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实用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930887 上传时间:2024-08-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实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实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实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优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优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的感染方式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3一、水平传播一、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tion)n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动物引起的传播。1.通过黏膜表面传播;通过黏膜表面传播;2.通过皮肤传播通过皮肤传播3.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一、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tion4二、垂直传播方式二、垂直传播方式n发生于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播,即发生于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播,即存在于母体的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进入存在于母体的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形成感染的方式为垂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形成感染的方式为垂直传播。直传播。n 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二、垂直传播方式发生于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播,即存在于母体51.局部扩散局部扩散 病毒扩散仅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病毒扩散仅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的组织。的组织。2.血液扩散血液扩散 病毒在侵入病毒在侵入 部位增殖后进入部位增殖后进入血流扩散,有血流扩散,有“病毒血症病毒血症”期。期。3.神经扩散神经扩散 三、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三、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 1.局部扩散 病毒扩散仅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的组织。三、病毒在6第二节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7(一)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一)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 1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成熟,并于很短时间内大量增殖,引起细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成熟,并于很短时间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细胞病变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正常细胞CPE细胞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一)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 正常细胞CPE细胞一、病毒对宿主细8二、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胞质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圆/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的团块结构,大小、数目不等,称为包涵体(inclusion)。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局部扩散 病毒扩散仅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的组织。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为急性感染。血液扩散 病毒在侵入 部位增殖后进入血流扩散,有“病毒血症”期。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二、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血液扩散 病毒在侵入 部位增殖后进入血流扩散,有“病毒血症”期。(一)体液免疫的损伤作用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2非杀细胞感染-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机体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2)细胞膜出现新抗原(new antigen presented in cell membrane)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为急性感染。2非非杀细胞感染胞感染-稳定状定状态感染(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在细胞内增殖不引起细胞溶解死亡的病毒称为非在细胞内增殖不引起细胞溶解死亡的病毒称为非溶细胞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溶细胞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1)细胞融合()细胞融合(cell fusion)(2)细胞膜出现新抗原)细胞膜出现新抗原(new antigen presented in cell membrane)3.细胞融合细胞融合 二、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29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胞质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圆/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的团块结构,大小、数目不等,称为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二)包涵体的形成(二)包涵体的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胞质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10(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n转化细胞的特征:转化细胞的特征:获得旺盛的生长力(在培养时失去了单层细胞的接触抑制);易于连续传代即使降低培养液中血清含量也能很好地生长;细胞表面可出现新抗原。(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转化细胞的特征:11n 细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的一种程序性死亡。(四)细胞凋亡(四)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四)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12(一)体液免疫的损伤作用 (二)细胞免疫的损伤作用 (三)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一)体液免疫的损伤作用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13第三节第三节 病毒的感染类型病毒的感染类型第三节 病毒的感染类型14一、隐性感染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n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n 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来源。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15三、病毒的致肿瘤作用血液扩散 病毒在侵入 部位增殖后进入血流扩散,有“病毒血症”期。第三节 病毒的感染类型细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的一种程序性死亡。三、病毒的致肿瘤作用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三、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易于连续传代即使降低培养液中血清含量也能很好地生长;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四)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四)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二、显性感染二、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n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机体明显的临床症状。n (一)急性感染(一)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也称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或死亡快。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为急性感染。三、病毒的致肿瘤作用二、显性感染(apparent in16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期间,机体可表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也可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二)持续性感染(二)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病毒在体内持171.潜伏性病毒感染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 viral infection)2.慢性病毒感染慢性病毒感染(chronic viral infection)3.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4.急急 性性 病病 毒毒 感感 染染 的的 迟迟 发发 并并 发发 症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持续感染的持续感染的4种类型种类型1.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 viral infecti18三、病毒的致肿瘤作用三、病毒的致肿瘤作用 肿瘤病毒按照其所含的核酸不同分为两大类: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三、病毒的致肿瘤作用 19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机体明显的临床症状。局部扩散 病毒扩散仅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的组织。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1)细胞融合(cell fusion)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易于连续传代即使降低培养液中血清含量也能很好地生长;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 viral infection)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为急性感染。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易于连续传代即使降低培养液中血清含量也能很好地生长;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一)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也称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或死亡快。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发生于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播,即存在于母体的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形成感染的方式为垂直传播。三、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为急性感染。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胞质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圆/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的团块结构,大小、数目不等,称为包涵体(inclusion)。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一)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也称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或死亡快。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的传播。慢性病毒感染(chronic viral infection)(2)细胞膜出现新抗原(new antigen presented in cell membrane)(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期间,机体可表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也可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生于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播,即存在于母体的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形成感染的方式为垂直传播。(1)细胞融合(cell fusion)(一)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也称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或死亡快。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细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的一种程序性死亡。第四节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