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974331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药用植物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药用植物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1,一、绪论,药用植物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称为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是利用药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1.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3)利用学科规律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物资源(亲缘关系越相近的植物,不仅形态结构相似,其体内所含的化学成分也越相似。),一、绪论药用植物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2,2、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都是历代著名的药学著作,其中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计载植物2252种,是一部论述植物的专著,该书内容丰富、记述确实、插图精美,成为研究和鉴定药用植物的重要文献。,2、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3,3.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药用植物是中药的主体,中药的种类来源和品质是决定中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药用植物学与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中药资源等学科密切相关。,4.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习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到大自然中观察。,3.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4,二、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药用植物的分类三大部分。,二、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5,植物,植物包括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器官三部分。,植物植物包括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器官三部分。,6,1.植物的细胞,植物细胞(cell)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模式结构,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器,基质,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后含物,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酶、维生素、激素,1.植物的细胞植物细胞(cell)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7,细胞后含物的鉴定,1、淀粉粒一般用醋酸甘油试液或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并利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未糊化淀粉粒的偏光现象;,2、菊糖菊糖+水合氯醛(不加热)立即观察。,细胞后含物的鉴定1、淀粉粒一般用醋酸甘油试液或蒸馏水装片,8,药用植物学-课件,9,药用植物学-课件,10,二、植物的组织,植物的组织是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彼此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通常将植物组织分为以下几类: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二、植物的组织植物的组织是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11,1、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代谢旺盛,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通常分生组织的体积较小,多为等径的多面体,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不具纹孔,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无明显的液泡和质体分化,但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核蛋白体等细胞器。,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1、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12,水稻、小麦的拔节、抽穗都是由于分生组织细胞旺盛分裂和迅速生长的结果,韭菜、葱等植物在被割除后,还可以长出新的叶片来,也是居间组织开始分生的原因。,水稻、小麦的拔节、抽穗都是由于分生组织细胞旺盛分裂和迅速生长,13,2、薄壁组织,薄壁组织是植物体内分布最广、占有很大体积的一类组织。它们担负着吸收、同化、储藏、通气和传递等营养功能,因此,又有营养组织(vegetative tissue)之称。主要分为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2、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是植物体内分布最广、占有很大体积的一,14,3、保护组织,保护组织是存在于植物体的表面,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成,具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外界风雨和病虫害侵入等作用的一种组织。根据保护组织的来源、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强弱,可将其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次生保护组织周皮(木栓层)。,3、保护组织保护组织是存在于植物体的表面,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15,1、气孔:在植物体的表皮有许多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双子叶植物的孔隙是被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包围,两个保卫细胞凹入的一面是相对的,中间的孔隙即为气孔。,2、副卫细胞:有些植物的气孔器在保卫细胞周围还有个一或多个与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胞,称为副卫细胞。,1、气孔:在植物体的表皮有许多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双子叶植,16,药用植物学-课件,17,番泻叶,根据气孔轴式的不同类型、分布情况等,可以作为药材鉴定的依据。,番泻叶根据气孔轴式的不同类型、分布情况等,可以作为药材鉴定的,18,4、机械组织,机械组织是在植物体内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和稳固作用的一种组织。,其共同特点是多为细长形细胞,其细胞壁均匀或不均匀加厚。,根据细胞的形态、细胞壁加厚程度与加厚方式,可将其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4、机械组织机械组织是在植物体内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和稳固作用,19,厚壁组织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下图为肉桂粉末图),图1 木纤维 图2 马蹄形石细胞,石细胞形态、数量是鉴别药材品质的依据,有时其形态特征也作为区分物种的参考依据。,厚壁组织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下图为肉桂粉末,20,5、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物质的组织,其细胞长管状、相互贯通成为统一的整体。,5、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物质的组织,其细胞长,21,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导管、管胞(存在于木质部中)运输水分 和溶水中的无机盐,筛管、伴胞和管胞(存在于韧皮部中)运输有机同化物,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导管、管胞(存在于木质部中)运输水分 和,22,环纹导管,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环纹导管导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23,药用植物学-课件,24,6、分泌组织,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细胞能分泌某些物质,如挥发油、乳汁、黏液、树脂、蜜液等,这种细胞称为分泌细胞,由分泌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分泌组织。,植物的某些科属中,常具有一定的分泌组织,因此它在鉴别上也有一定的价值。,6、分泌组织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细胞能分泌某些物质,如,25,根据细胞排出的分泌物是积累在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常把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组织和内部分泌组织。,(1)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腺鳞。(分布在植物的体表部分),(2)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分布在植物体内),根据细胞排出的分泌物是积累在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常把分泌组织分,26,腺毛,腺毛,27,四、植物的器官,器官,:生物体内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营养器官,:根、茎、叶执行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合成及转化等营养代谢功能,称为营养器官。,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完成开花结果的生殖过程,称为繁殖器官。,四、植物的器官器官:生物体内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生理功,28,1、植物的根,根的形态,根的生理功能,根的分类,根的变态,1、植物的根根的形态,29,1、植物的根,(1),根的形态,:根通常呈圆柱形,生长在土壤中,越向下越细,向四周分枝,形成复杂的根系。一般不生芽、叶和花,细胞中不含叶绿体。,(2),根的生理功能,:,支持与固定作用、吸收作用、输导作用、合成和转化作用、分泌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1、植物的根(1)根的形态:根通常呈圆柱形,生长在土壤中,越,30,(3)根的类型:,按来源划分,可分为主根、侧根和纤维根。,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形成的根。,侧根:在主根上侧面生长出来的分枝。,纤维根:在侧根上生长形成的小分枝。,按发生部位划分,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不定根;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根。,(主根、侧根、纤维根都是定根),(3)根的类型:,31,根系的类型:,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直根系,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如桔梗、沙参、人参的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来的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如玉蜀黍、稻、麦、葱的根系,),药用植物学-课件,32,直根系,须根系,支持根,直根系 须根系支持根,33,(4)根的变态,(1)贮藏根(胡萝卜、丹参、甘薯、何首乌);,(2)支柱根(玉米、甘蔗);,(3)气生根(榕树、吊兰);,(4)攀缘根(常春藤、薜荔);,(5)水生根(浮萍、菱、睡莲);,(6),寄生根,(菟丝子、列当、槲寄生、桑寄生);,(7)呼吸根(水松、红树),注意:寄生植物可以通过寄生根的作用,把有毒寄主的毒素带入植物体内,如马桑寄生。,(4)根的变态(1)贮藏根(胡萝卜、丹参、甘薯、何首乌);,34,气生根,水生根,气生根水生根,35,2、植物的茎,茎的形态,茎的生理功能,茎的分类,茎的变态,2、植物的茎茎的形态,36,2、植物的茎,(一)外形:,通常呈圆柱形,少数呈方形。茎的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茎上着生叶和腋芽的部位称节,节与节之间称节间,木本植物的茎枝上还分布有叶痕、托叶痕、芽鳞痕和皮孔。,节与节间是茎的主要特征,而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且根上不生叶,这是根与茎的主要区别。,(二),生理功能,: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2、植物的茎(一)外形:通常呈圆柱形,少数呈方形。茎的顶端,37,茎通常具有主干和多级分枝,在枝条上生长叶子。,茎通常具有主干和多级分枝,在枝条上生长叶子。,38,(三)茎的分类:,1、直立茎 直立、背地生长,如大多数木本植物。,2、缠绕茎 柔软,茎,本身,缠绕它物上升生长,如菜豆、丝瓜、牵牛花,。,3、攀援茎 柔软,由,特有的结构,(根,须,),,攀援它物上升生长,如爬山虎具吸盘、葡萄、南瓜、黄瓜、凌霄花。,4、匍匐茎 沿地面蔓延生长,节上生长不定根,如甘薯。,(三)茎的分类:,39,(四)、茎的变态,地上茎的变态类型,:,叶状茎 仙人掌、文竹、天冬草等,刺状茎 山楂、皂荚等,钩状茎 钩藤,茎卷须 黄瓜、南瓜、葡萄等 小块茎和小鳞茎,地下茎的变态类型,:(根与地下茎的区别,),根状茎 人参、三七、黄精、川芎等,块 茎 天麻、半夏、马铃薯等 球 茎 荸荠、芋、,慈菇,等 鳞 茎 洋葱、水仙、百合等,(四)、茎的变态,40,药用植物学-课件,41,药用植物学-课件,42,3、植物的叶,叶是植物的重要的营养器官,也是植物分类的形态依据之一。,3.1叶的生理功能,3.2叶的形态,3、植物的叶叶是植物的重要的营养器官,也是植物分类的形态依据,43,3.1叶的生理功能,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3.吸收作用,4.繁殖作用,3.1叶的生理功能1.光合作用,44,3.2叶的形态,1.叶的构成,2.叶的形态描述:叶片的形态描述、叶序、单叶与复叶,3.叶的变态,3.2叶的形态1.叶的构成,45,1.叶的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同时具备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只具备其中一个或两个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1-叶片 2-叶柄 3-托叶,1.叶的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1-,46,2.叶的形态描述,(1)叶片的形态描述:叶形、叶尖、叶基、叶缘,(2)叶序,(3)单叶与复叶,a)鳞叶形 b)钻形叶 c)针形叶 d)心形叶,e)肾形叶 f)扇形叶 g)盾形叶,2.叶的形态描述(1)叶片的形态描述:叶形、叶尖、叶基、叶缘,47,12,12,48,(1)叶片的形态描述,叶形,叶尖,叶基,叶缘,(1)叶片的形态描述叶形,49,叶片最宽处在叶长1/2以下:宽卵形、卵形、披针形、狭披针形,叶片最宽处在叶长的1/2位置: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菱形、,叶片最宽处在叶长1/2以上:倒宽卵形、倒卵形、倒披针形,叶的两边缘近于平行:矩圆形、狭矩圆形、条形、线形、,以常见物体或图形命名的叶形:鳞形、针形、锥形 、刺形 、镰形 、匙形 、心形 、扇形 、三角形 、肾形,叶形,通常同一种植物叶的形状是比较稳定的,在分类学上常作为鉴别植物的依据,叶形主要是依据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及最宽部位的位置来确定的。,叶片最宽处在叶长1/2以下:宽卵形、卵形、披针形、狭披针,50,叶的形态,叶的形态,51,叶尖,叶尖,52,叶基,叶基,53,叶缘,叶缘,54,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淡竹叶),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的脉序(包括羽状脉和掌状脉),叶脉,叶片的维管束,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淡竹叶)叶脉,55,叶序,叶序:叶在枝上的排列方式称叶序,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四种类型。,枝的每节上只着生一叶的称互生;每节上有两个叶子相对着生的称对生;每节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子着生的称轮生。有些植物由于枝的极度缩短使节间密集在一起,叶似乎都是从一处发生的,称簇生。,叶序叶序:叶在枝上的排列方式称叶序,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56,药用植物学-课件,57,(3),单叶与复叶,每一叶柄上生长一个叶片的,称单叶;,一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叶片的,称复叶。,复叶又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3)单叶与复叶 每一叶柄上生长一个叶片的,称单叶;,58,复叶的主要类型,复叶的主要类型,59,(4)异形叶性,同一植株具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叶子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异形叶性。,异形叶性的发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植株发育年龄的不同,所形成的叶形各异,,如人参;,另一种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叶的形态变化,如,慈姑,。,(4)异形叶性同一植株具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叶子的现象,称为植物,60,3、叶的变态,苞片和总苞如向日葵、天南星、半夏等,(总苞的形状和轮数的多少常为种、属鉴别的特征),鳞叶如洋葱,叶卷须如豌豆,(根据卷须生长的部位可以跟茎卷须区别开),叶刺如三棵针,捕虫叶捕蝇草,3、叶的变态苞片和总苞如向日葵、天南星、半夏等(总苞的形,61,叶卷须,叶卷须,62,总苞片,总苞片,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