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897777 上传时间:2024-08-03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第一章教学方法的概念与选择一、概念一、概念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第一部分教学方法第一章 教学方法的概念与选择第一部分 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一)分析教学内容1.建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2.确定知识点3.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课件(二)确定教学目标1.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不但教师应该有教学目标,学生也应该有学习目标3.在制定目标时,应该全面考虑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二)确定教学目标(三)了解学生的特征1.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2.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主要是分析学生从事特定学科内容学习的准备状态3.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对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三)了解学生的特征(四)了解教师自身的特征 只有符合教师自身的条件,能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五)认识和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应该考虑当地或本学校教学条件的可能性,要充分地分析、挖掘、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四)了解教师自身的特征(六)确定教学组织形式1.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把一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怎样组织好教师和学生,怎样有效地安排教学时间、利用空间,怎样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2.基本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指导3.注意:不存在唯一的、万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必要将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地组合起来使用(六)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七)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应考虑三个标准:应考虑三个标准:适合度:适合度:教学媒体是否适合于特定的教学内容难易度:难易度:教学媒体是否适合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等经济性:经济性:使用媒体时,学习的效率与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合适(七)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第二章传统经典教学方法第二章 第一节讲授教学法一、涵义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二、形式 (一)讲解 (二)讲述 (三)讲读 (四)讲演第一节 讲授教学法一、涵义三、讲授教学法的应用(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精通性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感染性原则三、讲授教学法的应用(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过程要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3.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4.讲究语言艺术 (1)“语言准”(2)“语言精”(3)“语言美”(4)“语言活”(二)教学要求第二节讨论教学法一、涵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二、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形式 (一)交流式 (二)评述式 (三)辩论式 (四)质疑式 第二节 讨论教学法一、涵义三、讨论教学法的应用(一)讨论的准备(一)讨论的准备 1.拟定讨论的主题 2.收集各种资料 3.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4.进行思考 5.作出概括、发言或书面报告(二(二)讨论的开端讨论的开端(三(三)讨论的引导讨论的引导 1.灵巧地利用提问 2.创造良好的讨论气氛 3.及时纠正离题现象(四(四)讨论的评价讨论的评价三、讨论教学法的应用第三节谈话教学法一、涵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师生间进行相互交流的教学方法。第三节 谈话教学法一、涵义二、谈话教学法的应用 教学要求(一)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二)程序要清楚,一环扣一环地层层深入(二)程序要清楚,一环扣一环地层层深入 (三)谈话教学要讲究艺术(三)谈话教学要讲究艺术 1.针对性 2.启发性 3.感染力(四)谈话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四)谈话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谈话教学法的应用第四节演示教学法一、涵义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知识,以促使其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第四节 演示教学法一、涵义二、演示教学法的应用(一)基本步骤(一)基本步骤 1.提出主题 2.说明目标 3.进行演示 4.练习强化(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 1.明确演示的目的,做好演示准备 2.全体观察+多种感官感知 3.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演示教学法的应用第五节练习教学法一、涵义 练习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二、特征 (一)由学生自行操作和完成 (二)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三)目的是正确掌握某种学习任务 (四)具有重复性和可再现性第五节 练习教学法一、涵义三、练习教学法的应用(一)教学步骤(一)教学步骤 1.引起动机 2.练习说明 3.反复练习 4.评估练习效果(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 1.明确练习目的 2.掌握知识方法 3.安排练习内容 4.注意适度练习 5.练习方式多样 6.及时评价反馈三、练习教学法的应用 第三章现代经典教学方法 第三章第一节发现教学法一、涵义 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第一节 发现教学法一、涵义二、发现教学法的特点 (一)从教学形式来看,它是让学生通过发现(或者说是再发现)的步骤而进行学习的。(二)从教学内容来看,它以结构性教材为学习内容。(三)从教学目的来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二、发现教学法的特点三、发现教学法的应用(一)教学步骤 1.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 2.建立假设 3.形成抽象概念 4.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三、发现教学法的应用(一)教学步骤(二)教学要求 1.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必须有助于学生树立牢固的心向 3.要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 4.必须最有效地呈现教材内容 5.重视强化,促进外部奖励向内部奖励转化(二)教学要求 三、案例展示三、案例展示 x x x21 x 1x 1 1 1三、案例展示 x x x21 x 1x 1 1 1x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2x1(x1)(x1)x24x4(x x28x16(x4)()(x4)x28x16(x4)(x4)x22x1 (x1)()(x1)=(x1)2x24x4 (x2)()(x2)=(x2)2 x26x9 (x3)()(x3)=(x3)2 x28x16(x4)()(x4)=(x4)2 a2+2ab+b2=(a+b)()(a+b)=(a+b)2x22x1 (x1)(x1)=(x1)2x2第二节范例教学法一、涵义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范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范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范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及操作实验,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节 范例教学法一、涵义二、特征(一)教学将使学习者从特殊中获得一般(二)教学过程将具有“继续的作用力”(三)教学过程注意到了儿童的实际与认识水平(四)选择的范例是一种个案,一种特殊(五)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二、特征三、范例教学法的应用(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二)组织方式(二)组织方式 “范例”教学采用课题形式来代替传统的系统形式。(三)教学程序(三)教学程序 1.范例性地阐明“个”阶段 2.范例性地阐明“类”阶段 3.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关系阶段 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阶段三、范例教学法的应用第三节暗示教学法一、涵义 暗示教学法依靠暗示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二、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一)创设优美的外部教学环境 (二)学前动员(三)采用各种暗示手段第三节 暗示教学法一、涵义三、暗示教学法的应用(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 1.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2.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原则 3.暗示相互作用原则(二)教学途径(二)教学途径 1.心理途径 2.教育途径 3.艺术途径三、暗示教学法的应用第四节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一、涵义 沙塔洛夫总结了十年来教学实践经验,成功地创造了这种教学法。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应用编制的纲要信号图表来进行教学,它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和学”都成为愉快的劳动。第四节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一、涵义二、特征(一)课程讲授的内容密度很大,往往一节课所讲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法需要23节课才能讲完。(二)由于课程内容密度大,因此需要多次复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三)利用了不同于提纲式的、特殊形式的“纲要”:一些带有“纲要信号”的卡片等。(四)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比较好。(五)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特征三、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的应用1.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2.出示纲要信号图表,并对照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 3.教师把小型的纲要信号图表分发给每一个学生 4.要求学生课后按照纲要信号所示要点进行复习5.根据回忆,在自己练习本上默写纲要信号图表6.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纲要信号图表回答问题三、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案例:物理课中“力”的图示案例:物理课中“力”的图示8/3/20247/29/20238/3/2024http:/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五节 探究研讨教学法一、涵义二、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应用(一)选择实物材料(二)学生的探究活动(三)组织学生研讨(四)使用教科书及其他形象教材(五)教学评价二、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应用案例分析自然观摩课:蜗牛 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以及它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可选择蜗牛作实验材料,设计以下五套“有结构”的材料:1.一个装有蜗牛的透明容器和一个放大镜;2.盛有青菜、面包、鸡蛋、奶糖等各种食物的塑料盘;案例分析自然观摩课:蜗牛3.一个盛有啤酒、酒精、桔子汁等不同气味的液体的塑料盘;4.一套设置有明亮与黑暗、光滑与粗糙、温暖与冷凉等两种不同环境的塑料盘;5.三只水杯,分别盛有冷、温、热水,水杯上盖有玻璃片,玻璃片靠在一起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3.一个盛有啤酒、酒精、桔子汁等不同气味的液体的塑料盘;然后有步骤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蜗牛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及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目标进行探究,至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要求学生叙述各自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的事实,以及他们自己作出的解释。然后有步骤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蜗牛的身体构造、生第六节翻转课堂式教学法一、涵义 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第六节 翻转课堂式教学法一、涵义二、特点(一)教学视频短小简洁 (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二、特点第七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法一、涵义 即“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第七节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法一、涵义什么是MOOC?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的课程什么是MOOC?MOOCMassiveOpenOnlineC二、特点(一)大规模的:(一)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二)开放课程:(二)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三)网络课程:(三)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连接即可。二、特点三、MOOC课程构成1.简明的课程介绍2.完整的课程授课计划3.短小讲授视频:5-15分钟4.视频穿插1-2个即时思考问题5.周作业:多种题型自动判题,开放题同伴互评6.讨论论坛: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7.实践能力关注:集成模拟实验室三、MOOC课程构成1.简明的课程介绍现代教学设计的诞生以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出版为标志。(美)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美)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的诞生以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 一、概念界定 (一)“计划”说 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第一章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一、概念界定第一章 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二)“方法”说 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三)“方案”说 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是乌美娜。(四)“操作程序”说 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二)“方法”说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第三,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教学过程各要素看第三,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教学过程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作性的程序。第三,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教学过程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一)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二)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四)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二、教学设计的意义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评价需求确定目的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习者和环境编写绩效目标修改教学开发评价方案开发教学策略设计并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设计并实施总结性评价开发和筛选教学材料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评价需求确定目的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习*现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去到了吗理 念教学目标编 制任务分析活动设计学习结果测 评技 术知道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怎样*现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去到了吗理 念教学目标编 制任务四、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设计研究将越来越注重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研究与应用 (二)教学设计研究将越来越关注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设计研究将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 (四)教学设计研究将越来越重视对绩效理念与绩效技术的引入 四、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五、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 (一)(一)以教为主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以学为主(学教并重)(二)重视结果(二)重视结果重视过程重视过程 (三)强调资源(三)强调资源强调环境强调环境 (四)体现静态设计(四)体现静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 (五)集体、统一设计(五)集体、统一设计个体化、个性化设计个体化、个性化设计 五、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学习者分析第二章 第一节学习者的认知准备学习准备指学习者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奥苏贝尔奥苏贝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第一节 学习者的认知准备 学习准备指学习者从事新的学一、起点能力水平分析(一)对预备技能的分析(一)对预备技能的分析(二)(二)对目标技能的分析对目标技能的分析(三)(三)对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的分析对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的分析 一、起点能力水平分析 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四个阶段阶段:1.1.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02岁)岁)2.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727岁)岁)3.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712岁)岁)4.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1215岁)岁)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分析性智力分析性智力 创造性智力创造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二)斯腾伯格的多元智能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言语言语语言语言 音乐音乐节奏节奏逻辑逻辑数学数学 视觉视觉空间空间身体身体运动运动 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人际交往 自然智能自然智能(三)加德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言语语言 音乐节奏(三)加德纳的认知 所谓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征的影响。(四)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理论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第二节学习者的情感准备状态一、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一)了解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了解特定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一)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 (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 (三)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第二节 学习者的情感准备状态 一、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三、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最常见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态度问卷量表。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都可用于学习态度分析。四、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中等程度动机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三、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第三节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一、认知风格(一)主要类型(一)主要类型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2.沉思型与冲动型(卡根 1964)3.辐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特)4.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英国 帕斯克 1976)第三节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 一、认知风格 (二)学习方式(二)学习方式 1.行动型 2.反省型 3.理论型 4.实际型二、学习策略的主要类型(一)复述策略(二)精加工策略(三)组织策略(四)计划和监控策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二)学习方式第四节学习者分析的广域工作学习者分析的其他要素 1.学习者个体的身体状况 2.学习者的家庭背景简况 3.学习者的同伴情况 4.学习者集体的总体情况第四节 学习者分析的广域工作 学习者分析的其他要素第三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第三章 第一节教学目标的设计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把教学目标定义为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育学上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抽象具体依据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二、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抽象具体依据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是社会三、教学目标的分类(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三、教学目标的分类(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门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有些学科还包括高中的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以取代原先的教学大纲。在多数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中,采用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分类:分类: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四、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类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门学科的新的五、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五、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主体性原则 第二节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教学内容的含义 教学内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含义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一)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2.当代社会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需求3.学科的发展需要学科的发展需要1.学习者学习者的需要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2.当代社会生活3.学科的发展需要1.学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密联系。这源于基础教育的地位和特征;基础性主要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要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课程就必须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人控制下解放出来。2314课程内容必须传递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人格。1.注重基础性注重基础性2.贴近生活贴近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尊重学生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二)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二)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密联系。这源于基础教育的三、教学内容设计的几个难点1.1.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进程设计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进程设计2.2.如何紧密配合教学内容设计学如何紧密配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材料习材料3.3.教学内容设计中的计划性与生教学内容设计中的计划性与生成性成性 v需需要要注注意意的的是是,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往往往往以以教教材材为为载载体体,但但不不能能把把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三、教学内容设计的几个难点1.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进程设计2.垂直组织:按照教学组织的某些原则,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水平组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连为一体。特点:强调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l2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l泰勒提出要注意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要点。垂直组织的基本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垂直组织:按照教学组织的某些原则,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教学内容。心理顺序: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l3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教学内容。心理直线式组织的含义特点:要求逻辑思维。v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逻辑思维:是按直线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注重构成整体的部分和细节,它只是接受确切和清楚的内容。优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l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关系直线式组织的含义特点:要求逻辑思维。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直觉思维:是要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实质,它考虑到整个形式,它是以隐喻方式运演的,它能作出创造性的跳跃。螺旋式组织的含义特点:要求直觉思维。v要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优点:容易照顾到学生认知的特点,加深对学科的理解。直觉思维:是要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实质,螺旋式组织的含义特点渐进性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强调循序渐进,避免跳跃性。跨越性组织: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适度的跨越也是重要的。l5渐进性组织和跨越性组织渐进性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强调循序渐进,避免跳跃性。跨越性组第四章教学过程的设计第四章 一、概念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果在时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果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第一节教学过程概述 一、概念第一节 教学过程概述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一)(一)“三要素说三要素说”1.1.教师 2.学生 3.教学内容(二)(二)“七要素说七要素说”1.教学目标 2.教师 3.学生 4.教学内容(课程)5.教学方法和手段 6.教学环境 7.教学评价(反馈)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系间接经验与直接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经验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中几种关系的处理THREETWOONEFOUR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FIVE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间接经验一、含义 就是将上述各要素整合为一个有机的、以一节课时间为单位的教学流程。这个教学流程,应具有一定的结构,体现一定的节奏,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第二节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含义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二)教学活动的组织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1.1.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制 2.2.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课时间)3.3.协同教学(协同教学(教师团队协作教师团队协作)4.4.现代个别化教学制现代个别化教学制(1 1)程序教学)程序教学 (2 2)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3 3)道尔)道尔顿制(契约式教育)顿制(契约式教育)(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1.分组教学制三、教学设计样板三、教学设计样板教学方法与设计基础-课件第五章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第五章 一、教学模式含义 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组合、操作程序等五个因素互相联系,构成完整的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含义第一节 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一)国内的几种教学模式(一)国内的几种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的发展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1.1.传递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接受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巩固运用复习检查复习检查基本程序基本程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2.2.自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辅导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基本程序自学自学 练习练习 指导指导 启发启发 指导指导 讨论讨论 交流交流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基本程序自学 练习 启发 讨论基本程序基本程序假设假设总结总结提高提高问题问题验证验证3.3.引导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假设总结问题验证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4.情境情境陶冶教学模式陶冶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基本程序创设创设情境情境总结总结转化转化参与参与活动活动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创设总结参与5.5.示范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模仿教学模式 参与性参与性练习练习基本程序基本程序迁移迁移定向定向 自主自主练习练习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参与性基本程序迁移定向 自主二是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教学模式,有罗二是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教学模式,有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模式和洛扎诺夫的暗示杰斯的非指导教学模式和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一是着眼于认知发展的一是着眼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有德国根舍教学模式,有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苏因的范例教学模式、苏联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联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模式,美国奥苏伯尔学模式,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三是着眼于刺激反应结果的教学模式,斯金三是着眼于刺激反应结果的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美国布卢姆掌握学习的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美国布卢姆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2314四是着眼于探究的教学四是着眼于探究的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等。学模式等。(二)国外的几种教学模式(二)国外的几种教学模式二是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教学模式,有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模式和洛1.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过程模式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过程模式明了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系统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方法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1.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过程模式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凯洛夫的六环节教学过程模式凯洛夫的六环节教学过程模式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组织上课(激发学习动机)组织上课(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复习旧课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求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运用巩固检查巩固检查巩固2.凯洛夫的六环节教学过程模式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3.杜威的教学模式杜威的教学模式第一,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第一,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第二,在情境内部产生一个问题;第二,在情境内部产生一个问题;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通过应用来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通过应用来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3.杜威的教学模式第一,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4.布鲁纳的教学模式布鲁纳的教学模式学科结构中心学科结构中心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基本程序是基本程序是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分析研究分析研究 猜测归纳猜测归纳 验证反思验证反思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及帮助其学习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该模式目前在的发挥及帮助其学习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该模式目前在西方比较普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西方比较普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教学进度较慢、基础教学进度较慢、基础较差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等。较差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等。4.布鲁纳的教学模式学科结构中心5.布鲁姆的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掌握学习”布鲁姆认为,只要能正确运用布鲁姆认为,只要能正确运用“掌握学习掌握学习”的教的教学策略(教学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特征联系起来)学策略(教学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特征联系起来),绝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达到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要求目标中心、评价中学目标中心、评价中学目标定向目标定向常规授课常规授课形成性测验(揭示差错)形成性测验(揭示差错)反馈矫正反馈矫正再次测评再次测评5.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布鲁姆认为,只要能正确运用“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程序图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程序图单元的划分与教学目标具体化达标矫正学习平行的形成性测验未达标诊断性测验与学前矫正实施集体教学单元后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新的单元目标循环深化学习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程序图单元的划分与教学目标具体化达标矫正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的应用。第二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第二节 教学策略(一)(一)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 1.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呈现先行组织者 (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 (3)扩充和完善认知结构二、教学策略分类(一)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二、教学策略分类2.2.五环节教学策略五环节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 (2)复习旧课 (3)讲授新课 (4)运用巩固 (5)检查效果 2.五环节教学策略3.3.九段教学策略九段教学策略 (1)引起注意 (2)阐述教学目标 (3)刺激回忆 (4)呈现刺激材料 (5)提供学习指导 (6)诱发学习行为 (7)提供反馈 (8)评价表现 (9)促进记忆与迁移 3.九段教学策略(一)支架式教学策略(一)支架式教学策略 1.1.搭脚手架: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2.进入情境: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3.3.独立探索: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4 4.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5.5.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3.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二)抛锚式教学策略(二)抛锚式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 (二)抛锚式教学策略(三)随机进入教学策略(三)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2.随机进入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 4.小组协作学习 5.学习效果评价 (三)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四)启发式教学策略(四)启发式教学策略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2.探究知识的尝试 3.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4.变式练习的尝试 5.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6.单元教学效果的回授调节 (四)启发式教学策略三、协作学习策略园桌会议策略园桌会议策略焦点列表策略焦点列表策略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发送问题策略发送问题策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伙伴互问策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伙伴互问策略、互检互查策略互检互查策略。三、协作学习策略 园桌会议策略园桌会议策略 圆桌会议策略是一种具体的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开圆桌会议策略是一种具体的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想办法,为解决一个问题或一组问题动脑筋、集思广益想办法,为解决一个问题或一组问题设想出一大堆想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设想出一大堆想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每个小组一张纸、一支笔。每个小组一张纸、一支笔。第一个学生写下一个想法,并大声说出来。第一个学生写下一个想法,并大声说出来。第第一一个个学学生生将将纸纸传传递递给给下下一一个个学学生生,第第二二个个学学生生也也同同样这样做,写下想法,大声说出来。样这样做,写下想法,大声说出来。这样轮流操作,直到时间到。这样轮流操作,直到时间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说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说“PassPass”。时间到,小组活动结束。时间到,小组活动结束。园桌会议策略 焦点列表策略焦点列表策略 焦点列表策略也是一种头脑风暴法。焦点列表要求学焦点列表策略也是一种头脑风暴法。焦点列表要求学生列出一些词或短语来定义或描述什么东西。一旦学生完成生列出一些词或短语来定义或描述什么东西。一旦学生完成了这项活动,你就可以使用这个列表来帮助小组或班级讨论。了这项活动,你就可以使用这个列表来帮助小组或班级讨论。比如,要求学生列出比如,要求学生列出5-75-7个单词或短语来描述或定义被感动个单词或短语来描述或定义被感动的学生所要做的事情。接着,你可以要求学生形成一个小组的学生所要做的事情。接着,你可以要求学生形成一个小组讨论这个列表,或选择一个大家都赞同的事情来讨论。将这讨论这个列表,或选择一个大家都赞同的事情来讨论。将这项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将会构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协作项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将会构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协作学习结构。学习结构。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 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可以与其它协作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使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可以与其它协作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其基本步骤如下:用,其基本步骤如下:让参与者进行大脑风暴或为他们选择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让参与者进行大脑风暴或为他们选择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为为每每个个小小组组的的成成员员编编号号(可可以以使使用用纸纸牌牌),每每个个成成员员的的编编码码都都要不同。要不同。小组讨论任务小组讨论任务每每个个小小组组成成员员都都要要准准备备回回答答提提问问。每每个个组组员员都都需需要要理理解解他他人人的回答以便可以在没有其它组员的帮助下回答他人的提问。的回答以便可以在没有其它组员的帮助下回答他人的提问。根据号码选择每个小组的其中一名组员回答问题。根据号码选择每个小组的其中一名组员回答问题。结构 发送问题策略的步骤发送问题策略的步骤1.1.小小组组的的每每个个成成员员都都想想出出一一个个问问题题并并在在卡卡片片上上写写下下来来。接接下下来来每每个个组组员员都都向向其其它它组组员提问写下的问题。员提问写下的问题。2.2.如如果果问问题题能能够够被被解解答答并并且且小小组组的的所所有有成成员员都都赞赞同同答答案案,那那么么那那个个答答案案就就写写在在卡卡片片的背面。如果对问题的答案不能达成一致,再重新考虑问题以求统一的答案。的背面。如果对问题的答案不能达成一致,再重新考虑问题以求统一的答案。3.3.小组将有问题的一面标记为小组将有问题的一面标记为Q Q,而有答案一面标记为而有答案一面标记为A A。4.4.每个小组将自己的问题发送给其它小组。每个小组将自己的问题发送给其它小组。5.5.每每个个小小组组成成员员从从一一叠叠问问题题卡卡片片中中取取出出一一张张卡卡片片并并向向其其它它组组员员说说出出问问题题。读读完完第第一一个个问问题题后后,小小组组开开始始讨讨论论。如如果果小小组组得得出出统统一一的的答答案案后后,再再翻翻看看卡卡片片的的背背面面,看看是是否否同同意意背背面面的的答答案案。如如果果同同意意,则则进进行行下下一一个个问问题题。如如果果不不同同意意第第一一个个小小组组的的答答案案,则将本小组的答案写在背面,作为问题第二个的答案。则将本小组的答案写在背面,作为问题第二个的答案。第二个小组对第一个小组的问题及答案都按照步骤第二个小组对第一个小组的问题及答案都按照步骤5 5进行操作,直到操作完全部卡片。进行操作,直到操作完全部卡片。如果愿意,卡片可以发送给第三个或第四个小组。如果愿意,卡片可以发送给第三个或第四个小组。最后,卡片被送回原来的小组。发送卡片的小组就可以讨论和澄清任何问题了。最后,卡片被送回原来的小组。发送卡片的小组就可以讨论和澄清任何问题了。第六章教学情境的设计一、教学情境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第六章 教学情境的设计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情境认知论(一)建构主义情境认知论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中进行;2.儿童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二)杜威的(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理论理论 1.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2.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教学不应该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该诱导儿童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经验和知识。3.他特别强调活动课程的重要性。(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三)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三)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角色理论把人的社会化过程理解为通过角色扮演或担当,学习和掌握角色规范、发展自我的过程。情境教育更关注学习者本身在教育、学习情境或者说,在他与教育者这一对特殊的社会、扮演、担当和确立的角色。(三)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四)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四)美国心理学家米德 的的“角色角色”理论理论 角色理论把人的社会化过程理解为通过角色扮演或担当,学习和掌握角色规范、发展自我的过程。情境教育更关注学习者本身在教育、学习情境或者说,在他与教育者这一对特殊的社会、扮演、担当和确立的角色。(四)美国心理学家米德 的“角色”理论三、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1.1.李吉林把教学情境归纳为六种李吉林把教学情境归纳为六种a.a.以生活展现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b.b.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c.c.以图画再现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d.d.以音乐渲染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e.e.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f.f.以语言描绘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三、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1.李吉林把教学情境归纳为六种2.2.余文森归纳为七种余文森归纳为七种a.a.通过实物创设情境通过实物创设情境b.b.通过图像创设情境通过图像创设情境c.c.通过动作通过动作(活动活动)创设情境创设情境d.d.通过语言创设情境通过语言创设情境e.e.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情境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情境f.f.通过通过“背景背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g.g.通过问题创设情境。通过问题创设情境。2.余文森归纳为七种四、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一)(一)演示示范演示示范实物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实物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二)(二)善用信息技术善用信息技术图像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图像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三)(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创设动作情境的有效策略创设动作情境的有效策略 (四)(四)善用感情语言善用感情语言创设语言情境的有效策略创设语言情境的有效策略 (五)(五)借用事件借用事件创设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创设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 (六)(六)巧设疑问巧设疑问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四、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谢谢!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