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注射内科--妇科儿科五官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833263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穴位注射内科--妇科儿科五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针灸穴位注射内科--妇科儿科五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针灸穴位注射内科--妇科儿科五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神经面神经麻痹(面瘫)麻痹(面瘫)概述概述 面神经麻痹(面瘫)是以一侧面部麻痹,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又称“口眼歪斜”、“口僻”l上半部(核上部):上半部(核上部):接受双侧皮质延接受双侧皮质延 髓束纤维支配。髓束纤维支配。l下半部(核下部):下半部(核下部):接受对侧交叉过来的皮质延髓束接受对侧交叉过来的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纤维支配。临床分为临床分为周围性周围性和和中枢性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临床症两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状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核上性核上性损伤-中中枢性面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核上性核上性 口角歪斜口角歪斜 眼裂以下单侧支配眼裂以下单侧支配核下性核下性损伤-周周围性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 核下性核下性 口眼歪斜口眼歪斜 眼裂以上双侧支配眼裂以上双侧支配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2.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痛,颜面部不适外,多数患者因说话不便或被他人发现患病。3.患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低,额纹消失,鼓气时漏气,齿颊面间常有食物存积。4.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5.恢复期可见患侧肌痉挛,偶见“鳄鱼泪”现象,即嚼食物时,伴有病侧流泪。6.损害在基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耳廓之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样损害;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症状1、发病突然,常于 夜间发病。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 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5、或伴流泪、流涎。(二)体征:(二)体征:1、额纹变浅消失;2、眼睛闭合不良,眼裂变大;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4、人中沟歪、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6、患侧面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的”倒错”现象(久病)。治疗治疗方法方法方法1 穴位 合谷、下关、地仓、太阳、阳白、颊车、颧髎、外关药物 维生素B120.2mg方法 每次选四个穴,每个穴位注射0.05mg,隔日一次,5次为1疗程。治疗治疗方法方法方法2 l穴位 患侧瞳子髎、颊车、下关及对侧合谷穴l药物 维生素B12 或维生素B1l方法 采用5号针头,吸入1ml药液后,分别注入5个穴位,进针后作轻度提插,待病人有酸胀感后即注入药物。瞳子髎、地仓、颊车取斜刺法,下关、合谷直刺,每周2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穴位 太阳、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迎香、合谷药物 维生素B150ml,维生素B12500mg方法 依症选取,眼轮匝肌麻痹,额肌麻痹,取患侧太阳、阳白、四白;口角歪斜取地仓、颊车、下关、迎香,每次取3个穴位,配以合谷,每次必用,每穴注射0.5ml,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4天,开始下一疗程。按语按语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系统常见病。穴位注射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大量临床资料报导,其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取穴一般以地仓、颊车、四白、迎香、下关、阳白、合谷等穴加减,用药多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以利于瘫痪神经的恢复。因为本病的发生常常与感受外邪有关,在穴位注射的同时,慎起居,避风寒,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忌食辛辣也是本病的防治措施。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概述概述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神经系统常见疾患。其特点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数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本病中医称为“偏头风”、“面痛”。诊断要点诊断要点1.呈发作性剧痛,持续时间短,一般数秒至2-3分钟。2.疼痛限局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超超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3.颜面部有板机点。4.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所见。中医中医分型分型1.风寒外侵:常由遇风寒等因素诱发,发作时面侧阵发性短暂性抽搐祥剧痛,似刀割样,面肌有紧束感,局部喜热灵敏,口不渴,舌苔薄白,脉紧。2.痰火上攻:呈阵发性短哲性闷胀灼痛,常吃饭时发作,局部喜冷敷,口渴不欲饮,头昏而沉,胸闷院满,时吐痰涎,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3.阴虚阳亢:阵发性抽搐样剧痛,颧红,烦热,失眠健忘,腰酸无力,舌红少苔,脉细弦稍数。中医中医分型分型4.肝胆风火:突然发生一侧头面部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发作严重者伴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患侧,目赤面红,流泪流涎,疼痛或左或右,痛后如常人,口疮,消谷善饥,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5.气滞血瘀:骤然发生的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一侧头面部疼痛,严重者可有面部肌肉抽搐,舌质紫暗,苔薄,脉弦紧或涩。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穴位 风池药物 1%利多卡因2-3ml方法 正坐取穴,常规消毒后,以5ml注射器套5号牙科针,抽取1%利多卡因2-3ml,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针身呈水平状,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物注入,每日1次,左右穴交替注射,5次为1疗程,视病情休息3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疗效。注意事项 一定要取准穴位,严格掌握注射针刺方法,切不可直刺,以免发生意外。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穴位 太阳、四白、下关、颊车、翳风 风池、合谷药物 当归注射液方法 上穴轮流交替注射,每次2至3穴,左侧痛取右侧穴位,右侧痛取左侧穴位。面肌痉挛面肌痉挛概述概述 面肌痉挛是由于多种已知(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寒冷、疲劳、谈话过多)或未知的诱因而引发的面部肌肉抽搐。在三叉神经痛或面神经炎后期,亦可井发本病。中医学称为“颜面抽搐”。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患侧眼裂较健侧缩小,鼻唇沟较健侧加深。2.在紧闭患侧眼时,出现口角和鼻翼一起向上、向外牵引的“相联动作”。3.患侧面部有笨拙感觉。4.面肌频繁抽搐,可导致心烦、注意力不集中。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 穴位 翳风、太阳、地仓、颊车、四白、风池、合谷药物 苯巴比妥钠0.1克+1%盐酸普鲁卡因1ml方法 每次注射23个穴位,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注意事项 少数患者注射面部有轻肿、胀痛,经热敷或按摩后消失。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 穴位 下关、太阳、颧髎、颊车、四白、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丰隆药物 安定注射液方法 用6号注射针头,每次注射安定注射液0.2-0.4ml,2一3日1次,6次为1疗程。操作时,虚证用补法,即进针缓慢,得气后快速小幅度提插一下,再较快注入安定注射液,快速进针;实证用泻法,即进针时疾速进入,缓慢注射,徐徐出针。每次取3穴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穴位 以手足三阳经为依据,一般以攒竹、安眠、迎香、地仓、牵正、颊车、下关为主,配合阳白、四白、颧髎、合谷穴药物 强的松龙25mg,维生素B124ml方法与主治 每穴1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耳聋耳聋、耳鸣耳鸣概述概述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二者常相伴出现。西医减可见于外耳病变、骨膜病变、中耳病变、急性传染病、中枢性疾病。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1 1所致病因较多所致病因较多:可因外感风邪及内伤恼怒、:可因外感风邪及内伤恼怒、惊恐惊恐 ,肾虚气弱,肝肾亏虚引起。,肾虚气弱,肝肾亏虚引起。2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为风、火上扰,实为风、火上扰,蒙蔽清窍致病;虚为精、气、血不足,不能上蒙蔽清窍致病;虚为精、气、血不足,不能上承,耳失所养致病。承,耳失所养致病。3 3病变部位在耳:病变部位在耳:论经络,十二经脉、三百论经络,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但主要为少阳六十五络,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但主要为少阳所辖。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所辖。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1.耳内鸣响,或如蝉声,潮声,听力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不闻声音。2.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或两颧潮红,头晕目眩而痛,或腰酸疼痛,四肢无力。3.突然发生耳鸣,耳聋,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外感症状,多以耳部症状为主,兼见全身症状,药物中毒史可帮助诊断。中医分型中医分型 1.实证:暴病耳聋或耳中发胀,鸣声不断,按之不减,耳中嘈杂,如蝉鸣。钟鼓或如水激等声。如肝胆之火上炎者,多见面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弦;外感风寒所致者,多见寒热头痛,口渴,脉浮。2.虚证:症见鸣声时作时休,按之则轻,劳则加重。如肾虚者,兼见头昏,眠差,腰酸,遗精,带下,神疲,手足心热或腰膝足冷;若脾气虚弱者,兼见肢体倦怠,面黄肌瘦,或大便溏薄,脉大无力。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取穴 双侧翳风穴。用药 维生素B12注射液。方法 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双侧翳风穴注射1ml,隔日一次,配合针刺治疗。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取穴 听宫、翳风、足三里、太溪、肾俞。用药 丹参注射液。方法 双侧穴位轮替适用,每次每穴注入药物0.5-2.0ml,隔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取穴 听宫、翳风、完骨。用药 当归注射液。方法 双侧穴位轮替适用,每次每穴注入药物2.0ml,每日或隔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4取穴 翳风、风池。用药 维生素B1注射液。方法 每次选一组穴(双侧),2穴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入药物0.5-1.0ml,三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5取穴 主穴:听宫、中渚。配穴:肝火旺者配太冲;痰火藴结配丰隆,外感风热配合谷;脾虚配足三里;肾虚者配太溪。用药 维生素B12注射液2ml耳源性耳源性眩晕眩晕概述概述 耳源性眩晕是由于内耳迷路淋巴水肿引起的阵发性耳鸣、眩晕为主的疾病,多发生与30-4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诊断要点诊断要点1.有反复发作病史、2.阵发性耳鸣、耳聋、眩晕、视物旋转。3.发作时伴有明显眼球震颤、中医辩证中医辩证l肾精不足:阵发性耳鸣、耳聋、眩晕,精神萎靡不振,心烦少寐多梦,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舌红少苔,脉细。l气血亏虚:阵发性耳鸣、眩晕,面色无华,乏力体倦,食少神疲,懒言,思睡,舌淡苔白,脉沉细。l肝阳上亢:每因情志变化而眩晕,胁痛,口苦,耳鸣,目眩,心烦,舌红苔黄,脉弦。中医辩证中医辩证l痰浊中阻:阵发性目眩,头沉重,肢体困重,泛恶欲呕,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或滑。l肾阳不足:阵发性目眩,心下悸动,腰膝冷痛,倦卧畏寒,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取穴 申脉、后溪、神门、合谷、肾俞、太溪、足三里、大陵、三阴交、风池、百会、太冲、丰隆、外关、内关。用药 维生素B12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方法 选一种药物,每次选2-3个穴,每穴注入药物0.5ml,隔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取穴 (1)耳穴:额、心、交感、神门、胃、内分泌、肾上腺、枕(2)百会、神庭、神门、耳门、内关、申脉、合谷、足三里、丰隆、用药 维生素B1注射液方法:每次穴选1-2组穴,每穴注入药物0.2ml,每日一次。中耳炎中耳炎概述概述中耳炎是指中耳发生的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有急性、慢性之分。中医称“脓耳”。诊断诊断要点要点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中耳外伤性诱因,或有急性中耳炎病史、2.耳闷、阻塞感、耳痛呈搏动性跳痛,或耳内流脓,或反复发生流脓。3.伴耳鸣,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耳聋,有时出现混合性耳聋。4.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耳聋,有时出现混合性耳聋。5.非化脓性者骨膜内陷,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油黄或淡黄;化脓性者鼓膜外凸,穿孔后有分泌物搏动涌出。中医分型中医分型邪热外侵:发热、恶寒、耳胀、耳痛、听力下降,咽痛、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肝胆火盛:头晕、头痛、耳鸣、耳胀、流脓、胸闷、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脾虚湿困:耳鸣耳聋、耳胀闷,听力下降,耳中流脓时作时止,纳呆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肾虚:耳鸣耳聋、耳胀头晕,腰膝酸软,口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l取穴 听宫、双侧曲池穴。l用药 地塞米松注射液、20%利多卡因注射液。l方法 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l、20%利多卡因1ml,听宫穴注入2ml,双侧曲池穴注药各1ml,每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l取穴 听宫、翳风、完骨、翳风、肾俞、曲池(双侧)l用药 当归注射液l方法 每穴注入上述一种药物2ml,每日或隔日一次。慢性慢性咽炎咽炎概述概述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粘液腺的弥漫性炎症。多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邻近组织慢性炎症,长期烟酒过度刺激,及用声过度,化学气体。粉尘刺激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咽部憋胀微痛,干燥灼痛灼热,有异物感等。诊断诊断要点要点1.咽部微痛甚至灼痛,一般在外感,如烟酒、粉尘、不良气体等外界刺激后症状加重。2.常感咽部干燥,有异物感。3.检查可见咽部充血,严重时可1/红肿。4.可伴有发热、恶寒、咳嗽或五心烦热等症。中医分中医分型型l阴虚火旺型:咽中不适,干痒微痛,干咳少痰,入夜尤甚。可伴有午后潮热、盗汗、心烦。咽部暗红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l气质痰阻型: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胸闷不适,痰黏质稠不易咳出。咽黏膜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舌暗红或有瘀点,苔白或腻,脉弦或滑。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l取穴 天突、曲池、孔最l用药 10%葡萄糖l方法 双侧穴位交替使用,每穴注入药2ml,隔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l取穴 太冲l用药 注射用水l方法 用注射用水注入穴位1ml,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l取穴 合谷、曲池、天突、孔最l用药 鱼腥草注射液l方法 双侧穴交替选用,每穴注入药物2ml,隔日一次,其次为一个疗程。眼睑眼睑下垂下垂概述概述 眼睑下垂是因先天提上睑肌和上直肌动眼神经发育不良,或后天病变、外伤等原因引起动眼神经麻痹致眼睑下垂,或因癔病性、肌无力性、假性眼睑下垂等病因而致,中医称为“上胞下垂”。诊断要点诊断要点1.病侧眼睑下垂,单侧眼睑下垂时,双侧眼裂不等宽。2.双侧眼睑下垂时,视物为仰首姿势,睑裂变窄,引起不同程度视力障碍、中医分中医分型型l脾虚气弱型:眼睑下垂骑兵缓慢,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l风痰阻络型:眼睑下垂,麻木,眼球转动失灵,舌淡胖苔白,脉弦。l气血不足型:眼睑下垂、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虚。治疗治疗方法方法方法1l取穴 丝竹空、攒竹l用药 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ml。l方法 攒竹穴向下斜刺0.3-0.5寸,丝竹空平刺0.5-0.8寸,得气后注入药物1ml,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l取穴 阳白、临泣、鱼腰、攒竹、丝竹空l用药 维生素B12注射液100mg/mll方法 每穴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0.3ml,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牙痛牙痛概述概述l 牙牙齿齿疼疼痛痛简简称称牙牙痛痛,有有些些文文献献中中亦亦称称“齿齿痛痛”,是是口口腔腔疾疾病病中中常常见见的的一一个个症症状状,每每因因遇遇冷冷、热热、酸酸、甜甜刺刺激激发发作作或或加加剧剧。牙牙体体本本身身或或牙齿周围的病变均可引起本症。牙齿周围的病变均可引起本症。l与与现现代代医医学学相相应应的的病病症症:现现代代医医学学的的龋龋齿齿、牙牙髓髓炎炎、根根尖尖炎炎、牙牙周周炎炎和和牙牙本本质质过过敏敏等等均均见见有有本症。本症。病因病机病因病机l 1病因由外感风热和内伤而致胃火、虚火上炎,总因火热为患。l 2齿为骨余,为肾所主;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病位在齿,脏腑经脉涉及肾、胃、大肠。l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由风热、胃火引起;虚证由肾虚火旺所致。中医分中医分型型风火牙痛:牙齿胀痛,受热或食辛辣之物痛甚,得冷痛减,牙龈红肿,不能咀嚼,或腮肿而热,恶寒,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风寒牙痛:牙痛呈抽挚样,热饮舒适,遇风或饮冷加剧,恶风寒,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迟缓。胃火牙痛:牙齿胀痛,牵引头脑,或牙龈红肿胀,连及舌腮颊,甚或出脓渗血,发热,口渴,时欲饮冷,口臭气热,恶热喜冷,便秘尿黄,舌红,苔干黄,脉洪数。虚火牙痛: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痛势绵绵,午后加重,牙龈轻微红肿,久则齿龈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额红唇赤,咽干而痛,虚烦不寐,腰膝酸痛,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l取穴 合谷、太阳、下关、颊车l用药 0.5%-0.75%普鲁卡因l方法 上牙痛选合谷、太阳、下关;下牙痛选下关、颊车、针刺得气后每穴注入药物0.5-1ml,每日1-2次。l注意事项 合谷穴注射时选用健侧。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l取穴 双侧曲池穴l用药 柴胡注射液l方法 用柴胡注射液4ml双侧曲池穴注射,配合用耳穴神门、胃、交感王不留行籽贴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l取穴 上牙痛:下关、听会。下牙痛:大迎、颊车。上下牙痛:合谷。l用药 元胡注射液l方法 每穴注入药1ml,每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4l取穴 下关、合谷l用药 维生素B1注射液l方法 每穴注入药物1ml,每日一次。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5l取穴 颊车穴l用药 鱼腥草注射液l方法 用鱼腥草注射液2ml颊车穴注射。附注附注 1疗疗效效评评价价:针针刺刺对对急急性性牙牙病病发发作作,疗疗效效较较好好,往往往往可可立立即即奏奏效效。针针刺刺时时宜宜反反复复提提插插捻捻转转,长长时时间间留留针针,针针后后可可在在耳耳穴穴用用王王不不留留行行籽籽贴压,或埋针,以巩固疗效,防止疼痛再作。贴压,或埋针,以巩固疗效,防止疼痛再作。2对对龋龋齿齿感感染染、智智齿齿难难生生、坏坏死死性性齿齿髓髓炎炎等,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等,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痛经痛经概述概述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为主,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称为痛经或行经腹痛。西医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之分。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由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西医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肿瘤等部分病人有痛经症状者可参考本病治疗。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2.经妇科检查,分清原发性、继发性,明确病因应同时治疗原发病。中医中医分分型型l气滞血瘀:每于经前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l寒凝胞中: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有块,或畏寒身疼,或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苔润白,脉沉或沉紧。中医中医分分型型l湿热下注: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骸胀痛,或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此外尚有气血虚弱和肝肾亏损型。临床上各型痛经参考以外治止痛治标的同时,应酌加内服药以治其本。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 穴位 中极、关元、三阴交药物 甲药:3-5%当归注射液2ml。乙药:0.5%普鲁卡因20ml方法 用甲药时,每穴注人0.5ml。用乙药时每穴注射5ml,每日1次,注意事项 普鲁卡因应先作过敏试验.以防意外。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l穴位 上髎、次髎l药物 10%普鲁卡因注射液1mll方法 取上述2穴作皮下注射,每日一次。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痛经,即时止痛效果明显。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l穴位 三阴交、内关l药物 5%当归注射液4mll方法 取双侧三阴交、内关穴隔日注射1次,每次每穴注射1ml。于月经前后10天内使用。适用于血虚,血瘀型痛经。小儿泄泻小儿泄泻概述概述 小儿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小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外感六淫均可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致泄泻。本病四时皆有,以夏秋季节为多,以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为主症。两岁以下小儿尤其多见。发病后易耗气伤液,重症可伤阴损阳,产生危笃之症。迁延日久,常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生迟缓。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幼儿消化不良;脂肪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病毒性肠炎等病症。l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1.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者可达10余次。3.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或稀糊状。色黄或黄绿,带酸味。可有少量粘液或白色奶瓣。4.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大便前患儿啼哭(腹痛),口渴等症。5.大便镜检有脂肪滴。中医分型中医分型伤食泻型:近期有喂养不当史,粪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沧。气味酸臭,或如败卵。伴恶心、呕吐、纳呆、口臭、腹胀。便前常有哭闹不安,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实而滑数.湿热泻型:泄泻稀薄,秽臭、水多渣少,色褐而臭,可夹有粘液,或呈暴注下迫之势,伴发热,口渴,或渴不欲饮。肛门灼热,小便短少或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中医分型中医分型风寒泻型:便稀色淡,带有泡沫,腹痛胀鸣,常伴恶寒、发热、鼻寒流涕,舌苔白腻,胀浮有力。脾虚泻型:久泻不愈.或时泻日止。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如水样。粪便中夹有食物残渣,面色少华,神疲纳呆。舌质淡,苔薄腻或厚腻,脉弱无力。脾肾阳虚泻型:久泻不止、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肛门下堕或脱肛,面色苍白,毛发稀疏,四肢欠温,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1 穴位 足三里、中皖。药物 黄连素注射液2ml/支或庆大霉素8万单位/支方法 常规消毒后,每次取1侧穴位,每次穴位注射黄连素1ml或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主治小儿肠炎。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2l穴位 足三里(双)l药物 (1)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支。(2)阿托品注射液0.125mg-0.25mg/次,0.5%普鲁卡因6ml.l方法 常规消毒后,穴位注射,每次每穴1-2ml,隔日1次。每次1-2穴。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方法3l穴位 足三里、大肠俞、天枢、腹泻(三阴交与阴陵泉之间的压痛点)l药物 生理盐水,蒸馏水,维生素B12l方法 每次选用l穴(双侧)。每穴注射药物0.5-2.0ml,每日1-2次。5-7次为一疗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