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2043398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总需求理论,第八章 总需求理论,1,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计划支出线,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和支出的变动,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计划支出线,2,计划支出线,我们把一个社会(假设只有三个部门)中家庭、企业和政府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定义为意愿或计划总支出(Aggregate planned expenditure),并且用E来表示,那么E由三个部分构成:E=C+I+G (8.1),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消费函数可以用如下的线性方程表示:,C=a+bY,其中a为自生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这样,计划支出E可以进一步表示为:,E=a+bY+I+G (8.2),计划支出线 我们把一个社会(假设只有三个部门)中家庭、企业和,3,计划支出模型,从第二章的分析中可知,自生消费a、投资I和政府购买G都与收入变动无关,它们属于自生支出(Autonomous expenditure),用A来表示,即:A=a+I+G,bY是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支出,因此属于派生支出(Induced expenditure),用eY来表示,e代表边际支出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pend),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支出,即:,在我们这个简单的模型里,派生支出实际上就是派生消费,e也就等于边际消费倾向b。因此,(8.2)式又可表达成:,E=(a+I+G)+bY,或者:E=A+eY (8.3),这表明计划总支出由自生支出A和派生支出eY两个部分构成。,计划支出模型从第二章的分析中可知,自生消费a、投资I和政府购,4,计划支出模型,A=a+I+G,E,0,Y,1,e,E=A+eY,A,图8.1 计划支出线,在图8.1中,我们用横轴表示收入Y,用纵轴表示计划支出,自生,支出线A与横轴平行,其与横轴的垂直距离代表固定不变的自生支,出。计划支出线与自生支出线交于纵轴,表示收入为零时,计划,支出等于自生支出。计划支出线由此交点出发向右上倾斜,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计划支出不断地增加,其斜率dE/dY就是边际支,出倾向e。,计划支出模型A=a+I+GE 0 Y 1 eE=A+eY A,5,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的情况,我们可在图8.1中引入一条45线,如图8.2所示。,在图8.2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45线上每一点都代表计划支出E和实际支出Y相等,计划支出线与45线在B点相交,因此在B点上整个社会的计划支出正好等于实际支出,此时宏观经济达到了均衡,由此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为Y0。,国民收入的决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的情况,我,6,Y0,Y1,Y2,0,E,B,E,45,Y,图8.2 国民收入的决定,Y0 Y1 Y2 0 E B E 45 Y 图8.2 国,7,收入和支出的变动,在上面这个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其他因素的变动,都会对收入和产出影响。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又可以分为自生支出的变动和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1、自生支出的变动,在封闭经济下,构成自生支出的因素有自生消费a、投资I和政府购买G,在这里,我们假定政府购买增加使自生支出增加。,在图8.3中,当政府购买增加G以后,计划支出线由E0向上平行移动G单位至E1,在新的均衡点B点处,均衡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从Y0增加到Y1,显示了增加政府购买对于总需求的扩大效应。从图中也可以进一步发现,总收入的增量Y要明显大于政府购买的增量G。自生支出的增加对于总收入的扩张具有成倍的放大效应,我们把这种放大效应叫做自生支出乘数(Autonomous expenditure multiplier),用k来表示,即:,(8.4),收入和支出的变动 在上面这个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8,自生支出变动影响国民收入变动,Y0,Y1,0,E,Y,45,A,B,G,Y,E0,E1,图8.3 自生支出的变动,自生支出变动影响国民收入变动Y0 Y10 E Y 45 A,9,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把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之为“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政府购买乘数 ,就是1减去边际支出倾向的倒数,因此,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也就越大,两者正相关。,乘数效应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乘数效应表明,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只需启动微小的政策变量,就可以对总需求的扩张产生较大的影响。,(8.6),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把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之,10,2、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在我们的模型中引进税收T,那么计划总支出为:,E=C(Y-T)+I+G (8.7),假定政府统一征收比例税,即T=tY,其中t为边际税率,即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显然0t1,因此(8.7)式可写成:E=C(Y-tY)+I+G,再假定线性消费函数,则有:E=a+bY(1-t)+I+G (8.8),对(8.8)式求导可得:,可见,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方向变化而与税率成反方向变化。,(8.9),2、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8.9),11,图 8.4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Y0,Y1,Y,0,A,E,B,C,45,E1,E0,假定政府调低税率使边际支出倾向增大,表现为计划支出线的斜率,加大,如图8.4所示。在图中,我们看到,由于税率的降低使边际支,出倾向增加,计划支出曲线由E0沿着与纵轴相交的A点向外旋转至,E1,均衡点也由B变为C,均衡的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这表明,在自生支出不变的情况下,税率的降低加大了边际支出倾向,从而,导致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图 8.4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Y0 Y1 Y 0,12,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货币的需求,货币的供给,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传导机制,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货币的需求,13,货币的需求,凯恩斯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由流动性偏好决定的。,所谓流动性就是指持有货币在交易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人们愿意持有货币以保持这种便利性的倾向,就被称作流动性偏好。因此,流动性偏好就是对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由流动性偏好决定的,14,凯恩斯把流动性偏好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目的是为了日常交易。,2、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投机。,凯恩斯把流动性偏好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15,货需求函数,从流动性偏好理论出发,货币的需求函数可表达为:,假定收入不变Y=,那么对货币的需求受利率的影响,如图8.5所示。图中横轴表示实际货币数量,纵轴表示实际利率水平,货币需求曲线MD向右下倾斜,显示了货币需求和实际利率r之间的反向关系: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下降;当利率降低时,货币需求则上升。,(8.10),MD=L(r,),M/P,0,r,图8.5 货币的需求曲线,货需求函数从流动性偏好理论出发,货币的需求函数可表达为:(8,16,如果收入发生了变动,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我们假定人们的收入提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会提高,表现为图8.6中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MD0变为MD1。在图中,我们看到,由于人们收入的提高,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MD0,MD01,M/P,0,r,图8.6 收入增加,如果收入发生了变动,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我们假定人们的,17,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量M是外生决定的,它是由中央银行所独立控制的政策变量,因此,货币供给函数(M/P)s如下:,其中表示由中央银行控制的现存货币数量。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还可以采取改变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方法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用几何图形来表示,货币的供给曲线MS就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如图8.7所示,表示货币供给的数量与利率的高低无关。,(8.11),MS,M/P,/P,0,r,图8.7 货币的供给曲线,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给量M是外生决定的,它是由中央银行所独立控,18,利率的决定,我们在图8.8中把货币需求曲线MD和货币供给曲线MS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供给曲线决定了流通中的货币供给总量M0/P,货币需求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在A相交,表明在A点货币的需求量正好等于货币的供给量,也就是说,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恰好等于社会上能够得到的货币数量,货币市场达到了均衡,此时的利率水平为r0。,r,r0,0,MS,A,MD,M0/P,M/P,图8.8 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的决定 我们在图8.8中把货币需求曲线MD和货币供给曲线,19,货币需求不变时,利率水平的变动,假定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上的债券会减少,货币会相应地增多,在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大于货币的需求量,因此利率水平必然下降使两趋于一致。这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下降,如图8.9所示。当货币供给量由M0/P增加到M1/P时,货币供给曲线由MS0向右移至MS1,均衡点由A变为B,均衡的利率水平也由r0下降到r1。,r,r0,r1,0,M0/P,M1/P,M/P,A,B,MD,MS0,MS1,图8.9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货币需求不变时,利率水平的变动 假定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20,利率的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这被称作为“利率的传导机制”。,我们在计划总支出E中再配上投资函数,即:,E=C(Y-T)+I(r)+G (8.12),这样,计划总支出不仅是收入的函数I=I(r),而且也是利率的函数。于是,我们就可考察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利率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21,r,r,r1,r2,r1,r2,0,0,MS1,MS2,MD,M/P,I(r),I,I2,I1,I,(a)货币市场,(b)投资函数,E,I,45,0,Y1,Y2,Y,E1,E2,(c)计划支出线,图8.10 利率的传导机制,r rr1r2r1r200 MS1 MS2 MD M/P,22,图8.10显示了利率的传导机制的作用过程,图(a)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图(b)为投资函数,图(c)代表国民收入的决定。,在图(a)中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1时,图(b)中由投资函数决定的投资水平为I1=I(r1),图(c)中相应的计划支出线为E1=C(Y-T)+I(r1)+G,由此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现在,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图(a)中货币供给曲线由MS1向外移至MS2,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由r1降至r2。在图(b)中,当利率从r1下降到r2时,投资从I1上升到I2,I2=I(r2),上升幅度在图中用I来表示。投资增加使图(c)中的自生支出增加,计划支出线平行向上移动I的距离,我们得到新的计划支出线E2=C(Y-T)+I(r2)+G,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时也由Y1上升到Y2。,这样,整个经济就完成了利率传导机制的一个过程,通过利率的传导,我们看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图8.10显示了利率的传导机制的作用过程,图(a)代表货币市,23,第三节 IS-LM模型,IS曲线,LM曲线,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第三节 IS-LM模型 IS曲线,24,IS曲线,(一)IS曲线的推导,(二)可贷资金理论与IS曲线,(三)财政政策与IS曲线,IS曲线(一)IS曲线的推导,25,(一)IS曲线的推导,(b)计划支出线,(C)IS曲线,(a)投资函数,图8.11 IS曲线的推导,0,E,A,B,E2,45,E1,Y1,Y2,Y,0,Y1,Y2,Y,A,B,IS,r,r2,r1,r,r1,r2,0,I1,I2,I,I,A,B,(一)IS曲线的推导(b)计划支出线(C)IS曲线(a),26,图8.11(a)表示投资函数,图(b)表示计划支出线。当图(a)的利率水平从r1下降到r2时,投资从I1上升到I2。投资增加使图(b)中自生支出增加,计划支出线由E1平行上移至E2,收入也由Y1上升到Y2。这种关系反映在图(c)中就是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利率r的IS曲线。IS曲线是通过描点法从(a)图和(b)图中推导出来的。我们把计划支出线E1的均衡点A和当利率为r1时的投资曲线上的A点连接在(c)图,就有了(c)图的A点。同样的办法我们也可以得到B点,把A和B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向下倾斜的IS曲线,IS曲线在图中向下倾斜表明,在产品市场上,随着利率的下降,均衡的收入会不断上升;而随着利率的上升,均衡的收入则会不断下降,利率和收入呈反向变动。,图8.11(a)表示投资函数,图(b)表示计划支出线。当图(,27,(二)可贷资金理论与IS曲线,在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帐户中,我们有如下的恒等式:,C+I+G=C+S+T (8.13),将(8.13)式略作变化,可以重新表示为:,I=S+(T-G)(8.14),上式中,左边表示私人投资,右边表示国民储蓄,其中S表示私人储蓄,(T-G)表示公共储蓄。(8.14)式也表示了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我们可以对(8.14)式进一步变形,将S用Y-C(Y-T)-T来表示,调整后的情况如下:Y-C(Y-T)-G=I(r)(8.15),上式的左边表示可贷资金的供给,由收入Y来决定;右边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由利率r来决定。,(二)可贷资金理论与IS曲线在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帐户中,我们,28,收入Y可变情况下可贷资金市场均衡 情况,r,r1,r2,0,I,S,I,S(Y1),S(Y2),r,r1,r2,0,IS,Y,1,Y2,Y,(a)可货资金市场,(b)IS曲线,图8.12 可贷资金理论和IS曲线,收入Y可变情况下可贷资金市场均衡 情况r r1 r2 0 I,29,假定政府税收为零,那么,储蓄函数可写成:,S=Y-C(Y),或者:S=-a+(1-b)Y (8.16),(1-b)为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它与边际消费倾向互为补数。因此,只要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1,收入增加必然带来储蓄的增加。现在我们假定人们收入的提高,储蓄也必然相应增加。,在图8.12(a)中,在可贷资金市场上,当收入由Y1提高到Y2时,储蓄增加使储蓄曲线由S(Y1)向右移至S(Y2),均衡的利率水平因此由r1降至r2。我们把收入变动和利率变动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用图(b)的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来表示,也就是IS曲线。因此,当产品市场上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时,也要求可贷资金市场上人们的计划支出(投资I)等于实际支出(储蓄S),这正是IS曲线的真实含义。,假定政府税收为零,那么,储蓄函数可写成:,30,(三)财政政策与IS曲线,E,0,Y1,Y2,Y,G,45,E1,E2,r,0,Y1,Y2,Y,IS1,IS2,(a)计划支出线,(b)IS曲线,图8.13 财政政策和IS曲线的移动,(三)财政政策与IS曲线E 0 Y1 Y2 Y G 45,31,在图8.13中,我们假定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使政府购买支出G增加,图(a)的计划支出线平行上移,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反映在图(b)中,IS曲线由IS1向右移至IS2,我们看到,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由Y1增至Y2。,因此,结论是,扩张性财政使IS曲线向右移动,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在图8.13中,我们假定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使政府购买支出G,32,LM曲线,(一)LM曲线的推导,(二)货币数量说与LM曲线,(三)货币政策与LM曲线,LM曲线(一)LM曲线的推导,33,(一)LM曲线的推导,r,r2,r1,0,MS,A,B,MD1=L(r,Y1),MD2=L(r,Y2),r,r2,r1,0,A,B,LM,Y1,Y2,Y,M/P,/P,(a)货币市场,(b)LM曲线,图8.14 LM曲线,(一)LM曲线的推导r r2 r1 0 MSAB MD1=L,34,如图8.14所示,图(a)中假定一开始收入为Y1,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为MD1,均衡点为A,均衡利率水平为r1。当收入水平上升到Y1时,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至MD2,均衡点为B,均衡的利率水平也上升到r2。我们把A、B两个均衡点连接起来,就能得到图(b)中的一条的曲线,这就是LM曲线。,从图(b)中我们可以发现,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也就是说利率和收入水平呈正向变化趋势。,LM曲线每一点上都代表了货币市场达到了均衡,代表了货币市场上人们的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正好等于实际能够得到的货币数量。,如图8.14所示,图(a)中假定一开始收入为Y1,相应的货币,35,(二)货币数量说与LM曲线,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 (8.17)中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在给定价格的水平上,货币供应量单独决定了收入水平,而与利率无关。在这种情况下,LM曲线实际上变成了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我们把这称为LM曲线的古典区域。在古典区域中,财政政策是无效的。,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放松V固定不变的假定。利率水平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流通速度加快,即货币流通速度V会提高。反之,当利率水平下降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会下降,人们持有的货币量也会相应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也就是说,在前面章节中所涉及的货币数量方程式(8.17)可以被改写成一种新的形式:MV(r)=PY (8.18),由此可见,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之间是正向的联系。,(二)货币数量说与LM曲线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36,(三)货币政策与LM曲线,r,r1,r2,0,MS1,MS2,MD,M/P,r,r1,r2,0,Y,LM1,LM2,(a)货币市场,(b)LM曲线,图8.15 货币政策与LM曲线的移动,(三)货币政策与LM曲线r r1 r2 0 MS1 MS2,37,图8.15中,假定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在(a)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曲线由MS1向右移至MS2,均衡的利率水平由r1降至r2,反映在图(b)中,LM曲线由LM1向右移到LM2,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下降。,因此,当政府扩大货币供应量时,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当减少货币供应量时,LM曲线则向左平行移动。,图8.15中,假定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在(a)货币市场上货币,38,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Y*,Y,0,r*,r,A,B,E,IS,LM,图8.16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均衡,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Y*Y 0 r*r A B E I,39,在图8.16中,E点是经济的均衡点,均衡的利率水平为r*,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假定经济一开始是处在A点,A点在IS曲线上,这表明产品市场处在均衡状态,人们的计划支出正好等于实际支出;但A点不在LM曲线上而是在它的左上方,表明货币市场没有达到均衡,货币的供给量要大于货币的需求量。货币市场均衡的结果会使利率降低或者收入增加。,我们假定利率水平降低,使经济移动到了B点,B点在LM曲线上,货币市场达到了均衡,但B点脱离了IS曲线,产品市场又失去了均衡。此时在产品市场上,计划支出要大于实际支出,因此收入必然增加使产品市场重新回到均衡。与此同时,收入的增加又会带动货币的交易需求,使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市场上均衡的利率水平就会上升。因此,在B点,收入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利率的上升,经济会沿着LM曲线一直到移动到均衡点E点。,在E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利率和收入不再变动,整个经济处在均衡状态。,在图8.16中,E点是经济的均衡点,均衡的利率水平为r*,均,40,IS曲线的简单代数推导:,产品市场中的均衡条件可用下式表示:Y=C(Y-T)+I(r)+G (8.19),而 C=a+b(Y-T)(8.20),I=c-qr (8.21)c为自生性投资;q为投资的利率弹性。,将(8.20)、(8.21)代入(8.19)中,我们有:,Y=a+b(Y-T)+(c-qr)+G(8.22),将上式进行整理,我们即可求得产品市场中的IS曲线:,其中,为产品市场中的政府购买乘数;为税收乘数。,(8.23),IS曲线的简单代数推导:(8.23),41,LM曲线的简单代数推导:,货币市场中的均衡是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供给(8.24)必须和货币需求(8.25)相等,于是有:,经过整理,即可求出货币市场中的LM曲线:,(8.24),(8.25),(8.26),(8.27),LM曲线的简单代数推导:(8.24)(8.25)(8.,42,宏观短期模型中的均衡,我们将IS曲线(8.23)和LM曲线(8.27)联立起来,即可求得宏观短期模型中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解上述联立方程,均衡收入Y等于:,其中,我们发现,z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8.28),(8.29),宏观短期模型中的均衡 我们将IS曲线(8.23)和LM曲线(,43,第四节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第四节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响,44,财政政策的影响,r,r2,r1,0,Y1,Y2,Y3,Y,LM,IS1,IS2,图8.17 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响 r r2 r1 0 Y1 Y2 Y3 Y L,45,假定政府的购买支出扩大。图8.17中IS曲线从IS1向右上方移动到IS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升,收入也上升。如果利率r1不变,随着IS曲线的移动,收入水平将会从Y1上升到Y3。在前面讲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我们假定投资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不考虑利率对于私人投资的影响,这种情况和此时从Y1到Y3的变化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在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对于收入扩大的乘数效应(Y1到Y2)要小于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显示的政府购买对于收入扩大的乘数效应(Y1到Y3)。,在IS-LM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购买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总需求和总收入,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上升。利率的上升增加了私人投资的成本,使私人投资下降。这种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被称为“,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因此,在利率水平可以变化的情况下,政府购买的增加挤出了私人投资,降低了收入增加的幅度,从而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效果。,税收政策的效果正好与政府购买相反,减税相当于增加政府购买,而增税则相当于减少政府购买,此处不再重复。,假定政府的购买支出扩大。图8.17中IS曲线从IS1向右上方,46,挤出效应的两种极端情况,r,r2,r1,0,r,LM,IS1,IS2,Y1,Y,r1,LM,IS1,IS2,Y1,Y2,0,Y,(a)无效,(b)效果最大,图8.18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挤出效应的两种极端情况 r r2 r1 0 r LM IS1,47,(1)LM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不敏感。当政府扩大购买支出时,从图(a)中可以看出,IS曲线由IS1向右移动至IS2时,利率由r1同步上升到r2,实际的国民收入Y1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政府的购买支出完全挤出了私人投资。,(1)LM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48,(2)LM是一条水平曲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具备充分敏感性,或者说货币需求再大的变动也不会造成利率的变动,这也被称为“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凯恩斯理论的极端情况。原因是当利率水平非常低的时候,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债券的价格也不会再上升,因此只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债券,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当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从而对私人投资也不会产生影响,反映在图(b)中,IS曲线IS1向右移动至IS2时利率r1始终保持不变,收入由Y1增加到Y2,财政政策发挥了最大效果。,(2)LM是一条水平曲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具,49,数学分析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中,政府购买的乘数为:,在IS-LM模型中,按照(8.29)式给出的均衡收入:,政府购买乘数为:,其中:,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政府购买乘数(8.30)要明显大于IS-LM模型的政府购买乘数(8.31)。,(8.30),(8.31),0z1,(8.32),数学分析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中,政府购买的乘,50,从IS-LM模型政府购买乘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四个参数:b、q、h和f。将(8.32)式代入政府购买乘数(8.31)可得:,可见,b越大,q越小,h越小,以及f越大,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好。,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q代表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程度,h代表货币需求对于收入的敏感程度,f代表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程度。,(8.33),从IS-LM模型政府购买乘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财政政策效果的,51,货币政策的影响,r,r1,r2,0,Y1,Y2,Y,IS,LM1,LM2,图8.19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 r r1r2 0 Y1Y2 Y IS LM1,52,假定货币供给量增加,图8.19的LM曲线从LM,1向右移动到LM2,利率下降,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引起收入的增加是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结果。当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时,货币市场上利率水平下降,利率水平的下降会带来投资的增加,于是,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增加,利率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一个传导作用。,假定货币供给量增加,图8.19的LM曲线从LM1向右移动到L,5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r1,r2,r,0,Y1,Y,IS,LM1,LM2,r1,0,Y1,Y2,Y,IS,LM1,LM2,(a)无效,(b)效果最大,图,8.20,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 r1 r2 r 0 Y1 Y IS LM,54,图(a)中垂直的IS曲线代表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完全不敏感。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利率水平的下降不会带来投资的扩大,利率的传导机制失灵,收入也不会增加,货币政策无效。,图(b)中水平的IS曲线则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极其敏感。当货币供给量扩大时,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极大的增加,利率的传导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收入也会由此而大幅提高,货币政策达到了最大效果。,图(a)中垂直的IS曲线代表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完全不敏感。,55,货币政策乘数dY/dM,即每增加一单位货供给量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量,也可以通过ISLM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式(8.29)来推导:,从中也可以发现,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同样取决于b、q、h、f四个参数。b越大,q越大,h越小,以及f越小,则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8.34),货币政策乘数dY/dM,即每增加一单位货供给量所带来的国民收,5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r,r2,r1,0,Y1,Y2,Y3,Y,LM1,LM2,IS1,IS2,图8.2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在图8.21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由IS1向右移到IS2,利率水平由r1,上升至r2。为减少由于利率上升所引起,的挤出效应,政府可以同时配合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移动LM曲线。如果LM,曲线能从LM1向右推移到LM2,利率水,平就能由r2降至r1。这样,在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就会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r r2 r1 0 Y1 Y2Y3,57,r,0,Y,LM,IS1,IS2,r,0,Y,IS1,IS2,LM1,LM2,r,0,Y,IS1,IS2,LM1,LM2,(a)货币供应不变,(b)利率不变,(c)收入不变,图8.22 不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果,r 0 YLM IS1 IS2 r 0 YIS1IS2LM1,58,如图8.22所示:,在图(a)中,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这样的话增税会导致利率下降和收入减少;,在图(b)中,中央银行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利率不变,在这样情况下,增税所引起的收入下降幅度要大大超过(a)图中所示的情况,从而极有可能引起一场经济衰退;,在图(c)中,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配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大幅度下降,而收入却保持在原先的水平上。,如图8.22所示:,59,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r,r1,r2,0,Y1,Y2,Y,A,B,LM(P1),LM(P2),P,P1,P2,0,Y1,Y2,Y,A,B,AD,(a)LM-IS,模型,(b)总需求曲线,图,8.23 总需求曲线,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 r r1 r2 0 Y1 Y2,60,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放松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分析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总需求曲线。,我们用图8.23来说明这一情况。在图(a)中,当价格水平从P1下降到P2时,在名义货币供给M不变的情况下,实际的货币供给(M/P)将会增加,这在IS-LM模型中就表现为LM曲线由LM(P1)向右下方移动至LM(P2)。从而,利率从r1下降到r2,收入从Y1上升到Y2。将图(a)中的两个均衡点A和B转换到(b)图中的YP坐标系中,即可确定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AD,这条总需求曲线代表了价格与收入的反向变化关系。,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放松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分,61,数学推导总需求函数,联立IS和LM曲线的方程:,将IS方程中的变量r用一个关于Y和P的表达式来代替,经整理后可得:,其中,,这就是总需求函数。在(8.35)式中,Y与P负相关,因此总需求曲线必然向右下倾斜。,(8.35),数学推导总需求函数联立IS和LM曲线的方程:(8.35),6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r,r1,r2,0,Y1,Y2,Y,IS,LM1,LM2,p,0,Y1,Y2,Y,AD1,AD2,(a)货币扩张,r,r2,r1,0,Y1,Y2,Y,IS1,IS2,LM,p,0,Y1,Y2,Y,AD1,AD2,(b)财政扩张,图8.2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和总需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r r1 r2 0 Y1 Y2 Y,63,如图8.24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使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具体而言,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利率,从而使投资增加,收入水平也会因乘数效应而扩大,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的向外移动。,同样的情况也适合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的增加或是税收的减少都会直接增加收入水平,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外移动。而但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因此会带来利率水平的上升。,反过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图8.24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使总需求曲线,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