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774537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1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06-25河南偃师 首阳新区城市设计方案URBAN DESIGN OF THE NEW DEVELOPED AREA IN YANSHI,HENAN PROVINCE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偃师 首阳新区城市设计方案U效果图像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课件效果图像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0 01 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01 规划背景1.1 1.1 规划缘起规划缘起n中部崛起及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n洛阳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战略规划n偃师市组团规划的启动n偃师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1.1 规划缘起中部崛起及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洛阳市中心城市1.2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范围规划区四至范围:北起陇海铁路,南至滨(洛)河路,西起众品西路,东至高速公路引线。规划区东西最长距离为5.76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2.90公里,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0.6平方公里。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范围1.2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区位新区位于偃师市域北部、并向东接壤于偃师现状城区。规划区北部有东西向310国道穿越,西侧是南北走向的207国道;规划区北侧靠近陇海铁路,规划有洛阳至偃师的轻轨线及轻轨车站,对外交通联系便捷。首阳新区拥有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区位1.3 1.3 重点问题研究重点问题研究n如何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n如何塑造生态宜居、富有特色且具前瞻性的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n合理策划功能构成与布局模式,并与建设开发时序完美结合起来,以便迅速建立城市框架1.3 重点问题研究如何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0 02 2 发展条件分析发展条件分析02 发展条件分析2.1 2.1 区位研究区位研究国家层面国家层面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河南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六个中部地区的省份,属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范畴和政策区域。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应对中部崛起战略,河南摒弃了相对均衡、各自为政的发展路径,重点培育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加强区域竞争力。偃师地处郑州和洛阳之间,国家干线铁路从境内穿越,可受到郑州和洛阳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偃师应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和郑汴洛产业带的发展中,发挥承东启西,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2.1 区位研究国家层面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1 2.1 区位研究区位研究河南省层面河南省层面 河南城镇体系规划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为“一群、五区、两带、两轴”。“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五区”即除中原城市群外其他地区划分为五个城镇发展区。“两带”即由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国道、京广铁路等复合而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带。“两轴”即由两条西北东南向的发展轴组成。偃师处在郑州和洛阳之间,中原城市群中西部,两带中东西城镇发展带上,在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1 区位研究河南省层面 河南城镇体系规划 河南省城镇体系2.1 2.1 区位研究区位研究河南省层面河南省层面 中原城市群规划 中原城市群是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两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偃师位于第一圈层边缘,第二圈层副核心城市内部,并处于连接郑洛双核的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陇海产业发展带)上,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据主体地位。2.1 区位研究河南省层面 中原城市群规划 中原城市群是开封2.1 2.1 区位研究区位研究洛阳市层面洛阳市层面 在洛阳城镇体系职能上,偃师属于县域3个重点城市之一(偃师、栾川、孟津),是洛阳中心城区三板块之一,随着洛偃一体化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偃师城市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洛阳市的副中心城市。新区位于洛、偃之间,区位条件和建设基础良好,成为迎接洛阳东扩、实现洛偃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地区。2.1 区位研究洛阳市层面 在洛阳城镇体系职能上,偃师属于县2.1 2.1 区位研究区位研究偃师市层面偃师市层面 规划区位于偃师城市主城区西侧,紧靠商城公园,处于偃师市一级城镇发展轴上,东至偃师老城区5分钟车程,西至洛阳10分钟车程。新区以洛偃一体化为依托,结合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规划区进行重新定位,作为偃师主城区的补充,完善主城区的功能结构。2.1 区位研究偃师市层面 规划区位于偃师城市主城区西侧,紧2.2 2.2 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河南省层面河南省层面 河南城镇体系规划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为“一群、五区、两带、两轴”。“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五区”即除中原城市群外其他地区划分为五个城镇发展区。“两带”即由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国道、京广铁路等复合而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带。“两轴”即由两条西北东南向的发展轴组成。偃师处在郑州和洛阳之间,中原城市群中西部,两带中东西城镇发展带上,在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2 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河南省层面 河南城镇体系规划洛阳大都市区洛阳大都市区洛阳都市区主中心洛阳都市区副中心2.2 2.2 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洛阳大都市区洛阳都市区主中心洛阳都市区副中心2.2 大洛阳都洛阳大都市区交通系统洛阳大都市区交通系统2.2 2.2 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洛阳大都市区交通系统2.2 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两心相吸,一主一副双核环绕,锦带珠联推动郑洛卞一体化的桥头堡洛阳大都市区东部副中心洛阳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洛阳大都市区空间结构2.2 2.2 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两心相吸,一主一副推动郑洛卞一体化的桥头堡洛阳大都市区空间结2.3 2.3 偃师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偃师特色文化资源研究伊洛之畔,古都偃师华夏文明自此始,九朝古都半偃师名人文化偃师境内蕴含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古代文化遗存,已发现原始社会文化遗址10余处、历代皇陵5处,发掘了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汉魏洛阳城三大古都遗址及数百处古墓葬,出土文物数件。偃师自古人杰地灵,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和北宋名相吕蒙正的故乡,班固、张衡、蔡伦、王安石、司马光等大批历史名人都在这里成就了英名伟业;曹魏书法家钟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明清之际书法家王铎均安歇于此。文物文化2.3 偃师特色文化资源研究伊洛之畔,古都偃师名人文化偃师境2.4 SWOT2.4 SWOT分析分析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用地条件国家战略实施洛阳大都市区建设偃师组团规划的启动文物保护利用不足拆迁难度大滨河景观被隔离偏离新区的轻轨站点数量众多的探明古墓合理布置新区产业政府大力支持城市扩张受限打造自身旅游特色优势机遇挑战劣势2.4 SWOT分析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优良0 03 3 现状解读现状解读03 现状解读3.1 3.1 高程坡度分析高程坡度分析3.1 高程坡度分析3.2 3.2 现状用地现状用地规划区内建设相对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规划区北部,集中于310国道两侧;南部以农田和村庄建设用地为主。规划区内用地布局较为混乱,各类用地之间相互干扰较大。现 状 建 设 用 地 规 模 为341.41公顷,现状水域面积为0.92公顷,农林用地为715.36公顷。3.2 现状用地规划区内建设相对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现状建3.3 3.3 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规划区内部现状建成的道路有310国道、杜甫路、府佑路和华夏西路,其余道路为通向各个村庄的乡村连接道。310国道沿规划区北部东西向穿越,道路各段宽度20-36米不等,杜甫路宽度为35米,华夏西路道路宽度为50米;乡村道路宽度3-7米不等。规划区内交通设施不完善,道路等级较低,路面较窄,交通相对落后。现状道路交通3.3 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规划区内部现状建成的道路有3103.3 3.3 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规划区范围内文物有古墓及城墙遗址。古墓点属于邙山古墓群的一部分,探明有16处,9处位于西部、8处位于东部,其中知其来源的有1处为吕不韦墓。城墙遗址有1处,位于南部规划范围线边缘。现状文物点分布3.3 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规划区范围内文物有古墓及城墙遗址3.4 3.4 现状景观风貌现状景观风貌3.4 现状景观风貌0 04 4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04 设计理念4.1 4.1 设计定位设计定位总体定位 以创新、服务、文化、生态、宜居为主题,综合分析规划区周边发展条件,推动洛偃一体化发展,将首阳山新区打造成为:功能定位:主导功能 行政办公 金融商务 科技研发 文化创意 特色功能 旅游服务 文化体验 配套功能 公共服务 生活居住 康体养生 生态休闲推动郑洛汴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洛阳大都市区东部副中心 4.1 设计定位总体定位 以创新、服务、文化、生态、宜居为主4.3 4.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洛滨明珠 生态新城 人文之都 宜居之城生态 文化 活力 宜居4.3 设计理念洛滨明珠 生态新城 生态 文化 4.2 4.2 设计愿景设计愿景三脉合一,生态新城新风古韵,文化圣地绿道金廊,活力之都山水田园,宜居之城4.2 设计愿景三脉合一,生态新城4.3 4.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生态新城生态斑块充分利用规划区范围内的墓葬点,在墓葬点周围留出50-100m的生态绿地。一个个生态绿地形成了首阳新区的生态斑块,通过景观可视化打造模式提升首阳新区整体环境品质。生态廊道观大山水,构生态城:把邙岭、首阳新城、洛河视为整体,营造生态廊道,联接山水系统,建构生态基础设施。绿萦水绕以水为脉,以绿为体:水绿相依,绿萦水绕,魅力新城。紧凑城市组团建设开发高强度,功能配置复合化,提升土地经济性,降低机动车出行。4.3 设计理念生态新城生态斑块4.3 4.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文化圣地文化线路文化线路借助绿地系统,建构古墓葬遗址文化展示路线,采用多元形式充分诠释基地的历史;文化路线串联一系列古墓遗址、名人纪念园、休闲公园、活动场地、以及休闲步道等公共空间,营造都市慢行系统。文化公园文化公园文化公园主体取材于名人、轶事、典故、传说等素材,把文化展示与游乐休闲合二为一,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文化设施文化设施策划文化项目,筹建古墓葬专题博物馆、偃师新历史博物馆、城市规划馆、文明溯源研究中心等重量级文化设施,建构文化核心区。文化核心区与政务办公区、站前商务区共同形成首阳新区的中轴线。时空走廊时空走廊在文化核心区的南北轴线区域,诠释偃师千年来的时空演进,把历史、当下与未来汇聚于此,隐喻基地不同寻常的文脉特征。4.3 设计理念文化圣地文化线路4.3 4.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活力之都步行尺度步行尺度以10分钟步行距离为基准,在800米的范围内布置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公共设施,增加可达性,步行尺度的空间模型有助于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综合服务综合服务合理配备文教、卫生、体育、休闲、商业以及文化设施,使得城市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山水田园山水田园户户有景,出门见绿,水绿相绕,山水田园,建构了理想的宜居之城。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以绿廊、广场、滨水区、商业街、以及文化场所为依托,构筑公共空间系统,满足多元生活需求,并提升环境品质。4.3 设计理念活力之都步行尺度4.3 4.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宜居之城绿带金廊绿带金廊水系、绿地与商业混融发展,形成富有特色、互为支撑的公共服务系统。慢行系统慢行系统临街连续的商业界面,绿道、水道、与文化路线共同构筑的复合走廊,以及城市的林荫大道,为都市慢行系统的实现建立了基本条件。商业群落商业群落多核心、多廊道的商业服务系统,为城市活力的塑造建立了空间上的支持。室外空间室外空间充分重视室外商业空间的打造,如小广场、室外茶座、室外休闲区等,烘托环境魅力。4.3 设计理念宜居之城绿带金廊4.4 4.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崇明东滩生态城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稳定设计启发:生态城市,环境、资源、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4.4 案例分析崇明东滩生态城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4.4 4.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崇明东滩生态城基本特征:绿色的城市、紧凑的城市、通达的城市设计启发:对城市功能布局及绿化、道路等系统构建的启示4.4 案例分析崇明东滩生态城基本特征:绿色的城市、紧凑的城4.4 4.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基本特征:保护整合特色空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设计启发:人脉设计偃师首阳西区中轴线通过布局文化、行政、商业、商务等不同的功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从而吸引不同人群来此办公、休闲、购物、娱乐,达到提高市民交往、活动氛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的目的。西安大雁塔北广场4.4 案例分析基本特征:西安大雁塔北广场4.4 4.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规划基本特征:保护整合特色空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设计启发:对人脉设计的启发偃师首阳西区中轴线通过布局文化、行政、商业、商务等不同的功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从而吸引不同人群来此办公、休闲、购物、娱乐,达到提高市民交往、活动氛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的目的。4.4 案例分析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规划基本特征:保护整合4.4 4.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规划基本特征:实行以人为本原则,升华环境景观品味设计启发:对绿脉设计的启发偃师首阳新区设计通过水脉绿廊及古墓葬点绿化斑块的设置,使绿色在城市中连片成网,创造新区宜居环境基底。4.4 案例分析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规划基本特征:实行以4.5 4.5 方案演进方案演进4.5 方案演进0 05 5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05 总体设计5.1 5.1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设计总平面图5.1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5.2 5.2 城市规划用地图城市规划用地图5.2 城市规划用地图5.3 5.3 城市空间效果图城市空间效果图5.3 城市空间效果图5.3 5.3 城市空间效果图城市空间效果图5.3 城市空间效果图5.3 5.3 城市空间效果图城市空间效果图5.3 城市空间效果图5.4 5.4 功能结构分析图功能结构分析图双核引领,三区联动五轴贯串,锦带珠联双核引领,三区联动规划以行政文化、商务综合功能为核心,以夏都大道和相国大道为界限将基地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行政文化核和轨道商务核引领和带动三大区域联合发展。五轴贯串,锦带珠联规划通过南北向的公共服务轴,生态休闲轴,康体养生轴和东西向的城市景观轴将城市各功能节点贯穿起来,增强功能节点之间的联系,推进城市功能的复合型发展。5.4 功能结构分析图双核引领,三区联动5.5 5.5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设计特征绿脉为体,水脉为气文脉为魂,三脉合一点轴相依,庭院布局有机聚合,群组相生界面丰富,轴线展开5.5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设计特征5.6 5.6 城市设计要素图城市设计要素图5.6 城市设计要素图5.7 5.7 城市设计特征城市设计特征5.7 城市设计特征5.7 5.7 城市设计特征城市设计特征5.7 城市设计特征5.7 5.7 城市设计特征城市设计特征5.7 城市设计特征5.7 5.7 城市设计特征城市设计特征5.7 城市设计特征5.8 5.8 空间形态引导图空间形态引导图5.8 空间形态引导图5.9 5.9 交通结构分析图交通结构分析图5.9 交通结构分析图5.10 5.10 景观结构分析图景观结构分析图5.10 景观结构分析图5.11 5.11 绿化系统分析图绿化系统分析图5.11 绿化系统分析图5.12 5.12 公共空间分析图公共空间分析图5.12 公共空间分析图5.13 5.13 开发强度分析图开发强度分析图5.13 开发强度分析图5.14 5.14 建筑高度分析图建筑高度分析图5.14 建筑高度分析图5.15 5.15 建筑风貌分区图建筑风貌分区图5.15 建筑风貌分区图5.16 5.16 城市天际线分析城市天际线分析中轴线立面5.16 城市天际线分析中轴线立面5.16 5.16 城市天际线分析城市天际线分析滨河立面北边界立面中洲路立面5.16 城市天际线分析滨河立面北边界立面中洲路立面5.17 5.17 文物点保护图文物点保护图5.17 文物点保护图0 06 6 专题设计专题设计06 专题设计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策略(1)以大洛阳地区文化沉淀为背景(2)以文物点控制用地为节点空间依托(3)以标志构件为形象表征和空间标识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策略(1)以大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策略(4)以慢行系统为空间线路支撑(5)以以线路游乐为功能支撑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策略(4)以慢行系统为空间线路支撑(5)以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线路及文化主题设计:线路A+线路B=文化环路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线路及文化主题设计:6.1 文化线路设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文化线路节点空间设计:节点A1陶器主题元素参考节点A1陶器主题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文化线路节点空间设计:陶器主题元素参考文化线路设计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文化线路节点空间设计古兵器主题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文化线路节点空间设计古兵器主题6.1 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文化线路节点空间设计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文化线路节点空间设计6.1 文化线路设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遗址主题6.1 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遗址主题6.1 文化线路设计(文脉)6.2 6.2 生态系统设计(绿脉)生态系统设计(绿脉)两轴一带,山水相连规划以绿地网络为基底,依托优越的自然景观资源,构建山水相连的生态系统结构。两轴引山入城,引水入城一带绿化廊道,景路长堤6.2 生态系统设计(绿脉)两轴一带,山水相连6.2 6.2 生态系统设计(绿脉)生态系统设计(绿脉)6.2 生态系统设计(绿脉)6.3 6.3 景观水系设计(水脉)景观水系设计(水脉)两横四纵 三大节点景观水系由沿太和路-滨河路、华夏西路两条东西向水系和沿汉魏路、津阳路、府佑路及聚贤路西部四条南北向水系组成,结合两侧公园绿地共同构成景观水系网络。在临近洛河的北侧形成三个大的水面。规划区内的水系既可以改善区域小气候、提升环境品质,同时承接了规划区内部分排涝功能。6.3 景观水系设计(水脉)两横四纵 三大节点6.3 6.3 景观水系设计(水脉)景观水系设计(水脉)6.3 景观水系设计(水脉)6.4 6.4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人脉)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人脉)6.4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人脉)6.4 6.4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人脉)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人脉)6.4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人脉)0 07 7 重点地段设计重点地段设计07 重点地段设计7.1 7.1 站前商务区站前商务区 站前商务区位于首阳新区中轴线的北端,北临陇海铁路,南临华夏西路,商都大道从中穿过。站前商务区依托轻轨站形成高强度开发,商都大道以北规划为商业服务区,与地标轻轨站之间形成一个半围合的空间。商都大道以南为高档商务办公区,以点式高层为主,设置五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服务性裙房、高尚公寓等。7.1 站前商务区 站前商务区位于首阳新区中轴线的北端7.1 7.1 站前商务区站前商务区空间特色站前商务区沿中轴线方向布置主要视廊,主要地标性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布置,形成半围合的空间,强调出了中轴线的重要性。同时垂直于中轴线布置次要廊道,在主要的空间架构统领下,通过次级空间廊道来丰富建筑空间。7.1 站前商务区空间特色7.1 7.1 站前商务区站前商务区7.1 站前商务区效果图像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7.2 7.2 行政中心区行政中心区行政中心区位于华夏西路和中州路之间,以永宁路为分割,南半部分为行政办公区,北半部分为时尚居住区。行政中心区以中央行政大楼为中心环绕布置,建筑之间为围和形成休憩广场。时尚居住区沿中轴线左右对称,附带商业商务综合体,底层商业等。7.2 行政中心区行政中心区位于华夏西路和中州路之间,以永宁7.2 7.2 行政中心区行政中心区空间特色行政中心区沿中轴线布置主要视廊,主要的地标性建筑均沿中轴线左右排列,休憩广场与建筑相间布置,形成韵律。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布置次要视廊,丰富了建筑空间,使得整个行政中心区的空间具有更强的延展性。7.2 行政中心区空间特色7.2 7.2 行政中心区行政中心区7.2 行政中心区7.3 7.3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位于滨河大道和中州路之间,太和路和文化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三个地块,建筑沿轴线左右布置。临近洛河的部分为特色文化商业区,北侧为博物馆区和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张海书法艺术展览馆。7.3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位于滨河大道和中州路之间,太和路7.3 7.3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空间特色文化娱乐区沿中轴线布置主要视廊,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之间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特色文化商业区与张海书法艺术馆均为院落式结构,采用新中式的做法,形成各自不同的围和空间,使得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具有古典的韵味和文化的氛围。7.3 文化娱乐区空间特色7.3 7.3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7.3 文化娱乐区7.3 7.3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7.3 文化娱乐区7.3 7.3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7.3 文化娱乐区7.4 7.4 滨河景观区滨河景观区 滨河景观区位于滨河大道与洛河之间,分为历史文化、商业休闲、体育文化、生态景观等五个功能区间。7.4 滨河景观区 滨河景观区位于滨河大道与洛河7.4 7.4 滨河景观区滨河景观区历史文化区以偃师曾做为七朝古都的历史脉络为主题,沿河设置了七个主题广场,并利用脚印形的绿化带为引导,使人在休闲的同时体验历史。针对洛河边上的堤坝进行合理开发,设置停车场和坝下商铺,并在堤坝与规划地块之间穿插设置空中廊道和地下通道,为整个滨水景观带增加丰富的空间。7.4 滨河景观区历史文化区以偃师曾做为七朝古都的历史脉络为7.4 7.4 滨河景观区滨河景观区7.4 滨河景观区7.4 7.4 滨河景观区滨河景观区7.4 滨河景观区0 08 8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08 建筑风格8.1 8.1 建筑设计理念及策略建筑设计理念及策略模仿 简化 拼贴 重构 抽象新建筑在继承传统建筑特色之时,依照与传统建筑的相似程度,从形似到神似,可以分为模仿、简化、拼贴、重构、抽象五种途径。古韵 新风 纳汉魏之古韵,塑偃师之新风新建筑在继承传统建筑特色之时,依照与传统建筑的相似程度,从形似到神似,可以分为模仿、简化、拼贴、重构、抽象五种途径。8.1 建筑设计理念及策略模仿 简化 拼贴 重构 抽8.2 8.2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行政办公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2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2 8.2 商务办公建筑设计商务办公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2 商务办公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3 8.3 文化核心建筑设计文化核心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3 文化核心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4 8.4 风情街商业建筑设计风情街商业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4 风情街商业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5 8.5 居住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8.5 居住建筑设计古韵新风建筑示意:本设计方案:0 09 9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09 景观设计9.1 9.1 街具小品街具小品9.1 街具小品9.1 9.1 街具小品街具小品9.1 街具小品9.2 9.2 绿化种植绿化种植9.2 绿化种植9.2 9.2 绿化种植绿化种植9.2 绿化种植9.3 9.3 标识系统标识系统9.3 标识系统9.4 9.4 硬质铺装硬质铺装9.4 硬质铺装9.5 9.5 石景石景9.5 石景9.6 9.6 喷泉喷泉9.6 喷泉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