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2431767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1,第一节 品德概述,一、品德的概念,道德,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第一节 品德概述一、品德的概念,2,道德和品德的关系,联系: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品德形成是后天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区别: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依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服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对象。,道德和品德的关系,3,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课件,4,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课件,5,(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两难故事,阶段理论,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6,评价:,贡献: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的科学化;建立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了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科学方法,局限:只是揭示了道德认知方面的发展规律;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否认儿童可能出现的道德阶段“倒退”现象,与现实不符合。,评价:,7,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一、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凯尔曼),顺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同化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一、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8,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一)家庭因素,(二)社会环境,(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四)自身的智力水平,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9,三、品德培养的方法,(一)道德认知的培养方法,1,、言语说服: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2,、小组道德讨论,3,、道德概念分析,三、品德培养的方法,10,(二)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1,、移情能力的培养,2,、羞愧感,(三)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1,、群体约定,2,、道德自律,(二)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11,(四)品德的综合培养方法,1,、案例研究法,呈现案例,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估计各种后果,探究,做出决策,2,、游戏和模拟,(四)品德的综合培养方法1、案例研究法,12,第四节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品德不良行为的含义,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如行为不文明、无理取闹、欺侮同学、不尊重教师与家长;不守纪律、无故旷课、作业抄袭、考试舞弊;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第四节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品德不良行为的含义,13,二、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1,、外部动因,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来自于家长的言行、家庭的文化气氛、家庭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等消极影响,。,二、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1、外部动因,14,学校教育中的失误。主要有学校未能真正将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德育生态环境不良;德育的内容与方法陈旧,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包括多元文化的影响、物欲驱使下的社会风气、暴力、淫秽等黄色书刊与音响制品、社会上的犯罪团伙或不正当群体的引诱、学生群体亚文化等。,学校教育中的失误。主要有学校未能真正将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德育,15,2,、内部动因,错误的道德观念,异常的情绪表现,明显的意志薄弱,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健康的个人需要,2、内部动因,1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三)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四)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17,考研题,24,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前道德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道德实在论阶段,考研题24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18,35.,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35.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19,18,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相对功利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好孩子定向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18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相对功利阶段属于(),20,24.,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法律和秩序的取向,B.,社会契约的取向,C.,工具性的相对主义,D.,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24.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