明月,22,解题与答题,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一般表述(要具体审题),这首诗通过描述的形象(情境),抒发的感情,反映的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1,2,3,解题与答题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一般表述(要具体审题)这首诗通过,23,形象与情感,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形象与情感,形象与情感,形象与情感,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禾黍:对昔盛今衰的感叹,杨花:象征离散,草: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表现荒凉、偏僻 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竹:象征正直、不俗向上、有气节,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惜春之情,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思乡之情,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思乡之情,杜鹃:表哀怨、凄恻、思归冤魂悲鸣,绿叶:表现希望、活力,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形象与情感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形象与,24,归 纳 总 结,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答出规范,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作用,主旨),归 纳,25,法,境,情,古典诗歌技巧,答题的基本思路与程式,(为何是此手法),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结构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情境)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法境情古典诗歌技巧(为何是此手法) 这首诗,26,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27,三、下阶段复习对策:,(一)夯实基础,读懂诗歌,(二)查漏补缺,突破难点,(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三、下阶段复习对策:,28,(一)夯实基础,读懂诗歌,“泡”,把握意象,连缀句意,关注题目、诗序、注释、作者,诗歌读懂了,一切全有了,不熟悉古代的生活和文化,不熟悉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不熟悉古代诗歌含蓄、委婉的表达,不熟悉古代诗歌跳跃、错综的句式,(一)夯实基础,读懂诗歌“泡”诗歌读懂了,一切全有了 不熟悉,2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一),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一),30,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次石湖书扇韵:,由注释可知,石湖代指范成大。“次韵”,按照某韵写诗。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题写在扇子上的一首诗的原韵作。,桥西一曲水通村:,由注释可知,这里的小桥、曲水、村落应是范成大隐居处苏州石湖的景物。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往石湖”。,岸阁浮萍绿有痕:,渐行渐近,连缀形象,绿色“浮萍”环绕着“岸阁”,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到石湖”。,家住石湖人不到:,到石湖之后,和范成大接谈,所见所闻归结为“人不到”,这正是归隐本色。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石湖”。,藕花多处别开门:,藕花即荷花、莲花。莲,花中君子。范成大在“藕花多处”另辟门径,可以看出这位石湖主人“亭亭净植”的君子情怀。这一句写的是诗人“赞石湖”。,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次石湖书扇韵:由注释可知,石湖代指,31,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从石桥向湖西望去,曲折的溪水通往村落,,岸边楼阁浮萍环绕,呈现一线绿色的痕迹。,诗人家住石湖深处,没有世俗人等来打扰,,喜欢荷花亭亭繁盛,专在这里另开一门户。,解读: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从石桥向湖西望去,曲折的溪水通往村,32,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题目所问“画面”是总体形象,所问“景物”是细节形象。把握“细节形象”,需要关注诗中体现这些形象的词语。把握“总体形象”,需要连缀“细节形象”,结合注释要点归纳得来。,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33,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示例,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34,(二)查漏补缺,突破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尚书云:诗言志。,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二)查漏补缺,突破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尚书云:诗言志,35,诗歌中的景与情,(1)触景生情,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哀鸣的清猿,栖止不定的飞鸟,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前两联内容),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诗歌中的景与情(1)触景生情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36,诗歌中的景与情,(2)寓情于景,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寓情于景重在写景,写景中含有情感。这首诗句句写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诗歌中的景与情(2)寓情于景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37,诗歌中的景与情,(3)以景衬情,正衬。如:以哀景写哀情,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句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反衬。如: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融融怡人的春光越发衬出诗人归心的殷切。,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歌中的景与情(3)以景衬情正衬。如:以哀景写哀情反衬。,38,诗歌中的景与情,(4)以景结情,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是对于现实的忧怨?是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诗人将不尽之情以不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诗歌中的景与情(4)以景结情从军行,39,(二)查漏补缺,突破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以景结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境界,,以上所列种种情景,方式,只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特征而分列,实际上一首诗往往兼用几种方式,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创造出诗歌美妙的,意境,。,(二)查漏补缺,突破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触景生情,40,(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答题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先总说,后分说;,有观点,有分析;合理运用术语。,(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答题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先总说,,41,(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42,(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意境(氛围)特点术语:,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思想感情术语:,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仰慕 激愤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 幽默 风趣 直露 平实 典雅 粗俗 自然 清新 优美 质朴,(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意境(氛围)特点术语:,43,(2009宁夏、海南卷),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009宁夏、海南卷)鹧鸪天 代人赋,44,(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答题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先总说,后分说;,有观点,有分析;合理运用术语。,养成良好的习惯:想好了写,写好了读,,读好了对,对好了改。,(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答题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先总说,,45,复习建议:,1.回归教材,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理论,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把握诗境),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体会声韵),提炼“赏析指导”,重温“赏析示例”,熟悉“自主赏析”“推荐作品”,不忘“相关链接”。,复习建议:,46,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探究诗旨),以意逆志,【释义】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指在欣赏,诗歌时,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方法】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释义】以,用;意,,47,知人论世,【释义】 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方法】 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明确诗歌写作的不同时期、地点。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知人论世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48,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把握诗境),置身诗境,【释义】 欣赏诗歌时,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方法】 借助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共鸣;通过联想,进入诗境,获得审美体验;发挥想象,依靠联想类比,构想诗境。,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把握诗境)置身诗境【释义】,49,【释义】 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歌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把握诗境),缘景明情,意象,诗歌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释义】 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歌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50,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一般来说,意象往往是个别的事物,意境则是达到的境界;意象是具体的物象,意境则追求的是综合效应;意象通常较实,意境则虚实结合。,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51,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2、,吟咏诗韵,,就是指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节拍、停顿、韵脚、平仄、轻重,气势、情感、韵律、诗格,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体会声韵),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52,(2010年参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1)“斜行”的“行”字,有的人读hng,作名词;有的人读xng,作动词。你认为哪个恰当,简要说明理由。(3分),(2)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的心情,也有人认为表露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情趣。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7分),(2010年参考卷),5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参考答案】,(1)(3分),作名词读,“行”与下句“乳”词性对应,符合律诗对偶规则。,作动词读,与“斜”“草”二字相应,足见挥洒自如,草书飞舞。,理由充分给2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表达流畅给1分。,(2)(7分),看法一:心情孤寂,无奈哀叹。联系“薄似纱”“谁令”“客京华”“风尘叹”等字句,可知作者不得志,难展抱负,所以有无奈之叹。,看法二:心情闲适,恬淡超脱。联系中间两联的生活镜头,可知作者不管世态炎凉,我自淡定,充满清高情趣,毕露闲逸情怀。,观点鲜明给2分,分析能联系诗篇且言之成理给4分,表达流畅给1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54,【例析】,请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与一剪梅的不同情感、风格、主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风格清新明快,风格哀婉悱恻,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思念心情。感情深沉强烈。,【例析】 请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与,55,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请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理论鉴赏这两首诗的主旨。(不少于120字),卜算子咏梅,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