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968280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三个思想:,三大成就:,辛亥革命、新中国诞生、改革开放,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辛亥革,1,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2,一、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政治状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组建革命团体,孙中山个人的努力,:,进行了革命实践:,1895广州起义,丰富了革命理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特别深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进行了社会实践:考察了西方社会政治,实现了思想转变:从改良到革命,一、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政治状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3,二、三民主义提出的过程,提出,:,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地位和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进一步阐述,: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16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二、三民主义提出的过程提出: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宋,4,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时务报 天朝田亩制度 新青年 民报,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同盟会时期,C.武昌起义时期 D.兴中会时期,针对性练习:,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5,三、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鞑虏:满清统治者和贵族,即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恢复中华民族。,含义:,理解:,并不是仇视所有的满族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实质是反封,反映了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隐含对帝国主义的打击,但没有直接提出反帝,三、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鞑虏:,6,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含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理解:有利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斗争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幻想。,民权主义:“创立民国”,7,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含义:,理解:,具体办法:A核定地价 B国家按价购买 C增长的地价由国民共享,前提是承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目的:A逐步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国有,发展资本主义;B消除社会贫富悬殊,避免二次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结果:土地国有与私有并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革命纲领,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理解:具体办法:A核定地价 B,8,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总的来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资产阶级的斗争纲领,即目标和蓝图;,民族主义:,推翻政权的问题;,民权主义:,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问题。,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总的来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9,孙中山三民主义总结表,内容,斗争对象,实现途径,地位,目标,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满清政府,民族革命,前提,民族独立,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君主专制,民主革命,核心,民主共和,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土地国有,孙中山三民主义总结表内容斗争对象实现途径地位目标民族主义驱除,10,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积极意义:,明确提出了,反封,,隐含了,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得不到农民的支持,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源于两半社会的时代局限性,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积,11,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但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针对性练习:,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12,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据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1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14,之所以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A指明了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手段,B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C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D直接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C,之所以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15,五、三民主义的实践,1、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最大的功绩,结果: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2、191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913二次革命,4、1915护国运动,5、两次护法运动,说明:三民主义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革命任务,要求:寻找新途径、新力量,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五、三民主义的实践1、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最大的功,16,练习:,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练习:,17,六、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旧三民主义指导的革命都失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内容:,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确立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六、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旧三民主义指导的革,18,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民权,民生,3、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对外: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明确反帝,民族平等,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更普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主张,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反帝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民权民生3、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19,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20,4.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4.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新三民主义,21,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如反帝反封建)是一致的,,因此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22,不同点,内容,目标,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无,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只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不同的原因:,阶级本质不同,分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点内容目标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23,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民族压迫,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A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B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C是反帝反封建结合的革命纲领,D是在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情况下制定的,A,B,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24,革命活动,创建同盟会,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促成国共合作,四次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革命活动创建同盟会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促成国共合作四次转,25,孙中山有三大功。哪三个大的功呢?,第一个功是他创立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所谓三民主义就是说民族,民权,民生。在五四运动以前,这是中国最先进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指导纲领。这个体系,孙中山是创建者,这是他的第一功。孙中山的,第二功是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实现了国家政治体制的大变革。孙中山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在当时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孙中山,第三功是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在国民党改组以前,国民党很松懈,甚至没有自己的基层组织。由于孙中山联合共产党,允许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而且孙中山把苏联的鲍罗廷聘请为顾问,把苏联的布尔什维克的一套组织制度带到国民党来,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因此就大大地加强了国民党的战斗力,为后来1926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打下了基础。所以,这是孙中山在他的一生里边,为中国历史,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三个功绩。,-杨天石,孙中山有三大功。哪三个大的功呢?第一个功是他创立了三民主义的,26,从孙中山身上,可以看出哪些品质呢?,第一,他是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第二,他是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列宁语),第三,孙中山他是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1996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从孙中山身上,可以看出哪些品质呢?第一,他是个伟大的爱国主义,27,右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B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C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D领导北伐战争,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C,B,右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28,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7.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29,8、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基于,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9、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A,D,8、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3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时间:,内容:,目的:,性质和地位:,意义:,1912年春,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孙中山颁布,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时间:内容:目的:性,31,例举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史实:,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例举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史实: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32,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严重的民族危机,33,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由清政府来进行改革,使中国走上富强。,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34,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目的中没有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制。,说明孙中山已经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走上革命的道路。,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