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赏鉴小结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868638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86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词赏鉴小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诗词赏鉴小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诗词赏鉴小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行管非专业 来打酱油 囧高考古诗词赏鉴v一、题型、分值分析v二、答题攻略v三、真题完全解读v四、小结题型、分值分析一、概要二、考纲解读三、分值赋予规则都不清楚就甭想参加比赛了概要:以全国卷为例,本题为每年必考题型。位于高考语文卷第二卷第二道题,也就是在文言文翻译的后一道题型。本题一般以一首课外古诗词为材料,考查考生对古诗文中文字大意,主旨思想等理解能力。本题一般形式为一首诗词为材料,其后设两主观问答题。考纲原话: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考纲不难看出,本题主要考查的还是考生对古文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近似地看成是文言理解题的延伸。文言理解题由于日常接触较少,完全靠课堂学习领悟因此历年高考此题型得分普遍偏低,加之诗词理解是更为主观的文言理解题,所以本题型相比其他题型普遍偏低(不,是很低很低)分值分配:本题总分为6分(全国卷从05年开始增为8分,江西卷不变)占高考语文总分的4%。比重不是很大。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包括老师)对此题型备考不够重视导致此题型人均得分率远远低于其他题型。提问有两问,涉及范围为诗词字词理解、主旨概括、写作手法赏析、语言表达技巧、情境分析等等。答题攻略v一、语言分析v二、情境分析v三、提炼主旨v四、其他诀窍语言分析:v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像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v和古代文言文一样,诗歌语言也会有词类活动,倒词类活动,倒装语序装语序的特点,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常识情境分析了解诗词作者所处年代,弄清所评诗词写作的时代背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正确分析出作者创作诗词的情境,那么对于我们分析鉴赏诗词应该是成功了一大半了。如杜甫的春望联系安史之乱的时代大背景你就是完全看不懂诗词大意也能蒙出来这首诗描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反映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提炼主旨在前面分析语言和掌握具体情境的情况下,领悟全诗大致意思,从诗句或标题中概括出全诗的主旨或诗人所要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感情。几个要点抓住了主旨就出来了:1.关注背景2.转关键字词和关键句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4.注意景与情、物与至的关系5.留心特殊现象、历史典故。其他技巧古诗词鉴赏的“四看解题法”“四看解题法”: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解;四看诗句;一看标题”的意义:由标题确定诗词的类别,如咏史诗、送别诗等;由标题推测作者写作此诗时的情境,如漂泊异乡、思念亲朋等。古诗词鉴赏的“四看解题法”“二看作者”的意义:由作者确定朝代,然后由朝代确定时代背景和时局动态,并据此来确定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境况;由作者确定其诗歌流派、诗作风格,如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豪放派、婉约派,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伤感含蓄等。古诗词鉴赏的“四看解题法”三看注解的意义:由注解明确作者此时的人生际遇与处境,从而明确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心境、情绪,从而初步把握作者将在诗词中欲表达的情感。四看诗句的意义:诗歌是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的,在景与情之间运用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来表达联系,那么,“四看诗句”也就是常说的“见字析字”,前一“字”为具体的景物,后一“字”为作者借助景物,运用相关表达技巧欲表达的情感。古诗词鉴赏的“四看解题法”“四看诗句”的意义:作者情感的抒发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迹”(景)可寻的,只要明确描绘的是什么景物(景象,如月、云)以及景物前面加上的是什么样的修饰性词语(意象,如孤月、片云、残柳),就可以揣测并明确作者在此欲表达的情感,在综合前面“三看”所获得的信息,从而完成诗词的鉴赏,完成对作者思想、情感的领悟与把握。真题解读v1、(2010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v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v(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v(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解读:我们按前面答题技巧一步一步展开,首先语言分析,通读一遍古诗至少把字面意思弄懂,就和前面的翻译文言文差不多。送一位友人回京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即使家乡已无兵马战乱,但归家之路仍愁绪万千。只要看一下子规啊,幽梦啊,战乱啊啥的这些个字眼那诗人现在心情肯定好不到哪去。补充一下,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这样一下就把基调定下来了。接下来进入情境分析。这首诗好就好在有注释:作者南宋初年爱国诗人。南宋初年是啥好时候啊,北宋被女真人金国灭掉,因为少数民族入侵举国南迁,战乱不断,大家几乎都成亡国奴那时,诗人能不难过吗?况且还是为爱国诗人,心里委屈肯定得写诗里去啊。最后主旨明显就出来了:诗人对战争留下的悲痛及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把整首诗都彻底读懂了,回过头来看题目太简单了。子规的含义,就算不知道前面补充的是它抒悲苦哀怨之情的,但从写诗所处情境,从整首诗的其他语句,也能推断出来。首先肯定有诗人难过的成分,为什么难过,从标题和三四句可看出想家呗,可是现在老家被少数民族侵占含义明显就是: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至于三四句矛盾与否的问题我们肯定要明确不矛盾。哪怕你解释不清也必须把不矛盾写上,至少多得一分嘛。有名诗人的诗之所以流传下来不像其他凡俗之辈随历史埋入尘土就是因为它的眼光更高些,能把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无国之大家则无个人之小家,所以即便诗人自家无战火,但整个国家南北分裂,国土沦丧,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2、(2008年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案:12、(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了“最羡鱼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题思路:我们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四看解题法来完成此题。首先看标题江间作四首 联系一下下面诗句我们很容易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而且应是山水田园一类。第二看作者潘大临:宋代江西派诗人,字邠老,一字君孚,潘鲠之子。原籍浙江,祖辈迁居黄冈(今属湖北)人。在这里补充一下: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刚才看作者时肯定需要很多课外文学常识,我们往往很难细致到如此地步,那么第一要求我们必须多多积累,其二回到解题过程还有看注释,我们不清楚的很可能住时就给出来了。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潘大临我们不熟悉,可苏轼的诗我们科内就学了好多啊,注视把他们放一起,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他的诗和苏轼的应该相差不多就往豪放派里面套。而且注解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为我们后面四看诗句把握全诗大意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四看诗句,就是把诗翻译一遍,至少翻译成自己能懂的句子。西山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似与虎穴相连,赤壁下临深渊,那直插云霄的巨石,似乎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三国必争的要冲,当年英雄所建的功业也随着东逝的流水而去。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一支高飞的鸿雁似乎步步后退。最羡慕江边的渔者,悠闲的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彻读诗句后回头看题第三联即: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用的传神的字,此处明显是拳和退,有的同学可能会误认为明和阔,我们可以用排除的方法确定到底是哪个。首先这两句主要描写景物为鹭和鸿,沙和天也只是修饰这鹭和鸿,所以从主次度来说拳和退处于主要地位而明和扩初与次要地位,其次明和阔无通假无活用显然不如拳和退所描写的传神。第二小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从前面分析此诗类型为山水田园诗,结合全诗大意,尤其是最后一联: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可明显可以感觉到诗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归隐恬淡生活的向往。答题纸要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生活,再解释翻译一下首联何尾联大意(作为简析)即可。小结小结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考生得分普遍偏低的一项题型我们更加有必要把此类题型掌握好,在其他人普遍不足的地方你做的更好更能拉开考试分差(别人会做的我会,别人不会的我也会),你就能在高考中赢得先机。切不可因本题分值比重偏小而不作准备,想想看古诗默写我们背了那么多课文不也只有8分吗?所以做好古诗赏鉴很重要。做好古诗赏鉴也完全具备可行性,无论从前面的三步法还是四看法我们知道这类题也是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的,说白了就是个纸老虎,外面吓唬人,其实里面东西不怎么复杂,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此类题型并且做好。还有就是对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对于诗词赏鉴题型提几点要求:第一,不能空!实际上这一点对所有题型都适用,无路如何不能空题,空在那是肯定给不了分的哪怕你就是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两句诗文也好把它写上,也许能得一两分呢。(这是最低的要求)第二,把诗和注解都看完再来看题。诗词本来就语言精练,阅读量极小,犯不着和大阅读一样先看题再回来读。把诗词大意理解了再看题(我们真不差那一两分钟)。有些同学为了求快而直接看题只看部分诗文或不看注解导致诗意理解不全而导致漏答甚至误答的现象产生。第三,仔细读题。很多同学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马马虎虎看下题,因为漏看或勿看最后答非所问,白忙活一场。所以仔细认真审题是关键。最后我要说的是上述方法也好,诀窍也罢。在应付考试方面确实有一定成效。但我们如果要把诗词掌握透彻还得靠同学们平日在古文和古诗词知识方面用功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汉语博大精深,不可一蹴而就。要多用功勤积累方有实效。希望我的上述一些总结对同学们提高古诗词赏鉴方面的能力有所帮助,也祝愿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Thank You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