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与斑疹 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2453112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瘙痒与斑疹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瘙痒与斑疹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瘙痒与斑疹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全身疾病皮肤表现,瘙痒,&,斑疹,全身疾病皮肤表现瘙痒&斑疹,引 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病不仅是皮肤本身而且是人体内部器官和全身疾病的反映。,引 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一、症状:,是患者的主观感觉,与皮肤病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感受性有关。,表现多样,包括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瘙痒。,一、症状:,二、体征:,多种多样的皮肤损害是皮肤病的重要特点,如斑疹、丘疹、风团、脓疱、糜烂、溃疡、苔藓样变、瘢痕,在这些症状和体征中与全身疾病关系比较密切的是,瘙痒,及,斑疹,。,二、体征:,瘙 痒 症,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对那久治不愈、顽固广泛的瘙痒,应考虑是由内脏和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瘙 痒 症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导致瘙痒常见全身性疾病,(一)内分泌代谢疾病,(二)肝胆疾病,(三)肾脏疾病,(四)血液系统疾病,(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六)恶性肿瘤,导致瘙痒常见全身性疾病(一)内分泌代谢疾病,(一)内分泌代谢疾病,1,)糖尿病:,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可达,15%-35%,。,瘙痒是由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丙酮酸及乳酸在神经组织中堆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出现皮肤瘙痒或虫爬等异常感觉。,常表现从外阴部、肛周开始的全身性瘙痒。,(一)内分泌代谢疾病 1)糖尿病:,2,)甲状腺功能异常,10%,甲亢患者有瘙痒,主要表现是睡眠时及夏季皮肤瘙痒加重,多因基础代谢增高、皮肤潮湿、多汗、精神紧张所致。,甲减所致的瘙痒出现较晚,发展缓慢,皮肤干燥脱屑,苍白无光泽,常冬季加重。,当甲状腺疾病治愈后瘙痒能自行缓解。,2)甲状腺功能异常,肝炎、胆道梗阻、肝硬化等因黄疸性而致瘙痒者占,20%50%,。,几乎所有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都有瘙痒症状,且强烈而持久。,常因胆汁淤积,-,血液中胆酸潴留,-,刺激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瘙痒程度与黄疸严重程度无关,全身性分布。,(二)肝胆疾病,(二)肝胆疾病,(三)肾脏疾病,可见于约,15%-45%,慢性肾衰患者,病人的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常伴口腔氨味。,原因:,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刺激皮肤;,皮脂腺及汗腺萎缩,-,皮肤干燥;,尿毒症神经病变,-,透析治疗无效。,甲状旁腺素增多,-,高钙血症,皮肤钙盐沉积。,瘙痒与斑疹 课件,(四)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患者男性有约,13%,出现瘙痒,女性有,7%,发生瘙痒。是由于皮肤组织营养障碍,导致皮肤干燥、皱褶、萎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有躯干部严重瘙痒,是由于嗜碱性粒细胞也增多,嗜碱颗粒富含组胺,剌激皮肤产生瘙痒。,(四)血液系统疾病,(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水肿等疾患,会降低中枢感受器止痒阈值,导致皮肤瘙痒。,(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六)恶性肿瘤,16%-30%,患恶性淋巴瘤的老年人;,25%,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病人;,50%,的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局限性瘙痒有时会提示邻近部位出现了肿瘤,:,外阴部瘙痒常见于子宫颈癌;肛周瘙痒提示肠癌;鼻孔奇痒,这往往是脑肿瘤的特有表现。,特点:突然发生顽固性的瘙痒;皮肤表面一般看不到任何变化;与气候变化无关;用任何止痒药物均无效。癌肿切除,瘙痒缓解;如有复发瘙痒再现。可以说瘙痒的出现也是肿瘤复发的信号。,(六)恶性肿瘤,注 意,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有了久治不愈的全身性的剧烈皮肤瘙痒,应遵照有经验医生的医嘱,选择性地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必要时可选做,B,超、,CT,、,胃镜、肠镜、皮肤或淋巴结活检、骨穿等项目。积极寻找病因,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注 意 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有了久治不愈的全身性的剧烈皮肤,治 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以对症治疗。,对症治疗,:,1),可给抗组胺剂、钙剂、多种维生素,2,)局部外用药,3,),重症者可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4,)中成药,5,)物理疗法,治 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以对症治疗。,预防及健康教育,嘱病人解除思想负担和紧张、焦虑等。,减少搔抓,避免热水烫洗及刺激性外用药。,勿食辛辣食物、浓茶、咖啡等、忌烟酒。,预防及健康教育嘱病人解除思想负担和紧张、焦虑等。,斑 疹,斑疹是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红斑和其他各种色素异常引起的斑疹。,全科医师应了解下列疾病:,(固定型)药疹、红斑狼疮、二期梅毒疹。,斑 疹斑疹是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红斑和其他,检查时要注意:,1,),有充足的光线;,2,)适宜的温度;,3,)皮损的性质、大小、部位、形态、分布、质地、数目、色泽边缘是否清楚等;,4,)皮肤病变还包括:毛发、指甲等附属器的变化。,检查时要注意:,固定型药疹,常由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或巴比妥类等所致。,部位:,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唇、生殖器等处。,皮损:多为硬币大小,水肿性红斑,愈后常留下,深褐色色素沉着,固定型药疹 常由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或巴比妥类等所致。,固定型药疹,部位:,皮肤粘膜交界处,皮疹:,界限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型红斑,中间色深,固定型药疹部位:皮肤粘膜交界处,固定型药疹,皮损严重者红斑中心出现水疱,固定型药疹皮损严重者红斑中心出现水疱,多次发生的固定型药疹,遗留的色素,经久不退,多次发生的固定型药疹遗留的色素,经久不退,红斑狼疮的多形性皮肤改变,皮肤改变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70%80%,的患者会出现皮肤改变;,做为首发症状的约占,25%,;,一般在疾病初期出现;可作为疑诊该病的重要线索。,红斑狼疮的多形性皮肤改变皮肤改变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红斑狼疮,女性多见,发病高峰,40,岁以后,好发于头面部,特别是两颊和鼻背,呈蝶形分布;其次为耳廓、颈外侧、头皮,日晒可使皮损加重或复发。,红斑狼疮女性多见,发病高峰40岁以后,好发于头面部,特别是两,红斑狼疮,最典型的皮肤损害,面部、两颊出现稍高于皮面的境界清楚的鲜红或紫红色红斑,-,蝶形红斑。,红斑狼疮最典型的皮肤损害,面部、两颊出现稍高于皮面的境界清楚,红斑狼疮,耳廓:冻疮样皮损、萎缩,红斑狼疮耳廓:冻疮样皮损、萎缩,红斑狼疮,甲周红斑及手背紫红色斑点,伴指尖的点状萎缩,红斑狼疮甲周红斑及手背紫红色斑点,伴指尖的点状萎缩,红斑狼疮 光过敏现象,光过敏现象,多见于日晒部位斑疹,见于约,40%,患者,红斑狼疮 光过敏现象光过敏现象,多见于日晒部位斑疹,见于约4,红斑狼疮,-,狼疮发,发生于约,40%,患者,额部毛发枯萎,变细,易折断,永久性脱发,红斑狼疮-狼疮发发生于约40%患者,额部毛发枯萎,变细,易,红斑狼疮,口腔溃疡,30%,左右可有粘膜损害:口唇红斑、糜烂、溃疡。,无痛或有轻微痛感。,红斑狼疮口腔溃疡30%左右可有粘膜损害:口唇红斑、糜烂、,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系一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规范,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大量繁殖播散而出现的症状。,1,)前驱症状:发热、乏力、头痛、咽痛,-,菌血症引起。,2,)皮肤损害:二期梅毒疹多种多样,特点:, 皮疹广泛对称;, 不痛不痒 ;, 全身淋巴结肿大;, 梅毒血清反应,100%,阳性;, 传染性大、可自行消退,不留疤痕。,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系一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规范,梅毒螺旋体由淋,二期梅毒疹,斑疹型梅毒疹(玫瑰疹),玫瑰疹占,7080%,,,最常见,皮疹数目多,分布对称,发生于躯干、四肢,境界清楚,铜红色,压之不完全褪色,互不融合,无自觉症状,可自然消退,2个月-2年内可复发。,二期梅毒疹斑疹型梅毒疹(玫瑰疹)玫瑰疹占7080%,最常,二期梅毒疹,掌跖梅毒疹,暗铜红色深在的浸润斑具有特征性。,一旦手掌和足底发现,二期梅毒疹的可能性就很大。,二期梅毒疹掌跖梅毒疹暗铜红色深在的浸润斑具有特征性。,二期梅毒疹,粘膜损害(粘膜斑),30%,可见粘膜损害:见于口腔、舌、喉或生殖器。,出现剥脱性斑片,数个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光滑区。,二期梅毒疹粘膜损害(粘膜斑)30%可见粘膜损害:见于口腔、,二期梅毒疹,扁平湿疣,这是发生于外生殖器部、肛门周围等皮肤皱折和潮湿部位的丘疹。,为表面湿润的扁平丘疹,可融合成扁平斑块。,二期梅毒疹扁平湿疣这是发生于外生殖器部、肛门周围等皮肤皱折,二期梅毒,A,、,B,:掌跖鳞屑型斑疹,具有特征性。,C,:肛周扁平湿疣;,D,:梅毒性舌炎,二期梅毒A、B:掌跖鳞屑型斑疹,具有特征性。,治 疗,药疹,需停用致敏药物和一切可疑药物,应用抗过敏药物和解毒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泄,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自身免疫病、梅毒等所致的红斑,应治疗原发病。,治 疗药疹需停用致敏药物和一切可疑药物,应用抗过敏药物和,预防及健康教育,1,重视药物过敏史的询问;,2,常规皮试;,3,合理用药,禁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4,注意药疹早期症状,早期及时处理;,5,将致敏药物记入病历并嘱患者牢记。,95%,以上的梅毒是由婚外性行为引起,故洁身自好最重要。,预防及健康教育1重视药物过敏史的询问; 2常规皮试;,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