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五章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903595 上传时间:2024-08-04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9.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五章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五章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五章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五章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第五章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等理论思潮相互影响,也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探索中得到启发,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都对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重要贡献。作为当代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与马克思第一节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性质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性质与特点与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女性主义的政治文化诉求在文学领域的表达和实践,同时也是当代西方对自身文化传统进行总体性批判的理论大潮的一部分。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性质与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女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具有三大特点:文学思潮与社会运动相互推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相互推动;以女性主义立场吸纳、改造多种理论资源和文学资源。这一性质决定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具有三大特点:一、从社会运动到文学思潮一、从社会运动到文学思潮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权运动的理论基础,致力于从经济生活、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各个方面揭露并消除女性因其性别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成为近200多年来西方社会文化思想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从社会运动到文学思潮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权运动的理论基础,致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女性作为一个整体被置于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历史过程与阶级和私有制的产生是同时的。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789年8月26日颁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但这里的“公民”并不包括女性,积极参与革命的女性群体对此强烈不满,当时在巴黎成立了一些女性团体,提出保障女性参政权、修改婚姻法等政治诉求。1789年8月26日颁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1791年法国女作家奥林普德古日(17481793)发表女权宣言,这是西方女权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791年法国女作家奥林普德古日(17481793)发1792年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莱夫特(17591797)发表著名的为女权辩护,不仅提出男女平权的要求,更试图揭示性别压迫的机制父权制虚构出所谓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1792年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莱夫特(17591797经过一个世纪的抗争,直至19世纪末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才先后在大洋洲、欧洲、北美和亚洲一些国家获得成功,而在现代女权运动发源地的法国,更是迟至1944年才赋予女性选举权。经过一个世纪的抗争,直至19世纪末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才先后1929年伍尔夫出版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讨论了女性的文学创作因生存环境的艰难。此外,妇女的职业(1931)、三畿尼(1938)也是体现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献。1929年伍尔夫出版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妇女和小说”为主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作品在艺术技巧和对女性意识的挖掘两方面都对后来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奥兰多更是以文学的方式展开了伍尔夫对性别主体的构成的思考,率先触及当代女性主义的核心议题。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作品在艺术技巧和对女性意伍尔夫给女性主义带来诸多灵感和启示,波伏瓦则为女性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1946年波伏瓦开始写作后来被称为“女性圣经”的第二性(1949)。伍尔夫给女性主义带来诸多灵感和启示,波伏瓦则为女性主义提供了60年代爆发了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贝蒂弗里丹(19212006)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一书具有强烈批判色彩。60年代爆发了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贝蒂弗里丹(19212从沃斯通克莱夫特、波伏瓦到弗里丹,在讨论性别特质时都采取了从具体社会存在来认识观念意识的理论模式,指出把性别特质本质化、自然化是一种父权制的欺骗,其目的是为了把性别政治合法化 从沃斯通克莱夫特、波伏瓦到弗里丹,在讨论性别特质时都采取了从二、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互二、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动进入19世纪,欧洲女性文学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为活跃也更有成就,其中不时闪现的女性主义意识,明显得益于启蒙运动以来“人权”和“女权”概念的提出和女性生活状态的变化。二、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互动进入19世纪,欧洲女性文学比以前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以后,女性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明显和普遍,主要表现如下:第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间的时间差缩小,双方处于同一个文化氛围,文学批评关注的议题常常得到文学创作的即时呼应,而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也因文学批评的阐发而更具影响力。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以后,女性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间第二,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互动中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多样化和分歧。第二,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互动中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多样化第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正式进入西方学院体制,也已广泛进入西方的社会文化经验,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早已不限于女作家和女性主义作家,而是普遍地存在于男女作家的作品,也普遍存在于女性主义作者和非女性主义作者的作品,并影响到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领域。第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正式进入西方学院体制,也已广泛进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多种理论景观多种理论景观女性主义为实现自身政治文化诉求,借助多种理论资源对性别政治发起全方位批判,如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等;另一方面文学批评本身在当代也日益跨学科化。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多种理论景观女性主义为实现自身政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必然对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社会批判理论的相关资源有所借鉴,但这些理论本身是在父权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女性主义在借鉴的同时也对其中的性别政治有所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必然对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社会批判理对于女性主义而言,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典型的男性中心主义话语,即使女性主义需要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也必须要对它进行改造。对于女性主义而言,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典型的男性中心主义话卡伦霍尔奈(18851952)的女性心理学初版于1922年,开女性主义心理学之先河,1967年经其学生整理后重新出版,引起很大反响。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进入快速发展期,并进一步与社会学相结合,朱丽叶米切尔、南西乔多罗(1944 )等是其中代表人物。卡伦霍尔奈(18851952)的女性心理学初版于19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盛,米利特、吉尔伯特、古芭、肖瓦尔特等重要女性主义批评家都在文学批评中纳入精神分析的方法和议题,并通过文学分析批判传统精神分析学中的性别政治。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盛,米朱丽娅克里斯蒂娃(1941 )、埃莱娜西苏(1937 )、露西伊利格瑞(1932 )是主要代表人物。朱丽娅克里斯蒂娃(1941 )、埃莱娜西苏(1937后结构主义以语言、符号分析为基点实施对一切本质主义、中心主义、二元对立论以及各种权威话语的拆解,除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之外,巴特、福柯、拉康、德勒兹、瓜塔里等又从不同角度、不同论域丰富了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语言、符号分析为基点实施对一切本质主义、中心主义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也在美国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朱迪斯巴特勒(1956 )在性别麻烦(1990)中提出“性别操演”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也在美国发展起来。代表其女性主义批评成就的两篇重要论文属下能说话吗?(1988)和三个女性文本和帝国主义批判,都显示了斯皮瓦克对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卓有成效的综合运用。代表其女性主义批评成就的两篇重要论文属下能说话吗?(19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取支持和灵感的历史更为长久。其贡献主要在于:其一,以朱丽叶米切尔为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社会学分析中引入精神分析方法,揭示父权制对女性心理的影响,以及文学如何再现、强化或对抗父权制的精神结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取支持和灵感的历史更为长其二,以米歇尔巴雷特(1949 )为代表,从性别意识形态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角度分析作为一种性别政治的文学实践;其二,以米歇尔巴雷特(1949 )为代表,从性别意识形其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分析来理解性别主体的形成和本质,这方面以斯皮瓦克和卡普兰为代表。其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分析来理解性别主体的形成和本质,总之,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对多种理论思潮的积极吸纳,充分体现了它在思想上和学术上的活跃性、开放性。总之,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对多种理论思潮的积极吸纳,充分体现了它第二节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分支主要分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首先是因理论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而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最主要的是英美女性主义文学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分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一、英美女性主义文学一、英美女性主义文学英国女性文学在19世纪就已经繁荣起来,出现了勃朗特姐妹、奥斯汀、白朗宁夫人、乔治爱略特等著名作家。随着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形成了跨国、跨洲的英语文化区域,这些文学女性的影响也越出国界。一、英美女性主义文学英国女性文学在19世纪就已经繁荣起来,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展开了沃斯顿克莱夫特、波伏瓦等先驱曾经提出的议题,主要针对男性经典作家的文本,揭示父权文化如何通过文学歪曲女性形象,驯化女性读者。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女性主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致力于重建女性文学传统,一方面发掘在主流文学传统中被埋没,名不见经传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一方面重新阐释那些在主流文学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作品,解除男性中心主义批评对她们的误读,阐发其女性主义内涵。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致力于重建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把文学研究拓展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围绕对“性别”的文化分析。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把文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三阶段体现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发展的连续性,从具体的批评实践到文学史研究再到文学理论建构,逐步走向系统和深入。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三阶段体现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发展的连续多丽丝莱辛是出生于伊朗的英国人,也有在非洲生活的经历,代表作金色笔记(1962)反映50年代的社会生活风貌,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左翼政治、女性生活等广泛内容。多丽丝莱辛是出生于伊朗的英国人,也有在非洲生活的经历,代表费伊韦尔登(1931 )的女魔的生活与爱情(1983)通过女主人公鲁思女性意识觉醒之后的反叛与迷失,揭示激进女性主义并未导向女性自我意识的真正解放,反而使追求平等的女性走入复制男性霸权模式的误区。国内又译为女复仇者。费伊韦尔登(1931 )的女魔的生活与爱情(198A.S.拜厄特(1936 )和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 )姐妹俩都是当代英国重要的女性主义作家。拜厄特是布克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占有(1990)把神话、诗歌、日记、书信等多种体裁纳入小说文本,建构了多声部的女性群体叙事,意在恢复女性的真实历史。A.S.拜厄特(1936 )和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拜厄特历时25年创作的四部曲花园中的处女(1978)、寂静的生活(1985)、巴别塔(1997)、吹口哨的女人(2002),是反映二战后英国社会变迁中女性生活的现实主义鸿篇巨制,生动地再现了女性主义对当代英国女性的影响。拜厄特历时25年创作的四部曲花园中的处女(1978)、德拉布尔和其姐姐同样擅长刻画知识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其早期小说夏日鸟笼(1963)、磨砺(1965)、金色的耶路撒冷(1967)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是具有一定自传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德拉布尔和其姐姐同样擅长刻画知识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其1969年的瀑布则尝试了元小说的写法,70年代以后,德拉布尔将笔触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妥协(1980)、光辉之路(1987)、天生的好奇心(1989)、象牙门(1991)等作品既具现实主义的深广度,又充满寓意和象征。1969年的瀑布则尝试了元小说的写法,70年代以后,德拉在美国,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的诗歌和小说,艾德里安里奇(19292012)、乔伊斯卡洛尔奥茨(1938 )的早期作品,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自觉给女性带来的改变、希望和困惑。在美国,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的诗歌和小说,里奇的后期创作和玛丽莲弗兰齐(19292009)的代表作女洗手间(1977)则体现了更积极的女性主义立场。里奇的后期创作和玛丽莲弗兰齐(19292009)的代表作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创作,始终追随女性主义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从60年代直至今日北美女性生活的变迁。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创作,始终追随女性主义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1969),借用精神分析学说,用女主人公玛丽安无法进食的精神障碍来隐喻她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无力感和恐惧感。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1969),借用精神分析在澳大利亚,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杰西卡安德森(19162010)的创作也始于60年代,其代表作河边云雀叫得欢(1978),以主人公劳拉一生的命运折射出从20世纪初期直至70年代澳大利亚的女性生活史,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在澳大利亚,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杰西卡安德森(191海伦加纳(1942 )成名于20世纪70年代,其作品主要反映当代女性生活。第一部作品毒瘾难戒(1977)体现了激进女性主义的立场。海伦加纳(1942 )成名于20世纪70年代,其作品主孩子们的巴赫(1984)以精巧的复调结构展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性内涵,转向对纷纭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其中反映的女性主义立场更趋平和、多元。孩子们的巴赫(1984)以精巧的复调结构展现复杂的人物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美女性文学生动刻画了女性主义的艰难处境以及给当代女性带来的复杂影响,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女性主义的支持或反思,这一创作现象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潮对当代西方女性生活、社会心理、文学艺术的深度介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美女性文学生动刻画了女性主义的艰难处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法国是现代女权运动的发源地,后来,在争取女性选举权等方面的进展虽落后于其他欧美国家,在理论方面的探索仍走在前列,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兴起以前,波伏瓦就出版了第二性。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法国是现代女权运动的发源地,后来,在争取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是法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是法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法国女性文学有不俗的成就,19世纪以来,产生了乔治桑(18041876)、柯莱特(18731954)、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1987)、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等著名作家。法国女性文学有不俗的成就,19世纪以来,产生了乔治桑(18当代法国女性文学的另一特点是女性主义批评家往往同时也是作家,如波伏瓦、西苏、克里斯蒂娃、威蒂格(19352003)等。当代法国女性文学的另一特点是女性主义批评家往往同时也是作家,波伏瓦的第一部小说女宾(1943)和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士风流(1954)不仅有波伏瓦自身经历的影子,也是其存在主义哲学和女性主义立场的文学再现。波伏瓦的第一部小说女宾(1943)和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克里斯蒂娃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已有武士老人与狼占有特瑞斯,我的爱等作品问世。克里斯蒂娃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已有武士老人与西苏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小说、戏剧作品约50部,在呼吸(1975)、普罗米修斯之歌(1983)等小说中讴歌女性之间的情谊,用女性视角改写神话、圣经等各种西方经典,呈现女性被压制的激情。西苏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小说、戏剧作品约50部,在呼吸(威蒂格的愈伤草(1964)、女战士(1969)、女同性恋身体(1973)、女同性恋词典的素材(1976)等小说塑造了一个女性世界该小说是威蒂格与美国女作家、电影导演桑德泽格的合著。威蒂格的愈伤草(1964)、女战士(1969)、女女性主义思潮在当代法国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都体现得颇为激进。获得1998年龚古尔文学奖的互诉心曲(1998)是保拉康斯坦(1944 )的力作,通过描写四个女性的精神困境,表现当下西方女性的生存发展状况和自我期望与女性主义理论之间并不合拍的状况。女性主义思潮在当代法国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都体现得颇为激进。安妮埃尔诺(1940 )以擅长女性自传小说著称,她的位置(1984)、一个女人(1987)、事件(2000)、悠悠岁月(2008)等作品以现实主义笔调反映了战后法国平民女性的生活,并结合心理描写、拼贴叙事来展现女性“内心的流亡”。安妮埃尔诺(1940 )以擅长女性自传小说著称,她的玛丽尼米埃(1957 )善于以琐碎的家庭生活为题材来反映两性关系,其新作我是一个男人(2013)涉及了家庭暴力问题。玛丽尼米埃(1957 )善于以琐碎的家庭生活为题材来反安娜卡瓦尔达(1970 )的作品大多关注普通男女的悲欢,在展现日常生活的烦难、灰暗的同时也不乏亮色,小说只要在一起(2004)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善意,尤其是男女两性之间的理解与和解。安娜卡瓦尔达(1970 )的作品大多关注普通男女的悲欢她在2006年出版的断层线获当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历史,通过儿童的视角把读者引入20世纪欧洲的历史。她在2006年出版的断层线获当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小说以三、英语世界中的少数族裔女三、英语世界中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性主义文学在英语文化区域,尤其是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社会运动中族裔问题一直是重要内容,最初对非白人女性有所忽略的女性主义及其文学批评很快就受到其他女性群体的质疑。三、英语世界中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在英语文化区域,尤其是美受到黑人公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双重影响,黑人女性最早发出质疑的声音。巴巴拉史密斯(1946 )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受到黑人公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双重影响,黑人女性最早发出质疑的艾丽丝沃克1975年发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以随笔散文的方式讲述美国南方黑人女性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文化传统。艾丽丝沃克1975年发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以随笔散文除非裔之外,亚裔、拉美裔、印第安人等少数族裔也纷纷加入对主流女性主义的批评和修正,主张不仅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批评的题中应有之义,女性内部的差异也需充分重视。除非裔之外,亚裔、拉美裔、印第安人等少数族裔也纷纷加入对主流切丽莫拉加(1952 )和格洛丽亚安扎尔杜(19422004)编选的我的脊梁就是桥梁:激进有色人种女性的写作,艾米林(19391999)的我在这里:美国亚裔女性的回应(1987)、世界之间:华裔女性作家(1990),保拉冈恩艾伦(19392008)的学术界的黄女人(1986)等,都是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作品。切丽莫拉加(1952 )和格洛丽亚安扎尔杜(1942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比白人女性文学更容易被英语主流文化忽略、排斥,即使她们也用英语写作。在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兴起以后,情况有所改观,少数族裔女性创作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而且其作品也具有了更为自觉的族群意识和性别视角。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比白人女性文学更容易被英语主流文化忽略、排斥托尼凯德班芭拉(19391995)吃盐的人(1980),沃克紫色(1982),莫里森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娃(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等作品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女性在性别、种族双重压迫下的历史遭遇与自我拯救。托尼凯德班芭拉(19391995)吃盐的人(198在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中,“奇卡诺女性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在文学批评上颇有建树,前面提到的莫拉加和安扎尔杜都是奇卡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芒果街上的小屋(1984)。在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中,“奇卡诺女性主义”是非常重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的兴起,从理论上给女性主义带来两个突破,一是认识到种族和性别一样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二是认识到“女性”不是一个同质化概念,各个族群不同的生存现实和文化传统不仅造成了女性之间的差异,也使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复杂化。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的兴起,从理论上给女性主义带来两个突破,一是第三节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演变与发展一、追溯与反思:一、追溯与反思:“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概念概念的多义性的多义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后女性主义”这个概念。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一、追溯与反思:“后女自女性主义运动诞生之日起,这种反女性主义情绪就一直存在,80年代以后由于保守主义在西方的回潮以及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得“后女性主义”的负面含义在大众层面被广泛传播。自女性主义运动诞生之日起,这种反女性主义情绪就一直存在,80概括而言,当前对于“后女性主义”已形成以下共识:其一,后女性主义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失败或终结,而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调整和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对女性现实处境的深刻揭示来反驳流俗观念对女性主义运动的敌意。概括而言,当前对于“后女性主义”已形成以下共识:其二,后女性主义与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关系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反思。其三,后女性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后学”关系密切。其二,后女性主义与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关系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对后其四,后女性主义融入西方前沿理论对当代重要社会文化现象的探讨,在网络空间、全球化问题、视觉文化等研究领域表现活跃。其四,后女性主义融入西方前沿理论对当代重要社会文化现象的探讨综上所述,要真正把握“后女性主义”这一概念,一方面要追溯和批判反女性主义的传统,反对女性主义终结论;另一方面也要追溯和反思女性主义自身的传统,了解后女性主义的产生在历史和逻辑上都具有必然性。综上所述,要真正把握“后女性主义”这一概念,一方面要追溯和批二、扩展与融合:从二、扩展与融合:从“女性女性”到到“性别性别”女性主义理论的事实依据是女性群体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处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立论基础是包括写作、阅读、批评、传播在内的文学实践各环节对女性形象、性别意识的社会建构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也对女性的现实生存发挥影响。二、扩展与融合:从“女性”到“性别”女性主义理论的事实依据是在对这些关键性问题的探讨中,女性主义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持彻底的反本质主义的观点。在对这些关键性问题的探讨中,女性主义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另一种是采取策略性本质论的立场,在承认两性存在文化差异的同时,致力于改变父权文化对女性特质的贬抑性评价,主张挖掘、发扬女性特质具有的文化优势和伦理价值,并以此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批评建立在男性优越论基础上的父权文化导致了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偏差,是当代诸多危机的根源。另一种是采取策略性本质论的立场,在承认两性存在文化差异的同时以上两种观点都认同文化意义上的“女性”并不等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女性,而是性别文化建构的一个有机构成元素,这种建构既产生了“女性”,也制造了“男性”,二者相互参照,共同形成了一种二元化的性别建制。以上两种观点都认同文化意义上的“女性”并不等同于生物学意义上三、摇摆的文化目标与开放的三、摇摆的文化目标与开放的文学范式文学范式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在始终关怀具体的女性经验的前提下,常常有意识地表达女性之间的千差万别,表达对主流女性主义所规划的女性解放模式和社会愿景的疑虑。三、摇摆的文化目标与开放的文学范式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思潮鼎盛时期,里奇、威蒂格等关于女同性恋,沃克、莫里森等关于黑人女性的文学书写,以及各种表现少数族裔女性生活的作品,就文学地再现了边缘女性群体的经验,以及她们的政治文化诉求与主流女性主义的距离。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思潮鼎盛时期,里奇、威蒂格等关于女同性恋,沃美国当代作家琳恩提尔曼(1947 )就把眼光投向更容易被忽略的白人中下层女性,提尔曼第一部长篇小说幽灵出没的房间(1987),就通过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呈现了美国上、中、下三个阶层的女性生活,以及她们与男性的关系、对男性的态度如何因社会处境的差异而各不相同,这是以文学的方式质疑统一的“女性”概念。美国当代作家琳恩提尔曼(1947 )就把眼光投向更容易提尔曼代表作纽约女人未眠夜(1998)的主角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从事遭人蔑视的下等工作,生活环境恶劣,无力改变现状,青春不再。提尔曼代表作纽约女人未眠夜(1998)的主角是一个不起眼她的代表作、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一千英亩(1991)描绘一个生活在传统父权制家庭,遭受精神与身体双重侵害的乡村女性吉妮如何摆脱懦弱保守心态,获得人身独立和心灵自由的曲折过程。她的代表作、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一千英亩(199在1997年出版的小说大女人中,韦尔登通过主持美杜沙出版社的几个女人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女性主义运动中的偏差和失误。在1997年出版的小说大女人中,韦尔登通过主持美杜沙出版综上所述,在当代西方文学思潮中,女性主义是极富活力,影响极大的一支。综上所述,在当代西方文学思潮中,女性主义是极富活力,影响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