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育学课程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972594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教育学课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第七章教育学课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第七章教育学课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学院,第七章 课程,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苏霍姆林斯基,教学目标:,了解课程的理论流派;理解课程的基本类型;了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理解课程、课程标准等基本概念;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重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几种定义,(一)、,课程即学科,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评价,:,普遍把课程等同于学科。,是一种单一的课程观。,思考:课程与学科的关系?,你认为什么是课程?请尝试着给“课程”下一个定义。,二、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综合课程与分科(核心)课程,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学科课程,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重视训练的价值,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活动课程,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忽略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显性课程,(,formal curriculum,),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教育环境被称为,“,非正式课程,”,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课程,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校本课程:由学生所在学校编制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特色,很难开发,并易造成不平衡,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构成新课程,教材编写和师资是最大的问题,核心课程:如社会问题课程,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三、课程的表现形式,(一)、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用以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3,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计划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实例: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设有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0,11,周;机动时间,l,2,周。,各学年,40,周教学时间安排: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3,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6,周,复习考试,12,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62.4%,选修学分,I,29.1%,选修学分,II,8.5%,语言与文学,语文,10,每个科目都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若干提高性的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外语,10,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政治,8,历史,6,地理,6,科学,物理,6,化学,6,生物,6,技术,信息技术,4,通用技术,4,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0,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15,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8,(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附录,(三)、课程资源,教材,教材或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课程表(课段式、循环式、选课式),第二节 课程开发,一、课程目标的制订,(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二)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1,、学生的发展特征,2,、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的发展,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课程内容的选择,1,、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1,)教材取向,(,2,)学习活动取向,(,3,)学习经验取向,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二)课程内容的组织,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与螺旋式,香港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宗旨,三、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二)、课程实施的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中而上,四、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类型,(二)课程评价模式,1,、目标模式,2,、差距模式,3,、,CIPP,模式,4,、回应模式,5,、解释模式,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对实验区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对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如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不利条件,改革的有利条件,家长对改革的态度,改革后教师工作量的变化,改革中教师之间的交流,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与以往比较如何,如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培训中最大的收获,使用新教材的主要难点,教师对改革的适应性,改革后学生的主要变化,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中的主要困难,(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1999,年 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2001,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2005,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2004,年,9,月 高中新课程在四省(区)实验,2005,年,9,月 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9,月 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5,省,(,市,),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基本形成了“东部联片推进”的态势,),2007,年,9,月 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9,月 山西省进入新课程阶段,2010,年以前 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二、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一)课程改革的理念,第一,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第二,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五,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即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综上所述,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教学行为、教师角色与职责)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以校为本的制度化建设),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体现,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一)重建新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指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及相互关系。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品德、语数外、科学(或数理化)、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试行学分制。,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新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实施建议,:教学评价、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术语解释、案例,前 言:,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获得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的学习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地方与学校课程,体育与健康,外 语,艺术,(音乐、美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体 育,外 语,科 学,(,生物、物理、化学,),科 学,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9,8,7,6,5,4,3,2,1,课,程,门,类,年 级,1,、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美术,美术,艺术,艺术,音乐,音乐,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自然,自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想品德,二,一,二,一,新课程,现行课程,2.,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一、二年级),体育,体育,体育,体育,音乐,音乐,音乐,音乐,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外语,外语,外语,外语,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劳动,劳动,劳动,劳动,美术,美术,美术,美术,艺术,艺术,艺术,艺术,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科学,科学,科学,科学,自然,自然,自然,自然,社会,社会,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六,五,四,三,六,五,四,三,新课程,现行课程,3.,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化学,化学,物理,物理,物理,物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体育,体育,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生物,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美术,美术,美术,艺术,艺术,艺术,音乐,音乐,音乐,地理,地理,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历史,历史,历史,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九,八,七,九,八,七,新课程,现行课程,4.,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七至九年级),5.,与现行课程的比较(各学科课时数),新课程,现行课程,832-1017,1016,艺术,832-1017,744,体育与健康,525-615,557,社会,752-937,865,科学,555-740,400,外语,1200-1386,1486,数学,1850-2126,2200,语文,416,404,思想品德,28-30,20-25,德国巴伐利亚,271,36,35,34,33,32,27,27,25,22,俄罗斯,318-324,40-42,40-42,40-42,33,33,33,33,33,33,香港,287-293,30+5,33+5,35-36,33-35,34,34,32,32,26,26,台湾,256,30,30,30,29,29,29,28,26,25,日本,270,34,34,34,31,31,29,28,25,24,韩国,274/277,33/34,33/34,33/34,30,30,30,30,28,27,现行,274,34,34,34,30,30,30,30,26,26,新,中国,大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周总课时,年 级,周课,时数,国家,6,、我国与几个国家或地区周课时数比较表,(三)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四)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坚持实行,“,一纲多本,”,,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五)建立新和课程评价体系,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学生评价:,要把学科目标与一般性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课程标准为依据,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教师评价:,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对教师的评价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最高机构,-,教育部。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和课程标准等宏观的政策,并指导和监督地方、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地方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它们的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学校课程管理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综上,课程改革形成了四项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体现教育公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型的评价制度,教材的多样化,教材审查、选用制度,一、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求,(二)受人类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制约,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总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六项具体目标,目标一,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目标二,六项具体目标,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六项具体目标,目标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段,回答问题,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雕位置,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说明起点,用箭头标出说明顺序。,北,繁,初二,语文,第三册,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县重点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分别有,42.4%,,,38.5%,,,37.3%,和,35.3%,的人认为,教学内容太难,。,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六项具体目标,目标四,79%,90%,0%,50%,100%,小学,初中,课堂教学,“,从不,”,使用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百分数,六项具体目标,目标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六项具体目标,目标六,我们应如何走进新课程,三、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思考与讨论:,1,名词解释:,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2,结合所学课程的设置,谈谈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缺点?,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课程评价发生了变化,你对课程评价有什么新认识?,5,请你谈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