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974287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3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54,*,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54,*,第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2024/8/8,1,54,第五章 2023/8/20154,1,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1.,非病原菌,:,对人类、动物、植物,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绝大多数!,2.,病原菌,:,凡能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2024/8/8,2,54,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1.非病原菌:对,2,2024/8/8,3,54,2023/8/20354,3,霍乱弧菌,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2024/8/8,4,54,霍乱弧菌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2023/8/20454,4,3.,条件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通常,情况下不致病,是共栖菌,在一,定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致病。如:大肠杆菌。,4.,腐生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本,身不致病,但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进入机体后呈现毒害作用如:肉毒梭菌。,5.,菌株或毒株,:,指从,同一种类不同个体,或,不同地区同一种动物,体内,分离到的同一种病原微生物,。,2024/8/8,5,54,3.条件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通常2023/8/2055,5,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发,非致病性,条件致病性,致病性,2024/8/8,6,54,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发非致病性2023/8/20654,6,霍乱弧菌,自然情况下人是的唯一易感者,2024/8/8,7,54,霍乱弧菌自然情况下人是的唯一易感者2023/8/207,7,(一),细菌致病性,1,、概念:,是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宿主,发生疾病的能力,。,致病性,是微生物“种”的特性,即一种微生物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病。,由种属遗传性决定。,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2024/8/8,8,54,(一)细菌致病性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2023,8,。,2,、细菌致病性的确定,柯赫法则,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2024/8/8,9,54,。2、细菌致病性的确定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9,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等。,2024/8/8,10,54,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2023,10,基因柯赫法则,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致病菌株中能检出某些特定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没有。,第二,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其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微生物,如病毒。,2024/8/8,11,54,基因柯赫法则 有以下几点:2023/8/201,11,法则评价,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法则评价,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健康动物带菌,/,隐性感染者,有些病原菌无法体外培养,有些没有易感动物,2024/8/8,12,54,法则评价 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法则评价,12,病原的致病机理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状态,病原菌,毒力,感染的途径,感染的数量,2024/8/8,13,54,病原的致病机理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宿主的,13,(二)毒力,:,一)概念,: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毒力是菌株的,个体特征,同病原菌,不同菌株,毒力不同。,不同菌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一般菌株毒力愈强致病性愈强。,2024/8/8,14,54,(二)毒力:2023/8/201454,14,二)毒力的测定,常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的微生物或毒,素,),感染动物;,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体重,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他因素,2024/8/8,15,54,二)毒力的测定常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的微生物或毒202,15,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最小,致死量,(,MLD,),半数,致死量,(,LD,50,),最小,感染量,(,MID,),半数,感染量,(,ID,50,),2024/8/8,16,54,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2023/8/20,16,最小致死量(,MLD,),:,能使特定的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2024/8/8,17,54,最小致死量(MLD):2023/8/201754,17,最小感染量(,MID,),:,指病原微生物对试验对象,(,如实验动物,鸡胚,细胞等,),发生,传染的最小剂量,。,半数感染量(,ID,50,),:,指病原微生物能,对半数试验对象发生传染的剂量,。,2024/8/8,18,54,最小感染量(MID):2023/8/201854,18,微生物的毒力,-,病原微生物所特有的一种生物学性状。,自然条件,:不同菌株,不同毒株,不同条件,:同一菌株,同一毒株,流行初期毒力强,后期弱,经培养后毒力弱、感染后增强。,。,(三)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2024/8/8,19,54,。(三)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2023/8/201954,19,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方法:,1.,通过易感动物或实验动物,实验动物 猪瘟,猪,猪丹毒,鸽子,2.,与其他微生物共生 或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毒力增强。,2024/8/8,20,54,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方法:2023/8/202054,20,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1,人工培养基,长期培养:毒种不同,减毒速度不一,.,2,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培养,炭疽疫苗、鸡霍乱,731,3,干燥,处理,4,特殊培养基,中培养:,特殊化学物质 甘油胆汁培养,卡介苗,特异抗血清、噬菌体、抗菌素,通过,非易感动物,布氏杆菌羊型,通过鸡育成,5,号疫苗。,2024/8/8,21,54,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2023/8/202154,21,人工减弱病原菌的毒力的方法,:,1,、通过非易感动物,:如:,2,、在较高温度下培养,:如:,炭疽,苗,在,43,度的高温下培养育成的弱毒苗菌株。,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育基中培养,:如:,马流产沙门氏菌,在含有递增浓度醋酸跎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4,、含特异性血清、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2024/8/8,22,72,人工减弱病原菌的毒力的方法:1、通过非易感动物:如:,22,保持微生物毒力的方法,1,低温保存,2,冷冻干燥,2024/8/8,23,54,保持微生物毒力的方法2023/8/202354,23,二、细菌的致病作用,(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病原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一)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卫屏障,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侵袭性酶,和,菌体表面结构,2024/8/8,24,54,二、细菌的致病作用2023/8/202454,24,侵袭性酶:,胞外酶,透明质酸酶:结缔组织透明质酸,胶原酶: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神经酰氨酸酶: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磷脂酶:细胞膜磷脂,卵磷脂酶:细胞膜卵磷脂,。,2024/8/8,25,54,侵袭性酶:胞外酶2023/8/202554,25,G,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G+,菌,:菌体表面的,突出物,。,如,A,型链球菌的膜磷壁酸,受体,是,类蛋白和糖蛋白,(,1),菌毛等粘附因子,细菌的附着力,菌体表面结构,2024/8/8,26,54,G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G+菌:菌体表面的,26,二,),毒素,(,Toxin,),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具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毒性成分,.,。,毒素,内,毒素,外,毒素,2024/8/8,27,54,二)毒素(Toxin)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27,(1),外毒素(,Exotoxin,),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易被热、酸、碱、重金属等破坏;,毒性,很强,产生的,症状,有高度特异性,具,选择性毒害,;,2024/8/8,28,54,(1)外毒素(Exotoxin)是微生物在生命活,28,例,:,1mg,纯化的,A,型肉毒梭菌毒素,可杀死,2000,万只小白鼠,1mg,纯化的,破伤风菌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白鼠,是已知生物毒和化学毒中最强的一类。,2024/8/8,29,54,例:2023/8/202954,29,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主要是某些,G,菌及部分,G,产生。,2024/8/8,30,54,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即抗,30,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37,处理,3,7,天后,,其毒性即可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丧失毒性而仍具抗原性,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2024/8/8,31,54,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37处理3,31,类型,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破伤风,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骨骼肌强直,肉毒梭菌,肉毒毒素,肉毒中毒,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肌肉松弛麻痹,细胞毒素,白喉杆菌,白喉毒素,白喉,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与真皮脱离,表皮剥脱性病变,A,型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猩红热,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皮疹,常见外毒素,2024/8/8,32,54,类型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痉挛毒,32,常见外毒素,类型,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肠毒素,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分和,Na,+,大量丢失、腹泻、呕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腹泻,不耐热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耐热肠毒素使细胞内,cGMP,增高,同霍乱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同霍乱肠毒素,呕吐、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作用于呕吐中枢,呕吐为主、腹泻,2024/8/8,33,54,常见外毒素类型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肠毒素霍乱弧菌,33,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2,),内毒素,(,Endotoxin,),2024/8/8,34,54,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34,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主要,毒性成分,为,类脂,A,;,对,热,具有相当的,抵抗力,;,160,2-4h,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200,400,g,。,(,2,),内毒素,(,Endotoxin,),2024/8/8,35,54,(2)内毒素(Endotoxin)2023/8/203,35,抗原性,弱;只能刺激机体产生,微量的抗毒素,;,产生的微生物,:,G,菌及,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产生,经,甲醛处理,后也能,降低毒性,,但,不能称为类毒素,。,内毒素,无特异性的致病作用,,动物机体各种内毒素,中毒反应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2024/8/8,36,54,抗原性弱;只能刺激机体产生微量的抗毒素;202,36,(A),热源性,(pyrogenecity),(C),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和休克,(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毒害作用,(B),白细胞数目改变,2024/8/8,37,54,091,(A)热源性(pyrogenecity)(C)内毒素血症(e,37,内毒素的有益作用,内毒素在机体内能激活各种防御,-,免疫功能,内毒素诱生内源性调节因子,激活 巨噬细胞,K,细胞,T,、,B,细胞,2024/8/8,38,54,内毒素的有益作用内毒素在机体内能激活各种防御-免疫功能内毒素,38,(,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要 点,内 毒 素,外 毒 素,来 源,G,菌,G,+,及,G,菌,存在部位,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细菌溶溃后释放,化学成分,脂多糖,蛋白质,稳 定 性,160,,,2-4,小时破坏,60-80,,,30,分钟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较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表现,抗 原 性,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尚未制成类内毒素,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脱毒成为类毒素,2024/8/8,39,54,(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要 点内 毒 素外 毒 素,39,三、病毒的致病作用,(一),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产大量病毒,抑制或干扰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代谢、有丝分裂,-,细胞裂解,溶酶体的破坏,细胞自溶,2024/8/8,40,54,092,三、病毒的致病作用(一)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2023/8/2,40,泡,2,、细胞病变,变圆、空泡,3,、细胞融合,-,扩散,4,、细胞表面出现病毒编码的抗原,5,、包涵体的形成,6,、细胞凋亡,基因控制的程序化死亡,7,、基因整合,-,细胞,转化,2024/8/8,41,54,泡2、细胞病变变圆、空泡2023/8/204154,41,(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细胞,抗体,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新抗原,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细胞溶解,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膜表面,炎症,肾小球基底膜,血尿,关节滑膜,-,关节炎,2024/8/8,42,54,(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202,42,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细胞表面的新病毒抗原,-,杀伤宿主细胞,3,、病毒引起免疫抑制,AIDS,病毒,-HIV,2024/8/8,43,54,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2023/8/204354,43,2024/8/8,54,44,SIV,(猪流感病毒),: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复制,并可杀死巨噬细胞;,鼠伤寒沙门氏菌与猪霍乱沙门氏菌,:可改变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使杀菌力减弱;,细小病毒,:损害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猪肺炎支原体,可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可使胸腺萎缩;,伪狂犬病毒,可损害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的杀菌功能。,蓝耳病毒、,HIV,。,2023/8/205444SIV(猪流感病毒):在肺泡巨噬细,44,第三节 传 染的发生,2024/8/8,45,54,第三节 传 染的发生2023/8/204554,45,。,两个概念,1.,感染,/,传染,(Infection),:是指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过程。,2.,发病,(Disease),: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在临床上有明显症状。是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2024/8/8,46,54,。两个概念1.感染/传染(Infection):是指,46,一、感染来源,2024/8/8,47,54,一、感染来源2023/8/204754,47,。,二、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必要条件,1.,毒力和数量,2.,入侵门户(即传染途径),3.,易感动物,4.,外界环境条件,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传染,生长,繁殖,机体,防御,毒力、数量,抵抗力,毒力、数量,抵抗力,传染病,隐性传染,死亡,康复,,产生免疫,带菌者或带毒者,2024/8/8,48,54,。二、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必要条件1.毒力和数量机体病,48,1,、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与数量:,1),有一定毒力,能破坏和抵抗动物机体的防卫机能。,2),有一定数量,可在动物机体内生长繁殖。,2,、病原菌入侵门户,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必须有一定的途径,否则即使有毒力、数量,亦不致感染。,破伤风,创口(经消化道无害),副伤寒,消化道(经创口无害),2024/8/8,49,54,1、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与数量:2023/8/204954,49,3,、易感动物,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同病原微生物,不同易感性,草食动物,-,炭疽;偶蹄兽,-,口蹄疫,羔羊、仔猪,-,大肠杆菌;雏鹅,-,小鹅瘟,营养状况:缺,VitA-,化脓性链球菌;,缺,Vit C,结核菌;,4,、外界环境条件,1),动物体抵抗力降低,不易感状态变易感,2),传染媒介条件增强,如乙脑、马传 贫均由媒介昆虫传播。,2024/8/8,50,54,3、易感动物2023/8/205054,50,三、感染类型,(,一,),隐性传染,:,入侵的病原,毒力,较弱,,数量不,多,且动物体有一定的,抵抗力,,侵入的病原只能进行有限的繁殖,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只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二,),显性传染,入侵的病原毒力强,数量多,且动物体的抵抗力不能有效地限制病原繁殖和损害,出现比较,严重病理变化,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2024/8/8,51,54,三、感染类型2023/8/205154,51,。,一般显性传染主要有下列类型:,1,外源性传染和内源性传染,外源性传染,是指外界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引起的传染,大多数传染病属于此类。,内源性传染,是由寄生在动物,体内的条件性病原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的传染。,2,单纯传染、混和传染和继发传染,单纯传染,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传染,大多数动物体的感染过程属于此类。,2024/8/8,52,54,。一般显性传染主要有下列类型:2023/8/20525,52,。,混合传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同时引起的传染。如牛同时患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继发传染,是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由于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另一种病原微生物随之而入,引起的传染。,2024/8/8,53,54,。混合传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同时引起的传染。如,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