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完整版经济分析培训教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2562956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PPTX 页数:305 大小:90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完整版经济分析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5页
复旦大学完整版经济分析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5页
复旦大学完整版经济分析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四、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五、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章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复旦大学经济学上课资料,(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在本国领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以领土为统计标准。,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1、nominal GDP与,real GDP,2、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3、现在生产,和销售,4、GDP和,GNP,5、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6、GD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二),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6个问题,1、nominal GDP与real GDP,(1),定义:,名义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则是用不变价格(基年的价格)计算的GDP。,(2)区别:,名义GDP既包括产量的变动又包括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实际,GDP,比名义,GDP,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1、nominal GDP与real GDP,(3),GDP紧缩指数(或,国内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我们可以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来计算价格指数,即国内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implicit price deflator for GNP),GDP紧缩指数就,是名义,GDP,除以实际,GDP的值。,即:,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用GDP,紧缩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的方法,:,t年的通货膨胀率=(t年的GDP隐含折算数-(t-1)年的GDP隐含折算数) / (t-1)年的GDP隐含折算数),100%,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和劳务。,具体计算,GDP,时采用增值法,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小 麦 100 - 100,面 粉 120 100 20,面 包 150 120 30,2、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GDP,计算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往年生产当年出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也计入,看作是企业自己把它买下,当成企业的存货投资。,假定生产1000亿元,只卖掉900亿元,则GDP仍是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为存货投资。,3、现期生产和销售,(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2),GDP与GNP的区别:,GDP按,国土原则,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即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生产,的概念。,4、GNP和GDP,GNP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念,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的概念。,两者间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Net Factor product),,,简称NFP,其中,,国外净要素收入,=,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4、GNP和GDP,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对人们的经济福利很有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中。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5、,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6、 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1)GDP核算的意义,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有3个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这三个指标都与GDP有密切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是GDP紧缩指数,失业率中的奥肯定律表明当GDP增长大于2.25个百分点时,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就降低0.5个百分点。,6、 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如制订战略目标、计划规划和财政金融政策时,都以达到一定数量的GDP为标准。,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如承担联合国会费;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关,如世界银行根据GDP来划分给予优惠的标准。,(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首先,,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其次,,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第三,,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第四,,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6、 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第五,,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第六,,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最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6、 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核算GDP 有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1、,支出法,2、,收入法,3、,生产法(增加值法),对各个生产阶段创造的价值进行进行加总来核算GDP.,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1)定义:,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2)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国内,总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其中:,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1、支出法,政府购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X-M),所以: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Y=C+I+G+(X-M),或 Y+M=C+I+G+X,1、支出法,(1)定义:,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2)要素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2、收入法,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公式为:,Y=工资 + 利息 + 利润 + 租金 +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 折旧 + 统计误差,。,(1)定义:,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2)计算步骤:,第一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第二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第三步,,,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GDP。,核算国民收入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但最为常用的为支出法和收入法,。,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1、国民生产净值(NNP)或国内生产净值(NDP),(1)定义:,NDP或NN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D)后,的余额。,(2)公式:,NNPGNPD NDPGDPD,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2、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狭义),(1)NI定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是从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2)公式:,NI=NDP-间接税,=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企业利润,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3、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PI :,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是个人从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入的总和。,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税收-非税支付=消费+储蓄,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四、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的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总产出等于总收入。,(一),国民产品和国民收入,产出总等于支出,:指最终产品价值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其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把企业没有卖掉的存货价值看成是企业自己在存货投资上的支出。,产出总等于收入,:产出指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价值,亦即新生产的财富和价值,它总等于要素收入的总和,其所以如此,关键是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售价扣除工资、利息、地租等成本后的余额,即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国民产品(产出),国民收入,国民支出,(二),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1、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两部门经济是指只包括生产和消费两部门。,(2)图示:,收入(工资和股利),企业,消费者,消费支出,储蓄,金融机构,投资,从总需求来看:,总产出(,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C,),+,投资(,I,),从,总收入也就是总供给,看:,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C,),+,储蓄(,S,),由于有,Y=C+I,,,Y=C+S,,,所以,C+I=C+S,即,I=S,(3),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2、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政府部门,(1)三部门经济=两部门+政府部门,(2)图示:,收入(工资和股利),企业,消费者,储蓄,金融机构,投资,消费支出,从总需求来看,,总产出(,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C+I+G,从总供给看,,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C+S+T,由于,总产出=总收入,即C+I+G=C+S+T,,所以I+G=S+T 即I=S+(T-G),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时,差额为预算赤字。,(3)三部门流量循环,3、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政府部门,国外部门,收入(工资和股利),企业,消费者,储蓄,金融机构,投资,消费支出,(1)四部门经济=三部门+对外贸易,(2)图示:,从AD来看,Y=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即Y=C+I+G+X。,从总收入也就是AS看,Y=要素收入总和=对本国产出的消费+储蓄+税收+进口。即Y=C+S+T+M,由于,总产出=总收入,即C+I+G+X=Y=C+S+T+M ,,所以I+G+X=S+T+M 即I=S+(T-G)+(M-X),(3)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五、潜在GDP与奥肯定律,(一)潜在,GDP (,The Potential GDP,),与实际GDP(,actual GDP),1、潜在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也就是实现充分就业时会有的GDP 。,2、实际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所生产的GDP。即,由有效需求水平所决定的,GDP,,它和潜在的,GDP,相对应。,3、,GDP缺口:,潜在GDP 和实际GDP之间的差距称为GDP缺口。,在有效需求不足或经济萧条期间,潜在,GDP,大于实际,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萧条缺口(通货紧缩缺口),;,若有更多的成年人参加劳动或增加时数,则实际,GDP,大于潜在,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通货膨胀缺口,。,(二)潜在,GDP,是不断增长的,导致潜在,GDP,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奥肯定律,1、奥肯定律是,回答潜在GNP 和实际GNP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2、概述如下:,第一,假定潜在GNP每年增长X%;,第二,如果实际GNP每年增长超过潜在GNP 增长的3%,则失业率下降1%。,3、注意两点,(1)这是一种经验验证;,(2)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关于收入和就业的,传统理论和现代解释,二、消费,与储蓄,三、资本边际效率、,利率与投资,四、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五、,乘数原理,六、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七,*,、节俭的矛盾与,通货膨胀缺口,(一)“萨伊定律”和“自动均衡说”,1、,萨伊定律,2、市场,自动均衡说,(二)关于收入与就业,的现代理论,一、关于收入和就业问题的传统理论和现代解释,1、萨伊定律供给会自行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1767-1823)出生于法国里昂一个大商人的家庭里。他扩大了亚当,斯密学说中的庸俗成分,成为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1)萨伊认为,在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是为别人而生产,生产越多供给越多,则对别人产品需求越多,在交换中,货币只起一个短暂的媒介作用,卖主得到货币马上又会购买产品,所以卖主就是买主,供给者同时就是需求者;,(2)萨伊认为,任何生产的增加必定会产生同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增加,同时由生产赚得的额外收入会购买额外的产出,故产品无论如何增加都不会出现过剩的经济危机;,(3)萨伊认为,每个要素所有者都希望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被使用,如果不被使用就会降价,直至被使用,所以不会出现失业。,2、市场自动均衡说,自动均衡说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自由竟争、自由放任、自动调节的经济,经济活动本身可以通过各种自动调节的机制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实现充分就业。,(1)商品市场上可以利用价格机制调节;,(2)资本市场上可以利用利息率机制调节;,(3)劳动市场上可以通过工资率调节,实现充分就业,。,(二)关于收入与就业的现代理论,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对于收入与就业问题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建立了他自己的理论体系。,1、储蓄与投资的不同动机,2、收入达到均衡时未必实现充分就业,3、总需求与总供给取决于不同的因素,二、消费与储蓄,(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三)消费理论,及其发展,1、消费函数,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凯恩斯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因此,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C=c(y),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y,2 、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比率递减。,s = s(y),如果储蓄曲线为直线的话,则有:,s = -,+(1-)y,(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及其意义,(三)消费理论及其发展,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2、,消费之迷,3、跨期,选择理论,4、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5、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6、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决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2、消费之迷,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应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二战后政府的战时需求减少,并没有导致长期的经济萧条;,(2)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收入消费资料,提出了长期消费函数,证明在这期间收入虽然增长了7倍,但消费与收入始终保持固定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在0.840.89之间。(库兹涅茨长期消费函数),这两种情况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矛盾的,被称作“消费之迷”。,3、跨期选择理论(一个两时期模型,),考虑到有未来收入情况下,消费者(家庭)可以有多种不同选择的理论。,(,1)跨时消费约束线:既定收入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时期最大可能消费组合点的运动轨迹。,(2)跨时消费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各种不同消费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点的运动轨迹。,(3)跨时期消费者的选择,为了使分析简单,我们考察一个生活在两个时期的消费者面临的决策,第一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青年时期,而第二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老年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消费者赚到收入,Y,1,并消费,C,1,,而在第二个时期消费者赚到收入,Y,2,并消费,C,2,。由于消费者有机会借贷与储蓄,所以,在任何一个时期的消费都可以大于或小于当期的收入。,考虑两个时期消费者的收入如何限制了这两个时期的消费。在第一个时期,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即:,S=Y,1,-C,1,在第二个时期,消费等于积累的储蓄,包括储蓄所赚到的利息加第二个时期的收入,这就是:,C,2,=,(,1+r,),S+Y,2,在这里,,r,实际利率。另外,由于没有第三个时期,消费者在第二个时期并不储蓄。要注意的是,变量,S,代表储蓄或借贷,而且,这个式子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成立的。如果第一时期消费小于第一时期的收入,消费者有储蓄,并且,S,大于零。如果第一时期的消费大于第一时期的收入,消费者有借贷,并且,S,小于零。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借贷的利率和储蓄的利率相同。,如把上述两个方程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导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即:,C,2,=,(,1+r,)(,Y,1,-C,1,),+Y,2,进而可得:,(,1+ r,),C,1,+C,2,=,(,1+r,),Y,1,+Y,2,或:,C,1,+C,2,/,(,1+r,),=Y,1,+Y,2,/(1+r),这个式子把两个时期的消费与两个时期的收入联系在一起。它是表示消费者跨期预算约束的标准方法。,4、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这种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指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别人消费与收入的影响;,(2)指消费指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还要受过去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如果当前收入超过从前高峰期的收入,则他的消费与上述相对收入有关,如果低于从前高峰期的收入,则人们通过提高消费倾向维持已经有过的生活水平。这就是所谓消费的“棘轮效应”,指长期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的抑制作用。,5、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他一生中所得收入的平均数。,根据这个理论政府的财政政策是不能奏效的。,6、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这种理论把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认为消费者总是要估算一生的总收入并考虑在人生命过程中如何最佳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一生中消费最大满足。,三、资本边际效率、利率与投资,1、资本的,边际效率,2、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1、资本的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大小;,资本存货的多少与构成;技术革新率;对产品需求的预期变化;对成本费用的预期。,凯恩斯认为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1)投资增加导致对资本品需求增加,使资本品供给价格提高;,(2)投资增加使产品供给增加,引起价格下降;,(3)厂商对未来信心不足。,2、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是指一项资本资产(投资)的预期净收益贴现的现值恰好等于该资产供给价格时的贴现率.,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利率与投资间的关系表明,增加投资,要么降低利息率,要么提高投资的边际效率,但由于利率的下降是有限的,投资的边际效率一般是下降的,所以投资是不足的.,四、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二)趋向于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三)充分就业均衡与,非充分就业均衡,(一)均衡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在此假定,一国是封闭型的两部门经济,不考虑政府的作用与对外贸易。,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国民收入,,从总需求看,一国GDP是一定时期国内用于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的总和,即Y=C+I;,从总供给看,一国的国民收入等于一定时期内各个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等于各个生产要素应得的收入总和,所获收入不外乎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即Y=C+S;,由,C+I=C+S 得I=S,(二)趋向于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45,C,C+I,500亿,Y,C+I,假定C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在收入为500亿元时,C为460亿元,假定I=40亿元,它不随收入变动。如果收入恰好为500亿元,则为均衡国民收入,如不相等,则调整直到均衡。,500亿,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看,500,Y,I,S,I、S,500,从储蓄与投资观念看,(三)充分就业均衡与非充分就业均衡,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生产和收入不再有扩大的趋势,也不再有缩小的趋势,此时的收入为均衡收入,就业量为均衡就业量,此时的总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当有效需求很大时,既实现了均衡又实现了充分就业,则称为充分就业均衡。,充分就业均衡100%的就业。,凯恩斯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通常是非充分就业均衡。,五、乘数原理,(一)乘数的,概念与计算,(二)就业乘数,指增加一笔投资可以直接和间接地使更多的人就业。,(三)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一)乘数的概念与计算,1、概念:投资乘数: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双重含义,(1)经济中某一自变量发生变动时,所导致因变量的最终变动幅度;,(2)特指投资乘数。,2、,计算公式,3、投资引起收入增加的,连锁反映过程,2、计算公式,K=,=,投资乘数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投资引起收入增加的连锁反映过程(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I Y C S,100,亿元 100 80 20,80 64 16,64 51.2 12.8,-,100 500 400 100,100亿元的投资是用来购买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价值是GDP,也就是说这批机器设备的价值等于为生产这批机器设备所需要全部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这些价值都转化为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因此,投资100 亿元机器设备会使收入增加100亿元。,(三)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乘数原理(Principle of Multiplier)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乘数可以发挥作用。其以后的经济学家认为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应有若干限制条件;,(1)如果投资品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乘数要缩小;,(2)没有可利用的劳动力与投资品存货;,(3)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消费品生产不出来;,(4)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七、节俭的矛盾与通货膨胀缺口,(一),节俭的矛盾,(二)通货,紧缩缺口,(三),通货膨胀缺口,(本节以学生讨论和自学为主),(一)节俭的矛盾,1、传统经济学对,节俭的看法,2、节俭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3、为什么传统的“美德,”会变成“罪恶”,1、传统经济学对节俭的看法,传统经济学认为,储蓄增加会使投资增加,而投资增加又会使收入增加;相反,储蓄的减少或消费的增加会使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因此,传统经济学认为,储蓄即节俭是一种美德。,2、节俭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消费增加会使销售量增加 I增加 Y成倍增加。相反,消费减少会使销售量下降 I下降 Y成倍下降。,现代经济学认为必要的消费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3、为什么传统的“美德”会变成“罪恶”,(1)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可能是愚蠢的事情;,(2)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资,所以节俭是美德;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存在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的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所以,节俭是罪恶。,西方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传统的美德变成了现代的罪恶的解释称作节俭反论。,(,二)通货紧缩缺口,指实际总支出水平小于实现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的缺口。,通货紧缩缺口测度着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增加的总支出量,也叫衰退缺口。,O,45,AE,Y,AE,AE*,Y Y*,通货紧缩缺口,失业使社会丧失本来可以生产的产量,家庭失去本来可以用劳动换得的收入。,(,三)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支出水平小于实现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的缺口。,通货膨胀缺口测度为建立充分就业均衡所需要降低的总支出量。,45,AE,Y,Y * Y,通货膨胀缺口,AE,AE*,六、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政府的,收入与支出,(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四)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一)政府的收入与支出,1、,政府的收入,2、漏出与注入,注入:增加到支出与收入循环流量中的支出,如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漏出:不用于国内生产的产品与劳务的收入,如储蓄、税收、进口。,3、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和其它经常性支出。,转移支付有社会保险、公债利息及其它转移支付,。,1、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政府的税收重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税,它是对财产和收入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属于这种税收的税种有工资税、个人所得税、公司利润税、资本收益税以及财产与遗产的赠与税。,另一类是间接税,它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由其特点是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向前转嫁,就是把税收负担专家给消费者;向后转嫁,就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生产要素提供者。属于着类税收的税种有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和进出口税。,政府税收作为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中的漏出对总需求起收缩作用。,(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1、若干,假定,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1、若干假定,(1)不考虑折旧,只讨论国内生产净值的决定,所以投资是指净投资;,(2)假定是封闭型经济;,(3)政府的收入都是个人所得税;,(4)政府的利润全部分配。,根据这些假定,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都相等,个人可支配收入要小于前者。,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AD=Y=C+I=+G=C+S+T,由Y,d,=Y-T+TR,其中,,Y,d,代表可支配收入,,T,代表的税收额,,TR,代表政府的转移支付,,C=,+,Y,d,=,+,(Y-T+TR),这样,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就可以写为,Y=AD AD=C+I+G,C=,+,(Y-T+TR),T=T,0,+tY I=I,0,G=G,0,Y=,+,Y- (T,0,+ty) +TR +I,0,+G,0,Y=,(,-,T,0,+,TR+I,0,+G,0,),这就是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代数表达式。,(三)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2、税收乘数: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3、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四)四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在开放的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进口,即Y=C+I+G+(XM) 假定,T=T,0,+tY I=I,0,G=G,0,x=,M=M,0,+mY,一、货币的,性质和形态,二、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三、,货币的需求,四、利率投资与,国民收入,第三章 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1、货币的性质,2、货币的种类:硬币、纸币与银行活期存款,3、货币的供应量:指某一时点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它可分为三个层次(以中国为例):,M,0,=流通中现钞,M,1,=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部队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投存款,一、货币的性质和形态,(一),银行体系,现代银行体系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二、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一)银行体系,(1)中央银行:,由政府出面组织或授权赋予旨在集中管理货币储备并统一铸造和发行货币的银行。,或者说,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拥有的、用于控制管理银行体系的银行。它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机构。,(2)商业银行:,是由国家有关机构批准的接受存款与发放贷款的企业。,(3)其它金融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非金融机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银行体系及其,主要业务,与,资产负债,表来反映,非,现,金,结,算,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信,用,限,额,规,定,最,后,的,贷,款,者,货,币,的,发,行,外,汇,黄,金,管,理,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机构,存款,借,储蓄,企业,家庭,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政,府,预,算,收,支,政府,银行体系及其主要业务,资产负债表,私人部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府,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现金,现金,存款,存款,债券,债券,债券,债券,准备金,准备金,贷款,贷款,贷款,1、货币供给的,基本知识,2、,货币乘数,3、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4、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量:,2),通货比率,:,3),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4),法定准备率,5),超额准备金率与实际准备金率,1、货币供给的基本知识,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量指的是M,1,,M,1,=C+D,即为通货(currency)和活期存款的总和,。,1)货币供给量,我们把流通中的通货C与银行存款D之比C/D,称为通货比率,记作r,C,,即,2),通货比率,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是指流通中的通货与银行体系的储备之总和。,银行储备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体系的法定存款储备金,属于法定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没有利息;另一部分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属于超额储备,它保存在商业银行的金库中,是银行的库存现金。如果用H表示基础货币,R,d,表示法定准备金,R,e,表示超额准备金,则有H=C+R,d,+R,e,。,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基础,是一国的银根。它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即基础货币的变化,将会引起货币供给成倍地变化。,3)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政府规定的用于防止提现的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可用R,d,来表示(legel reserve ratio),商业银行的储备活期存款比率主要是由法定准备率决定的,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所谓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4)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项,或者是超过法定准备金以上的余额。,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即为超额准备率(可用re来表示),则用公式来表示,就是:,超额准备率,实际准备金率:,法定准备率与超额准备率之和,。,5),超额准备金率与实际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money creation multiplier),它是指货币供给量M与基础货币H之比,即当基础货币变动一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货币乘数可以用M/H来表示(或用k表示)即,k=货币乘数=M/H=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2、货币乘数,( money multiplier),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3、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商业银行存款的派生过程,存款人 银行 新存款 新贷款 准备金增加,甲 A 100 80 20,乙 B 80 64 16,-,合计 500 400 100,假定:第一、法定准备金比率为,20%;,第二、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第三、没有现金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1)改变法定准备金率,(2)改变贴现率,(3)买卖政府债券,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控制着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因而可以说,中央银行是货币供给的最终决定者。,4、,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2、货币,需求的动机,3、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4、,流动偏好,5、货币需求函数,三、货币需求,(1)人们的实际收入,若用m,d,表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持币量在收入中的比例为K,则 m,d,=KY,(2)商品的价格水平与价格指数,用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价格,m,d,=M,d,/P,(,3)利息率,若用r表示利息率,m,d,=-hr,货币需求函数为m,d,=M,d,/P=KY-hr,以上这些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凯恩斯用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加以说明。,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第一,交易动机,,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交易。,第二,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或防止意外支出。,因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用L,1,表示:,L,1=,L,1,(Y)=KY,第三,投机动机,,指为了增加资产收益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2,)与利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L,2,=L,2,(r)=-hr,总需求函数表示为L= L,1,(Y)+ L,2,(r) =KY- hr,2、货币需求的动机,投机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比,它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利息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0;,另一种,是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投机性货币需求为无限大,即,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手边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肯购买债券,而是愿意在此种利率下,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这就是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3、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持有货币的偏好,,是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或者定义为:由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谨慎动机所决定的全部货币需求量之和。,所以,货币需求曲线也叫灵活偏好曲线。,4、流动,偏好(灵活陷阱),1、货币市场的均衡,2、利率与投资需求,3、利率与国民收入,四、利率、投资与国民收入,第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一、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一、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一)产品,市场的均衡,(二)IS,曲线的推导,(三)IS,曲线的斜率,(四)IS,曲线的移动,(五)产品市场的失衡,(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等于总产出的状态。,1、二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2、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1、二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根据前面的分析,二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可以表示为:,I=s 均衡条件,I=I(r)=e dr 投资函数,s=s(y)=-,+(1-,)Y 储蓄函数,得到:,或,这就是IS曲线方程。,或,2、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根据前面的分析,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可以表示为:,I+G=S+T 均衡条件,I=I(r)=e dr 投资函数,S=S(y)=-,+(1-)Y,D,储蓄函数,Y,D,=Y-T+TR G=G,0,T=T,0,+tY 得到:,这就是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二)IS曲线的推导,1、,IS曲线,2、用代数方法推导,3、几何方法推导,(1)总需求总供给法,(2)投资与储蓄相等法(有两象限法与四象限法两种方法),1、IS曲线,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IS曲线,O,r,Y,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关系,。,(三)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曲线平缓,则收入对利率变动敏感;反之,则相反。,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d越大,则Y对r变化相应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越大,则Y对r变化相应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t越小,则Y对r变化相应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四)IS 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变动,2、储蓄函数变动,3、政府支出及税收的变动,4、净出口额变动,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一)货币,市场的均衡,(二)LM,曲线的推导,(三)LM,曲线的斜率,(四)LM曲线,的三个区域,(五)LM,曲线的移动,(六)货币市场的失衡,(一)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均衡方程,指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状态。,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L=M,s,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L,1,(Y)+L,2,(r)=KYhr 货币需求函数,M,s,=m 货币供给为常数,得到 KYhr =m,(二)LM曲线的推导,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1、代数方法,2、几何方法,(1)两象限方法,(2)四象限方法,(三)LM曲线的斜率,1、其它条件不变,h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小,LM曲线平缓,意味着利率较小变动,收入较大变动;反之,则相反;,2、其它条件不变,K越大, LM曲线的斜率越大,LM曲线陡峭,意味着利率较大变动,收入较小变动;反之,则相反。,(四)LM曲线的三个区域,根据不同利率水平下货币的投机需求大小,可将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三个区域。,o,r,Y,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四)LM曲线的三个区域,根据不同利率水平下货币的投机需求大小,可将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三个区域。,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0或与横轴平行的区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中间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有效。,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无穷大的区域。在此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另外,在此区域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由于古典学派认为,人们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所以被称作古典区域。,(五)LM曲线的移动,1、货币供给变动。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移动;供给减少,向左上移动;,2、货币投机需求变动。投机需求增加,LM曲线向左上移动;,3、货币交易需求变动。交易需求增加,LM曲线向左上移动。,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ISLM模型。,(一)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二)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三)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变动,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五、古典主义极端和,凯恩斯极端,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二)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1、,充分就业,2、,价格稳定,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另一种含义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2、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在经济学中,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三种。,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二)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一)财政政策的,基本知识,(二)内在稳定器与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三)挤出效应和,财政政策效果,(四)功能财政,与公债,(一)财政政策的基本知识,1、财政,政策的定义,2、财政,政策的内容,3、财政,政策的作用,4、财政,政策工具,5、财政,政策的几种模式,1、财政政策的定义,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一定的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方针和措施。,2、财政政策的内容,(1)财政的总量调节政策,财政的总量调节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而规定的调整财政收支关系的基本方针和措施。,(2)财政的结构调节政策,财政的结构调节政策是指国家为调节社会总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而规定的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措施。,2、财政政策的内容,(3)财政的利益调节政策,财政的利益调节政策是指国家为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关系而规定的调节财政收支变动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一方面,通过调整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来调整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对非劳动收入,通过调整资源税、国有固定资产占有费和土地占用税来实现的。,3、财政政策的作用,(1)财政政策的目标,A、,经济适度增长,B、,物价相对稳定,C、,收入公平分配,D、,资源合理配置,(2)有利于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4、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指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政府所选择的用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分配和调节手段。,1),税收,2),公债,3),政府投资,4),财政补贴,5),国家预算,1)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特点:(1)起作用范围广,(2)在调节方向上具有双向性,(3)税收的调节作用具有灵活性作用,2)公债,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内、外债的总称。,作用:,(1)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2),可以调整产业结构,(3),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3)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安排用于生产性建设的支出,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是形成和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有力手段,2、,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4)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无偿地补助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的支出。,特点,:,(1),政策性强,(2),时效性强,(3),灵活性,种类,:,(1),生产性补贴,包括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投资补贴、利息补贴,实际上等于对生 产者的减税;,(2),消费性补贴,消费品价格补贴、副食 品补贴、水电费补贴、房租补贴,实 际上等于增加工资。,5)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国家财政年度的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的作用,(1)是通过国家预算收支的总规模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2)是通过预算支出结构的变动来调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若干比例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